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500000057

第57章 《韩昌黎文集注释》后记(2)

联想而及的是,从《论语》《孟子》《庄子》到司马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模范"的古文写作与国家民族文化统一之间的关系。一个民族的语言与他民族语言的区别,不外乎语法(词序)、语汇、语音三方面,这三方面同样适应官话(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此方言区与彼方言区之间的差异。两个差异很大的方言区,语音、语汇与"官话"有异自不待说,即语法(语序)亦不同。近代以来,进步学者普遍反对文言文,主张"言文合一"遂有以白话文为文学正宗的观点,例如胡适先生著名的《白话文学史》。主张"言文合"固然正确,但其间未尝不存在一些误解。白话文,顾名思义就是口头语的创作;愈是白话就愈接近大众,就愈流行。然而文学史的实际证明往往并非如此。方言也是白话文,以方言撰写的文学作品当然不是文学正宗。如晚清韩邦庆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即不便于非吴语区读者阅读,所以小说家张爱玲以"官话"(普通话)予以翻译。上溯散文史的源头《尚书》,亦是如此。《尚书》是据口头语写(或纪录)下来的,然而《尚书》历来号为难懂。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云:

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传屈聱牙"的古语了。

《尚书》所使用的"雅言"大约就是普遍流行于今山西南部(虞夏京城所在)、河南中部(商殷京城所在)、陕西中部(西周京城所在)的"官话",以夏、商、周时期的交通、资讯以及"帝力"之所能及,所谓"官话"所能影响并流通的范围仍是有限的,与汉唐大一统时期的"官话"和今天所说的"普通话",仍有很大的距离。严格一点说,所谓的"官话"其实仍是一种通行范围比较广泛的方言而巳,先秦儒家五经,《易》以其奇而显得语言生僻,《春秋》以其谨严而叙事不详;此与《易》主占卜、《春秋》纪事以微言寓大义有关。然皆不似尚书的"佶屈聱牙"。他如诗礼,大体可以说是明白晓畅。稍后的诸予,如语绿体的《论语》《孟子》,纪史的如《春秋》三传,更不"佶屈聱牙"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尚书》的"言文合"上。依我个人平时阅读的感觉,民间白话诗"汉乐府",相较于文人"古诗"(如"古诗十九首"),"汉乐府"较为难懂;非常接近唐人口语的僧人"俗讲"和变文,相较于韩柳散文,"俗讲"和变文为晦涩。同是语录体的《朱子语类》相较于宋诗话,《朱子语类》每多生僻之处;元杂剧的难读,不在其典雅如诗的唱词而在其道白中掺杂的口语俚辞。文学史上诸如此类的例证不难找到。这说明,方言写作、甚至是"官话"的白话文写作,对于文学作品的流通来说,有利亦有弊。(文人诗歌和散文也有晦涩难懂的,如那些胡适先生所说的"被无聊的清客文丐拿去巴结帝王卿相,拿去歌功颂德,献媚奉承"、"无内容的装饰品与奢侈品的"韵文,和"僵化而贵族化和辞赋诗歌气"。)

《史记·五帝本纪》有许多材料直接采自《尚书》,例如《尧典》《舜典》中尧与其臣子的对话,《史记》完全录入并加以改写。《史记》的改写,有如今日之以语体文翻译文言文,原先的佶屈聱牙变得明白如话。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取《尚书》与《史记》比较、对读。或以为《史记》是以汉代通行的"官话"对《尚书》作了改写,固不错;但与其说《史记》的语言是汉代通行的"官话",毋宁说是在汉代流行"官话"基础上简约精炼后的一"书面语"。事实上,从春秋至汉代,一直存在着比"官话"(范围较大的方言)和各地方言语法更规范、更简约精炼,而且排除了"官话"和各地方言中生僻语汇、语音,从而适应范围更大、更富生命力的"书面语"。凡文人之写作,大都使用"书面语"。从孔子到班固,时间过去了六、七百年,然而我们读《论语》、《孟子》、《春秋》三传,再去读《史记》、《汉书》或贾谊、王充等人的文章,语言上并不感到存在着多少距离;从司马迁、班固到韩愈、柳宗元,又过去了七八百年。《史记》、《汉书》或贾谊、王充的语言与韩柳的语言,也无多大的距离。语言是在发展变化着的,相对而言,书面语是语言中较为凝固、稳定的部分,而方言、方音语汇,却是语言在发展变化中最易流失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于后世文学(尤其是散文)发挥最大影响的不是白话文写作而是书面语写作。

以在"官话"基础上凝炼简约而成的书面语撰写文章,其流行全国则易;既流行全国,则有示后学者以规范,无形中又起着遏制方言写作、发挥著类似"书同文"的作用。以华夏之大,书则方块字,文则接近于话的书面语,维系民族语言文化的血脉筋节就这样形成。愈是成功的书面语写作,其发挥的效力就愈大。《论语》《孟子》《庄子》《史记》以及韩、柳、欧、苏文、就是成功的范本。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尝自道其学韩文经历云:

予少家汉束,漠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子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韩文因欧阳修的提倡而大行于时,"唐宋八大家"中之宋六家,都是在自觉地学习韩文后成为大家的。嗣后自觉不自觉从转文汲取营养者,何可胜纪?苏轼说的好: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我向来不喜将琐屑小事细枝末节人为夸大上升为什么重要理论,或上升为光辉形象。因何法周、王基伦二先生文,拉杂而有如上联想,并非对韩愈思想、文学的学术评价,不过是从语言艺术角度,谓韩文施影响于后世、其辉光不能掩抑而已。韩愈自然是我们民族的杰出人物,韩愈文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行文至此,这篇拉杂"后记"理当结束;写这篇"后记"之先,预先并不想立一个对立面,然而情不能遏,不得不提及章士钊先生大著《柳文指要》。

章先生《柳文指要》写作有年,出版则在毁灭文化的"文革"期间(一九七一年),书中浓厚的"文革"色彩自不能免,这是可以理解或可以原谅的。我独不解章先生在研究柳宗元文时为何要处处带出韩文以与柳文作反面陪衬?《柳文指要》逐章逐节解析柳文,在"高标"柳文宏旨的同时,章先生不惮以人间最污秽的语言"脏水"泼向韩文。是向"今上"献媚吗?不尽然是;因为"今上"年轻时曾很好过韩文。是替当时的"群小"帮腔?是,又不尽然是。"群小"当中的无知之辈其时正在借儒法斗争批判韩愈及其文章,但"群小"中一位颇涉文史者(康生)却对当时尚未正式付印的此书提出了批评,理由是"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释柳文"。(康生致毛泽东信,转引自章含之《章士钊全集·前言》,《柳文指要》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附。下引同);"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嗣后历史学家可能批评你这一点"(毛泽东致章士钊信)。看来毛和康的观点是一致的,可惜不能读到毛、康信的全文,经章士钊女公子点滴披露就是如此。《柳文指要》我前曾读过,购得文汇新版后又翻了一遍,章士钊先生泼向韩文的语言"脏水"有多少条,未能作详细统计,总不下百余条吧。谓为语言"脏水"诸君或有不信,请看下面一段:

中唐以后,有两个祸患驯至亡国而有余者,宦寺与方镇是也。退之一代文宗,乃于此两大祸患,不惟无一矢加遗,而且谄谀疏附,唯恐不及,岂非咄咄怪事?试观退之在董晋幕下,送"监军俱公"返京,称其"才雄德茂,荣耀宠光,俯达人情,仰喻大义",言下得意之状跃跃纸上。又退之流转方州,以残羹冷炙为美,其迎裴度班师回朝云:"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此不论何人作,皆恶诗也,而出自退之手尤恶,彼本身以鞾刀鞠卮为荣,不难想见。噫噫!吾国文苑,自有退之跨入以来,溷圊久失其臭,千年蛣蜣如丸互转者,已无可究诘。

这一段话,我在我的韩昌黎文学传论(2003年三秦出版社)中曾引用过。其所以再次引用,因为这段话最具"脏"的本质:"涸圊"者,即俗谓茅坑者也;"蛣蜣"者,即俗谓屎壳郎者也。文中批评了韩愈的两首诗:《送汴州监军俱文珍》、《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俱文珍固是宦官,然当韩愈为此诗时(德宗贞元十三年),正是他平定了汴州李道之乱返回朝廷之际,何况汴州刺史董晋设席"命其属咸作诗",韩愈作为董晋幕下一位僚吏,岂能辞之?宋人云:"昌黎一文一诗,本无关于兴亡大局。即送之之时,文珍恶尚未露,亦无害昌黎之为君子。"算是平心之论。韩愈晚年参加过一次平叛战争,又曾深入虎穴,以言语说叛帅归顺朝廷,作为文人,在唐代是少有其匹的,故苏轼说韩愈"勇夺三军之帅"。然而章先生皆视而不见,谓韩愈在方镇问题上"无一失加遗"(这也是"脏"语,即连屁也不放一个)。《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是韩愈元和十二年随裴度大军征淮西吴元济胜利班师军次潼关时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平叛胜利的喜悦,哪里谈得到"鞾刀鞠卮为荣"(按"鞾刀鞠卮为荣"即部属晋见大元帅之礼仪)?虽然,以上两诗的评价,仍属学术问题,尽可以讨论且容有歧见,何止于说到茅坑不臭、屎壳郎团粪丸上去?章先生之狭隘褊急固为我所不解,其"脏"语连连,污秽空气,尤非我所能解了。一九八四年,我在我的《韩诗论稿》一书中曾呼吁"屏除偏见",以公允之心、规范的学术态度对待古代作家;而章先生对韩愈的态度,似乎只有把这位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置于臭水缸而后快,就不是简单的偏见问题了。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百思不得其解。

本书自2000年起手,前后历时四年。不断地有时限较迫的写作任务插进来,故时有中辍,以至影响了出版社原定的出版计划。近二年乃屏绝他事,专力于此,注释工作始能于癸未岁尾告竣。然文字出乎浅陋之思,事功成于仓促之间,错误在所难免,能不惴惴予怀?真诚希望海内方家,有以教我,补我不逮。

感谢安旗老师对我注释工作的关怀和鼓励。当安老师知道我有志注释韩集时,即以所藏五百家注韩集清翻刻本相赠,并时时询问进度。其实安老师对我最大的鼓励是她以耄耋之年病弱之躯仍写作不辍的精神,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也。她的《李白别传》是她二十年来关于李白研究的第九部著作,写作过程极其艰苦,数易其稿,然而安老师说:"虽是僵蚕,也要吐出这一口丝来!"我是上世纪癸未年一九四三年生人,到本世纪癸未年(2003年)已满六十岁了,每当懈怠之际,安老师的精神便给我以激励,想来真是惶惭交加!

感谢孙昌武先生赐给论文以代序言,为拙编增色。我与孙先生相识近二十年,在学术研究上,孙先生是我的前辈,他的博学睿智、深厚学力以及无碍之辩才,皆使我生敬佩之心。凡研究唐代古文运动或韩柳散文的学者,不免轩轾于韩柳之间,即权威、大家亦不能免。孙先生早先研究柳宗元,其后全面研究古文运动,不但大论是弘,于韩柳之间能出于学术公正态度,乃是我最佩服的。我的几部书,向来不敢乞名人作序,自为序或后记,道其原委也就是了。然此编敢于坚执请孙先生为序者,原因在此。

版本学家兼书法家曹伯庸先生既是我的乡贤,又是父执辈,其书法严整坚劲而秀气逸出,予独爱之。我有三种书请曹先生题签,承曹先生不弃,但有所求,即欣然命笔,谨于此深致谢意。

二零零三年除岁之夕于西北大学桃园校区寓所

同类推荐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写意宁夏

    写意宁夏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郭文斌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郭文斌的为文,就像他的为人一样,谦卑中有傲岸,安详中有叱咤风云。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语言,以及驾驭这些语言的高超的技巧,使得他的文字和他的思想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民族的浪漫和诗意,如大地一样广袤敦厚,雍容包藏。
  • 与自己和好如初

    与自己和好如初

    本书是心灵治愈系散文集。关于改变、爱人、错过、失去和痛苦,这些也许是所有当下年轻人都苦恼不已的话题。不朽,用她那温柔、清澈而又带着忧伤的文笔,诉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给出了人生里种种问题的独特解答,帮助年轻人正视与接纳自己内心的敏感、不安和悲伤,找回流落的自己,与自己久别重逢,和好如初。
  •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展现了简·奥斯汀时代的真实英国社会风貌。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农业与工业的飞速变化令人不安,人们不断遭受革命与侵略带来的恐惧:这与简·奥斯汀创造的宁静舒适的虚构世界截然不同。从包办婚姻和售卖妻子到矿井和烟囱里滥用童工的现象,这部迷人的社会史揭示了两个世纪前的英国人是如何工作、娱乐和为了生存斗争的。对于任何想要探索简·奥斯汀的天才之作以及她小说的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必读书。如果提及历史上一个十分久远的年代,诸如罗马或者中世纪,人们可能会觉得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但是简·奥斯汀所生活的乔治王时代,同样与21世纪的英格兰风貌迥异。如今我们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对于两百年前的先人来说,可能就如痴人说梦一般。本书的作者是英国颇有声誉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以简·奥斯汀的创作为时间坐标,搜罗了牧师、家庭女教师、外国访客、商人等不同人群的信件、日记、旅游日志,查阅大量犯罪记录、新闻报纸、文献资料,以人生发展为写作顺序,还原了十八、十九世纪英格兰人在婚礼、生育、成长、外出、娱乐、治病、死亡等方面的真实状况,让读者们体会到两百年前一个平凡的英格兰人可能遇到的具体生活。每一个人都在塑造与改变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历史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生构筑而成的。没有了生活细节,也就没有了历史。如果你想真正看懂简·奥斯汀、司格特、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萨克雷、哈代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是一本必备的生活背景参考书。
热门推荐
  • 万重山

    万重山

    《万重山》收入了甫跃辉近年来创作的17篇中短篇小说,作者试图在这部书里言说人的一生,书名借“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来表达光阴不可驻留的无奈。作品分为四辑:“现实种种”,主要是以从乡村来到大都市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角,故事围绕着他们的爱与死展开,凸显人在都市生活中的恐惧和孤独;“父辈们”一辑,讲述父辈的苦难;“孩子们”描写旧日的乡村世界,以及“外省青年”返乡后所见证的今昔变迁,有几分鲁迅《故乡》的调子;“虚妄种种”将幻想与现实交融,表现出对人类荒诞处境的讽刺、怜悯或困惑。
  • 穿越诸天的死神

    穿越诸天的死神

    简介:十年的月牙天冲,惨遭腰斩、暴尸荒野,久保吃屎的结局让众多坚持追看的粉丝伤透了心,作为极端份子的萧恒宇买了东京的船票准备去干死久保时却出了意外穿越到了尸魂界,到了那边他才发现,久保漫画里那漏洞百出、格局极小的尸魂界其实是一个结构严谨且极为恐怖的地方!注:其实这书就是讲一个在尸魂界混不下去的渣渣流民不得以只能到其它位面装B,而后回来找回场子的烂俗故事.....新书:《我养了一群恐怖玩家》已上传,有兴趣的观众老爷去看看帮忙给点意见吧,蟹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三年青春之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致三年青春之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曾陪我哭陪我闹陪我玩陪我笑陪我一起罚站的教室它不见了。八百米跑道上我没有默念谁的名字只在心里想着这事初中最后一次长跑了。因为青春所以敢梦想,在梦想的路上一直狂奔!我只有一场青春我不想辜负任何人。三年是一场很长的电影我不忍心看结局。
  • 南方艳阳笙歌马下

    南方艳阳笙歌马下

    世人皆如满天星,而你却如皎皎洁月。众星捧月,唯你耀眼。而我,在云朵上偷看你,在深夜的每颗星上想你。一一一一一南笙有一种花叫满天星,它的花语是:我甘愿做配角,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你,我携满天星辰以赠你,仍觉满天星辰不及你。一一一一一南歌
  • 黑白刺客穿越凹凸

    黑白刺客穿越凹凸

    一个女生穿越凹凸世界成为一个人的女儿,她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样呢!
  • 噬元崛起

    噬元崛起

    宇宙暗能量的爆发,冲破了已出土的万族像的封印;当噬元一族重新拥有智慧之后,人类又该如何处理两族之间的关系;对人类来说,异族的崛起,带来的只有对未来生的恐惧,而当人类明白,噬元只是将要崛起的万千异族之一,那人类又该如何去应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嫡女重生:独宠绝色毒妃

    嫡女重生:独宠绝色毒妃

    前世,她心甘情愿的为他做任何事。但是,渣男却爱上了自己的庶姐,把她打入冷院。在她临盆生子时,渣男和庶姐却害死她腹中胎儿,被挖双眼,生不如死,含恨而终!最终,渣男连一个墓碑都没有给她刻!重生一世,她必然会让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千倍万倍的还回来!她也会把欠他的一齐偿还他,与他携手共看江山!(本文男女主身心健康,本文为重生文,群号码:498381406)
  • 木卫二

    木卫二

    900年之后,化石能源早已消耗殆尽,工业文明基本消失,人类世界重新回归黑暗的农业社会。在遥远的东方,一个小小山寨土匪头子孔定边的奇遇,打破了永恒的、一潭死水的生活。他和他的伙伴们踏上了寻求工业文明最大秘密的漫漫之路。他们经历了无数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见到了形形色色古怪的人,见识了数不尽新奇的事物,窥见了遥远的上古文明同当前黑暗大陆的神秘关联,并在懵懂蹒跚中一头扎向了无比辽远、无限广阔的未知世界。终于,他们找到了工业文明所遗留的航天遗产,奇迹般地飞向了遥远的木卫二,并和奇妙的地外文明发生了接触,最终在宇宙深处星系级别的战争中幸存下来,见证了破解宇宙终极谜题的一线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