木棺中还保存了几具较为完好的楼兰女尸。这些“楼兰美女”脸庞不大,下额尖圆,鼻梁高、眼睛大,双眸微闭,体态安详,她们的头发浓密微卷,散披肩后,充满了青春气息。头上戴有素色小毡帽,帽缘缀红色毛线,帽边插几支色彩斑斓的雉翎。女尸裸体,周身裹着毛织布毯,以骨针或木针连缀为扣,双脚着短统皮靴。墓中出土木器、骨器、角器、石器、草编器等器物。木器有盆、碗、杯和锯齿形刻木。有五件木雕半身人像,其中四件具有明显的女性形象,双乳丰隆,臀部肥大。这批墓葬标本,经测定其年代距今约四千年,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楼兰人墓地。
1980年3月,楼兰考古队再次进军楼兰,对楼兰古城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考察与发掘,这是一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沙漠考古。
考古队从马兰出发,汽车沿库鲁克塔山脉行驶,穿行在山间的盆地中。起初,路边还能见到一些掉了叶的胡杨红柳,偶尔还有一些野兔和黄羊从车前奔驰而过。当队伍折向东南逐渐靠近孔雀河北岸时,地面已变成戈壁滩,满眼全是毫无生机的砾石。队伍在戈壁滩东行七十多公里来到前进桥。这里与楼兰古城的直线距离约有十八公里,但这段路是汽车无法通行的“雅丹地形”,行装和给养只能靠胳蛇运送。驼队从马兰到前进桥,冒着风沙寒冻,行进在水草缺乏的三百多公里的艰苦路程中,最快也得一个星期。利用等待驼队的时间,考古队以前进桥为中心,沿孔雀河展开了考察活动。
考古大军进驻楼兰,打破了古城禁锢于沙漠、隔世千年的宁静。面对扑面而来的黄沙,大家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搞清楼兰古城的全貌,工作人员决定从寻找古城墙展开工作,但楼兰的城墙在哪儿呢?极目四望,人们只看到顺东北风势侵蚀的条条凹地和一个个孤岛似的台地。为了寻找城墙遗迹,大家多次在古城穿行。经过多天艰苦细致的工作,他们发现这是一座大致呈方形的古城:东西长约三百三十五米,总面积约十余万平方米。根据古城所在的实际位置,工作人员核定:它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再次纠正了斯文·赫定和斯坦因测定的错误。城墙采用夯筑法建造,在厚度八十厘米的夯土中夹压芦华和红柳枝。这是一种典型的汉代筑墙方式,敦煌附近的汉长城亦如此。在南北城墙的中段各有一个缺口,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城门的位置;在西城墙的中部也有一个缺口,缺口两侧还有两个突出的土台,可能是城门及附属建筑,但因风蚀严重,已无法判定其本来面目。
在楼兰城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穿城而过的石渠道遗迹,与城外的河道相连。渠道上残留有许多水螺壳,这表明古渠道曾是淡水通道。以古渠为中轴线,古城被分割成东北和西南两大部分。东北部以佛塔为标志,西南部以土块全炮的三间房为重点,散布着一些大小宅院。佛塔残高十点四米,是城中最高的建筑物。它的塔基为方形,每边长约十九点五米,塔身为八角形,用土坯夹木料垒砌而成,中间填土充实。塔顶为圆形,直径约六点三米。塔身的木方外缘残留雕刻纹饰。在塔基与塔身之间,南侧有供攀登的土坯阶梯,宽约零点三米。整个外形如同覆钵,与古代印度的佛塔相似。
在附近,人们还发现了木雕坐佛像和饰有莲花的铜长柄香炉等物品。佛塔南面有一片大型建筑遗址,地面上有许多错乱放置的粗大木材。这些木材都经过加工,或有整齐的榫孔,或有流畅的旋形纹样。斯文·赫定和斯坦因等人都曾在此发现各种精致花纹的装饰木板和木雕佛像。工作人员还在这里采集到许多精美的丝毛织品、两汉五铢钱、各色饰珠、还有来自异域海岸的贝壳和珊瑚。这些物品表明楼兰古城曾是早期“丝绸之路”上贸易的中心城市。
楼兰城中最显眼的建筑遗迹,是西南部的“三间房”遗迹。这是楼兰城中用土垒砌的惟一现存的建筑踪迹。它位于城中稍偏西南,东北紧靠古渠。现存布局看似门形,东西两墙尚存红柳夹芦苇的墙壁和房基木。考古人员在三间房最东间清理出织锦、丝绢、棉布奈是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水源日益不足。在出土文书中还有不少关于用水紧张、不能下种,要求配水和水源严格控制的记录。这些都表明4世纪罗布地区的自然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楼兰人曾经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过斗争但最终仍不得不放弃他们心爱的家园。漫漫黄沙遮盖了昔日绿洲上的城市,一个辉煌了很久的文明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和小陶灯等物,并且还发现一件比较完整的汉代文书。从文书的内容来判断,这里应是官署遗迹。
在三间房西三十五米处,有一大片“垃圾物”。当年斯坦因曾在此大肆挖掘,饱掠而归。工作人员在清理这个“垃圾堆”时,意外地获得木简六十枚。这些木简文书中有绝对年号的是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至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文书内容大致与三间房出土物相同。
一个楼兰人世代眷恋的家园,却在公元4世纪以后,突然人去“楼”空,成了一个黄沙覆埋的废墟。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昔日盛极一时的古国突然如梦幻一般消失了呢?从楼兰古城遗址得到的汉文简牍中可知,楼兰士兵的口粮呈渐次减少的趋势,甚至有“宜渐节省使相周济”之语。导致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香地为什么发出奇妙的香气在我国的湖南省洞口县山门清水村西北方约两千米远山腰上的一块凹地处,发现了一处散发着香味的土地,面积仅有五十多平方米左右。这是一个群山环抱、人迹罕至的地方,香地上边是悬崖蜎壁,下面是潺潺的小溪,从表面看,这里平淡无奇,与附近地区没有任何区别,生长着与其他地方一样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土壤颜色也与周围的相同,但它却能散发出阵阵奇香。这是怎么回事呢?
香地是这么被发现的:一位采药的山民路经此地时,觉得有一种奇妙的香味扑鼻而来,是什么东西这么香?这引起了药农的注意,他反复査找香味的源头,査看了这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均不得要领,最后,他突然明白,原来香味来自脚下的土地,是这块独特的土地发出的。
香地的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来到这里,享受这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发现,这一奇特的香味,仅局限在这五十米方圆的范围内,只要越出这香地一步,香味顷刻间就闻不到了。人们还发现这里的香味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早晨露水未干时,香味显得格外香;太阳似火的中午,则变得微微香;日近黄昏,天阴或雨后天晴时,香味会渐渐变浓。但来到这里的人们谁也闻不出这香味究竟属于哪一种香。人们还发现,这香味还有使人精神舒爽、神志清醒、消除疲劳的功效。
香地的趣闻,越传越广,许多专家也带着怀疑的态度来到这里实地考察。
当他们闻到了这一香味后,才打消了疑问。经专家分析判定后认为,这种香味可能是由这里地下所存在的某一种微量元素引起的,当这一微量元素放射出来后,同空气接触就会形成一种带有香味的特殊气体。香味的时淡时浓,可能与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强弱和气温变化有关。
这奇妙的香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说与放射性元素有关,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元素?为什么它仅仅存在于小小的范围内?人们现在还很难说得清楚。
翡翠般的月牙泉,婉丽生姿,宛如一位美丽温存的少女,静卧在群山的臂弯、敦煌大漠的怀抱。于是有了史诗般的传说:月牙泉是位美丽痴情的南国少女,带着南国的灵秀,不远万里,来到浑朴矿焊的北方,寻觅她深爱的情人,可她太累了,于是倒在浩瀚的大漠上,一躺就是千年,漫卷的黄沙牵绕着她的梦幻。沙岭似长弓微弯,清泉如半月巧秀,真乃天地间最奇妙的结合。
月牙泉是一泓神奇的泉,自古以来就有传神的记载。敦煌遗书载:“鸣沙山中有井泉,沙至不掩……绵历古今,沙填不满。”古诗中则石:“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云影幻游龙”、“银沙四面山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千百年来,河西不少名城重镇、关隘哨卡为风沙埋没,许多村庄农舍、植被、牛羊,为黄沙侵袭。风沙吞噬了千年风华、百年繁荣。尽管鸣沙山“沙声吼如雷,声振数十里”,月牙泉却不被淹没,依然澄碧依旧、月弦如故,这不能不称之为“神”。月牙泉奇就奇在她千百年不枯不竭。狂暴的沙漠和静谧的清泉本是不共戴天,难以共存的,更何况处在暴热、干燥、蒸发量极大的沙漠气候的烘烤之中,沙和泉却能悖世之惯例,相克相生,沙不填、泉不枯,如此神奇景观,还得归功于自然的造化。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沙峰漠谷间的小盆地中,为沙山环抱,南北最宽五十四米,东西长近三百米,泉沿向南凹,向北凸,向东西两端逐渐变窄变尖,水面形状酷似一弯新月,泉水弓背的一面(北面)距泉边十多米处,是高耸二百多米、峰峦陡峭的沙山主峰。南面是一片距水面几米高的沙土台地,过去台地上有寺院庙宇、殿堂道观百余所,楼阁亭台鳞次栉比,岸边沙枣树、榆树、杨树、红柳蔚然成林,景致壮观而幽雅,有些地方还种植庄稼,足见台地之广大。台地后面也是一座髙大的沙山,与主峰遥遥相对;东西两面月牙尖岸则是逐渐高出水面的宽阔平缓之沙垄,起伏延伸。
月牙泉常盈不枯,恒久生存,还由于泉底有逆断层储水构造,属典型的古河湾风蚀残留湖,处在风蚀凹地和新月形沙丘间,也叫风成湖。以前鸣沙山中还有几个储水小湖,但都和古河道的大部分一起被流沙埋没,惟月牙泉这片残留河湾地势较高,河流渗漏的地下水汇集于此,又受到周围特殊地形地势的保护,得以幸存。其水源来自鸣沙山下含水层位置较高的地下潜流,一般不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水量稳定,而月牙泉处在古河道河湾残留形成的湖盆洼地中,离潜水较近,容易接受地下水的补给。所以,水面虽小,但底部水路畅通,涟漪荡漾。
敦煌历来西南风较多,刮西风时,由于泉附近比较潮湿且以前有植被,近处沙坡低缓起伏,而较远处又为高山所围,因之沙刮不起来,而远处的沙又吹不到泉边;起南风时,泉南有广阔的高台及树木、建筑阻隔,沙子很难落人水中,同时还把北面山脚流泻下来的沙吹卷到鸣沙山上,从而防止了北山脚沙子堆积拥向月牙泉。起北风时,主峰另一面的沙子飞速地沿月环形沙丘向山梁上滚动,沙子沿山梁上滚,速度迅急,动能很大,所以吹到山背的沙子速度极快,而靠月牙泉一边主峰坡度极陡,山脚距泉沿近而山髙,因之沙子从山脊骤然飞起,凌空而过,飞越月牙泉,落到对岸。风越大,沙子落下距泉越远,而山下因有主峰为屏,几乎无风。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所掩”及“沙挟风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的原因所在。凡到过月牙泉的人,无不为泉不为风吹、不为沙填,纤尘不染的奇妙神秘的景观惊呼、赞叹。可以说月牙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就是大自然赋予它最好的保护神。
玛瑙湖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一块玛瑙也许并不罕见,但如果说有一个地方,在几十平方公里甚至更大的面积内,遍地都是玛瑙,恐怕就没多少人敢相信了。然而,在内蒙西部的茫茫戈壁之中,就有一个神奇“玛瑙湖”。玛瑙湖的总面积大约四万多平方公里,仅湖心地区就达几十平方公里。湖里不但有玛瑙,还有蛋白玉、风凌石、水晶石等多种宝石,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璀璨宝地。但它地处内蒙西部的茫茫戈壁之中,使得世人很难见到她的真面目。
玛瑙是玉髓的变种,因其颜色美丽多变、透明度不同而呈现出神话般玲珑剔透的色彩,自古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宠爱,被用作装饰品和实用器具。美索不达米亚是传说中亚当的花园,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据有关记载,那里早期的居民沙美里亚人,似乎是最先用玛瑙来做图章、信物、戒指、串珠和其他艺术品的人,沙美里亚人制作的在隆重仪式中使用的玛瑙斧头,现在被陈列于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这里的玛瑙是怎样形成的呢?科研人员认为,大约是在一亿年以前,这里的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当喷出的熔岩冷却时,蒸汽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固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洞穴。很久以后,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渗人气泡,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溶成分进人硅胶,最后随着失水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玛瑙在宝石中的价值并不高,但是其中的珍品却价值连城,在玛瑙湖就发现了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玛瑙雏鸡”。从表面看它似乎就是一个鸡蛋形的石头,然而,当科研人员用激光照射这块鸡蛋形的石头里面时,眼前的奇迹使得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他们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只小鸡,小鼻子、小眼、小嘴巴清清楚楚栩栩如生。通常的动物化石是硅化物,而这只活灵活现的小鸡却俏皮地身处于亿万年风雨的杰作——玛瑙之中,这种世间罕见奇观令人惊叹不止又困惑不已。
这只小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人不禁想问:既然这里的玛瑙形成于一亿多年前,那么一亿多年前的地球正处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是恐龙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这时根本就没有鸡类存在。在六千万年前左右,才由某种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日前已知的最早鸟类为始祖鸟)。至于鸟类中出现鸡类可能是几十万年前的事。而人类再把野鸡驯化成家鸡更是有四五千前年的时间。那么,这只小鸡又是怎么在一亿多年前进人这块奇特的玛瑙里边去的呢?尽管人们利用了激光等高科技手段对这块玛瑙进行观测和研究,但对这只玛瑙里的小鸡却依然束手无策,没有任何办法来解释。
远古时代的巨石是谁建造的
远古时代的巨石建筑和雕刻艺术使人们为之迷惑,苏格兰的巨石阵、复活岛上的石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好奇的们。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国也存在着令人费解的巨石建筑遗迹,而且中外考古学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对此争论不休。
这些巨石建筑,习称“石棚”,一般是指用几块大石板或石块立在地上作为壁石,上面覆盖一块巨大盖石的古代建筑物。据调查,这种石棚在全世界分布很广,从欧洲的丹麦、法国、德国、英国、苏联、荷兰、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直到亚洲的叙利亚、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日本、朝鲜和我国等地。我国的石棚在吉林、辽宁、山东、湖南和四川等省均有发现,而大部分则有趣地集巾在辽东半岛上。
解放前,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先生曾对分布在我国东北的石棚专文介绍。时称“此等遗迹,殆分布于全世界中,而中国有无迄今尚无调査报告,实为奇异。中国考古学界,对于史前陶器之研究颇盛,而对巨石文化研究,则尚付阙如,实属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