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的月经周期都为28天,有的人长些,有的人短些,所以预产期前后两周内分娩都属于正常范围。
为什么要重视产前检查?
怀孕要历时10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孕妇和胎儿都将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妊娠期间,应该受到有效的监护和良好的保健,通过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疾病,早期治疗,使孕妇安全度过妊娠、分娩与产褥期,获得一个健康的新生儿。
什么时候应该做产前检查?
妇女一旦停经就应该到医院检查,及时确定是否怀孕,早期开始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初查:最好在受孕3个月以内进行。
复查:怀孕3个月(孕12周)后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分娩。若在检查中发现胎儿有异常情况应增加检查次数。
为什么孕妇要朝左侧睡?
怀孕5个月后,睡觉时要注意尽量采用左侧卧位。因为怀孕后子宫多向右侧旋转,以致子宫血管受牵拉而扭曲,而左侧卧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这种情况,改善子宫和胎盘的血液循环。
孕期应该怎样过性生活?
☆怀孕早期(孕初3个月内),应避免性生活。
☆怀孕中期(孕后4~6个月),注意次数不宜频繁,动作要轻柔,否则可能诱发流产。
☆怀孕晚期(孕后7~9个月),阴道黏膜容易损伤,应减少性生活的次数。
☆分娩前一个月,由于子宫口容易张开,性交时容易引起感染、早产、早破水等,故应避免性生活。
孕妇做家务和下地干活要注意什么?
☆不要长时间弯腰或蹲下做事。
☆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
☆不能登高取物或打扫门窗。
☆避免腿部疲劳、浮肿,不能长时间站立做事。
☆避免四肢受寒冷刺激,防止着凉、感冒,以免引起流产、早产,尽量少接触冷水。
孕期应该怎样安排饮食?
☆妊娠早期要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乳制品、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
☆妊娠中期要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还要多食含钙、铁等的食物,如鱼、肉、肝、蛋、海带、虾皮、豆腐干等。
☆妊娠晚期要注意多吃猪肝、鱼、肉、蛋黄、海带、紫菜、干虾皮、黑木耳、豆腐干、花生米等食品。
孕妇小便次数多正常吗?
小便次数多,并有尿未排净的感觉,是孕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在增多的同时,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有可能是尿道感染,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孕期白带多正常吗?
怀孕后,白带增多,呈乳白色、糊状、无气味,多属正常。但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外阴,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如果白带增多,性状发生改变,如有臭味、豆渣样凝乳块状或灰黄色泡沫状,并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则属于异常,应及时就医。
孕妇发生小腿抽筋怎么办?
怀孕后,尤其在妊娠3个月以后,许多孕妇经常发生小腿抽筋,在夜间和寒冷的季节更容易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孕妇体内缺钙。
预防缺钙的方法如下:
☆要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肉、鱼、虾、海带和紫菜等。
☆平时要多晒太阳。
☆必要时补充钙剂。
☆如果孕妇发生小腿抽筋,只要用力将足跟下蹬,使脚背往小腿前方靠,拉长小腿肚,就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孕妇出现便秘怎么办?
☆应注意适当地做些户外运动。
☆多饮水,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红薯、土豆等食物。
☆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不要拖延。
☆若出现较严重的便秘,可使用开塞露。
☆不可因便秘而滥用泻药,以免造成胎儿流产、早产。
孕妇为什么不宜去人多的地方?
☆人多的地方相对空间狭小,容易使孕妇的腹部受到外界的挤压和碰撞,可能引起流产、早产、胎盘早剥。
☆人多的地方空气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较多,含氧量相对较少,对母子健康都有害处。
☆人多的地方得传染病的机会也多,怀孕期妇女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细菌、病毒的侵害。
☆人多的地方噪声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母子的身心健康。
孕妇应该怎样护理乳房?
☆内衣要宽松,胸罩要合适。
☆经常擦洗乳头。
☆经常对乳房进行按摩。
☆纠正凹陷或扁平的乳头。
如何纠正胎位不正?
妊娠28~32周,如果发现胎位不正,确定没有脐带绕颈等其他异常现象,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胎位校正。
方法:
☆妊娠28~30周,可做胸、膝卧位,每次15分钟,早晚各1次,坚持10~15天可校正胎位。
☆用艾条熏双侧至阴穴(脚小趾外侧趾甲边缘),每晚1次,坚持10~15天可校正胎位。
宝宝即将出生的信号有哪些?
☆快临产时,孕妇腹部会有一阵一阵的坠胀感。
☆孕妇会感到上腹部较以前舒服,进食增加。
☆阴道见红。
☆阴道流水,又叫“破水”。
过了预产期怎么办?
怀孕超过预产期2周仍未临产者,在排除了月经不准的情况下,要及时就医,切不可盲目等待。
为什么要领取《出生医学证明》?
《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出生人口出生时的自然健康状况、血缘关系的一种证明书,是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及获得国籍的医学依据,是入学、升学、就业、出国深造不可缺少的证明,一般应该在您的宝宝出生的医院领取。
住院分娩有哪些好处?
在医生的观察下及时发现分娩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母子(女)平安。主要有:
☆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减少新生儿感染及破伤风、败血症的发生。
☆减少产道损伤。
产褥期怎样注意饮食?
产妇的食谱既要丰富多样,又要保证质量。每日喝半斤或1斤牛奶,吃三四个煮鸡蛋或卧鸡蛋。煮鸡蛋比蒸、炒、煎、炸的鸡蛋易消化。禽类、鱼类,特别是动物肝脏,除富含蛋白质外,所含的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最好每周吃1~2次。
为什么产后要检查?
产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调养,一般产妇都会感到自己身体已基本恢复。为了解产妇身体各部位及生殖器官是否恢复、婴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等,必须进行产后检查。一般检查的时间是产后6周左右。
怎样防止产妇会阴伤口感染?
☆产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开始可以在室内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直至去户外活动。
☆产妇要特别注意会阴卫生。产后阴道排出的含血液、坏死组织等的液体物质,称为“恶露”,按其颜色分为红色、浆液性、白色恶露,一般各持续1周。
☆尽量保持阴部干燥、干净,注意阴部卫生,每日清洗外阴,如有侧切伤口者,每天至少要在专用的清洁盆中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2%的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清洁外阴2次,以防伤口感染。
☆每次大小便后清洗会阴。要勤换纸、内裤,所有的纸、裤应放在太阳下暴晒消毒,以减少污染。
☆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消炎药,洗外阴后局部可涂擦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红汞等,并可用盐水瓶或热毛巾等进行局部热敷,有条件者可进行理疗。
产后小腹痛正常吗?
产后小腹痛的现象叫“宫缩痛”,是一种产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产后一周内,产后3~4天明显,一周后渐渐消失。
产后解不出小便怎么办?
首先让产妇精神放松,选择自己习惯的排尿体位,用热水洗外阴部,同时可让产妇听流水声,以诱发排尿,也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必要时可以请医生进行针灸。
产后大便干燥怎么办?
☆产后要注意适当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
☆多饮水,饮用有滋补、润肠作用的蜂蜜,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纤维素多的蔬菜(韭菜、白菜、萝卜、芹菜)和水果(香蕉、西瓜)。
☆必要时可服用一些轻泻剂,如果导片等。如果大便已干结于直肠内,可用开塞露注入肛门,也可将小块肥皂置入肛门内。
☆如果出现痔疮,在保持大便通畅稀软的前提下,可使用痔疮膏,也可用药液热气熏洗痔疮。
产后为什么要刷牙?
产妇在月子里会食用大量的糖类、高蛋白食物,这些食物的残渣留在口腔中,腐烂变质,容易损坏牙齿,引起口臭和口腔溃疡。为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护好牙齿,勤漱口刷牙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注意的是刷牙、漱口最好使用温开水。
为什么产后要洗澡洗头?
产后皮肤的排泄功能活跃,出汗较多,乳房胀满会淌出许多奶水。且产后恶露多,均可污染衣物和身体。这样不仅会使身体感到不舒适,而且容易引起产后感染,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影响,所以产后应该选择沐浴洗澡。
产后吃红糖有什么好处?
产后吃红糖,既供给了能量,也加强了胃肠蠕动,并可促进产后子宫收缩、恶露排出和乳汁分泌,还有利尿功能,有助于保持排尿通畅,防止尿路感染。
产后恶露何时干净?
最初的恶露为血性,鲜红色,量多,有血腥味,持续约一周。以后渐渐变为浆液性,量减少,颜色淡红。3~4周时逐渐变为白色或黄色,无气味。产褥晚期偶有少量红色恶露出现,仍属正常现象。
产后多汗是正常的吗?
由于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部分的水由皮肤排出,表现为大量出汗。产后出汗多不是病理状态,而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在2~3周会自行好转,无需治疗。
盛夏如何坐月子?
☆产妇居室通风透气、光线充足,产妇床铺可放在避开穿堂风的位置。
☆注意个人卫生,每天都应用温水擦身体,有条件的可洗澡沐浴。
☆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一旦发生口渴、头晕、恶心、胸闷、心慌、多汗、全身无力等症状,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给产妇喝糖盐水或绿豆汤,症状无改善或继续加重,应送医院治疗。
产后什么时候下床活动?
妇女经过妊娠和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合理安排产妇产后的活动和休息,对于促进产妇康复,避免留下后遗症是非常必要的。在正常情况下,产后12小时可自己下床大小便,48小时可下床轻微活动。
产后多久才能同房?
正常分娩在产后56天内要禁止同房,待56天恶露干净后方可同房。剖宫产最好在产后3个月以后再同房。
产褥期怎样护理乳房?乳头皴裂怎么办?
产褥期乳房护理很重要,除注意正确的哺乳方法外,还应注意乳房卫生。每次哺乳前,产妇应洗净双手,再用温开水洗净乳房及乳头。
当乳头有轻微的皴裂时,仍可继续喂奶,喂奶时尽可能让乳房暴露在空气或阳光下,每次喂奶结束后,在乳头上滴一滴奶水,这样有助于滋润乳头皮肤,促进皴裂处的愈合。
验方:用棉签蘸乙烯雌酚注射液涂于乳头上,哺乳前一定要清洗乳头。
哪些情况下母亲不宜喂奶?
☆患有急、慢性传染病。
☆患有性病,如梅毒、艾滋病,也不宜进行母乳喂养,以免将病原体传给孩子。
☆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肾病、肺病、糖尿病、癌症等。
☆患有急性乳腺炎,已形成乳房脓肿,伴有高热时。
☆患有较严重的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服药,而该药对婴儿又有毒副作用。
喂奶的母亲能吃药吗?
母亲服用的大多数药物都能被吸收进入血液而由乳汁排出,服药时应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危害,如果病情需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退奶有什么好方法?
☆退奶时少进汤水类食物,也不要让婴儿吸吮乳头。
☆如果分娩前已决定退奶,应在产后2~4小时内就采取各种退奶方法,退奶效果较好。
☆药物退奶:炒麦芽50~100克煎汤渴,每天1次,连服5~6天;乙烯雌酚5毫克,每天3次,连服3天;维生素B6200毫克,每天3次,连服3天。
笠儿童保健笠
什么是预防接种及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就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人体输入死的(医学上称为“灭活”)病原微生物(或减毒病毒)。预防接种可以增强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从孩子出生开始到7岁,有计划地给他们接种疫苗,这就称为“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有什么好处?
可以增强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甚至可以帮助人们消灭传染病。
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的项目有哪些?
出生:卡介苗。
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1次)。
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2次),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简称“白百破”,第1针)。
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3次),白百破(第2针)。
5个月:白百破(第3针)。
8个月: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
1岁半至2岁:白百破(加强)。
4岁: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复服)。
7岁: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白百破混合制剂(加强)。
有些疫苗,如乙肝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伤寒副伤寒菌疫苗等,是根据本地区有无相应的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接种的。
哪些孩子暂时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
☆有过敏性病症时。
☆有哮喘、湿疹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病症时。
☆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属过敏体质者易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向医生说明,接种后需观察并作好抢救准备。
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预防接种是很安全的,有时会产生一些反应,一般来说这些反应都很轻微,时间很短,不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有些孩子在注射疫苗后的第2~3天,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这些反应在2~3天内消失,很少持续4天以上。但卡介苗例外,一般接种后2~3周,接种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肿硬结,随后中心部位逐渐软化,形成小脓肿,破溃后结痂,这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表现,整个过程要持续2~3个月。
全身反应:部分孩子在打预防针后发热,一般在38℃左右,少数热度高一点,但很少超过39℃。在发热时,有些孩子不想吃奶、哭闹,或者打不起精神要睡觉等,都属正常现象,一般1~2天就好了。
如何正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我国是乙肝发病和乙肝病毒携带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注射传播,性交、手术或密切接触也是主要的传播方式。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要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抗体的产生,标志着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和抗御能力,人就不会得乙肝了。使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的免疫效果可达95%以上,围产期母婴阻断效果可达90%,免疫效果持续3~5年。目前国家已把接种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新生儿实行免费普种。
☆使用范围。除已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HBsAg阳性者外,均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免疫,年龄越小,免疫应答越好。易受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输血和用血液制品的病人及乙肝患者的配偶及子女是重点接种对象。
☆使用方法。全程免疫共三针,按0、1、6月程序半年内完成。除新生儿外,使用乙肝疫苗前应取血检验肝功,如果HBsAg、抗-HBs、抗-HBc三项均呈阴性者,方可使用。婴儿出生时(2小时内),生后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30微克。应注射在上臂三角肌肉内,皮下注射或臀部注射都可降低免疫力。
☆禁忌症。乙肝疫苗不宜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因其可干扰和延迟抗体形成)。对有过敏史、发热或严重急慢性疾病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