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48200000010

第10章

祁县乔家堡的乔致庸虽然生活在这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地方,却幼年失去父母,由大哥大嫂养大,极受大哥关爱。朱秀海说,由于大哥对他照顾有加却没有一般做父亲的严厉,乔致庸的生活可以说过得很自在,“年轻时的乔致庸是介有钱又有闲的人,他对当官其实也没什么兴趣。当时一个县令年俸只有50两银子,加上养廉银也只不过几百两。而那时候乔家最年轻的大掌柜一年也有1000两白银的薪金,这还没有算上4年一次的账期分红”。朱秀海说。然而没想到咸丰初年,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南北茶路断绝,乔家当时在祁县的大德兴丝茶庄主营生意就是丝茶。“当时天下的生意主要就是6种:粮、油、丝、茶、盐、铁。盐、铁从来都是朝廷控制,乔家基本没有涉足。粮油生意主要是乔家在包头的复字号做。我在电视剧里描写争夺高梁霸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粮油这样的大生意都没有了,于是连高粱这样的小生意都要争夺了。”

乔家虽然主营丝茶,但在当时山西商人中也并非最大。乔致庸的大哥因战乱对生意的重大打击而一病不起,本来将以一介儒生终了的乔致庸于是不得不接手家族生意。“从咸丰初年到光绪末年,乔致庸的人生经历了整个清朝晚期。接手家族生意后,他却在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清朝晚期把乔家的生意推到了顶峰,尤其是乔家的票号生意。”朱秀海说,“乔致庸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南方的茶路、丝路。”

乔家单是丝茶生意,直接间接就关系到上方人的生计。而丝绸通道则是将湖州的丝运往山西潞州制成潞绸。商旅路途的艰苦和危险开始让乔致庸逐渐意识到票号的重要作用。

“当时乔家还没有涉及票号生意。那时已经有了平遥的日昌升票号,现在找到的最早证据是日昌升在1823年分账的记录,当时是5年一次。不过公认在日昌升之前,平遥就已经有了商号经营汇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票号是平遥人而不是祁县人开创的。”朱秀海说,当时票号很少,全国也只有5家,其中最大的目昌升也只有7个分号,且不和中小商人打交道,影响非常有限,一般小商入还必须带着银子做生意。当乔致庸意识到票号的广阔前景后,志向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汇通天下,“这个想法多么先进,他的理想有多大!这不就类似今天的银联吗?100多年前的山西商人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这样完善的想法和广大的气魄了。不但如此,乔致庸虽然力图将票号发展到全国,却并没有垄断票号生意的意愿。他的想法,其艰难和风险都一眼可知——比如你想让票号把20两银子汇到南方,这在当时连路费都不够。想想看,如果你乔家在新疆要是有票号,让你汇一两银子去你也必须做到,这个成本和风险何其惊人!但乔致庸就是那样的理想主义”。

乔致庸之所以如此看重票号的前途自有他的心得。当时商路上土匪和乱军纵横,商人携带大量银两非常危险不便。而票号兑换的汇票即便被土匪所截,没有密记也不可能在票号中兑换到银子。令人惊讶的是,后人考证,整个山西票号史上,至今一例有据可查的误兑错兑都没有过。乔致庸利用乔家的资本一气开了两个票号大德通和大德丰。“大德通正是电视剧里的大德兴改过来的。成立于成丰年间的大德兴最初主要经营茶叶,同时也搞汇兑。乔致庸后来发现票号是更新的产业,于是改成汇兑为主,茶叶为辅。”武殿学说,“光绪十年,乔致庸把大德兴改为大德通,同年专门成立了大德丰票号,专营汇兑。在乔致庸经营下,后来大德通和大德丰都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票号。”武殿学用这样几个数据显示了乔致庸经营票号的发展速度,“光绪十年大德丰成立时的资本是6万两,没几年就变成12万两,到光绪十几年的时候资本已经增加到35万两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乔致庸把每年利润部分继续投入作为资本,行话称为“倍本”。通常山西商人会在每一个账期分利,每个账期一般有3年、4年或者5年。武殿学说,乔致庸几乎所有红利都投入到资本中,他的资本在当时的票号里也可以说首屈一指。“当时有人估计乔家的资本有四五百万两白银。建国后的研究估计,乔家的流动资金约在800万到1000万两,这还不包括票号和房地产。”之所以一介儒生能有如此成就,武殿学和朱秀海都认为,除天赋,乔致庸在经营时把儒家的宽厚和仁义精神带进商业。现在能看得到的最确凿证据是乔致庸去世后立的墓表。武殿学说,乔致庸的墓还在乔家堡村子里,墓表是立在墓前的,墓志铭是埋在墓里的,乔致庸的墓志铭至今没找到。墓表上的文字是乔致庸的孙女婿、民国时的文化名人常赞春写的。他记述乔致庸幼年的家庭状况,以及他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光耀门庭,却被迫接手家业,并以儒学为经商指导大获成功。而作为商人的乔致庸手头仍然常备有四书五经和史记等书籍,对于社会上的灾祸,他都会挺身而出赈灾。朱秀海说:“‘民为贵,君为轻。’乔致庸内心就是这样一个民本主义的思想。”朱秀海认为,这个精神可以延续到乔家祖上。乔贵发是个草根阶层,30岁都娶不上媳妇。但他最终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可谓情深义重。“你到山西乔家看看,他们家有个报本堂的第一代先人,那个泥塑旁边是个要饭的篮子和一根打狗棍。他们并不隐瞒自己祖上贫穷的历史,反而要家族记住这些贫困史。

乔致庸之所以能有雄厚的资本实现自己票号汇通天下的理想,在于他从一开始就把乔家在包头的复字号生意发扬光大,复字号也成为乔致庸发家的起点。武殿学说,在乔致庸做东家时,复字号已经是包头第一大商号,几乎垄断了整个包头市场。“有句话说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当时经过两代经营,乔家在包头有11处生意,关内还有好几家铺子,总数有17家。光复字号有3个大号,十几个商铺,几百名伙计。”朱秀海说。包头当时是新开发地区,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交的地方,除了马,很多东西都很缺乏。乔致庸利用包头为基地,将商业触角发展到蒙古地区,直到后来到北京和天津。乔致庸还很审时度势。当时左宗棠西征,乔家出了好几百万两银子,但也有一定条件,就是大军到达新疆后,乔家可以派一个票号跟随经营后勤,为军队筹办粮草,负责汇兑朝廷的军饷。

武殿学提到乔致庸在经营中对人脉的精明投资。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到山西。8月,乔家大德通掌柜高钰接到一封密信,写信人是跟随慈禧、光绪西行的内阁学士桂春。桂春在信中写道:“銮舆定于初八日启程,路至祁县,特此奉闻,拟到时趋叩不尽。”接到信后,高钰立即把乔家大德通大加装饰一番,作为慈禧、光绪的临时行宫。“慈禧太后逃到山西后缺钱,山西官员在太原召集山西各商号商量‘借钱’,要大家体谅朝廷苦衷,大家谁都不敢答应。当时乔家大德丰票号的一个跑街的(业务员)贾继英却当场答应,同意借给朝廷银10万两。”武殿学说,“他虽然是个跑街的,但自作主张的权力很大。当时太后很高兴。贾继英会去跟大掌柜阎维藩说,这个人物在电视剧里也有。阎维藩问你为什么答应?贾继英说,国家要是灭亡了我们也会灭亡,要是国家还在,钱还能要回来。阎大掌柜就夸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也出不了个贾继英’。”而“慈禧太后此后给山西商人的人情,一笔是由各省督府解缴中央的款项,全部由山西票号来经营;另一笔是将庚子赔款连本带息,约10亿两白银交由山西票号来经营”。

1906年乔致庸去世前,乔家的生意进入最辉煌期。武殿学说,可能常人看来非常奇怪,因为当时正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山西票号的生意却获利甚丰。“当时乔家大德通票号在光绪十年(1884)每股分红是850两,光绪十四年(1888)增长到3040两,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每股分红高达17000两!据当时的户部档案记载,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户部有三分之一的银两存在各家山西票号中。这些都证明1900年以后山西票号的飞速发展,乔致庸的经营达到了顶峰,而这也是山西票号崩溃的开始。辛亥革命一开始,山西大部分票号迅速崩溃。只有祁县的大德通、大德丰,瞿家的三晋源(电视剧里水家的)、大盛川这4家是经营最久的票号,其中乔家的大德通、大德丰直到1951年才关门(大德通总号原来在山西祁县,1940年迁到北京,改为银号。最后在1951年结束其历史,成了最后一个山西票号)。

武殿学说,除振兴包头复字号、把票号做到汇通天下,乔致庸人生最后一件大事,就是为后入留下了这栋乔家大院。乔致庸在世时候乔家从没有分过家,而且家庭统一管理,每人每年开支多少都有明确规定。朱秀海说,乔家大院最早只有乔贵发建的一个筒楼,后来乔致庸的父亲在边上修建了一个院子,乔致庸本人是没兴趣兴建家宅的。“他信奉当年山西一个商人计然的学说,计然说,货币的流通应该像流水一样,流得越快越广才能给更多一的人包括自己带来利益。乔致庸一生都将利润投入到生意中,没有兴趣置宅买地。但是后来从他手里接手家族生意的孙子乔映霞是个很现代的人,他当时比较反对他爷爷的观点,说你看你忙了一辈子,可是你什么都留不下来。”

“说这话的时候正是中国面临崩溃,向国外赔款4.5亿两白银的时节。”朱秀海说,“而当时乔家最大的生意就是朝廷的税务通过乔家的大德通、大德恒进行汇兑。第二个生意便是当年英国人把持了中国天津的海关,在直接提走赔款后,其余的税由乔家这样的银号代收。1904、1905年的账期,乔家一股的红利就有17000两白银,而原始的股份可能只有100两银子。电视剧里乔家大小都欢天喜地等着老东家分银子,老东家乔致庸却非常悲愤,他说,我难道不知道你们做的是什么生意?你们做的就是帮助外国人拿走中国人银子的生意。我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我赚的钱越多,就意味着中国有更多的银子被外国人拿走。”

国家都要灭亡,自己生意的前景乔致庸自然心知肚明。那时大家族人口也多起来了,乔致庸终于在人生的晚年开始翻盖老宅。乔家大院是在乔致庸手上开始成为一个封闭的大院,具体事务则是交给孙子乔映霞完成。乔家的院子在山西晋商的宅院中并不是最大,但在山西目前保存的晋商宅院中,是唯一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从来没有拆过,一直保存了原汁原味。武殿学说:“一进门右边的第一个院子。我们叫东北院,他们家叫老院,这个院子乾隆朝就有了。后来他父亲又修了一个,他后来自己修了两个。乔致庸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宁,捻军义和团爆发后,他觉得靠不上官府,于是把四个院子——这四个院子正好在城里一个十字路口上——所在的路口买下,做成一个封闭式的院子永久使用。后来乔致庸买这个街口的证据被找到,在乔家堡村里的关公庙内后来找到了这个碑,记载着乔致庸用450两白银购买这些地面产权的事情。”朱秀海说,后来他参与帮助山西商人将英国人手中的阳泉煤矿赎回。由于用去大笔银两,乔家大院有一个角未能建成,成为所谓的“花园”。

朱秀海说,乔家大院最终能够保留下来,也和乔致庸的仁厚有直接关系。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山两总督毓贤在山两地界杀洋人。从太原逃出7个意大利修女,逃到祁县被乔致庸保护下来,藏到自家银库里,最后用运柴草的大车拉到河北得救。后来意大利政府给了乔家一个意大利国旗以表彰,这个国旗竟然在后来日本侵华到山西时候派上用场。乔家把意大利国旗挂在门口,日本人看到这是盟友的,就没有破坏乔家。相比之下,山西的其他大户大宅都被日本人破坏。但是乔家后来觉得这里还是不安全,最后都离开了乔家大院。20世纪40年代初乔离开了,这一去就再没有回来。朱秀海说,乔家大院在解放后成为祁县政府的办公地,后来先后做过人民医院和粮食仓库,最后由于是晋中地委党校,在乔家老家人的保护下安然渡过“文革”。“乔家大院能够完整保存到今天,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1907年,89岁的乔致庸去世。从一介儒生到晋商翘楚,一生历经嘉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5个朝代,乔致庸的人生浓缩着山西商人的传奇。

乔致庸从不居功自傲,更不嫉贤妒能,能够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乔家商业在乔致庸的精心经营下,乔氏“在中堂”的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人称致庸为“亮财主”(因为他的小名叫亮儿)。

乔致庸可谓是乔家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乔致庸生有六子,他对其六个儿子都有不同看法:长子景岱,致庸认为骄横跋扈,不可委以重任;次子景仪,致庸认为个性暴烈,勇而好斗;三子景俨,致庸认为谨小慎微,非经济之材;四子景侃,致庸认为拘谨、内向;五子景俨,致庸认为是读书之才,惜早逝;六子景僖,生而体弱,致庸独钟爱,但也早逝。景仪所生子映霞,过继景岱,人皆称大少,乔氏在中堂后由他主持。

乔映霞深受始祖薰陶,主持乔家以来,兢兢业业。他将其祖父至庸“德下”的用人之道加以扩充性发展,德下的同时也要得上。乔映霞所谓的“得上”其实就是结交权贵在商业上得到他们的提协。

在咸丰初年时,眼瞅着太平天国坐大,清廷就是奈何不了,光是筹措繁浩的军饷,就叫朝廷窘迫之极。那时的中央财政,实在也没有太多腾挪的余地,国库支出,本是常态。遇到出了事,需要用兵的时候,那还不要命啊!就是新开苛捐杂税,也救不了一时之急的。

面对危机,在一班大臣的策划下,朝廷出台了一项“筹饷上策”,就是“秦令各省,劝谕绅商士民,捐助军饷。”

只是这个“捐”字,并非“捐献”、“募捐”的那个“捐”,而是“捐纳”的“捐”。说白了就是出钱买官的意思。

这项特殊政策,其实也就是号召天下有钱人,踊跃买官;朝廷拿卖官所得,打点军饷。从官面上说,响应号召,积极“报捐”,那是爱国忠君,报效朝廷的高尚义举;中央吏部根据你“捐纳”的多少,发你一张相当的做官执照,则是皇上对你的奖赏。

也就是当时花钱买官做是具有合法性的,而不象现花钱买官还遮着、掩着,搞暗箱操作。

清廷这一政策出台后,一直沿序下来。所以有很多贾富之商,便花钱买官做。

而乔映霞却认为:花钱捐官买来的只不过是死后铭碑上的殊荣,并无可骄傲之处。如果花钱结交权贵,则可作为经商的靠山。如果某官在官场失意,又可另外结新官史。也就是说前一个靠山倒了,还可另找新靠山,使商业经营不受影响。

同类推荐
  •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本书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系统的对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基础、制度失衡与制度变革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本书介绍了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传统企业理论、企业产权理论、企业代理与不完全契约理论、企业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内容。
  • 每天读点金融学

    每天读点金融学

    本书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金融学问题。书中没有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金融现象,读懂靠前热点事件背后蕴藏的金融原理。书中将金融学中最生动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 全世界杰出管理者都在读的30本书

    全世界杰出管理者都在读的30本书

    本书精心选取了或在管理学发展史上有重大突破的,或在管理理论的某个方面有实质性的公认的建树的,或在管理实践上有较大的和较为持久影响的30本经典著作。作者从这些广受赞誉的著作中提炼出核心内容,既有对大师生平与成就的介绍,又有原著的内容简介以及精彩语录,全面阐述出其所蕴含的优秀管理理念和处世哲学。
  • 世界顶级CEO的商道智慧

    世界顶级CEO的商道智慧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企业加速腾飞,一批批企业跨出国门,进军海外,海尔在美国设立工厂、华为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招商银行落户曼哈顿,一大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大有做成世界一流企业的蓬勃气势。中国企业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绩值得国人欣喜,但我们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沃尔玛、微软、埃克森美孚、皇家壳牌、联邦快递等世界一流企业所积累起来的不仅仅是资本财富,还有智慧财富。中国企业要做成一流企业,先要学习世界一流企业的商道智慧;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掌控商业财富,先要学习世界顶级CEO的商道理念和经营思路。
热门推荐
  • 江山英雄卷

    江山英雄卷

    明朝嘉靖年间,北疆动荡,商事凋敝,滇地偏安西南,因茶马古道之便,通四夷,纳八方之财,获利颇丰。名利诱惑之下,晓月别庄、极乐帮、风枪门、黑鹰台等正邪势力相继卷入,为争滇地之利,酿起了一阵阵血雨腥风,波云诡谲的滇地,肃杀之气弥漫,人心惶惶不安,犹如乌云遮日,实不知明日何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林豪杰将如何解百姓倒悬之苦,随着彩笔瑶笺,作者将一一展陈,带着看官们回到那侠骨柔情,荡气回肠的世界。在叹息、欢呼、哀伤和激动的情绪间,领略最最诗意的武侠情节。
  • 农家小酒娘的幸福生活

    农家小酒娘的幸福生活

    无父无母无家产,相依为命隐农家。不负穿越不认命,美酒飘香幸福来。且看一代穿越女,如何凭借酿酒的本事,在古代混的风升水起,过着幸福快乐的小日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毅的通天途

    毅的通天途

    寂寞英雄路,潇洒通天途。在这个妖魔乱舞的世界,在这个进化变异的时刻,在这个科技爆裂的年代,毅要走上什么样的一条路,又想去往哪里?
  • 天堂边缘

    天堂边缘

    在大学法律系宿舍的第一天,金子就像球星那样,拍了一下李卓的手,寒暄着:“我的名字是金子,法律扞卫者一号。你呢?”李卓笑:“李卓,二号。是二号,不是二。”
  • 吞天奶爸

    吞天奶爸

    性别:男,爱好:女,职业:奶爸,兼职工作:吞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境之痛

    梦境之痛

    念语兰公司门口出了车祸醒来后却发现嫁了人,在结婚三年里念语兰一次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名意上的老公,突然有一天,名意上的老公回到家中…………
  • 碎甜集合

    碎甜集合

    恋爱总会有满满的甜蜜~这里,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短文,各种类型,只甜不虐~
  • 无名古董店:灵录

    无名古董店:灵录

    灵的记忆来自古董的主人,主人的执念强大到产生灵识,主人的音容与记忆便留给了古董里的灵。只是主人不可再转世而生,只能在岁月长河中默默守护着心尖上的那个人……在一次收古董的途中,江晚栀的爷爷骤然离世,她被爸妈带去英国,直到十八岁归来。爷爷有一个古董店,唯独留给了她。而来到这里第一个需要帮助的女人却告知她,她爷爷的死有蹊跷。这让刚上大学她好事不多,搞事不断。还有只对她温柔的冷面公子施越,沉默寡言的梁章,花式撩人的岚容都牵涉其中。爷爷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一步一步牵着她去寻找真相?古董店老板的身份,让她穿越,附身,宫斗,宅斗,游走与中华上下五千年,只为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