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是由于他是我要好的朋友,就没有要求他强行签字,只是想等他空闲的时候再来请他购买,但是,此事能等待吗?我感到很失职,感到非常难过。
第二天早上,我带着个人的存款5千元人民币到医院去看望他,但我的内心依然沉重。因为,我本来可以送上远大于这个数目的赔偿金额,可由于我的‘失职’,导致他的家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此事给我带来了沉痛的教训,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个人力量的有限。从那以后,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保障带给我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
毫无疑问的是,那位先生最后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便毫不犹豫地在保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假设已经成交
下面请看一个优秀的服装销售员成功推销服装的例子。
当一个顾客在试穿西服看是否合身时,这位销售员没有问:“你是否要买?”而是领着顾客到镜子跟前让他自己看。“你瞧,这衣服你穿上真合身。”销售员边说还边扯扯顾客的衣角,紧接着又说:“我们现在去量尺寸吧。”
销售员喊来他的裁缝——仍没有忘记扯着顾客的衣角——问道:“您瞧,他穿着如何?”
“很好,我现在就为您裁。”裁缝说着,量着尺寸,拿起笔在衣服上划起来。
“腰部合身吗?”销售员问道。
“是的,这样很好。”顾客答道。
“先生,裤子就这么长您看如何?”销售员又问。
“啊,当然。”顾客回答道。
“先生,您喜欢有反褶的裤脚吗?”销售员问。
“不喜欢。”顾客答。
“这套衣服做好需要多长时间?”销售员问裁缝。
“星期四就可以来取了。”裁缝直接告诉顾客。
“这身衣服看起来很适合您。”销售员最后又说了一遍,并赞许地点点头。
“随我到领带室来,我为您选一条配套的领带。”他说着,挽起顾客的胳膊,走进领带室。
在上面的例子里,销售员一次又一次巧妙采取了假设成交的方法。从假设顾客要照镜子到顾客要量尺寸,又到要定做衣服的时候至最后要配领带,无一不是推销员假设的结果。
顾客没有说出“不”字,也就暗示默然同意了。销售员知道此时这笔生意已十拿九稳了。
销售员在确认这桩生意能成交之前一直没有停止采用假设的方法,到顾客走出商店的时候,他还未停止推销:“请下次来时一定再找我。”这里,他又一次地假设顾客会再来。
事实上,因为销售员从始至终都在虚构“你要这件产品”的结果,那么,这种虚构的结果如何呢?结果是:顾客果然要了这件商品。这属于一种心理定式。
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如果在假设顾客愿意购买的前提下,进行推销,这种态度对于顾客做出购买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
逐一去化解客户心中的疑虑
一个推销员在向顾客推销煤气灶,并且在经过一番相对较为成功的宣传、解释后,顾客也产生了明显的购买意向。但是在最后最关键的一瞬间,顾客却又变了卦,对产品提出了疑问。顾客说:“你卖的煤气灶350元一个,有点太贵了。”
推销员听了后,稍微考虑了一下,立即镇定地说:“350元也许是贵了一点儿。您的意思是说,这种煤气灶点火不方便,火力不够大,煤气浪费多,恐怕用不长,是不是?”推销员这样说,等于首先是承认了顾客的观点,这样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然后再把对方的抽象的立场转换成具体的有关商品本身的性能问题,因为这些是可以检验的。同时,商品的价格高低,只有与商品的性能联系在一起,才有客观的标准,否则,何以为贵贱呢?
顾客接着说:“……点火还算方便,但我看可能会消耗很多煤气。”从顾客的话里可以看出,他的拒绝已从“价钱太贵”,缩小到“气消耗太多”的问题来了。
看到了顾客的这种心理变化后,于是推销员又趁热打铁地进一步解释说:“任何一个用煤气灶的人,都希望能用最少的气,办最多的事。因此,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你要知道的是这种煤气灶在设计上就已经充分考虑到顾客的要求。您看,这个开关就是用来调节煤气流量的,大小可以来自由调节;这个喷嘴的构造也相当特殊,能够使火苗的大小较为平均;特别是喷嘴周围还装了一个燃料节省器,以防热量外泄和被风吹灭。因此,我看这种煤气灶比起您家现在所用的旧式煤气炉来,要节约许多煤气。您也是这样想的吗?”推销员针对顾客“煤气消耗多”这一疑虑,用事实作了澄清,说得清楚、具体,很容易的就能让顾客明白、理解。
听了推销员的耐心介绍,顾客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点头不语。
看到顾客有些心动了,该推销员又马上接着问:“您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顾虑呢?”
顾客的疑虑全打消了,便再也说不出拒绝购买的理由了,随即说道:“看来这种煤气灶的性能还是不错的,那我就要一个吧!”
由于推销员注意用事实来说服顾客,并有效地消除了顾客的顾虑,最终促成了这笔交易的达成。
价钱并不是你最需要关心的
哈罗德是一个成功的服装推销员,他专门面向高端顾客推销男士高级职业套装。
哈罗德的推销对象一般都是一些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因此,他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种常见的接触客户时的开场白:“我到这儿是想能成为您的服装供应商。我知道,如果您从我这儿买服装的话,您肯定是因为信任我,信任我的公司和我的产品。我希望您能对我有信心,首先我想向您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做这份工作有几年时间了,在这之前我上过大学,专业就是时装设计,也学过纺织,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尤其是在帮助您挑选适合您的服装时不会比别人逊色。”
“我们的公司已经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拥有自己的商店。自从开业以来,公司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在扩展,而且大部分的销售额都来自回头客。我们愿意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各式服装,而且一直努力希望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当然我们是否最好,就取决于您和其他顾客的判断了。我保证,只要您给我一点信心,看到我的产品,就会发现我们确实很棒。”
“我公司生产职业套装、运动套装、休闲服饰、轻便大衣和家居服装等等,只要是您需要的,我们就能生产。我们可以为您订做您喜欢的样式,所有服装都出自于我们自己的商店。您不可能从别人那里买到像我们这样做工精细,并且价钱如此公道的服装。当然,您可以买更昂贵的服装,也可以买更廉价的服装,但是您付出同样的价格从我公司购买时,您会得到更棒的产品,这也正是本公司最具竞争实力的优势。
“先生,您认为如何呢?”
哈罗德采取这种介绍方式已经许久了,而且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推销过程中通过恰当得体的自我介绍来说服顾客听下去,来建立信任,并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进行推销。
有一次哈罗德向一位律师推销几种西服,在哈罗德告诉他价格之前,他一直盯着两件西服看。
想了一会儿,他问哈罗德:“这两件多少钱?”
当哈罗德报出价钱后,他就不再说话了。根据多年的销售经验,哈罗德知道他是觉得贵了,知道除非他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并能摆出理由让他相信,用比他以前所花的要多得多的钱来买这两套西服对他而言,是个明智的选择,不然的话这笔交易就很难完成了。
这时,哈罗德注意到停车坪上的新凯迪拉克(车检牌上说明那是这位律师的车),便装出一副神秘的样子问他:“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问吧。”他回答说。
“您开的什么车?”
“哦,我有辆凯迪拉克。”
“那在这辆凯迪拉克前,您开什么车?”
“也是辆凯迪拉克。”
“在您开凯迪拉克前,您还开过什么牌子的车?”
“那是辆雪铁龙”。
“您记不记得,当您从雪铁龙换到凯迪拉克时对价钱是不是也很关心呢?”
他很快就理解了哈罗德的用意所在,说:“我明白了。”那时,价钱也就不再是个问题了,而他一下子就买了那两套西服。
借助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去说服客户
小李是昆仑润滑油的推销员,他前去拜访的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青年老板,从事该行业已经有十多年了,所以小李决定用自己所掌握的行业知识来说服他。当他面对老板娘的时候,他知道老板娘也是决策者之一,至少也是影响客户决策的重要人物,他于是决定再加一把火。
他问老板娘:“您看过雅典奥运会吗?”
老板娘说:“怎么会没看过呢?有时候我们还组织员工一起看呢。”
小李说:“那您记不记得当时电视上的一句广告词:昆仑润滑油,为中国奥运健儿加油?”老板娘恍然大悟般地说:“哦,就是这个昆仑润滑油啊?我记得那个广告做得不错,很有力度!”
小李于是说:“对啊,在中央电视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招标现场,昆仑润滑油在所有招标广告项目中最先胜出,以3280万元的高价,夺走了《奥运金牌榜》独家特约播出的黄金广告时段。今年昆仑润滑油产量已经达到了160万吨左右,销售收入也有将近70亿元,利润有5000多万元呢。”
老板娘听了忍不住伸舌头:“哇……”
因此,在其他手段不能凑效时,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向客户介绍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宣扬自己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并以此来说服、打动顾客,这种方式在一些特设情况下对推销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坦诚相待,往往能打动客户
王先生承担了一笔艰难的土地销售生意,因为这块土地虽然接近火车站,交通便利,但非常不幸的是,它紧邻一家木材加工厂,电锯锯木头的噪音使一般人难以忍受。几次与人洽谈,都因噪音的原因而被拒绝。
王先生突然想到有一位顾客李经理想买块土地,其价格标准和地理条件与这块地大抵相同,而且李经理以前也住在一家工厂旁边,整天噪音也不绝于耳。那么他一定对噪音习惯而具“免疫力”了。于是王先生决定去拜访李经理。他首先向对方说明:“这块土地处于交通便利地段,比起附近的土地,价格便宜多了。当然,之所以便宜有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紧邻一家木材加工厂,噪音较大。如果你能容忍噪音,那么它的交通地理条件、价格标准均与你的希望要求非常符合,很适合你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