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58900000039

第39章 空中利爪(2)

这时,从坦克后面冲出了一群荷枪实弹的前苏联官兵,他们闪电般地占领和控制了这个基地。与此同时,以同样的办法占领了阿富汗的另一个基地——巴格兰空军基地……

这是前苏联以其所拥有的空降坦克的优势,对外进行扩张侵略的一组真实镜头。

空降坦克也叫做“伞兵战车”,是用于突击作战而以飞机吊运或空投的一种坦克。

由于一般坦克不适合空运或空投,所以各国都在研制专门用于空运或空投的坦克。

1970年,前苏联研制成第一代空投坦克——ЬMд—1伞兵战车,并开始装备于空降部队服役。

这种坦克采用单人炮塔,炮塔内安装了一门73毫米滑膛炮。在炮塔上方还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1979年苏军偷袭阿富汗空军基地,用的就是这种空降坦克。

由于ЬMд—1伞兵战车的火炮威力小,射程近(仅1300米),不能满足作战使用要求,前苏联便于1980年代制成第二代伞兵战车ЬMд—2伞兵战车。这种空降坦克的特点是,用30毫米机关炮代替ЬMд—1的73毫米滑膛炮,射程增大到2000~4000米,能高平两用,既可有效地毁伤距离较远的前沿地区上的各种目标,又可对付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

1990年代初,俄罗斯空降部队已开始装备性能更好的第三代伞兵战车了。

美国继前苏联之后也制成了空降坦克——M551“谢里登”坦克,全车重168吨。1989年12月,美军入侵巴拿马和1991年1月海湾战争中,美军第82空降师就装备使用了这种坦克。

空降坦克之所以能乘坐飞机从空中降下来,关键在于它的重量轻(前苏联ЬMдM空降坦克的战斗全重仅9吨,是重量最轻的坦克)、体积小,适合于空运。它们既可以用飞机或直升机装载,也可以用运输机牵引滑翔机或用直升机吊运。例如,前苏联的安—22运输机一次就可载运4辆坦克,而伊尔—76运输机一次可载运3辆,用4具降落伞即可空投。

通常,空降坦克上装备有能高平两用和快速射击用的火炮和机枪,大多数还兼备反坦克导弹,以适应突击作战的需要。

此外,在空降坦克上还装有进行夜战的微光夜视仪器,以及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三防”设备,以便在特殊情况下作战使用。

潜渡江河的能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激烈地进行着。这一年的3月,前苏联军队的第25坦克团在波兰与乌克兰交界处遇到了一条拦路的大河——南布格河。号称陆战中霸主的坦克,能越过这道天堑吗?

这时,在南布格河岸边,只见7辆坦克装上了自行渡河的简单设备,并进行了短时间渡河准备工作后,便迅速潜入河中游渡。转眼间,坦克庞大的身躯便被水吞没了,只露出了一节通气的小管。

这条大河宽约170米,平均水深45米。那些在水中的坦克像人在水里扎猛子一样,快速从河底驶到对岸。几辆坦克的突然出现,使德国侵略者惊慌失措,加之有坦克火炮的强大火力支援,已渡河作战的步兵很快就扩大了登陆场,并建立了稳固的渡口。接着,大批人马、车辆渡过河面,终于歼灭守敌,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现代主战坦克大都具有这种在水底过河的本领,从而使坦克无论遇到崎岖的道路或者较深的河流都能顺利通过,以便争取时间,继续追击敌人。人们把坦克这种借助密封手段和自行渡河辅助设备,使自身能沿河底从水下通过江河的本领,称为坦克的“潜渡”。

在现代战争中,各种困难情况都可能遇到。如果坦克在紧急战斗中,面前出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而眼下又没有工兵修桥筑路,那么它那潜渡的硬功夫就能变天堑为通途,从而增强适应战斗突然性的能力,提高坦克的进攻速度。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加强坦克的潜渡能力。

从1960年代以来,前苏联研制的T—62、T—72主战坦克,美国的M60、M1主战坦克,以及德国的豹Ⅰ、豹Ⅱ主战坦克等,都先后装置了完善的潜渡设备。

然而,坦克装上了潜渡设备并不是碰到江河就能潜渡的。通常,坦克潜渡场多选在水面较窄,水深不超过5米,水流速度不大于每秒2米,而且河底平坦坚硬、无障碍物,河岸坡度平缓的河段上。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潜渡设备限制缘故。例如,对用于车内乘员呼吸空气的通气筒来说,它一般仅高3~4米,安装在车长或装填手出入窗口的座圈上或潜望镜孔附座上,四周用钢丝绳拉紧,空气由通气简进入坦克内。如果水深超过5米,通气筒就伸不到水面上,也就把空气的通路堵塞住了。

另外,坦克的潜渡设备还包括排气阀门、航向仪、救生器材和排水泵等。

排气阀门安装在坦克发动机的排气管口上,用来排出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当坦克在水下通过中发生故障停车时,废气压力减小,排气阀门就自动关闭密封,防止水流进发动机。

坦克在水下通过时,难以掌握行驶方向,采用航向仪就可使坦克按预定的方向行驶。而坦克上的排水泵用来排除进入车内的水。

坦克敌我识别装置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几千架飞机,近万辆坦克和几百艘舰艇,与伊拉克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陆海空战的较量。这场现代化的战争以伊拉克惨败而告终。

在这场高技术战争中,美国凭借着先进武器装备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损失最小,仅死亡士兵146名。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些牺牲人员中竟有35名是由自我杀伤造成的。也就是说,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死亡者是美国武器装备误杀的牺牲品。这其中又有24名是由美军坦克及装甲车辆的识别错误产生的恶果,其余11名是被空中火力误杀的。

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现代化的先进武器装备竟会出现这种自己人不认自己人的错误,而且坦克等地面火力比空中的飞机误杀率高那么多呢?

其实,武器装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出现故障和错误动作的几率相对会多一些。这就和我们用现代的“傻瓜”自动相机拍摄照片一样,使用起来倒挺方便,只要对准景物一按快门就得,什么光圈大小、距离远近、曝光时间快慢全不用你操心了,机器都代劳了。

可是,这相机“肚子”里面尽是些电子元件和线路,万一有一个小零件出了毛病,相机就会成为真正的傻瓜了。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所用的机器人,由于误操作杀人事件曾有多起报道,其道理就在于此。

至于飞机误杀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军的战斗机上都装有敌我识别装置,起到了消除误会的作用。

那为什么不给坦克和装甲车辆上也装上这种敌我识别装置呢?

回答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坦克的行驶速度比飞机慢得多,如果给它安装上这类电子设备,由于稳定地发出电子信号(不像飞机瞬间变换空中位置,发出的信号难以捉摸),往往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反而成了敌人射击的目标。

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装甲部队曾动脑筋想办法,采用了一些简便易行的办法来减少和避免误伤的发生。例如,有的在坦克上用漆涂写着代表美国的“US”字样,以引起友军的注意;有的在坦克上涂以化学发光物质,友军用夜视眼镜就可识别;有的在坦克上披挂一块写有“US”字样的用桔黄色或红色塑料板制成的伪装板,友军一看便明白;还有的坦克手捡来破金属罐,里面装填木柴或木炭,点燃后放在坦克上,利用火给己方坦克发出信号。

士兵们虽然自发地采取了这些土办法来避免误伤,但是,海湾战争开战以来,误击事件接连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士兵的作战情绪,因而也引起了美军主管领导的重视,专门组织人员对坦克敌我识别装置进行研究和试验。

武器研究人员从50多种设计方案中进行筛选,确定了几种性能较好的识别装置。例如,目前已采用的一种是快速定向装置。它利用配备在坦克上的远距离红外线热瞄仪来观察己方坦克上涂的热辐射带。

此外,还有两种识别装置是用微光夜视仪或夜视眼镜来识别己方坦克上涂的红外信标。这两种识别装置后来已配备在驻索马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坦克上。

然而,实际使用表明,上面这些识别装置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误伤事故的发生。在海湾战争中吃尽自我杀伤苦头的美国陆军部队,下决心要研制一种先进的敌我识别装置。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改进,终于制成了利用毫米波技术的坦克敌我识别装置。

通常所说的毫米波,是指波长从10毫米到1毫米的微波,其波段位于30~300兆赫之间。这种毫米波坦克识别装置,能发射出一种只能由特制天线接收的信号。当安装有这种天线的坦克接收到己方坦克发出的信号时,便发回一个“我是朋友,请别射击”的信号。这样,双方就认识沟通了,不会出现误击的情况。

由于不是毫米波天线不能接收这种信号,所以敌方坦克很难发现和拦截这种信号,从而保证了识别装置工作的准确可靠性。

使用毫米波识别装置还有一个优点,这就是它容易透过战场上的烟雾和尘埃,而且能抗大气中的各种干扰。

更使人感兴趣的是,这种毫米波识别装置能自动传送和接收“视”和“听”两种信号,即坦克炮长通过瞄准具接收可视信号,并利用戴在头上的耳机来接收声音信号。实际使用表明,这种识别装置的识别距离达17公里,即达到美国M1主战坦克的火力射程的范围,完全可满足使用需要。

打坦克的“三剑客”

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主要都是用来对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配用的是同样的弹药,叫做“反坦克炮弹”。

反坦克炮弹是打坦克的主力军之一,它的弟兄们可真不少,仅1980年代以来就有很多新兄弟问世。

尽管反坦克炮弹的成员众多,但如果细分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实际上都分别属于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这三个家族的成员,并且各有绝招儿,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打坦克的“三剑客”。

穿甲弹出世最早。在19世纪中期就出现了用滑膛炮(炮管里光滑没有螺旋线的火炮)发射的早期穿甲弹。

不过,这种穿甲弹是用来攻击战船装甲的。那时,船上的装甲较薄,而且装甲是用强度较低的辗铁制成的,所以容易被这种实心穿甲弹穿透。

后来,战船的装甲进一步增厚,并采用软钢制造。于是,在19世纪末期便相应出现了带穿甲弹头的炮弹。由于这种穿甲弹内可以装填炸药,比初期的实心弹有所改进,因而穿透装甲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它穿透装甲的厚度与炮弹的弹径相同。

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后,促使人们对穿甲弹作进一步的改进。

这一时期的穿甲弹主要用来对付坦克装甲的。按穿甲弹弹头部的结构不同,又分为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前两种穿甲弹主要用来对付里外强度相同的均质装甲;而后一种由于在弹头上加有风帽和被帽,因而穿甲能力强,可用来对付表面经硬化处理的非均质装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重型坦克已开始投入战场,其装甲厚度达到150~200毫米。面对这样的敌手,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都显得“无能为力”,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用小于弹径的实心弹芯高速穿甲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

这种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的弹体内,有一个用硬质合金制作的弹芯。由于穿甲弹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因而当弹丸以高速撞击装甲时,强度高和直径细小的弹芯就能把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装甲的很小面积上,结果一下子就可将装甲穿透。

后来,随着坦克装甲的不断增厚,相应出现了穿甲能力更强的超速脱壳穿甲弹。这类穿甲弹有两个弟兄:一个是以弹丸自身旋转在飞行中稳定的,叫做超速旋转稳定穿甲弹;另一个是借助于装在弹体上的尾翼在飞行中稳定的,叫做超速尾翼稳定穿甲弹。这后一种穿甲弹由于用带膛线的火炮发射时需加一个弹托(卡瓣),而在炮弹出炮口后卡瓣脱落下来,所以也叫做超速脱壳穿甲弹,或“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重量轻(约为普通穿甲弹重量的三分之一),初速高,加上出炮口后弹托在气流作用下脱落,使空气阻力大大减小,因而通过细长坚硬的弹芯能将大量的动能集中作用在装甲很小的面积上(它的穿甲能量比普通穿甲弹大4倍),就好像用锥子扎鞋底一样,能穿透很厚的坦克装甲(在1000~3000米的距离内,可穿透100~150毫米厚的装甲板),甚至还可以击穿类似夹心饼干式的复合装甲。因此,这种穿甲弹是当前对付新型坦克的一种很有效的反坦克炮弹。

随着坦克装甲的厚度增大和装甲材料性能的改进,近年来又出现了用高密度铀合金(也叫“贫铀”)和钨合金制作弹芯的穿甲弹。这种弹芯的强度和硬度都特别高,而且弹芯直径又比一般穿甲弹小,所以它的穿甲能力很强。

不仅如此,铀弹芯穿甲弹穿进装甲后还能产生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使装甲局部熔化,发出强烈的白灼光,有一定的杀伤和燃烧作用,再加上它的造价仅为钨合金的一半,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美国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使用了这种铀芯穿甲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破甲弹也是打坦克的“三剑客”之一。不过,它与穿甲弹的作用原理不同,不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而是利用“聚能效应”(也叫空心装药效应)来击穿装甲的。也就是说,破甲弹是借助于弹内炸药爆炸时形成的一股高速(达每秒9000~10000米)、高温(1000摄氏度以上)和高压(100万个大气压以上)的金属射流将厚厚的坦克装甲击穿的。

现代的破甲弹,可以穿透300~600毫米厚的装甲。由于它的穿透装甲能力与弹丸的动能大小无关,所以目前已大量用于地雷、航空炸弹、手雷、鱼雷、火箭弹和导弹上,用来对付地面、水中和空中的各种活动目标。

近年来出现的反坦克子母弹和制导炮弹,可以说是破甲弹的“表兄弟”,因为它们都是以破甲弹的作用原理来击穿坦克装甲的。

反坦克子母弹专门用来攻击坦克的顶装甲。一个母弹中装有很多子弹(从几十个到数百个),而每个子弹实际上都是一个小破甲弹,可以穿透坦克的顶装甲。

使用反坦克子母弹打坦克时,先用火炮将子母弹发射到敌坦克群的上空,随后母弹打开,将子弹抛出。每个子弹上装有降落伞或定向飘带,当子弹碰到坦克装甲时,就会立即起爆。有的子弹上还装有自动扫描装置,能选择坦克群中最有利的目标攻击。

制导炮弹实际上就是在破甲弹的头部装有寻的头,使炮弹在接近目标时能自动追踪目标,直至将目标击中。它的命中率很高,特别适合于攻击远距离的装甲目标。

碎甲弹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世的一种新型反坦克炮弹,是打坦克“三剑客”的小弟弟。

同类推荐
  • 指挥者

    指挥者

    1941年,朱德总司令下达了一项秘密任务,要求冀热辽根据地东北分部八路军深入敌营,秘密地切掉日本关东军的重要据点,八路军第十三军团团长赵空临危受命。在一次日常巡逻时偶然救下了来自苏联的神青年楚岚,从此展开了一场富有传奇色彩的抗战传奇
  • 手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手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抗战之铁血山河

    抗战之铁血山河

    幽灵,暗夜里的王者!李锋出现在八路军的时候是一个意外,但是当家国遭受鬼子侵略,山河破碎,人民遭难,李锋这样一个小胖子觉得自己应该挺身而出。无论是华北特高课的十组特工精英,还是华中梅机关的五组间谍精英,又或者是军筒和中筒,皆不是暗夜幽灵组一合之敌!且看李锋这样一个小胖子如何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续写辉煌的抗战新篇,战场喋血,诉说铁骨柔情,幕后幽灵,续写谍战精彩,这抗战经年,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书友群600982580
  • 城市独狼之机密国安局

    城市独狼之机密国安局

    独狼,在敌人眼里他是一头毒狼,手法凶狠,手段毒辣,敌人称他为毒狼。在战友们眼里,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从来不要搭档。在朋友的眼中,他是一个寂寞人。他是人,他也有属于自己的追求,但在国家与个人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每次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因为在他的眼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我的佣兵生涯

    我的佣兵生涯

    新书《极限保卫》已发布,就在创世,欢迎新老朋友来看!
热门推荐
  • 我的菜园通西游

    我的菜园通西游

    主角白墟获得菜园系统,可以有一块花果山菜园可以浇水,施肥,除草,偷菜,从此开始修仙的道路。混迹在都市里面。
  • 文明落幕

    文明落幕

    一场灾变,使得地球科技文明废除,人类的觉醒,动物的异变,是阴谋还是清洗。。。。。。
  • 中二魔王摸鱼记

    中二魔王摸鱼记

    穿越了?我居然不是主角?而是反派大魔王?这不科学?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本书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那年夏天的风还记得吗

    那年夏天的风还记得吗

    男主绾昊是A市一中出了名的学霸女主顾墨晴在A市一中普普通通直到那一次他们的故事开始了.....
  • 虞美人

    虞美人

    挑战新模式,一边谈恋爱、一边攻城。各国的攻城战相当好玩刺激。文中的男猪已强大到随地掉钱的节奏。女猪一出世就祸城祸国。各种各样身怀绝技的美艳男配会时时刻刻,冒个泡,拼老命地刷存在感!
  • 无用女孩和恶魔大叔

    无用女孩和恶魔大叔

    一位不知名的恶魔与人类女孩的故事。正因为人类的弱小,才充满可能性,这也是有趣的一点。
  • 纨绔魔女戏天下

    纨绔魔女戏天下

    小人承诺,高考结束后,勤奋加更,希望各位大人们按下收藏,虽然小人最近更文不多,但每月有更,凤不惑,她将是什么身份?小人会一一为大家揭晓。第一次写作,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凤二爷是京城著名的纨绔子弟,世人皆不知原来她是女子身份,在这玄幻的世界里活得风生水起,收服了傲娇小子……小剧场:凤不惑管用的手笑着捋着飘逸的秀发,邪魅的眼睛盯住眼前捆得结实的的人儿,“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人了。”男人破口大骂“破女人,老子宁死不从”“不从?弄死你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身体里有杆枪

    身体里有杆枪

    如果没有得到这杆枪,我估计一辈子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宅男吧胡飞用手轻轻抚摸着怀里绿油油的AWM,心里想这一辈子兄弟,失去了好多,但是总算还有几个换命的红颜,路过了好多,但是总算还有几个知心的家人,经历了太多,但是总算被自己守护的好好的对手。。。我有对手么?呵呵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