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大体标本的观察通常可分为三型: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巨块型为单个癌块或多个癌结节融合而成,多见于肝右叶,较少伴发肝硬化,手术切除的机会较多,预后亦较好。但由于癌块的迅速生长,易发生中心部位的坏死、出血,在临床上可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结节型最为常见,为多个结节性癌灶,大小不一,分布广泛,有半数以上病例波及全肝,大多伴有较严重的肝硬化,手术切除率低。弥漫型最少见,为广泛分散的小结节癌灶,肉眼下难于与肝硬化结节区别,无法进行手术切除。
原发性肝癌根据组织学观察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和混合型肝癌三种。以肝细胞型肝癌最多见,占85%以上,且大多数伴有肝硬化。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将肝细胞型分为四级,高分化为Ⅰ级,中度分化为Ⅱ级和Ⅲ级,低度分化为Ⅳ级。以中度分化为多见。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产生甲胎蛋白能力各异,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都有一定影响。
三、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从症状出现到获得诊断,如不治疗,常于半年内死亡。如采用甲胎蛋白(AFP)与B超普查,可检出早期无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并可在症状出现前平均8个月做出诊断。为早期手术切除"小肝癌"和术后长期存活,提供可能。
(一)早期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表现无特征性。一般在30岁以上如有上腹部不适、胀痛、刺痛、食欲下降,无力和伴有进行性肝大者。或肝硬化的患者,出现进行性肝大,疼痛加重都应考虑肝癌或癌变的可能。对可疑患者,应用甲胎蛋白检查普查,可发现一些临床前期的患者,为早期手术切除小肝癌和术后长期存活,提供了可能。
(二)主要症状
1.肝区痛:为最常见症状,因癌瘤使肝包膜紧张所致。多为胀痛、钝痛和刺痛;可为间歇性,亦可为持续性。病变侵及横膈或腹膜后时,可有肩背或腰部胀痛;肝右后上部的侵犯亦可有胸痛。
2.腹胀:初为上腹胀,尤多见于左叶肝癌,另外,消化功能障碍及腹水亦可引起腹胀。
3.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最常见,亦常有恶心,呕吐及腹泻。
4.上腹部肿块:是肝癌最重要的体征,质地坚硬,不规则状。
5.消瘦、无力:多为中、晚期表现。
6.发热:为癌肿坏死所致。可为弛张型,呈持续性。
7.出血倾象:多见于伴有严重肝硬化或肝癌晚期的患者。表现如鼻衄、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
8.某些全身性综合征:是癌组织产生某些内分泌激素物质所引起,如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高血钙症等。
(三)体征
早期患者或普查时甲胎蛋白检测出的肝癌患者,可无明确体征。多数患者的体征为进行性肝大、不规则、硬、有压痛;腹水呈进行性增加,穿刺可为血性;脾大;黄疸,多在晚期出现,由于胆管受压及肝实质破坏所致,以及其他肝实质损害的表现。
四、诊断
早期诊断是原发性肝癌获得早期治疗的前提,一旦肝癌出现了典型症状与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往往已非早期。所以,凡是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患者,发现有肝癌早期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如上腹不适、腹痛,乏力,食欲缺乏和进行性肝大者应考虑肝癌的可能,要做详细的与肝癌临床有关的定性、定位等检查和观察。
(一)甲胎蛋白测定
是用免疫方法测定产生的胚胎性抗原,为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对诊断肝细胞肝癌具有相对专一性。对无肝癌其他证据,A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或定量>500ng/mL持续一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
(二)血液酶学检查
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等可高于正常,但由于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辅助诊断。
(三)超声检查
应用B型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其诊断符合率可达84%,能发现直径2cm或更小的病变,是目前较好有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四)放射性核素肝扫描
应用198金,99m锝,131碘,113m铟等玫瑰红进行肝扫描,常可见肝脏肿大,失去正常的形态,占位病变处常为放射性稀疏或放射性缺损区,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85%~90%,但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肿瘤,不易在扫描图上表现出来。
传统的放射扫描仪由于分辩率低,扫描速度慢,且只是静态显象,故渐被γ-闪烁照相机所代替。近年发展起来的动态显像和放射性核素扫描(ECT)等新技术,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达90%-95%。
(五)CT检查
分辨率高,可检出直径约1.0cm左右的早期肝癌,应用增强扫描有助于与血管瘤鉴别。对于肝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0%。但费用昂贵。尚不能普遍应用。
(六)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对血管丰富的癌肿,有时可显示直径为0.5~1cm的占位病变,其诊断正确率高达90%。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分布,特别是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是目前各种检查方法中最优者。
(七)X线检查
腹部透视或X线片可见肝脏阴影扩大。肝右叶的癌肿常可见右侧膈肌升高,活动受限或呈局限性隆起,位于肝左叶或巨大的肝癌,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和横结肠被推压现象。
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有确定诊断意义,目前多采用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但有导致出血、肿瘤破裂和针道转移等危险,对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定诊断,但又高度怀疑或已定性诊断为肝癌的患者,必要时应做剖腹探查。
下列疾病应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1.肝硬化
病程发展缓慢,肿大的肝脏仍保持正常的轮廓。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扫描和血清AFP测定,有助于鉴别。但当肝硬化的肝脏明显肿大、质硬而呈结节状,或因肝脏萎缩、硬化严重,在放射性核素肝扫描图上表现为放射性稀疏区时,鉴别不易。应密切观察,并反复测定血清AFP以做动态观察。
2.继发性肝癌
病程发展相对较缓慢;血清AFP测定多为阴性。主要鉴别方法是寻找肝脏以外有无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乳腺等处的原发性癌肿病灶。
3.肝脓肿
一般都有化脓性感染或阿米巴肠病病史和寒战发热等临床表现。肿大肝脏表面无强节,但多有压痛。超声波检查肝区内有液性暗区。
4.肝包虫病
多见于我国西北牧区。右上腹或上腹部有表面光滑的肿块,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肝包虫皮内试验阳性可资鉴别。
此外,还需与肝脏邻近器官,如右肾、结肠肝曲、胃、胰腺等处的肿瘤相鉴别。
五、治疗
(一)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并根据不同病情发展阶段进行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而早期施行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可根据病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化疗、冷冻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等。
(二)手术疗法
主要适应于直径小于5cm的小肝癌以及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无严重肝硬化,临床上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肝功能及代偿好,全身情况及心、肺、肾功能正常者可进行手术探查或施行肝切除术。肝切除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肝硬化程度、肿瘤大小和部位以及肝脏代偿功能等而定。癌肿局限于一个肝叶内,可做肝叶切除;已累及一叶或刚及邻近叶者,可伴半肝切除;如已累及半肝,但没有肝硬化者,可考虑做三叶切除。位于肝边缘区的肝癌,亦可根据肝硬化程度选用部分切除或局部切除。肝切除手术中一般至少要保留正常肝组织的30%,或硬化肝组织的50%,否则不易代偿。对伴有肝硬化的小肝癌,采用距肿瘤2cm以外切肝的根治性局部肝切除术,同样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肝切除术后应注意预防处理继发性出血、胆瘘,腹腔内脓肿、脓胸、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对于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196℃液氮冷冻固化、肝动脉内含化学药物的栓塞剂栓塞化疗都有一定疗效。肝动脉栓塞化疗,可使肿瘤缩小,部分患者可因此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采用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定位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具有可以反复多次施行的特点。
(三)中医中药疗法
中药治疗适用于所有的肝癌患者,包括与手术、化疗、放疗相结合,也可用于术后复发或晚期肝功能代偿不良的患者,如中药羟基喜树碱、斑蠢素等。多依据病情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补法主要包括调理脾胃,养阴柔肝,补益气血等方药。攻法主要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方法。
(四)化学疗法
全身化疗主要配合肝癌手术切除后,经探查已不能切除者和弥漫型肝癌等使用。在有黄疸、腹水、肝功能代偿不全和全身衰竭时,一般不宜应用。化疗根据癌灶大小及患者情况,用小剂量长疗程或中剂量间歇疗法,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化疗,效果较好,临床常选用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25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每日1次,或500mg,每周2~3次,静脉滴注。疗程总量8~10g;亦可口服,用量为每日5mg/kg体重,分4次服。丝裂霉素,每次4~6mg,每周2次,静脉滴注或推注,疗程总量40~60mg,常与5-氟尿嘧啶合并使用,另外,还有喜树碱,阿霉素等药物。
(五)放射治疗
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无严重损害,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道静脉曲张,癌块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无法切除的患者,可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临床应用深部X线,钴60外照射治疗。
六、护理
(一)手术前护理
1.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在术前护理过程中,肝疾病可能发生多种危重并发症,如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时,突然发生急性腹膜炎表现及内出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
2.心理护理:患者往往有较重的疼痛、发热、黄疸、营养不良等症状,加上患者对治疗方案及手术预后的顾虑,患者常有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或绝望。在做好对症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应对患者多加体贴及安慰。适当介绍有关治疗方法和意义。对患者要注意医疗保护制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争取得到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良好配合。
3.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术前应注意休息并积极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保肝措施。
4.防治感染:肝手术前两日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前后感染发生。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肝有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