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7800000049

第49章 在东北“点了一把火”(1)

在中国政治局面发展的关键时刻,失去一位阵前大将的哀痛,好几夜啮咬着邓小平的心。几天下来,邓小平的脸都似乎小了一圈。

卓琳劝他节哀,邓小平叹口气说,我当时是劝他“保守治疗”的,我当时态度要是再坚决一些就好了。

这些天,使邓小平特别忧心的,还有一个江淮平原连月大旱的消息。安徽一带的大批农民又放弃抗旱,拉家带口离开龟裂的土地,拿起讨饭棒外出乞讨。这期间他收到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一封来信,内中谈到,目前中央的农村政策不合理处颇多,不利于农业生产,也不利于当前农村群众的抗旱。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似乎应对当前的农村政策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变。安徽准备在这个方面做些尝试,不然就对不起安徽百姓。

至于怎么做尝试,万里在信中没有提及。邓小平放下信函,望着窗外似火的骄阳,心田似乎也有些龟裂。

万里如果要动,他是支持的。万里一九七五年担任铁道部长期间,对邓小平的“全面整顿”贯彻得非常得力,对各个铁路局的班子都动了手术,狠狠打压了派性,一下子就使全国的大动脉得到了畅通。如今万里主政安徽,一定也会继续他的魄力与想法。

一个秉承实事求是的方针处理一切问题的省委书记,眼下殊为难得。

连续考察了安徽二十多个市、区、县的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一回到合肥,当天下午就召集省委班子开了会。农民放弃抗旱、离开土地、成群逃荒的情景一直盘旋在他脑海里,同时盘旋在他脑海里的还有一些慷慨激昂但又觉得无计可施的年轻的农村基层干部,这里面包括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那个叫刘金锁的生产队长。

万里其实是接到刘金锁的一封信以后,开始这次考察行程的。他首先就到了凤阳,并且在田头听到了刘金锁连珠炮似的对所谓的“农业学大寨”的炮轰。刘金锁那一天很激动,也很坦率,不仅话语激烈,连手势都很激烈。他在这位新任的省委书记面前显得无所顾忌,似乎他知道这位曾经在铁道战线大张旗鼓搞“整顿”的老部长一定会耐心听他意见似的。

那一天,田野上的风很干燥,刘金锁的嘴唇都干裂了,但是他的话一直如同连珠炮。他激烈地对省委书记说,我们要的不是空洞的理论,要的是实实在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方法。农民积极投入生产的动因,在农民的内心,而不是公社干部和县里的干部在大会上举着拳头喊的口号。刘金锁直截了当说,现在农村现行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是行“左”实右,不符合农村实际,也不符合农民人心。我不知道大寨大队的实际情况怎么样,但是不能说大寨取消了自留地,我们这里也要取消自留地;大寨那个带头人当上了昔阳县委书记之后,全县都取消了自留地。他们县里的积极性咋样,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们这里是不能这样干的。那个人说自留地就是家庭的一个资本主义司令部,就是指挥着农民去搞资本主义,就必须要搞掉。我是不同意那种看法的,那是空想社会主义,绝对的行“左”实右。我在这里敢说一句过头话,大寨这样搞,昔阳这样搞,都不可能持久,农民会起来反对的。这不是农民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而是这种做法违背了生产发展的规律的问题,是脱离了实际的问题。

在这位生产队长激烈地打着手势的时候,万里一直在微笑,甚至对方的一些唾沫星子随风飘舞着,他也没有在意。他耐心地听着,心里想,这就是一个农民基层干部最真实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是在组织生产的实践当中发出来的。

刘金锁还对这位省委书记说,听说从山西大寨直接上调到国务院的那个陈副总理还给中央写信,要求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过渡到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更是胡扯淡。中央幸亏没有听,听了更完蛋。

万里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后来才了解到,这位姓刘的生产队长是个中专毕业生,学过政治经济学。

万里离开凤阳,在其他县区视察的时候,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有些说得很明朗,有些说得躲躲闪闪,但总的意思都是对农村现行政策不满意,认为搞垮农业生产的原因,除了大旱以外,就是政策不行。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午后,万里坐在闷热的小会议室里,用极其沉重的嗓音,说他没想到,安徽农村的现状是如此穷困。他举了个例子,说凤阳县有个前王生产队,紧靠津浦铁路。这个十户人家六十八口人的生产队,四户没有门,三户没水缸,五户没有桌子。队长史成德是个复员军人,一家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七个饭碗,筷子全是树条或秸秆做的。安徽农村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一九七八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七十四元六角七分钱,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五十元。有一亿一千两百万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一亿九千万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两亿七千万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他还说,目前安徽的农业局势非常危急,全省二十八万个生产队,只有十分之一能维持温饱,近七成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不到人民币六十元。去年光是凤阳县,就有一万三千人逃荒。

接着,万里叙述了连月旱情的严重性,说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提出,可以采取借地种麦的办法,加紧种上保命麦。否则撂荒了,旱季庄稼将颗粒无收。

万里说到这里,就扬起一份刚刚起草完毕的文件说,省委要听取农村基层干部的合理意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调整目前的农业政策。

万里当即吩咐,把这份已经打印出来的文件发到所有与会者的手里。文件的标题是“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有六条内容,其核心思想是,安徽农村的一切工作以发展生产为中心。

文件一发到大家手里,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就紧张了。马上就有一个常委举手说,我反对这个危险的提法,如果明确说农村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那就和刚刚下发的中央49号文件的精神截然相反,这是完全行不通的。

另一个常委马上附和说,我们这个草案如果通过,就意味着把农民刚刚割掉的资本主义尾巴又接上了。我认为这六条,条条犯忌,条条都是犯错误的。

这时候万里就站起来了。万里把面前的茶杯盖砰砰地敲了两下说,我提醒同志们注意了,大家可以提意见,但是不能乱扣帽子!我看,这个文件的制订,遵从了毛主席实事求是的指导原则,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总是允许的吧?

会议室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省委班子的每个成员都觉得他们的书记这会儿是想动真格的了,而且是想触碰“政治高压线”了。万书记的胆子一向是大,但是大到这种程度,班子里的许多同志还是始料未及的。他们这时候又听万书记这样斩钉截铁地说,学大寨也要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大寨的有些做法不符合安徽的实际,我们不能学,也学不起,我们不能只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一切要从安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必须对本省人民负责。这才是我们这个班子应该做的事,而且我相信,我们是能够做好这件事的!

虽然这个大胆的文件在这次常委会上以全票通过,但是万里也估计到会有人以某种渠道向中央反映这些情况。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龟裂的土地要紧,安徽老百姓的肚子要紧,实事求是要紧,而那些又假又空的口号是最不要紧的。

这就是万里那天开完省委常委会后的心境。他知道,他的这种心境在中央至少是有一个人会理解的,那就是邓小平。

刘金锁当天晚上就把他在田头与省委书记单独谈了半小时的情景,告诉了神情疑惑的夏建红,而夏建红也在第二天向公社领导转报了刘金锁与省委书记的谈话内容。当然,这些内容她都是听刘金锁说的,内容可能并不完整。

公社陶书记这时候也把刘金锁叫到公社,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因为那一天刘金锁与省委万书记边走边谈,走得很远,把所有陪同人员都落在了后面,大家都不知道这两个人谈了什么,只看到万里书记拍了小伙子好几下肩膀。

刘金锁向大家叙述的内容,只是他对目前实行的农村政策的不满与担心,他并没有说他自己想带头做一点改革的尝试。他觉得跟公社说这些话,甚至与夏建红说这些话,都还为时过早。他只是对万里书记说了自己的想法。

刘金锁的想法,是“单干”。

“单干”比较难听,他用了一个词,叫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田包干,生产责任分解到家庭”。

他记得他说这些的时候,万书记一直是很严肃地听着。万书记虽然始终没有表态,但是却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两下。刘金锁从这两下拍的动作中感觉到了省委书记的某种赞许,可能赞许的不是他的具体计划,而是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重要的一段,刘金锁没有向上面汇报,也没做任何透露。他知道时机可能还不一定成熟。

一个礼拜之后,正在北大悄悄排练话剧《于无声处》的田源就看到了刘金锁寄自安徽的信,感受到了他与省委书记交谈的那种喜悦。刘金锁在信中对田源说,你记得我对你说过我总要想一个办法带领乡亲们挖去穷根吧?我目前正在考虑一个计划,想把它付诸实施。如果我的计划出成效了,那对我们整个梨园公社、整个凤阳县乃至整个安徽,都会是有帮助的。其实这也是当年朱元璋要做的事情,朱元璋不也是想带领农民走出讨饭的生活吗?

田源把这封信读了三四遍,觉得刘金锁这位小老弟很有思想。田源又想,我现在每天悄悄排练的,不也是在谋求一种“振聋发聩”吗?到时候我在舞台上振臂一呼,不也是会有许多臂膀像森林一般举起来的吗?

田源在剧中扮演的是男主角李源。他们每次悄悄排练都在位置非常隐蔽的学生会道具仓库里,而且每次都把仓库的门紧紧关上,不让声音漏出去。

导演夏建国对他的表演总有一点挑剔,总是要他再来一遍、再来一遍。

而他这位“李源”,也每次都忍住气,密切配合。此刻,“李源”就大步站上一处台阶,忽然返身,以手直指一位面目不清的中年男子,大声说,你以为我不能认出你来么?——我在广场上看见过你!我在大街上看见过你!我在小巷里看见过你!我在家门口看见过你!

那中年男子后缩了一下。

一群青年男女渐渐围上来。

李源慷慨激昂地说,你以为我看不见你裤带上挂着一副手铐么?我到底犯了什么王法?

中年男子说,你,你不要无法无天!

李源说,关心人民冷暖的周总理离开了我们,我们悼念总理有什么错?我们送花圈,我们念诗文,我们怀念自己国家的总理,犯的是哪条王法?

中年男子向围观人群挥拳喊,走开!走开!

人群不理。

李源说,操劳百姓温饱的好领导被赶下了台,我们呼吁他回来有什么错?我们喊口号,我们流眼泪,我们要他回来整顿这个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国家,犯的是哪条王法?

人群激动地说,他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他是英雄,他是英雄!

李源被人群高高地抬了起来。

中年男子连连后退。

一瞬间,布景电闪雷鸣。当然此刻的“电闪雷鸣”还不存在,是学生剧社的几位工作人员用喉咙吼的,但是吼声够大,近乎雷鸣。

于是,人群说,惊雷响了,惊雷响了!他喊出了我们中国人心里的声音!

李源接着就深情朗诵: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人群掌声雷动,口号震天。

导演夏建国这时候就说,好,这一遍演得好,通过了!

田源刚松下一口气,人还没有坐在一只木箱上,忽然又触电般跳了起来。不仅他跳了起来,在场的学生剧社成员,一个个都跳了起来。原来是仓库的门被人悄悄推开了,一个面目阴沉的来自学校保卫部的人员出现在了门口。

那保卫干部皱着眉说,听你们在这儿哇哇地喊口号,不是有关政治的吧?

夏建国马上笑着迎上去说,不是,哪能呢?

保卫干部缓了神色,说,那好,没事,我不过是提醒一句。

待他走后,夏建国立即对大家说,刚才进来的是谁?为什么没把门插紧?我不是再三关照过,门一定要锁紧的吗?另外,以后我们学打雷的声音也好,呼喊口号也好,都要低两个八度,不能忘乎所以。记住,我们稍有不慎,立即就砸锅。我们的演出生命在于严守秘密。

北京饭店那位上了年纪的理发师傅进了米粮库胡同,是王秘书专门把他请来给邓小平理发的。

按照中央的工作安排,邓小平要出访一趟朝鲜,但是从朝鲜坐火车回国以后,邓小平却有一个计划,要到东三省走一走。有些关键的话,他在北京讲不方便,而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讲,可能会有好的效果。

有些话,在东北讲是合适的。而且,要讲就要讲透,要直接把“两个凡是”点出来,不能再打迂回战,而要打攻坚战。这样的话,让别人讲,看起来都不合适,只有自己来讲。

邓小平听着理发剪子在自己头上咔嚓咔嚓响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那理发剪子的咔嚓咔嚓声,似乎就是他未来的专列在东北平原上跑动时的呼隆呼隆声。

这把火,我一定要点一下,他想。

这时候他就感觉到理发师傅在按摩他的头皮了。那师傅的手势轻重有致,十分熟练。

理发师说,首长,感觉好些吗?

邓小平说,好。

理发师说,首长,你有瘀啊,我一上手就有数。

邓小平说,哦。

理发师说,脑瓜子里的血,跟四肢的血一样,都要流通,通则畅,畅则和,和则安。

邓小平心里笑了一下。

理发师说,像您这样的大首长啊,心思都重,脑瓜里的血最容易淤积,一定要多按按。人家都说我这双手有福啊,能摸大首长的脑袋,人家连握个手的机会都没有。首长啊,年岁大了,不能老坐着,老开会,走得动还是要多走走,对活血化瘀有好处。

邓小平说,你最后这句话,我听得进。

理发师高兴地说,您看,给首长剃头剃多了,我这脑瓜子里也有政治水平了。

邓小平理完发以后,觉得自己的心境好多了。

邓小平在去东北视察前,想到了鞍钢。

鞍钢这个老旧的中国钢铁基地必须尽快改造。缺乏优质钢铁,中国的现代化就根本无从谈起。但是采用哪一套改造办法,还值得斟酌。这时候邓小平又想再听夏默讲一讲他随谷牧出访西欧五国的有关情况,他让夏默把一些拍摄的影像资料都带到米粮库胡同。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商人的鼻祖:陶朱公大传

    商人的鼻祖:陶朱公大传

    青年时代,范蠡从老师计然处学到“上富其国,下富其家”的商业之道,并且将这套商业哲学运用到帮助勾践复仇灭吴的实践中。他和文种在这一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而和美女西施的一段旖旎恋情,荡气回肠,传为千古佳话。功成身退之后,范蠡改名鸱夷子皮,来到齐国经商,继续实践他的商业哲学。很快,他积累了千金之富,被齐人推举为“卿相”。范蠡由此感叹“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不详”,散尽家产,来到陶邑,易名陶朱,并遇到了他一生的竞争对手,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位商业奇才端木子贡。在陶朱公的一生中,三次积攒了千金之富,又三次散尽家财。他将经商从“聚财”的功利境界提升到“散财”的哲学境界,使得商业经营成为“陶朱事业”,被司马迁推崇为“富而行德”的典范……
  • 黄飞鸿传略

    黄飞鸿传略

    本书对黄飞鸿的生平逸事、武学武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喜爱武术的人,多会对以七十二项绝艺名扬天下的少林派及武艺超群的张三丰真人产生兴趣。其实,少林武当之享有盛誉,除了历来本派门人弟子竭智殚虑地研究去光大武术和修德行仁外,还得拜妙笔生花、栩栩如生、绘影绘声的小说家所赐呢。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王莽

    王莽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本书基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既引用历史文献,又运用文学手法,讲述了出生于显赫世家却又遭幼年丧父,笼罩在王氏阴影下的王莽如何从守拙、礼贤、奉公到上位、遭黜,进而蛰伏、隐居,克己、再上位,到又一轮勤俭、谨慎,大权在握,结交儒士,培植势力,自我膨胀,予取予夺,从“安汉公”到“摄皇帝”,篡位当真皇帝,改制天怨人怒,导致群雄并起,走向覆灭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有血有肉的多面王莽及其走向自我毁灭的人生。
热门推荐
  • CRATYLUS

    CRATYL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亿次穿越

    百亿次穿越

    啥,在玄幻世界能用手机?还能连上wifi,与女朋友视频?储物空间就是住过的房子?还能用上帝视角看美女?……不,不,这并非全部!玄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诸神崛起与灵气复苏,弑神狂徒与温情神豪,小邪魅与大情怀。……一旦穿越,便是刀光剑影!百亿次穿越,注定要血战千万场!
  • 娇妻动人,总裁大人惹不得

    娇妻动人,总裁大人惹不得

    (全文免费)某天晚上,时悦然忽然扑通的一声被推进江水!她以为她会一命呜呼,怎没料到被约翡市影响力很大的项家养子项权御所救。听说这个项权御在外坏名声远扬,样样沾染。时悦然当然想远离他。他说:“我救了你,你不是要报恩么?现在给你一个报恩的机会,当我的女人!”时悦然泪目:“……”这算哪门子的报恩方式?然而,这个男人想尽办法把她囚禁在自己的身边,她千方百计的想远离他。后来她才得知,这个男人是竟是当今业内传奇神话的G.Y财阀的神秘大总裁?男人勾唇一笑,道:“时悦然,在很早前,我就喜欢你现在,你还想逃么……”
  • 元变十四阶

    元变十四阶

    仙路上的通灵者,当他因为复仇而无意触发上古的神器,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何用独有的仙术登临世界的巅峰,又如何对待那个为他舍弃一切穿越过来的......
  • 穿越到火影的我不可能用圣枪

    穿越到火影的我不可能用圣枪

    四宫翔太穿越辣,当他眼睛一闭一睁,他已经魂穿到了某个热血二刺猿的世界里。伴随他一起魂穿的还有一个神奇的匣子,还会说话的那种(震惊!一家族少族长竟对一个长相奇怪的匣子自言自语!这究竟是……),咳,它应该是叫亚德吧,四宫这么想着……简介无力,新人新书,还请捧场,下次一定(好像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 灵武王传奇

    灵武王传奇

    龙腾大陆,诸侯林立。汉国国王在和邻国丹巴的冲突中受伤,不治身亡,十三岁的王子灵武继位。各国使者以吊唁为名,入境查看虚实,企图瓜分汉国。灵武命令汉国积极备战,随时准备迎击来自于他国的入侵。灵武在这纷争中,对各国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策略,屡屡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最终灭亡各诸侯国,统一龙腾大陆,建立了强大的龙腾帝国。
  • 抗战之痞子英雄

    抗战之痞子英雄

    一次抓捕,一次穿越,一个痞子和一个英雄回到了1936年的中国。英雄站在高高的主席台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整个世界都随着他的呐喊而颤抖。痞子坐在办公室的角落了:“为了中华我可以和魔鬼交易,罗瘸子、格鲁吉亚小鞋匠、丘胖子都可以和他们交易,甚至是小胡子、裕仁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背后靠着21世纪的世界工厂,我怕谁!”看一个英雄和一个痞子在异界带来的不一样的二战风云!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宴

    七宴

    一幅诠释世间平和的岩中壁画,埋藏着千峰顿开的战争哲学一曲月皎波澄的柔弦妙律,踌躇着锥心蚀骨的千世不堪当世界失去痛觉,他能做的唯有保持清醒。当黑白不再分明,他能做的唯有摒弃洒脱。无论你信或不幸!无论你幸或不信!
  • 快穿之第99次抹杀

    快穿之第99次抹杀

    玉倾欢失忆了,并抽风绑定了一个垃圾攻略系统。系统说做任务可以找回她失去的记忆,于是玉倾欢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为啥主线任务越来越难?为啥副线任务从来没有成功过?现代位面,玉倾欢有钱有颜有才华。古代位面,玉倾欢有权有势武力值爆表。系统:怎么有点不对?宿主她不是失忆了吗?为什么以前会的东西她都会?玉倾欢在每个位面都玩得很愉快,如果不需要去攻略那个男人就更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