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45

第45章

八妄想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因起二 约对五住共相收摄三)

第一释名。八妄想义。出地持论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心法非一。以何义故。偏言妄想。不说妄受及余心法。分别取相。是其想义。故偏说之。虽复说想。余亦皆随妄想不同。分为八种。始从自性乃至俱相违。言自性者。取法自体名为自性。法实无性。妄谓有之。故云妄想。言差别者。于自性处。取诸法相。相别彼此。故云差别。摄受积聚者。于前自性差别法中。取其和合业用之相。此业用中。摄受多法。故云摄受。此摄受中。积聚多法。故曰积聚。取此之心。名为摄受积聚妄想。我我所者。于彼摄受积聚法中。有内有外。于内法中。妄谓有人。名我妄想。于外法中。谓有我所。名我所妄想。念妄想者。于前所取我所法中。取违顺中三种境别。取顺境界。用为顺情。可爱可念。名念妄想。言不念者。取违境界。以为违情。不可爱念。名为不念。非谓不缘说为不念。盖乃对于贪心以名。不为贪心所爱念。故名为不念。若对嗔心。违境是其嗔心所念。亦名为念。言俱违者。中容境界返彼前二。名曰俱违。取有俱违名为妄想。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差别有四(一明八妄生于三事 二单就八妄明相因起 三唯就三事明相因起 四八妄三事并对一切烦恼业苦明相因起)初言八妄生三事者。如论中说。言三事者。一虚伪事。谓心所起妄想境界。是境不真。故曰虚伪。二见我慢事。颠倒之心。于身计我。执我明白。名之为见。此我见中境上重结。不同八中我妄想也。执我陵物。名为我慢。三贪恚痴事。顺境染爱。名之为贪。违境忿怒。说之为恚。中境不了。目之为痴。三事如是。云何八妄生此三事。如论中说。初三妄想。生虚伪事。故论说言。自性差别摄受积聚。此三妄想。是虚伪处。虚伪缘事。由此而生。如依梦心梦境界生。次二妄想。生见慢事。谓依轻微我我所心。起重身见及我慢也。后三妄想。起贪恚痴。念妄生贪。不念生恚。俱违生痴(此一门竟)。

次就八妄明相因起。就此八中。略摄为三。广分为五。所言三者。前三为一。次二为一。后三为一。前三是本。依此三妄。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于后三。所言五者。初三各一。次二为一。后三为一。就此五中。自性妄想。是其根本。依此起于差别妄想。谓于所取自性法中。取差别相。故论说言。于自性处。起差别妄想。依此差别。起于摄受积聚妄想。谓于所取差别法中。取其积聚和合用也。依此积聚和合之用。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念不念俱相违等。以我对所。便有违顺中客境别。故起念等三种妄也(此二门竟)。

次就三事明相因起。如论中说。依虚伪事。起见慢事。良以迷于虚伪境界故起见慢。依见我慢生贪恚痴以见我故。顺则生贪。违则生嗔。中境不了。便生无明。故从见慢生贪恚痴(此三门竟)。

次就八妄及三种事。并对一切烦恼业苦。明相因起。于中开合广略非一。或说为二。或分为四。或离为七。或别为九。所言二者。如论中说。一是妄想。二妄想缘事。内心名想。境为缘事。从过妄想。起于现在妄想缘事。如无明行起现五果。不知现在妄想缘事。起于现在缘事妄想。如从五果生爱取等。不知现在缘事妄想。复起未来妄想缘事。如从爱等起后生死。缘事生已。亦复生彼缘事妄想。如是心境互相因起。一切生死流转不息。二想如是。所言四者。一是根本迷理无明。二是八妄。三是三事。四是一切生死果报。依彼根本迷理无明。起八妄想。依八妄想。起彼三事。起义如前。依彼三事。起于一切生死果报。故论说言。如是如实凡愚不知起八妄想。生于三事。一切众生器世间增。凡愚不知。即是第一迷理无明。起八妄想。即是第二。生三种事。即是第三。世间增者。即是第四。所言七者。根本无明以为第一。八妄想中。前三妄想。合为第二。次二妄想。合为第三。后三妄想。合为第四。贪恚痴等。以为第五。业为第六。苦为第七。此之七门。次第相生。于根本迷理无明。起自性等三种妄想。依自性等。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念不念俱相违等。依彼念等。起贪嗔痴。依贪嗔痴。起诸业行。依于业行。起生死苦。七相如是。所言九者。根本无明。以为第一。八妄想中。前三妄想。以为第二。三种事中。虚伪之事。以为第三。八妄想中。我我所想。以为第四。三种事中。见我慢事。以为第五。八妄想中。念不念等。以为第六。三种事中。贪恚痴事。以为第七。业行为八。生死为九。此之九种。次第相生。依初无明。起自性等三种妄想。依此三妄。起虚伪事。起义如前。依虚伪事。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见慢事。依见慢事。起念不念俱相违等。以见我故。对之便有违顺等生。依于念等。起贪嗔痴。依贪嗔痴。起于业行。依业便受生死果报。因起如是。

第三门中。约对五住。共相收摄。言五住者。一见一处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五无明住地。此义广释。如五住章。此八通论。皆是无明。智障净智。所远离故。寻末取本。五住所摄。八中初三。是无明地。但无明中有地有起。任性无知。说之为地。作意分别。说以为起。此前三妄。作意起故。是起非地。故论说言。如是如实凡愚不知起八妄想。凡愚不知。是无明地。所起妄想。是无明起。次二妄想。是五住中见一处地。但就见中。有地有起。轻微之想。谓有我人及有我所。说之为地。重心穷彻。执定我人。说以为起。我及我所。此二妄想。轻微之见。非重计执。故说为地。所生见慢。是其起也。后三妄想。是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但就爱中。亦有地起。轻微之想。于外境界。取违中顺三种境。别说之为地。依此生贪嗔痴等。说以为起。后三妄想乃是轻微取相之心。故说为地。所生贪等。是其起也。就无明中。隐细彰粗。见爱之中。彰细隐粗。义之左右。八妄想义。略之云尔。

八倒义九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约教分定二 就人辨定三 倒起所因四 约对三倒辨其同异五 对二著我共相收摄六 约对十使共相收摄七 对境分别八 治断差别九)

第一门中。释名辨相。所言倒者。邪执翻境。名之为倒。倒随境别。难以限算。今据一门。且论八种。八名是何。谓常乐我净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其名也。八中前四。迷于生死有为之法。名有为倒。若从所立。名无为倒。后四迷于涅槃无为。名无为倒。若从所立。名有为倒。前四如何。生死无常。妄谓是常。生死实苦。妄谓是乐。生死无我。妄谓有我。生死不净。妄谓是净。是名颠倒。问曰。生死实是无常苦无我等。众生何故计为常乐我净法乎。如论中说。有为相似相续覆故。不知无常。横计为常。威仪故。不知实苦。妄计为乐。作业覆故。不知非我。妄取为我。薄皮覆故。不见不净。谬执为净。又问。经中说生死法具有五义。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今此何故唯说四种翻为四倒。此之离合。优檀那中已广分别。若就生死无我法中。分二无我。则有五义。如成实说。众生空者。名之为空。法体空者。说为无我。如维摩中。众生空者。名为无我。法体空者。名之为空。故彼经言。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由分此二故有五义。翻对此五。倒亦应然。今此合故。但云四耳。又问。无我理通染净。今此何故偏说生死为无我乎。然我无我通塞之义。优檀那中已具分别。今重显之。我与无我义别相对凡有四种。第一直就解惑二情相对分别。生死有我。涅槃无我。以著我故。世间受生故说有我。是以经言。世间受生。皆以著我。若离著我。则无受生。斯文显矣。二就法相虚实相对。生死无我。涅槃有我。生死之法虚诳不实。又不自在。故名无我。涅槃真实。具八自在故名有我。是以经言。生死无常无我乐净。涅槃是常是我乐净。三据如理以通诸法。生死涅槃。二俱无我。故经说言。凡夫我空乃至诸佛生死法空乃至涅槃。四就假用及以实性以贯诸法。生死涅槃二俱有我。生死我者。有其二种。一者世谛假名之我。所谓五阴和合为人故。经说言。众生佛性不离六法。六者所谓五阴及我。故知假用有我不无。二实性之我。我谓佛性。故经说言。二十五有有我不邪。佛言。有我。我者所谓如来藏性。生死之中具斯两义。故名有我。涅槃亦尔。诸法和合假名为佛。是其假我。佛性显成法身之体。是其实我。我无我义。通局如是。今据第二故。说生死一向无我涅槃有我。以说生死为无我故。对之说倒。局在有为。无为四者涅槃实是常乐我净。妄谓无之故名倒倒。问曰。涅槃实是常乐我净之法。众生何缘起此四倒。释言。如来随化世间示同有为。众生不解。执应迷真。故起此倒。问曰。涅槃备含多义。以何义故偏说此四翻为四倒。释言。涅槃虽含多义。今据一门论此四种。经论之中凡有五义。所以建立。如涅槃章具广分别。一离四患。二翻四倒。三除四障。四断四过。五酬四因。离四患者。生死无常无我乐净。翻离彼故。宣说涅槃常乐我净。翻四倒者。如前所说无为四倒。翻对彼故。说是四义。除四障者。如宝性论说。一者缘相。谓无明地。障佛真净。翻对彼故。说佛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障佛真我。翻对彼故。说佛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以此意生苦阴身故。障佛真乐。翻对彼故。说佛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障佛真常。翻对彼故。说佛真常。断四过者。如宝性论说。一阐提谤法。断离彼故。得佛真净。二外道著我。断离彼故。得佛真我。三声闻畏苦。断离彼故。得佛真乐。四辟支舍心。舍诸众生。断离彼故。得佛真常。酬四因者。如宝性论说。一者信心。除前谤法故。得净果。二者般若。除前著我。得佛真我。三者三昧。除前畏苦。得佛真乐。四者大悲。常随众生。除前舍心。得佛真常。以斯五义故。就涅槃建立四德。翻对彼故。说为四倒。倒相如是。

第二门中。约教辨定。教别大小。所说亦异。于中分别。凡有三种。一隐显互论。小乘法中。唯说常乐我净四倒。为令众生知有为法无常苦故。然彼小中。虽见如来苦无常等。乃是正见。不名颠倒。以佛示同有为法故。是以不说无为四倒。大乘法中。唯说无常无我苦等无为四倒。为令众生知无为法常乐我净。趣大涅槃故说斯倒。有为四倒。小中已说。故更不论。设使说之。与小乘同。以无异故。犹不名说。二简大异小。小乘法中。唯说常等有为四倒。大乘法中。具说八倒。小乘不说无为四倒。义如前释。大乘法中。欲使众生知生死过故。须宣说有为四倒。为令众生趣大涅槃常乐净法故。须宣说无为四倒。三随义具论。小乘法中。具说七倒。大乘法中。具说八倒。小乘七者。八倒之中。除无我倒。说余七种。彼说。凡夫于有为中具起四倒。于小涅槃。起于三倒。常见无常。乐见为苦。净见不净。何因缘故常见无常。外道之人。取无想天。以为涅槃。彼报尽已。便谓一切涅槃无常。复何因缘乐见为苦。外道心念现见世人。或少一耳。或少一目。便以为苦。况复都尽。宁非大苦。故起苦倒。是以经言。凡夫宁受痴野干身。不求泥洹。以怖畏故。又复何因计为不净。外道念言。现见世间。刀害死尸。刀是不净。以道除结。道亦不净。以不净道所得涅槃。当知。涅槃亦是不净。又有人说。欲身即是泥洹。又见此身不净秽恶。谓真泥洹亦是不净。是故宣说涅槃不净。何故不起无我倒乎。小乘之中。不说涅槃以为我故。不得翻彼说无我倒。问曰。若使小乘涅槃是常乐净翻为倒者。何故经言。小乘涅槃唯有乐净无有常我。释言。有以。大乘法中。说小乘人虽入无余未来心想当必更生。故说小乘涅槃无常。小乘法中。但说其灭隐生不说。故小乘人。取小涅槃以之为常。又大乘中。说小涅槃是不满足。终须迁转趣向大乘。故名无常。小乘教中。不云更去。故说为常。问曰。未来心想生时。何因得生。以本所修无漏业因无明为缘。是故得生。此生即是变易生矣。又问。无余灭去心想后还生者。有余涅槃灭去烦恼后还生不。释言。不生。何故而然。烦恼原由见理而灭。故永不生。所灭之智。本但息灭。非见理断。由是更生。又问。若使大乘法中说小涅槃更须迁转名无常者。须迁转故。应非乐净。释言。齐类理亦应同。但以迁转是无常义故。不名常。随其所得寂灭离染故。云乐净。小乘如是。大乘法中。具说八倒。义如上辨。教别粗尔。

同类推荐
  • Lilith

    Lili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性理字训

    性理字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宫观碑志

    宫观碑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刘录事

    寄刘录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汉丛谈

    江汉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女帝:凤霸天下

    穿越女帝:凤霸天下

    “what?这是个神马鬼地方。没房没车没手机没wifi连个茅厕都辣么破!!!哼!总有一天,本小姐会逃离这个鬼地方的。”某天,某女看着眼前冒着金光的金子,美食,首饰,瞬间屈服。我再也不想回现代了!>O<
  • 十二星座之星空爱恋

    十二星座之星空爱恋

    当六位公主遇到六位王子的时候,会迎来什么样的玄幻故事呢...................
  • 东海大侠

    东海大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花果山派七弟子闯荡江湖,行侠仗义。
  • 问道化凡

    问道化凡

    是一本修仙小说,打赏,月票,推荐,更新一切随缘
  • 罗天仙

    罗天仙

    紫气东来,万仙归宗。这是一个从罗天到罗天上仙的故事。…………………………………………………………已有两百万字完本作品《剑道长生》,点击作者名或者站内搜索可看。
  • 术藏相师

    术藏相师

    一卦直言,妄断天意。九测登封,擅改命理。堪舆风水,坏人气运。占梦吉凶,不得善终,切记,切记!少年相师,师承上古,在这末法异途,又该何去何从?
  • 强娶:娇妻太难追

    强娶:娇妻太难追

    头上是漫天的星光,身后是昏黄的灯光,隔着五年的距离,她仍是一眼就看见了他:“涵诚。”“这次再不会让你跑掉了。”他说。大步走过来,将她揽入怀里。她贪婪地呼吸着他怀里的温暖:“可是,我不配了。”不好意思,赵涵诚,安安现在是我的了。”角落里走出来一身白衣的青年,“她早就卖身给了我。”赵涵诚搂紧了喻安,冷冷地看着他:“那就走着瞧。”
  • 黑暗血荒纪

    黑暗血荒纪

    当荒古裂缝撕裂时空的平衡,黑暗降临世间。人类步入新纪元。是毁灭还是新生?一个波澜壮阔的新纪元,一个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世界,一个无数强者涌现的时代。带着后世界十年记忆重生的唐天重新踏上征途。手执死神镰刀,问苍天,谁主浮沉?
  • 让青少年学会乐于助人的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乐于助人的故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相关内容编写的一部用来增强学生乐于助人的观念,适合在校青少年阅读的故事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