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26600000023

第23章 完善CFO评价体系

1.现有CFO评价体系:以会计为重心

我国CFO传统上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因此CFO也主要通过会计系列考试选拔而来,因此会计系列考试的基本框架事实上就成为目前CFO评价体系的一个基准。

从我国目前会计系列考试的主要框架来看,传统会计考试的知识体系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相关领域内,无论哪种级别的考试都是如此。目前我国的会计证考试分为三个类别: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二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三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中级资格考试(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和高级会计师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两个科目。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对已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我国一般采用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来认证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注册会计师考试也是侧重财务会计领域,迄今为止,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

但是,从我们前面对CFO能力框架的讨论来看,作为公司高管人员之一的CFO,其职能不仅仅与其负责的财务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赋予了CFO更多的高级管理职能,要求CFO必须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会计师条例》中对总会计师职责的规定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会计师条例》在总则中明确指出,“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会计师任职资格侧重于财务会计领域的现状,使得这种任职资格制度不能与现代企业的要求相适应,也不能完全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会计师条例》中对总会计师职责的要求。我们认为,按照CFO能力框架,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现代企业实际需求的CFO评价体系,是提升我国财务决策水平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2.未来CFO评价体系:财务、战略、伦理多头并重

参照CFO能力框架的要求,我们认为,未来CFO的评价体系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现代企业要求CFO从战略高度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不仅涉及财务领域,也涉及非财务领域。因此,CFO评价体系需要对战略决策给予足够关注;(2)CFO是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公司最高行政领导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公司经营的,因此评价体系在决策、沟通、领导等软技能方面有所侧重;(3)伦理道德问题是许多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中都异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比如在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中,只要伦理道德部分达不到要求,即使其他部分的成绩再好,同样作为不合格处理;特别是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使得全社会对CFO日益关注伦理道德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在评价体系中必须给伦理道德的评价一席之地。

CFO能力框架的研究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基于CFO能力框架,政府或职业团体可以建立知识、技能与商业伦理并重的评价体系(宏观层面的评价体系,如准入标准、达标测试和能力自测工具等),以体现CFO转型的需求。该体系的建立将引导CFO确立自己的培养方向,对比其基础和潜质,设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从这一角度,宏观层面的评价体系对CFO这一群体的素质提高、对CFO培训战略的设计与运行,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宏观层面的评价体系修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这一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CFO的培养,对我国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深远意义。

除了政府或职业团体所建立的CFO评价体系,各企业或机构也有各自关于CFO岗位的评价体系(或业绩评价标准),以建立CFO的职责手册,或用于绩效测评。企业或机构中CFO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进行职能解剖,分解胜任单元,细分胜任要素,再将胜任要素化解为更为详细的流程,是一项更为庞大的研究项目,需要在企业解剖及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企业文化建设、风险控制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每一节后的“管理技巧点拨”更是使本书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每一位管理者至少应翻阅本书5遍,并至少从本书中学会100个管理技巧。
  • 用人七绝:管理者必备的七种能力

    用人七绝:管理者必备的七种能力

    一个管理者各方面的才能并不一定都要高于下属,但用人方面的才能却要出类拔萃。知人善任,活用人、巧用人、用好每一个人,这是管理者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关于这一点,刘邦有句经典之言:“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筹集粮草银饷,我不如萧何。而他们都被我所用,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善于用人,能集他人所长为己所用。
  • 推销人员手册

    推销人员手册

    随着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许多推销员的推销手段越来越相似。如果说一个神来之笔的推销是通过“巧劲”战胜了消费者,那么注重推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则是这种“巧劲”的落实与体现。当推销无法靠出奇出彩制胜的时候,细节的较量便极为重要。推销在未来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细节的竞争,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通过对每一个推销细节细致入微的把握,最终战胜对手。从这一点上来说,成功的推销模式也不可复制。
  • 过招:经销商全面突围

    过招:经销商全面突围

    中国绝大部分经销商的发展都止于“行商”阶段。尽管面对幅员辽阔、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的中国市场,经销商的作用巨大并且不可或缺。但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层次的分化、经销商的作用和地位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经销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肯定会被打破,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会出现。事实上,这些都已经成为现实,经销商的地位会被进一步地边缘化。
  • 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

    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

    本书探索中国式管理模式,也就是中国企业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仅是GDP,更重要的是中国管理最优实践以及中国式管理理念对世界的贡献。既有管理本源思想探讨,也有成功企业案例深度研究,基本的面貌是能让大家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及问题解决思想,以及我们的管理者该如何理解这个时代并作出改变。杰出的企业并不是杰出的思想创造的,而是朴素的思想建立起来的。希望本书能真正给到中国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们一些实实在在的参考和借鉴。
热门推荐
  • 生肖之血龙战天

    生肖之血龙战天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个生肖,都会激发他们各自的生肖之力,不过激发生肖之力太过艰难,需要一定天赋和莫大机缘。偌大华夏帝国人口数十亿,可激发生肖之力的生肖战士,只有寥寥可数之人。岳风,一个倒霉却又幸运的高中生,一次意外经历,意外觉醒了自身生肖之力,成就血龙生肖战士,凭借自身努力,走上了一个抒写传奇之路。
  • 云淡风轻有人家

    云淡风轻有人家

    本该是平平淡淡的安稳人生,支离破碎;本该是书香礼教的清水人家,摇摇欲坠;自幼受教,只知为人妻者如何,那与人为妾又该如何?走下去,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什么才是本分?活着才能领悟。
  • 至尊庶女:腹黑杀手王妃

    至尊庶女:腹黑杀手王妃

    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史上最强女杀手,一朝穿越却成了南川国相府的妖孽四小姐,备受欺凌,却扮猪吃老虎的每次都将欺负自己的人欺负回去。新婚当日,竟被嫡姐与父亲算计,代替嫡姐嫁给靖江王当妾,收尽欺凌、筋脉尽断,一身修为皆数断送,可是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神秘空间,于是开始了发家致富,斗渣姐、欺后爹、戏夫君、灭小妾的幸福生活
  • 复君仇·宫媚

    复君仇·宫媚

    十岁,未婚夫溺水而亡;十二岁,未婚夫半遇盗贼,中剑身亡;从此她被冠上克夫恶名,她相信这一切都是命!十六岁,被视为“妖女”,会带来瘟疫,为了心爱的那个她,她甘愿架上火架。她以为自己死了,可醒来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到底是她变了,还是他?
  • 第五类观察报告

    第五类观察报告

    一个甘于平凡的人,一直想要过平凡的生活。
  • 相信宿命的新郎

    相信宿命的新郎

    一向风流多流的浪子赵翊,突然决定结婚,对象却是一个姿色平平、条件一般的女孩子。“我”带着疑问追根究底,才发现赵翊之所以最后决定娶这个女孩子,其实都和他之前的几次恋爱经历有关。
  • 修仙至尊转世重修

    修仙至尊转世重修

    仙界第一人苏白,无敌至尊因为仙界太无聊,自己封印修为转世东方家族,看他如何扮猪吃虎重回仙界。
  • 仙无痕

    仙无痕

    正邪本不两立,可又何必相杀,正只是称谓,邪也并非真恶,若撕去假面,谁又分的清黑白。修行本就是图自在,本心不该被约束。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在燃烧青春的日子里

    在燃烧青春的日子里

    60——70年代,一大批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奔赴农村,与当地的村民同甘共苦,燃烧青春,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的,是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故事的展开,不在于回顾,也不在于对“知青”命运的思考,因为,“知青”二字不单纯是字面上的含义,而在于表现历史所赋予一代人的“特殊的使命”和“独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