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陇西境内有座砖塔,名文峰塔。因年久失修,自然倾倒。清道光年间,从当时封建迷信观念出发,陇西士人为了镇住文风,使更多的读书人在科举中出头冒尖,涌起一个“文运的高峰”,提出建立一座高塔。清道光十七年四月(1837年6月),在城东二十里铺南侧山原上兴建,这就是现在的文峰塔。
文峰塔是座七层八棱攒顶楼阁式实心转塔,座基边长8米,高2.8米,为正方形砖石结构,方正厚实,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塔高34米,塔身自下向上依次七层收缩至最高层聚拢呈尖顶状。第一层塔直径6米,第七层塔直径3米。塔顶为重檐,下层外延八脊飞檐,檐头镶有砖饰张口兽头8具,兽项下各悬挂一个风铃,微风一吹,叮当作响,声闻远方,象征人们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祈求人才辈出,地灵人杰。第4层至第7层的8面共有11孔佛龛,内供佛像,即为明清时期陇西佛教兴盛的实物见证之一。
据文峰塔碑记载:“旧有砖塔,巍然远峙,然已岁久倾圮,竟致故址无存,而科名渐减。郡伯唐公(唐树义,贵州遵义人。任巩昌知府)……甫下车,即以培植斯文为己任……出东郭,行10公里许,山麓稍平处,四面环顾,谓此地建塔最宜。选定基址,卜吉于四月朔日开工……”即是昔有砖塔,镇摄郡气。
文峰塔位于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塔址四周松柏挺拔,植被茂密。属温和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在6.5℃~8.5℃。平均无霜期150天左右,平均年降水量400毫米~500毫米。
文峰塔所处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坪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东至鄂窑沟,西临咸水沟,南依张家坟梁,北界台地边缘,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米~0.7米,暴露有灰坑,白灰居住面;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绳纹、篮纹、刻划纹、戳刺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高领折肩罐、鬲、壶等,属齐家文化遗存。此地开阔平坦,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居高临下,水源充足,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在这风景迷人的宝地修建一座砖塔,足以证明古人的聪明才智和良苦用心。无论从山下远眺还是攀登坪上近取,给人总是宝刹凌霄,伟岸耸立之感,现已开辟为塔坪森林公园,遍植松、柏、槐、柳,郁郁葱葱,生长茂盛,环境清幽,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有寺必修庙,有庙必修塔。清同治以前,城郭内外寺庙建筑群林立,有些规模很宏伟,清乾隆《陇西县志》载:“陇人好佛而喜施,故寺多于观。”。因此,自唐宋以来,陇西建有各式各样的塔,而有据可考证的仅存三处:一处在大城妙华寺,同治年间寺内建有木塔,故亦称木塔寺。据记载,寺中曾有高僧镇智于万历间赴五台山讲经,并善作诗,皇上赐紫衣帽履。由此可知该寺创建年代在明万历以前;另一处在城东2.5公里处,是座砖塔。清顺治年间(1644-1661)巩昌知府王汉周有记:“东郊三里外,水浒砂碛,昔有砖塔,镇摄郡气,今且颓矣”;还有一处就是现在的文峰砖塔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陇西当时的经济发展、文化发达、工艺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水平。抗日战争前夕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来陇西考察教育时,在日记中赞叹陇西塔的“建筑高伟,颇有省会气魄”,这是我们陇西人民的骄傲。据调查,陇西古建筑在附近几个县独自领先,是陇西的一大景观。它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勤劳智慧及其在发展陇西经济、文化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奋斗精神和建设速度之快,都是值得今人赞叹和继承的。
1981年5月,陇西县人民政府公布文峰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于1985年拨款维修,正方形体塔基下用混凝土浇灌地面形成圆形塔基,加固夯实基础,翻瓦塔顶,填补裂缝,1-4层加固铁圈匝防止地震。使这一古塔恢复了原貌,屹立于苍松翠柏的塔坪遗址上,映衬得文峰塔更加壮丽、雄伟。1993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