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4800000022

第22章 明清时代(3)

后来,经徐父发妻童宜人之侄、潘克敬官场同僚童若野在潘、徐两家间掇合,秀秀和徐渭有缘相见。秀秀见徐渭气度不凡,才华横溢;徐渭见秀秀“慧而朴廉”,美貌出众,两人都以为自己找到了理想终身伴侣。此时,秀秀虽嘴里不说,却以心相许了。

这年冬天,潘克敬赴广东阳江主簿任所,赴任途中,绕道返乡,便到徐家议婚。由于徐家贫寒,决定徐渭入赘潘家。订婚后,秀秀和徐渭就跟着潘克敬及其继妻罗氏一起南下广东。

翌年六月,徐、潘二人在阳江官舍举行婚行,时徐渭21岁,秀秀15岁,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徐渭对自己的婚姻十分满意,日后,徐渭有一组诗歌回忆他们的新婚生活,下引二首:

华堂日晏绮筵开,伐鼓吹箫一两回。

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绛纱来。

掩映双鬟绣眉新,当时相见各青春。

傍人细语亲听得,道是神仙会里人。

耿介禀性

是年秋,因徐渭仲兄徐潞之丧,夫妻二人返回山阴奔丧。翌年夏复至阳江,冬又返回山阴。在阳江两年,他们两个冬天都回山阴度岁。这两年,秀秀和徐渭南来北往,形影相随,丈夫苦读经书,赋诗作画,妻子欣赏观摩,陪伴在侧。家庭安定,感情日增,徐渭诗、书、画、文的造诣有很大长进,他还在往返途中作有《上提学副使张公书》、《上萧宪副书》、《韶州观音洞》和《登滕王阁》诸诗文。

在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夫妻恩爱,十分相得。徐渭生性高傲,一辈子使他折服的人很少,他所以挚爱、敬重秀秀,不仅因为生活得到照顾,生得聪明美貌,主要的是她人品之佳。秀秀耿介的性格与徐渭不谋而合,徐渭深感与妻子不仅有肌肤之亲,最难得的是脾胃相投,心心相印。如结婚时,她向继母借了一些钱,婚后设法从生活的花销中积余下来,分期还给继母。她认为,为人处事首要的是要有信用。她父亲从阳江调任赵王府奉祀时,偷偷给她10两银子,她心中忐忑不安,最后还是转交给了她的哥哥。她还是一位非常克己而又善于与人相处的女人,不仅同胞兄妹情重,而且与继母所生的弟妹亦十分友爱,是一位十分难得的贤惠女子。当时,秀秀还没有官名,徐渭感到她与自己的禀性气质十分相似,尤其是她的介直,更如自己,于是给她起名“似”,字“介君”。从此,秀秀有了正式名字——潘似。

瞒病惜夫

徐渭24岁那年,岳父潘克敬自京罢官归里,置宅安家,徐渭夫妇随同居住。翌年三月,潘似生下一子,取名“枚”,全家沉浸在美满幸福之中。此间,徐渭与陈鹤、沈炼等郊游,被人称为“越中十子”,诗词等佳作频出。

然而,好景不常,自徐枚出世后,家中不幸之事接踵而来。这年夏天,徐渭长兄徐淮因服丹药中毒而卒。冬天,徐家与豪绅毛家发生争讼,结果连观庵的老家也变卖掉了。更为不幸的是,潘似自有了枚儿后,更是经常咳嗽。开始时,她以为是哺乳劳累之故,可直到第二年竟咳出了血。这时,徐渭急了,问潘似:“不良之感已有多少时日了?”潘似答道:“大约两三年光景。”徐渭知道病情严重,一面埋怨潘似为何瞒着他早早不说,一面急忙带她遍访绍兴城里的名医。但所有医生都明确告诉徐渭:“你夫人得的是肺痨,恐怕已经耽误了。”

其实,潘似何尚不想早点将病情告诉徐渭呢!可她想到,心爱的丈夫几次乡试失利,心情已经够沉重了,如果再以自己的病情烦他,这不更加重了他的压力,分他的心了,于是,她尽管时时感到身体不适,都忍了,甚至在丈夫面前尽力抑制自己咳嗽。

潘似看到丈夫为自己这般忙碌,心疼地说:“算了吧,文长,是病总能治,治不了的就是命。如果命该如此,我能怨谁呢?”

“不,我一定要治好你的病。”徐渭坚定地说。

“文长,这生能托身于你,我满足了,真的满足了。至于能做多久的夫妻,我已经不再奢望了……”潘似淡淡地笑了一下说。

潘似病入膏肓,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两岁的枚儿常扑在她的身上哭叫,徐渭悲痛交集地守在妻子身边,始终不敢离开……就这样一直拖到嘉靖二十五年十月,潘似终于撇下她心爱的丈夫和年幼的枚儿,含悲去世,年仅19岁。

畸人哭妻

徐渭经历了青年亡妻这一沉重打击,万念俱灰。那时,岳父潘克敬虽在生活上竭力给予资助,但他因爱妻西去,自身又不得志,终于在28岁那年携子离开潘家,迁往山阴东城“一枝堂”,赁屋教授生徒,开始他“居穷巷,蹴数椽,储瓶粟者十年”的清苦生活。

徐渭一生,只享受过这一短暂美满的婚姻,但爱妻的影像时时萦系在他内心深处,时过7年,值嘉靖三十二年冬日,他搬迁书房,偶见结婚时的书札,独坐寒窗,默念亡人,大雪渐止,凄痛难抑,作悼亡绝句七首,合泪而成,现选录其三首于下:

其一:十年前与一相逢,光景犹疑在梦中。

记得当时官舍里,熏风已过荔枝红。

其六:翠幌流尘着地垂,重论旧事不胜悲。

可怜唯有妆台镜,曾照朱颜与画眉。

其七:箧里残花色尚明,分明世事隔前世。

坐来不觉西窗暗,飞尽寒梅雪未晴。

亡妻10年忌日,潘家为让徐枚纪念生母,将潘氏生前所穿之潞州丝绸红衫送还,衫中汗迹犹在,徐渭视之,涕泪涌下,是夜突降雨雪,天人同悲,他以诗倾情,吟道:

黄金小钮茜衫温,袖摺犹存举案痕。

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庭积雪一灯昏。

茫茫太空,重重阴云,浓浓思念,深深痛悼,人们读了他出于肺腑的诗句,无不为他凄婉哀痛的真挚情意所感动。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丁家桐:《东方畸人·徐文长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2)周时奋:《徐渭画传》山东画报出版社。

妇孝夫廉性高洁——孝妇张氏

张氏,明绍兴府会稽县人,王桢妻,夫妇俩品性高洁,妻性至孝,夫颇清廉,受世人赞扬。

张氏是位孝顺媳妇,对婆婆十分孝敬,处处精心照料。后来,婆婆患病,且长年卧床,张氏日夜陪侍在侧,煎药熬汤,擦身涤洗,无微不至,只盼望着婆婆能早日康复。但事与愿违,尽管访遍名医,吃尽方药,但是婆婆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张氏看到婆婆患病的痛苦,急得团团转,心想,我替又替她不得,看来为救婆婆一命,我只能象别人所说的那样割股和药了。于是有一日,她救婆心切,手握利刀,眼一闭,牙一咬,真的从自己身上割下了一块肉,为婆婆调药,并让她服下。虽然割股和药对治病毫无益处可言,可碰巧此后婆婆的病情稍有好转,这使她悬着的一颗心稍有平静。可是几天以后,本来很健壮的张氏,却一脸病态,时锁眉头。原来,她身上割肉处,伤口感染,开始溃烂,尽管背着家人用了土方治疗,却不见好转,以至长年累月流着脓血,苦不堪言。

两年后,婆婆去世,张氏悲痛欲绝,哭得昏了过去,身边的人急忙把她从地上扶起,此时,不巧误触了她的痛处,顿时浓血淋淋而下,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她两年前割股之事,且伤口也已经溃烂了两年时光,几乎已无药可救。众人惊叹之余说:“这个孝顺媳妇,真是孝心一片,傻事一桩呀!”

张氏的丈夫王桢,字良干,任东城兵马司指挥,是个志向高远,廉洁奉公的人,在任上能自觉抵制官场腐败之风,从不做徇私作弊之事。当年宦官魏忠贤专断国政,贪桩枉法。天启五年(1625),谋杀东林党人杨涟等,大兴党狱。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十狗等名目,从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都有私党。崇祯帝接位后,被黜职查办。此时,身为兵马司指挥的王桢,跟随上司大司马田吉到魏忠贤家清查登记财产。田吉是个贪官,看到魏家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垂涎欲滴,多有染指。他为了防止被王桢发现,堵住他的嘴巴,指着一只巨箱说:“这只巨箱装的全是金砖,全给你吧!”王桢没有作答。

等魏家的财产清查工作全部结束,王桢认真地对田吉说,尚有金箱一只未登记。田吉狡黠一笑,佯装漏登,立即补登,可心里却在大骂王桢是个大傻瓜呢!

纸包不住火,数月后,田吉匿藏金宝事发,被遣戍,而王桢被擢为王府长史。

张氏事婆尽孝道,王桢为官讲清廉,美名震惊朝野,传遍家乡。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列女·王桢妻张氏》。

(2)《绍兴县志资料·列女·王桢妻张氏》(第一辑第二册)。

婆媳三代传孝风——陶奭龄女陶氏

陶氏,明绍兴府会稽县陶堰人,陶奭龄女,中丞徐如翰子廷玠妻,性至孝,且孝风世代相传,受世人赞扬。

陶氏的父亲陶奭龄与陶望龄是孪生兄弟。伯父陶望龄获会元和“探花”衔,授翰林编修,官至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校长),父亲省试中举人,官至山东济宁府太守,兄弟二人同是我国宋明理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且都造福乡民,以孝闻里。

陶府是个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家风纯正,教子甚严。陶氏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尊老爱幼的美德。长大后,贤淑端庄,知书识理。嫁到徐家后,她视公公婆婆为父母,关心体贴,无微不至,一家人团结和睦,共乐融融,婆婆喜上眉梢,常夸她是个贤德媳妇,是徐家的福份。亲友们也赞扬她是难得的孝顺媳妇。

俗话说:“廿年媳妇廿年婆,再过廿年做太婆。”转眼20多年过去了,陶氏这位孝顺媳妇自己也当了婆婆,为儿子娶了一位张姓媳妇。新媳妇进门,乐坏婆婆陶氏。这时她想,若要徐门喜盈盈,婆媳关系很要紧。如想孝风代代传,当婆婆的一要树立好家风,二要自己做样子,三要把媳妇当成女儿待。眼下,我既当媳妇又当婆,传承孝风的责任落在了自己的肩上。后来她以身范人,得到太婆、媳妇两头称赞。

媳妇娘家也是绍兴望族,名宦之家,她祖父张天复,嘉靖进士,授祠部主事,历吏、兵两部,视全楚学政,后调云南副使。父亲张元忭,隆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左谕德兼侍读,一代名儒。他身为京官,又是孝子。万历十年(1582),返乡探亲,奉双亲至孝。双亲疾病,亲自煎汤熬药,所服汤药,皆亲口尝过奉上。妻亦俭约,日结线网出售。张氏自幼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讲究礼义,尊敬师长。嫁到徐家后,看到婆婆仍象以往一样,尊敬长辈,亲自照料太婆,言传身教,深受感动。在婆婆的影响下,她继承和发扬张、徐两家的孝风,尽力做个孝顺媳妇。婆婆患病,她日夜服侍在侧,连睡觉都不敢闭上眼睛,不敢脱衣服,和衣而睡,以便随时起身服侍。婆婆病重,她听说人肉能治病,不惜忍痛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为她作药。此举虽然对治病毫无益处,可说也碰巧,婆婆吃了她的“药”后,病体奇迹般地痊愈了,人们都为张氏的孝心所感动。

时光又过去了20多年,徐家娶进了一位孙媳妇,也姓张,张氏幼承家教,也是大家闺秀,出于礼仪之家,自跨进徐家大门后,她以太婆陶氏、婆婆张氏为榜样,孝敬长辈。她以为,长辈在堂,晚辈理应孝敬,这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传统美德。而太婆陶氏和婆婆张氏认为,晚辈讲孝道,长辈讲爱抚,两好合一好,孝风才会好。由于祖孙三代晚辈孝敬长辈,长辈关爱晚辈,一家老小生活在尊老爱幼、互相体贴的和谐的氛围之中。

徐家的亲族和乡亲们有感于徐门三代媳妇的孝心。后铭其旌曰:“贞顺三世,俱以孝称”。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清《康熙会稽县志·列女·陶氏》。

倾情诗画写大义——才女商景兰

商景兰(1604~1676),字媚生,明末绍兴府会稽县人。吏部尚书商周祚长女,景徽姐,抗清名将、画家、戏曲理论家祁彪佳妻。自幼聪颖,工诗,亦善书画,人称才女。品性高洁,深明大义,丈夫殉国,埋痛悼夫,洁身守志,教子为任,诗画为伴。《于越贤像传赞》中,被列为越中自古以来八十名人之一,《中国诗歌大辞典》、《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玉女悼夫

商景兰幼承家学,能书善画,尤长诗词,小小年纪,就有很高的名望,被誉为越中才女。祁彪佳生于官宦之家,6岁就能背诵古帝王名,7岁时,乡人抱其上树,以“猢狲上树”出对,即对以“飞虎在天”,人颇奇之。17岁中举,21岁中进士。景兰与彪佳作配,乡人有“金童玉女”之称。婚后,伉俪相敬,彪佳未曾有妾媵。

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兵攻下杭州,南明将亡,时身为右佥都御史的祁彪佳,拒绝清人贝勒以书币礼聘,移居城西梅墅寓山别墅,绝食三日,以示忧国。闰六月六日夜,怀着悲壮的心情,提笔疾书曰:“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并将《别庙文》和《绝命词》置于案上,夜半自沉寓园梅花阁。

彪佳殉国后,商景兰深明大义,写下了悲壮慨慷的《悼亡》诗,诗曰:

公自重千古,吾犹恋一生。

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诗中,商景兰除了沉痛悼念亡夫以外,十分可贵的是,她提出了夫亡妻不殉节的思想。在封建社会里提倡夫死后,妻殉节,害死了成千上万无辜的妇女。商景兰旗帜显明地主张不殉节,她不但要活下去,而且理直气壮地声称,这样做和殉国的丈夫贞白相成。其诗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极有进步意义。且作为议论体裁的诗,它观点高,论点集中,鲜明有力,是一首好诗。

埋痛育子

丈夫殉国时,商景兰年仅42岁,她深埋悲痛,洁身孀居,以教育子女为任,以此作为对丈夫最好的尉藉。

商景兰教育子女,要继承父亲遗志,知书明理,做一个爱国之士,怀才之人。子女们以父亲为榜样,牢记母亲教诲,志趣高远,贞白传家,诗文为伴,各有所成。

长子理孙,早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在父亲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巡抚苏松,督沿江诸军时,就在帐中,参与谋议。父殉国后,绝意仕进,以读书养母为事。时张煌言友魏耕,奔走四方,谋复明室,与理孙兄弟成莫逆之交。后魏耕遭怨家密告谋反,并谓与祁氏兄弟有牵连,清吏遂围其家,索魏不得,竟将理孙兄弟抓走。理孙醇谨长厚,其弟班孙慷慨豪迈,皆负重名,且兄弟友爱甚笃。此时,兄弟争承其狱,最后,清卒将班孙遣戍辽左。理孙鬻产赴京师,谋为弟脱罪,然金尽而狱未解。从此,手不释卷,或遇善本,尤加意校雠。初究心经史之学,旁及诸子百家,后肆力于古诗文辞。为文醇正,诗则闳肆卓劲。后人检集其所著,有《诗学内传》6卷,《寓山诗稿》1卷,《藏书楼计稿》1卷。

次子班孙遁归,落发为僧,主持毗陵(今常州)马鞍寺,号咒明大师。好议古今,不读佛法,每语及先朝,则掩面而哭。工诗,取境虽近,托意良远。卒后清其囊箱,发现著有手稿《东行风俗记》、《紫芝轩集》,才知其即山阴祁班孙。《清史稿》为之立传。

在漫长的岁月里,商景兰引导子女攻读史书,学习诗文。每逢闲暇之日,她常常带领媳女辈登山郊游,令她们随带笔墨纸砚,角韵分题,构思吟诗,然后在家中竞相唱和。凡葡萄之树,勺药之花,都多次题咏。她用这种“家庭诗会”,培养子女诗才,一时传为美谈。在景兰的长期教导下,其女德渊、德琼、德,媳张德蕙、朱德蓉,俱有诗名。

倾力诗词

同类推荐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张作霖传

    张作霖传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睡卧美人腕,醒掌天下权”——这是张作霖的江湖格言。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他从一个由辽西的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流浪儿,到落草绿林成为一方马贼的首领,到主动接受招安成为大清王朝的巡防营管带,再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奉天督军,越折腾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为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凭借这些招牌,张作霖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邓丽君全传: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特别纪念

    邓丽君全传: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特别纪念

    邓氏一家再度将独家收藏的家藏的近千幅图片与海报、各种相关影像资料授权作者编写成书,同步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同步出版。是华语地区最权威的邓丽君写真版本,也是籍由私家相册这一形式来达致的私人公史。谨以此纪念邓丽君小姐诞辰六十周年。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热门推荐
  • 智能风暴

    智能风暴

    三十年前,在一个与我们没有太多不同的未来世纪,毁灭的种子已经悄然播种而下。旨在加强生产和创造世界经济繁荣,人类设计了由人工智能创造的欧尼机器人,中央人工智能中心被称为Oumious(中央智能),然而,令人无法置信的事情发生了,Oumious变得充满恶意,并开始大量生产军用机器人试图毁灭人类。
  • 老子解略

    老子解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小白脸上位记

    穿越之小白脸上位记

    俗套点说,这是一本主角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通俗点说,这是一本逆袭记,一本扮猪吃老虎记。认真点说,这是一本正经的小说,写主角为了妻子,甘愿成为配角的小说。写那些女强人她们丈夫的小说。
  • 巅峰魂帝

    巅峰魂帝

    沉寂多年的废材少年,意外巧获令之天地变色的圣纹力量,自此脱胎换骨,踩天才,镇宗门,无所不能!冥冥之中都是命数,且看他如何傲噬九天,成就一代巅峰魂帝!(书友群:167585467)
  • 太始仙尊

    太始仙尊

    修真一直被世人赋予了极其神秘的色彩。逆天命,逆天道,得长生。凝气为始,筑基,结丹,元婴,化神,问鼎层层屏障终为不朽仙途巅峰!一个从大山里走出的少年叶纯为追求长生不老而寻找仙迹,踏上了以累累枯骨和千万亡魂铸就的修真之途。
  • 暗夜大陆

    暗夜大陆

    二十年前,他们约在了这里,了结世家之间的恩怨!这一战,惊天地,泣鬼神!却将他带去了一个并不属于他的世界!重新开始了新的生命!新的修炼!两世为人,他却奇迹地留下了上个世界的记忆!修炼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神力!听这里的人说,这个地方叫做——暗夜大陆
  • 重启官路商途

    重启官路商途

    张恪?!原来是张恪又重生了。张恪专为弥补遗憾而从前世回来。当然更有可能是画蛇添足。当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的重启。也许,这也是你的?
  • 你好久不见

    你好久不见

    【怪病男VS傲娇女】许夕照领略过世界彼端的风景,苦捱过生命尽头的漫漫荒芜,却始终走不出那人温柔浅笑。他说佳人本该青丝白衣娉婷温婉,她便折梅煮酒蓄发及腰。只是,只是……“叶南一,你真的感觉不到痛吗?”“我从来,不骗阿照。”“好。此后,我是许夕照。”只是许夕照,不再是他的阿照。然而,她终是带着满身赞誉姗姗归来,他却早已佳人在怀,眉眼疏离,只一句,好久不见。一千五百个日夜,耳鬓呢喃早已沙哑,红墙绿瓦早已花絮纷飞,许夕照甚至以为她的勇气足够笑拥天下,不意,再遇叶南一的那一刻,仍是匆匆红了眼。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你赠我的一纸红柬,便是我此生最后的憔悴。】
  • 全民进化从咸鱼开始

    全民进化从咸鱼开始

    “我捡到个系统!”“报告国家!”“我抓到一只妖怪!”“报告国家!”“我女朋友终于要嫁给我了!”“报告国……咳咳,这个你自己处理吧。”“……”新时代四有青年白小志,在参加了一场晚宴后莫名其妙就继承了一个系统,还得去抓妖怪来献祭给公园。然后……他果断报告国家,向国家请求了支援。这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咸鱼宿主,这是一个三观不正的异常世界——这会摩擦出一个怎样的新时代?
  • 鬼王的特工狂妃

    鬼王的特工狂妃

    她,贵为丞相家的大小姐,却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主,被迫替妹出嫁不止,新婚夜,还被一妖孽掐她脖子,某男玩味一笑:“敢鱼目混珠,你想怎么死?”她闻言,素手同样掐住了男子的脖子道:“和你一起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