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2100000036

第36章 行墨巴黎(踪迹维度丛书/卷三)自序

第一部分 小引

对于任何一位有些艺术情结的人,巴黎会让你无法拒绝的、无限放大那种感觉,义无反顾投入它的怀抱。

几乎在巴黎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可以看到艺术的细节。

在人类艺术史上,巴黎从16世纪开始,逐步地贡献出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乃至于现代艺术之父——塞尚。而到20世纪初,巴黎真正地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地带。

直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美国纽约开始逐渐地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之都。

此时的巴黎,也就逐渐地收敛着它的视觉锋芒,开始贡献出它独一无二的思想家,萨特、福科、德里达……

依旧从幕后影响着这个世界思想经纬度的交织。

那些褪尽锋芒的视觉经验,开始在时尚的品质与元素中,发挥着内在的蓬勃力量。

不过这个时候,蓬皮杜艺术中心,拉德芳斯新凯旋门,似乎也就只是一种姿态,一种昭示不会退下峰巅的视觉炫示。

但是,蒙马特高地昔日大师们放浪形骸的生活风姿,已经被今日的旅游摊点的画像表演者们,无情地驱赶下舞台。只残留在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想象之中。

当初与艺术家生活方式相重叠想象的红磨房,也已经成为久远的传说,悬挂在人们翻滚的口舌之上。而今它的周围散落着许多形迹可疑的人,看到黄种人,则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进……来吧,有……脱……衣舞。

所以,巴黎已经被制造成一个“诗情主义”的世界。

今日的艺术家们到达巴黎,所能够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追想,是在博览图像的、空间的、造型的艺术史。

甚至是对于历史的缅怀与艺术情结的释怀。

今日的巴黎,或许已经发现如此的社会奥妙,时尚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好,它可以轻易地将先锋艺术的探索成果分解,重组为时尚的元素,进行迅速地转化成市场的产品。

于是,前卫的艺术家似乎是被晾晒在实验室中的科学家,在发明之后,却不知结果是如何被社会所作用,如何被商业消化掉,如何成为巴黎街头的时尚景观……

在如此背景之下,在巴黎这个特定的艺术世界里,如何切入自己的目光,如何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行进在巴黎之中。

无疑,成为一位艺术家首要的自我拷问。

占绝对的艺术家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本土身份,更不要说那些更为年轻的艺术学子——投身其中,彻底放弃自己。他们甚至已经不能够允许自己的同胞,对于巴黎的艺术状态,有任何的异议,更不要说是批评……

在巴黎的画廊橱窗里,可以轻易地看到,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挪移着自己本土艺术资源,在世界性的比照中显见出自己的性格所在。

简单地把巴黎当成自己的艺术窗口,进行短暂的艺术宣示,也解决不了任何艺术问题。

或许,艺术更需要的是一种对流,需要的是一种“互为的”方式的建立。

在如此的状态之下,我在“巴黎”开始了独自“行墨”。

“行墨”的含义是对“行为”之下“墨”结果的关照,“行墨巴黎”则意味着这个“墨行为”发生于巴黎。

在“行墨巴黎”之中,包含了主动的行为性。也就是有计划、步骤、方法、方式的和目的的行动。也可以称之为是“行为”、或者是“装置”的形式。

在另外显得被动性行为之中,则是对于结果的采纳、吸纳,或者是纳入。

以既成的观念对于已有现象进行匹配性的选择。

而这部分的踪迹(涂鸦)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彩色效果。

但是,在此行“墨”,也就成为一个艺术概念——已不仅仅指的是“黑色”之墨。其实,这就像中国古代的墨也有不同的彩色一样。

第二部分 小引

最初,英国,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

伦敦是一个雾都,是一个工业革命的起源地。

在我对于世界艺术史的印象里,英国是一个充满了革命性、原创性的地方,但是,由于莫名的原因,却似乎总是被法国抢去锋头。

从康斯特布尔的“雪”,反映了对于画面中外光的敏锐觉察。他明确地执意于阳光照射物体后反射天光的描绘,其别致的眼光有别于德拉克洛瓦的绘画屠杀。

拉斐尔前派的细腻的唯美情怀,消解了艺术语言的极限穿越。

而透纳以“国会起火”为题材的绘画,其光色的纯粹与造型的抽象品质,甚至比印象派要有更为明确的觉悟,然而却遗憾地被历史所忽略。

以至于现代英国人为了铭记透纳的历史意义,干脆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奖的名字,这就是当代艺术最负盛名的“透纳奖”。

不过,从70年代的新表现主义将绘画重新焕发出崭新的视觉力量,到英国的80年代所涌现出来的“坏小孩”,却是在当代国际艺术界出尽锋头。他们是Tracey Emin(艾敏·翠西)、Douglas Gordon(戈登·道格拉斯)、Damien Hirst(赫斯特·达明安)、Gary Hume(休姆·加里)、Sarah Lucas(卢卡斯·莎拉)、Marc Quinn(奎安·马克)等等,至今仍旧活跃于当代世界的艺坛。

这些当然是英国召唤我的最鲜活的力量。

然而,作为世界三大博物馆的伦敦大英博物馆更具有别样的吸引力量。

这是因为在90年代初,我曾经担任的“西方美术史”的课程之中,不止一次地看到那些经典作品标示有“大英博物馆”藏收的字样。如果有一天可以亲临现场目睹的话,又该当是何等的幸运。

无法想象的是,10年后的2002年,我却站在了伦敦大英博物馆的表演现场。

据策展人戈登·白若斯先生告知我,在大英博物馆成立的250年里,还没有由大英博物馆组织、主办的当代艺术的现场表演。而我在冥冥之中却被推到了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

对于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我其实倒是非常理性地予以面对的。就像我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艺术——永远是个人的事情,外在的任何荣耀,都无法改变你作品的内在品质。

而且,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它需要的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来加以滋润的。

所以,虽然这个“惊人之笔”的展览名目,似乎更为贴切地由我的作品来代表。但是,在西方国际主流文化舞台上的首次出场,对我而言,更多的是借助这样一个机会:与西方的主流文化,有了一次最为生动的碰触,而这个部分中的文字,最主要的价值,也就自然地体现于斯。

第三部分 小引

关注世界艺术史,或者说关注艺术学的人,甚至说关注文化史的人,是没有办法忽略这个影响到人类文明程度的文化源头,这就是埃及灿烂的艺术与文化。

不过,对我而言,当切身地站在19世纪工业文明之前,地球上最大的人工建筑物——金字塔前面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宏伟的概念,这是一个在今天看来,绝对带有现代主义的意志张扬的造型产物。

当然,这是在脱离了金字塔建造原初动意之后的关照结论,事实上,我们今日也绝难避免这种来自于艺术史认读经验的“偏离性”解读。然而,对此是否有所意识,却可以直接关乎到解读的深度与广度,甚至于解读的切入点是否直指问题的真切之处。

当我在山东济南黄河铁桥下,在实施几何体的书写与现场装置的时候,一个幻想的种子就埋下了:何时可以在金字塔下实施这样的一件作品呢?

其实,中国“文人式暴力意志的书写行为”,在我所设计的“女性任意挪移式”的解构之中,已经荡然无存之后,我所关注的重心是,这个已经被强行打开的“书写行为与踪迹结果”,应该如何进一步与更为宏大的命题相勾连,从而进一步演绎出一个更为开放的“跨历史域度的文化书写”。而尤其是平面的中国文人式的脆弱书写,动物毛发的笔与薄如蝉翼的纸张,加上细腻微妙的植物灰烬所制造的“笔墨踪迹”,如何与“历史性的宏伟概念”发生一种来自视觉的文化逻辑关系,这无疑是一个极其诱人的设想。

被黑格尔所认定的象征主义代表的“金字塔”,其结构的极度简明与内涵的高度丰润,加上作为西方文化核心的“几何结构”的视觉昭显,这一切都具备了“张强踪迹学报告AC模型”之石膏几何体,与之发生相互对话可能性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在基本语素构成,还是其文化逻辑的延展上。

当然,与伊斯兰文化的对话,则是我的艺术方案之中的意外。作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余韵,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是一个被全面伊斯兰化的文化都市。最初的基督教下圣索菲亚大教堂,后来则被改造成为一个清真寺。

在被西方基督教化的漫长历史时空之中,在东方被佛教化全面浸染的世界里,伊斯兰文化被主流话语投放到神秘深邃、阴郁迷远的空间里了。然而,也只有在这个亚、欧、非三大洲交接的国度里,以及北非埃及等文化域度里,我们才会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在现实之中活跃的力量所在。

反对偶像崇拜的观念,反映在伊斯兰的建筑之中,圆顶如苍穹般浩渺的,传经塔似纪念碑一般分布四角,缭绕结构的文字与繁密布置的图像,交相辉映出别样的视觉力量。

被解构的中国书法形式,在这样的一个不断转换的场景之中,其意味的独特与别致,则是昭显无疑。

而在这样的语境之中,所要发出的中国声音与感受,自然也就注定了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了。

以下的文字之中,自然将这个实施的戏剧化过程,有所交代了。

第四部分 小引

这个单元的内容,贯穿的是在亚洲书写扩撒的主题。

韩国,这个中国的近邻,某些中国的文化基因,通过某种方式,在其文化之中,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在历史的深处,我们得知,作为大明帝国的附属国,韩国对于汉民族的文化有着别样的血统关系,以至于当明灭之后,一些韩国的文士,潜入中国,与许多汉族的义士参与“反清复明”的大业。这些甚至比一般中国人更不能接受异族的统治行为,说明了如此的动因:

第一,在韩国文化的延展之中,已经不自觉地将中国文化作为其母体,出于对于“母体”的回护所致。

第二,汉族文人文化包括儒学、道学与禅学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以及由此衍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对于韩国文人士大夫阶层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回护感。

第三,由此,中国文人人格的最直的视觉体现方式,中国书法、绘画,也就自然地成为韩国文化之中重要的核心部分。这就是为什么位列韩国国宝级的对外文化符号,要选择那些韩国古代的文人书画的缘故了。

香港却是另外的一种感觉。

当初第一次踏上中国香港的土地时,与韩国相比较,我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期待感,反而更有落差,或许这就是商业的力量,在一切功能化、概念化、标准化面前,一切都变得内容苍白了。

作为曾经的英属殖民地,这里的一切几乎都是按照英国的标准制定的,从交通管制到货币的流通系统。不过,繁体字的通行,印刷品的竖排版式,对于文化与艺术的保守趣味,却也将东方文化的根系彰显出来。

同样是“张强踪迹学报告”之“行为书写”同样是在“东亚”的文化域度里,我的作品在实施的过程之中,所昭显的意义体系,却显现出迥然相异的文化结论。

在香港的“尺度管制”下被赋予了“挑战极限”的媒体兴奋感,所以,它是在当代艺术必须试验的制度之下,所赋予的特殊待遇。而且,实施场所的“艺术公社”,也是一个对于现代文化生态保留的这样一块“飞地”。

事实是,香港需要的是金融。香港不需要艺术,但是,需要有对艺术开放的形象。

在韩国则遭遇了另外的局势。

我二度赴韩国实施作品,境遇迥异,意义也就自然地相去千里之遥。

出于对“张强踪迹学报告AB模型”经验的积累,第一次在韩国的作品,是在一个小范围公开的场所中实施的。而时隔八年后的国际性大展的现场,所进行的隆重表演(包括了前总统现场观看),其意义的扩散,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从香港人体式的行为,到首尔的绢衣书写,视觉语言的言语层面,则是行为彻底展观与书写意义充分扩散的一个逻辑的延展线路。

同类推荐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美沙酮门诊:戒毒工作实录

    美沙酮门诊:戒毒工作实录

    本书是一部有温度的戒毒工作手记。在美沙酮门诊工作六年多的作者,记录了自己在戒毒一线的所见所闻,她用大量真实的案例来展示海洛因吸食人群的生活状况,他们在参加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后的改变,以及戒毒工作人员酸甜苦辣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以富于温情和人文关怀的真情实感提醒人们远离毒品,激励海洛因脱毒者树立信心走出深渊,呼吁毒品吸食者的家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回归。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热门推荐
  • 旋风少女之无泪青春

    旋风少女之无泪青春

    我要的很简单,只是能够保护我身边的人,可是,我觉悟得太晚,那个人,是否还在?-戚百草我要的很简单,只是能够守护她,可是,也许这只是一场美梦,永远无法成真-顾若白那一年,那一天,我们相遇了,如果可以,我会告诉你,我从来没有后悔,如果可以,我会告诉你,我,喜,欢,你。
  • 都市之巅峰杀手

    都市之巅峰杀手

    一个恐怖的地方出来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男人,在都市过着逍遥无比的保镖,却没想到,一场越狱风波让他重新成为一头凶猛残暴的野兽……
  • 农门丑媳要致富

    农门丑媳要致富

    简介:穿越成丑女、外有克父克母的威名。亲奶奶把她丢回外祖家,日子过的苦哈哈不说,回头还要把她卖给六十岁的瘸腿汉。丑女崛起怒撕渣外婆,设计脱离这个不省心的家。正当她筹备银钱开饭馆的时候,村东萧氏医馆的俏郎君拿了一个小账本丢给她。治个腿伤而已,竟欠人家一千两!安澜一脸不淡定:我没钱,要不我给你一颗肾!萧睿:不要!安澜:那我给你做牛做马。萧睿:不要!安澜:那你看我这有什么价值一千两的,你尽管拿去。萧睿唇角一勾,起身抱过她:我要你做我媳妇!(男主是军医,能文能武能杀敌,宠妻狂魔)
  • 梨涡少年的浅笑

    梨涡少年的浅笑

    易烊千玺,那个少年,笑起来有着甜甜的梨涡,醉到人的心里。台上的他,万众瞩目,台下的他,温柔体贴,但他的温柔,只属于一人,那就是靳嘉禾。这样完美的少年,犹如靳嘉禾最美丽的梦,轻轻一碰,仿佛就会碎了,他们,会是最幸福的一对,也会是最被祝福的一对。
  • 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

    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

    当代“社畜”童话,13则残酷、浪漫的成人童话,13个生命节点,13种“社畜”生活。同名小说《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发生在上海网红打卡圣地“1933”,这里曾是远东知名屠宰场,一对相亲男女,相约在这里见面。这是一场为了恋爱而开始的恋爱,在事业、家庭等多方面现实压力的规训下,他们互相试探、暗中博弈——殊不知,他们自身就像是屠宰场里的待宰动物,正一同接受着来自命运的考验。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逃不出生老病死,逃不出爱与孤独,我们只能袒露伤口,互相慰藉,彼此支撑,携手在人生的迷宫中突围。不要怕,怕的话你哪里都去不了。
  • 九冥:冥界的囚徒

    九冥:冥界的囚徒

    黑暗之狼违背习性在月圆之夜出动,是因为,冥界里有人逃了出来。离皇侥幸逃脱了狼群的追杀,在一座小屋遇见了一个神秘老人苍穆和他的孙女紫瞳,他们俩人已经来到这座森林多年,每天都在测绘这座森林的每一处,画了不少地图,同样是为了找到冥界之门。三人结成了一个临时的同盟。但他们遭到了风魔的袭击。在追踪的路上离皇又遇到了同样寻找冥界入口的燕牙、佩音,一路上所见的六具无头死尸引出了魔国十三大魔神中的金羊魔神。离皇遇到了没有变成第七具无头死尸的白猿,他身有金羊魔神的玄铁葫芦,并答应离皇帮他找到从冥界逃出来的囚徒。但他却将离皇引到了鱼骨岭——三千年前魔君远征冥界停棺的地方。而在鱼骨岭中离皇才发现白猿原来就是冥界囚徒。他用玄铁葫芦将自己附在魔君的尸体上,并收服了金羊魔神,打算去魔国争夺魔君之位,因为从冥界里回来的他发现解开冥界迷团的关健却在人间。而在这一连串事件中,离皇被抹去的记忆也逐渐被打开,身背家族使命的他不得不去阻止白猿的阴谋,他只有联合森林里的神、人、鬼、妖才能打败白猿。而白猿也在金羊魔神的帮助下召集不明真相的魔众,并找到了魔国的宝物,再次发动了远征冥界的战争。这一次,白猿和离皇到底谁能先行到达冥界?
  • 追尸纪

    追尸纪

    宇宙中,每个物质存在都有其作用,地球中,每个生灵存在也都有其用途,动物之于人类是食物,人类之于神类是工具,而神类之于地球是摒弃的残渣,我们总是高看自身的存在,殊不知其实我们只是他类的器皿。
  • 涅槃永恒

    涅槃永恒

    紫气朝阳两重天,一手扭动乾坤转,一脚踏破万苍穹,我只手遮天,一笑傲混沌间,为情,为义,豪情满血雨......新书《太古逆天变》强烈推荐
  • 仙侣情缘..more

    仙侣情缘..more

    一个根据网络手游体验的自编小说
  • 主乾坤

    主乾坤

    罗炎是世俗界的孤儿,却意外听说了仙的存在,从此立志踏上了寻仙的道路。机缘巧合下,罗炎踏进了修真界,被一个门派收下做了弟子,但是其体质却是整个修真界中公认的废体,永远和强者无缘。一心想要复活自己父母的罗炎不甘心,终于在天地的巧合之下,罗炎得到了上古传承,踏出一片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