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7800000017

第17章 向科学致敬,向教育致敬(1)

邓小平是穿着一身白衬衫、一条军绿色裤子和一双黑布鞋走进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室的,陪同他的是方毅、胡乔木和刘西尧。

邓小平看着这些功勋卓著的老科学家们,心情激动。三十二位科学家看着邓小平,心里也很激动,所以这一刻的掌声响了很久。

苏步青激动地握着邓小平的手说,感谢您还记得我。

邓小平说,苏步青,独步数学领域,闻名久矣,我怎敢忘?一会儿要听您的高见啊!

站在苏步青旁边的王大珩,也早就做好了握手的准备,手举得老高。当邓小平走到他面前时,他赶紧伸出双手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连声称谢。一旁的方毅介绍说,王大珩,著名的光学专家,是被王恩茂书记用警车开道送来北京的。

一听这话,邓小平松开紧握王大珩的双手,退后一小步,郑重地向他鞠了个躬,语气凝重地说,王教授,您受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向您道个歉。

王大珩愣住了,甚至全场所有的与会者都愣住了。邓小平这一鞠躬,所包含的政治意味与感情是多么的丰厚啊。

忽然而至的掌声是如此热烈,而且许久都没有平息。最后,是在邓小平的多次恳求下大家才陆续就座的,使这个重要的会议开始举行。作为会议主持人,邓小平在会议开始时就说,今天请大家来参加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大家都是党中央请来的客人。刚才我看了一下,少数人认识,多数人是闻名未曾谋面,大家都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专家学者。我首先要说的是,这些年,大家都受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向大家道歉。

邓小平再次起身,认真地向大家鞠了个躬。顷刻间,会场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邓小平在先后鞠了两个躬之后,才带领大家进入了座谈会的主题。他告诉大家,这次开会的目的,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问题就从一句话说起,这个世纪还有二十三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究竟从何着手?赶超,某些领域是超,某些领域是赶,要赶上当时的水平,某些领域是接近。任何时期,要在任何领域都超过人家,恐怕不可能。总的水平至少要接近。前一段,我没有工作,一个人胡思乱想,也找少数同志谈了一下。

邓小平接着又讲了一下自己对于科技和教育事业的看法。他认为,中国要搞现代化,必须从科研、教育着手;不从科研、教育着手,赶超是句空话。

他把第一天讨论的重点定为:科研怎么搞得更快些、更好些?教育怎么合乎四个现代化的要求、赶超的要求?主要包括学制、教材和教员的来源、办学的方针和具体措施。

说到这里,邓小平环顾四周,见大家都低着头,竟然没有一个人作出响应。他似乎有些吃惊,但随后便慢慢明白了,这十年“文革”对知识界的禁锢实在太厉害了,尤其是在座的一些老科学家,可以说每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迫害,已经逐渐养成了对一切闭口不言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时恐怕还难以改过来。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几年前,周恩来曾经开过一次类似的讨论会,当时与会的不少知识分子都以为看到了希望,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失败。这次的会议是否与上次会议有同样的结果?大家心里没底,所以一时都没有开口。

邓小平看着大家的神色,见一个个都很激动,都像有话要说的样子,但环视一遍后,等到的却依然是沉默。邓小平心里想,万马齐喑的原因,不在他们,在于我们,这十年的政策真是害人啊。

邓小平这时候就笑了笑,提起声音鼓励大家说,今天,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一定长篇大论。“四人帮”的破坏是很厉害的,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大灾难。对科学、教育,对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别的,可能还容易赶一点。科学,特别是教育,要抢时间补课,抢回损失,恐怕要花的精力更大,因为这东西要从小学入手。可不可以要求五年见初效,十年见中效,十五年见大效?

这时候,邓小平再次请大家发言,会场依旧一片寂静,无人起身回应。邓小平把目光转向坐在前排的几位专家,向他们投去一种渴望的目光。可是,这几位专家所采取的办法却是回避,纷纷低下头去。

面对这样异乎寻常的冷场,邓小平心里有一种近乎“绞痛”的感觉。他看看方毅,方毅脸上也有一些茫然;看看胡乔木,胡乔木紧皱着眉;看看刘西尧,刘西尧有点张口结舌的样子;最后看看田志远,田志远握着自己的手腕。

邓小平低头想了一下,再一次站起来,双手抱拳对大家拱拱手。他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说,我知道大家有顾虑,但是同志们,你们也知道,国家现在的局面太危急了。我们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太多,如果再不奋起直追,亡党亡国也不是不可能。

邓小平顿了顿,继续说,“四人帮”污蔑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我清楚,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最识大体、顾大局的。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家危难时刻,中国的知识分子有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传统。中央分工,我自告奋勇,管一管科学、教育,外行管内行。我是外行,管你们内行。方毅同志同我一块儿搞,具体事情他做,我的任务就是“放点空炮,助点威风”。

听到这里,会场的气氛活跃了起来,与会的专家们开始窃窃私语。邓小平见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便继续说,大家在这里发言,不用有任何顾虑。发言可长可短,讲一次、两次、十次都可以,插话也可以,自由一点,什么话都可以讲。这里没棍子,要消灭棍子。三个公司:钢铁公司、帽子公司,还有鞋子公司,都要丢掉。

说到这里,后排有位专家犹犹豫豫地站起来,小声问了一句,“鞋子公司”是什么意思?

邓小平笑了,解释说,今天是朋友相会,在自己家里,可以宽松些,不拘礼仪,不拘小节。有的人年纪大了,穿着皮鞋出来开会,时间长了不舒服,怎么办?所以我说,鞋子公司可以丢掉,可以放松一些,大家不反对吧?

会场上顿时响起一阵笑声,气氛完全轻松了。邓小平于是点将说,苏老,您是一九〇二年出生的,比我大两岁。外国人评价说,您是中国的数学之王,那就请您带个头吧。

苏步青起先愣了一下,然后迟疑地站了起来。邓小平一见这情况,赶紧走过去请他坐下说。苏步青坐下,接着马上又站了起来,看着邓小平,竟有些不知所措。

邓小平知道他激动了,笑着说,苏老,别着急,坐下说,想到一点就说一点。

苏步青坐下,轻舒一口气,整理一下思绪,鼓起勇气说,我是在“文革”初期被打倒的,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我所在的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也被拆散了。现在让我讲道理、提方案,我讲不出来。既然小平同志让我说,我就说说具体的问题。

苏步青介绍说,搞科研,别的条件且不说,首先得有搞科研的人,有个队伍。“文革”前,我领导的微分几何小组有十八个人,都是精兵强将,人称“十八罗汉”,但基本上全是四十至五十岁的人,二十五至三十五岁的科研人员几乎是空白。搞基础理论要靠青年人,有活力,有冲劲,如果年轻的时候理论搞不上去,年纪大了就更不行了。

想起曾经的辉煌,苏步青竟一时感伤起来。

您的“十八罗汉”呢?邓小平问。

苏步青无奈地说,都被拆散了,那时候不让搞科研,把人都派出去。十八个人,有的调走,有的改行搞采购,现在只剩两个人了。我成了光杆司令,想搞科研也没法搞啊。

苏老,被拆散的人还在国内吗?您有名单吗?

都在国内,有名单,苏步青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张名单。这是他开会前就准备好的。

田志远上前,接过名单,转交给邓小平。邓小平看了一下,随即转交给方毅,嘱咐方毅十天之内必须把名单上的十六个人都请回来,调回原科研岗位。方毅说好,好。

安排了这一切之后,邓小平想了想,又补充说,不仅原来的人要恢复,还要选拔招收更多的年轻人。有些青年成绩好,没毕业就可以当研究生,过几年大学要重点培养研究生。这样做,研究人员成长得快。

看到邓小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安排好了自己的工作,苏步青大喜过望,颤抖着声音说,您这么说,我的信心更强了,数学所一定能再搞起来。

苏步青起了个好头之后,会场的气氛骤然活跃。与会者纷纷站起来,都想发言。坐在第一排的王大珩四处瞧瞧,见大家都站起来,他也坐不住了,赶忙起身。

邓小平看到王大珩站起来,便关切地询问:王教授,一天鞍马劳顿,休息好了吗?你谈谈吧。

王大珩见会议的主持者这样点名,就再也顾不得什么了,痛痛快快地讲了自己想说的话。他说,小平同志啊,过去这几年,“四人帮”残酷迫害科技人员,我实在是深有体会的。他们胡说科技界的特务像香蕉一样一串一串的,还说我们“光机所”是被走资派、叛徒、特务、反动派把持的,敌人发展特务比我们发展党员还快。他们采取逼、供、信手段,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特务集团冤案。在“光机所”,被隔离审查的有二百一十六人,被勒令进“学习班”作检查交代的有一百多人。

王大珩的这一炮一轰出,很多专家的眼眶里都浮起了泪花,一时间会场嘈杂一片,有人甚至不等主持人点名就直接站起来大声发言,揭露了各个省市科学教育界的重大冤案。譬如,长春“光机所”的冤案,就不仅仅牵涉吉林,还株连北京、上海、辽宁、黑龙江等地的科学教育界,几千人都受到了影响。

邓小平突然站了起来,大声说,像吉林“光机所”这样动不动就把人送看守所的问题,要抓典型调查,集中解决,为整个冤案平反。先平反再说,个别有问题的另作处理。罪大恶极的头头,要依法严办,绝不姑息。

邓小平的这几句话引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但王大珩仍然紧锁着眉头。邓小平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又对王大珩说,你肚子里还有什么话,你就再说。

于是,王大珩就说出了“所有知识分子头上都悬着一把剑”的担心。依他看,这把“剑”威胁着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使他们敢怒而不敢言。

说起这把“剑”,起因是一九七一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那次会议上,张春桥和姚文元主持搞了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对教育战线和知识分子作出了“两个估计”的定性,即“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十七年培养的知识分子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纪要》后来经毛主席圈阅下发给了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

这把“剑”寒光闪闪,剑锋到现在为止还很尖利。在全国很多地方,剑槽里至今还滴着血。

王大珩提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知识分子将永无翻身之日。王大珩说到这里,看定邓小平,他期待着邓小平的定夺。

话音一落,原本热闹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刘西尧看形势不对,赶紧打破僵局说,王教授,不要太激动了,还是说些具体建议吧。

王大珩态度坚决地说,刘部长,我感谢您的好意。不过我已经进了一次监狱,就不在乎还有第二次了。小平同志把我从监狱里请来开会,我就没有理由不说真话。小平同志,恕我直言,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知识分子是翻不过身的,是难有用武之地的。

此言一出,会场再次陷入寂静,王大珩看大家都没有反应,有些急了,便指着刘西尧大声说,刘部长你是当事人,你当时就对“两个估计”提出了疑问,结果你受到了张春桥的迫害!

这时候刘西尧便愣住了。

说实话,这“两个估计”是刘西尧心里的一块禁区,不可触碰。“文革”期间,他因对“两个估计”提出质疑而受到过张春桥的迫害。他当然对这个问题是很有话要说的,但这偏偏就是“禁区”,“禁区”的边界是毛主席亲手划的,毛主席定下的界限谁敢去突破?就是现在,也远远没有到突破这个“禁区”的时机。王大珩提出的这把悬在半空的“剑”,是难以插回剑鞘里去的,就连此时坐着的邓小平,也一时没有吭声。

刘西尧知道邓小平很难,即便是举办这次科学和教育座谈会,邓小平也是顶着巨大压力的。在这种敏感问题上,千万不能让邓小平再蒙受危险的政治压力了,他毕竟才复出几个月。视他为“复辟”的力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还很有势头。于是,刘西尧想,这个会议不能再纠缠“两个估计”了,缠住这个问题就无边无际了,还是赶快收缩话题,聊一点务实的东西为好。他便和颜悦色地提醒王大珩说,老王啊,你不要把事情搞复杂了嘛。

王大珩语塞,不作声了,而会场的议论声却嗡嗡嘤嘤一直没有止歇。

这时候,邓小平觉得自己应该说话了。他轻轻咳嗽了一声。

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回避。这确实是一个攸关全局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怎么说呢?

邓小平知道,这一刻,所有与会的专家都在看着自己,方毅、胡乔木、刘西尧,还有那个小田,此时都在看着自己。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所有的中央高层、党政军各界的负责人,都将就这个天大的话题看着自己。但即便如此,又能怎样呢?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要前进,中国的科技生产力要释放出来,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扬眉吐气地工作、创造与生活,都不能绕开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他必须说话。

于是,他喝了一口水,又清了清嗓子。

整个会议室刹那间安静得几乎使人心悸。邓小平缓缓地说,“两个估计”是一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牵扯面很广,情况很复杂。解决这个问题,要由中央做全盘考虑,正式作出决定。在这里,我不能简单地向大家作出答复。

话音一落,众人面面相觑,神情明显地带着某种希望。

而方毅、胡乔木、刘西尧倒是同时松了一口气,觉得邓小平作这样的答复是比较妥当的,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似乎体现了他的一种政治智慧。他们在这一刻,显然还没有料到邓小平在下面要说出的另一番话,而恰恰是这一番话,使他们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只见邓小平这时候站了起来。邓小平眼观全场,大声说,但是,现在,我可以表达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两个估计”不符合事实,怎么能够把广大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我坚信,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并且是做出了贡献的!

整个会场先是惊愕,后来便突然欣喜异常,专家们交头接耳,喜形于色,坐在前排的那个王大珩更是满脸激动。

邓小平看着全场的激动,也看见了呈现在方毅、胡乔木、刘西尧脸上的那种愕然的神情。他知道大家会出现这种种的表情,因为他表达的观点是这样明确。

邓小平看着与会的专家们,继续站着说话。他说,今天,原本还有两位专家受邀参加这次座谈会,但是没有到场。一位是同济大学的李国豪教授,另一位是科学院的陈景润。他们在干什么呢?李教授正带伤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工地上解决大桥晃动的问题;陈景润因为长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科学研究,身患多种疾病,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他们一位是老科学家,是建国后十七年科教战线的领导者;另一位是年轻的知识分子,是新中国十七年社会主义教育培养起来的科学家。对他们该怎么评价呢?我认为,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为社会主义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无产阶级的劳动者。他们不是什么“白专”,而是“又红又专”。所以,我请大家放心,关于“两个估计”,不用多久,中央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张爱玲传:生命有它的图案

    张爱玲传:生命有它的图案

    张爱玲是我国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倾城之恋》《半生缘》等,本书以张爱玲的生平事实为线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张爱玲传奇的一生。从张爱玲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加入对张爱玲相关书信、文学作品的解读,完美展现了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作者写出了张爱玲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并结合人物经历,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尽显其传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书中具体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期待通过解读张爱玲的人生往事,能够给现代女性在人生成长道路上多些指导和帮助。
  •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本书的重点落在一个“病”字上,国家病了,个人病了。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纵览青史,当统治阶级不得不回应民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时,往往会打大文化牌,将“病灶”推到道德上,转移视线地告诉大家:只要每个人都正心诚意了,社会风气自然就好了,无需改变制度。于是,唯制度论者和唯文化论者开始死掐。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变成了他曾经厌恶和反对的那个人。突出的代表便是袁世凯。
  • 从秦皇到汉武

    从秦皇到汉武

    本书以《史记》为蓝本,通过小说的笔法,以通俗幽默的语言,带读者重新领略这两大强者的风采。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热门推荐
  •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心挑选了众多科普小故事,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太空、地球、气象、动物、植物、科技、历史、数学以及人体奥秘等多个方面,既涉及青少年朋友应该了解的科技动态,又包含了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每个故事之后,我们还附有“知识点睛”等版块,旨在帮助读者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更好地掌握知识。
  • 遗落神体

    遗落神体

    大驯兽师,驾驭通灵魔兽,俾睨天下;大魔法师,施展奇幻魔力,掌控世界;神兽斗士、羽涅斗士、龙斗士,拥有强悍体魄,纵横环宇。遗落在这一方大陆的卡尔,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无畏神魔的强者......
  • 指尖韶华:红颜为君老

    指尖韶华:红颜为君老

    他的责任是守护天下,却一次次违背自己的心意,孤傲如他,始终负了自己。她的作用是为祸苍生,却为了他背叛了自己的魔道,专情如她,终究害了自己。他南北翊本以为自己拿得起放得下,连上帝都惧他那仙风玉骨,蓝衣飘飘,却为她破了底线。她郁无箫自认为自己无情无义,江湖人都闻她风丧其胆,容貌无双却抵不过一句我陪你。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场傲娇强大颜值高的仙尊和可萌可淑女可杀伐果断可贱可温柔的一个特别牛的杀手经过一番争扎最后幸福的过上了野鸳鸯的又狗血又虐心的爱恋
  • 那个人的传说

    那个人的传说

    2015年的夏天,从杭州萧山机场飞往马尔代夫的一架飞机与地面失去了联系,从此了无音讯……这是一本群穿小说,故事讲述了一群地球人来到异世界后的冒险经历。单主角、有光环、适度YY、坑多。自定义标签:灵力、冒险家、上古文明。
  • 此情已尽寸寸殇

    此情已尽寸寸殇

    分开五年,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狠狠把慕家踩在脚下。慕宁雨跪在地上求他,“是我错了,你怎么报复我都可以,求你放过他们。”男人羞辱她、逼她做妾,打死她的丫鬟,害死她的母亲……当一切再难重来,慕宁雨捅了自己一刀,倒在他面前,“我宁愿死,也不会留在你身边。”
  • 命里灾星:妖娆太子

    命里灾星:妖娆太子

    她是人人嫌恶唾弃的灾星,新婚之夜即克死虐待狂新郎,人人闻之色变。是他眼中的杀人狂。他是玩世不恭的风流太子,网罗天下美女觑觎良家妇女,为世人所不齿。是她鄙视的自大狂。当杀人狂遇上自大狂,惺惺相惜还是相憎相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迷雾折世

    迷雾折世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还是那个下天,我的亲人,恋人,朋友,他们的样子还停留在我的记忆中,院子里有熟悉的白玫瑰,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这一切因也是我,果也是我,所以,就这样结束吧……
  • 糖拌苦瓜

    糖拌苦瓜

    你是否还记得那个为了你吃了一个月馒头的男生?是否还记得青春校园里那些有关青春的回忆?是否渴望有个霸道总裁的男朋友时时守护着你?你的记忆里是否住着一个满眼都是你的女孩?暖暖的校园里弹奏着两段刻骨铭心的小恋曲,故事外的你是否感同身受?
  • 现代礼仪实用教程

    现代礼仪实用教程

    礼仪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其成员和民众对礼仪的重视及履行程度来体现的。本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服务业的礼仪进而拓展到各行业对礼仪的要求及特点,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引导学生知晓什么是礼仪,怎样去塑造形象,怎样去充实内在修养,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本书既是礼仪教学的参考用书,也是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的首选用书。
  • 超甲传说

    超甲传说

    后宇宙时代CJG病毒肆虐整个宇宙,让人类引以为傲的机甲在生化生物面前不堪一击,机甲大时代被终结,历史的进程告诉人类机甲不过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铜烂铁!超甲由此应运而生,被逼向绝路的人类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进化!传奇的时代,造就不朽传说!千年前何尘封不幸遭遇宇宙时代最大劫难宇宙生化危机!何尘封成为首批被感染者,他身份神秘的双亲将其冰封,只希望有朝一日研制出特效药时再解除。千年之后何尘封重获新生,一个对CJG免疫甚至能融合进基因的家伙,注定将在这个动荡时代中重重的写下一笔,成为历史长河中最闪耀的那一颗明星。永生只能修仙?不,绝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