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姐说:“经络原来是古代人们总结出来的气血运行的通路啊,经络包括哪些内容呢?”
……我画了一个图,告诉她:“经络遍布全身,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及孙络等。中医常用的主要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十四条经脉。”
田小姐问:“十二经脉是怎样分类的?”
十二经脉是整个经络系统的主体,它分别对应五脏六腑与心包,循行在头面、躯干、四肢。十二正经也分阴阳,凡属腑而行于四肢外侧面的为阳经,属脏而行于四肢内侧面的为阴经。按所行部位分手经与足经,行于上肢的为手经,行于下肢为足经。因此,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武侠小说里有时也会提到‘奇经八脉’,那是什么?”田小姐问。
“奇经八脉说白了就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也没有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所以叫‘奇经’。武侠小说常说的任督二脉就是其中的两条经脉,中医里也比较常用。”我笑着解释说。
“原来是这样啊!”田小姐感慨道。
我告诉田小姐:“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行走方向和相互交接是有规律的。”
她忙问:“是什么规律啊?”
我画了一个图,解释说:“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交手三阴。
经脉阴阳间隔,前后相续,形成了一个可供十二经气血循行流注的环路。十二经脉起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气血流注次序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复会于手太阴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