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中,有一场比赛的辩题是:“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反方是北京师范大学队,正方是复旦大学队。在论辩中,双方有这么一番过招:
反方: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你们为城市的发展选择何种模式?
正方:健康的发展模式,而这个健康的模式就离不开流动人口的增加。我请问对方辩友。你们既不让流动人口增加又不让流动人口减少,你到底让流动人口怎么办呢?
复旦大学队如果刻板地按照议题设置,非此即彼地做出模式选择,那就落入对方的语言圈套了。因为,不管是纯粹的人口增加还是简单的人口减少,都不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道路。辩手用“健康的发展模式”这一模糊语言应对,不但巧妙地拨开对手的挑衅,还说出一个对方无法否定的观点。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复旦大学队接下来就立即展开了犀利的反击。
在外交场合,这种语言技巧更是常见。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外国记者有意向我国新闻发言人发难:“请问,在台湾问题上,贵国计划采取的最后手段是什么??”
该发言人冷静回答:“首先我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与此同时,我倒真有点担心,如果贵国的反政府运动一直持续下去,你们府是否有维护现状的能力?”
对于这名记者的挑衅,在当时条件下,外交人员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于是,聪明的发言人使用一个似答非答的模糊说法处理问题,并立即转变话题指向,利用同样的问题逻辑提出一个使对方国家大伤脑筋的问题,令该名记者无法回答。
方法5:旁敲侧击,听音辨声
在日常交际和论辩场合中,当发话人需要批评或提醒他人但碍于各种原因不便直接提出时,可考虑使用旁敲侧击的技巧。这种技巧的核心方法是,声东击西,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说A实际上说的确是B,曲线传递信息,以便有效探听对方意见。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有次一时高兴,把张好弓送给了鲁昭公。可这张弓实在太好,没过多久,楚王又后悔了。于是,楚王就想要回来。恰好有一位楚国大臣自告奋勇,愿意完成这个使命。昭公见楚臣来访,主动跟他谈及这张弓,认为是两国修好的表示。楚臣听到鲁昭公谈起这张弓,赶忙下拜祝贺。
鲁昭公感到很奇怪,就问这位大臣:“何为拜我?”
楚臣回答:“齐、晋、越三国早就想要走这张弓,但是楚王都没有给。现在,不料楚王却将它却给了您。有了这件宝物,路过就可以防备三个邻国,岂敢不贺?”
楚臣此话一出,鲁昭公却害怕了。他知道,鲁国是一个小国,可区区小国竟然拿到三大强国想要而没得到的宝贝,这势必会招来无妄之灾。于是,为国家计,鲁昭公赶紧将弓送还楚王。
送给朋友一件礼物,想再要回来,肯定是不礼貌的事情。楚臣旁敲侧击,迂回提出自己的意见,没有明确说要弓,只说鲁国有这弓会带来什么后果。表面上,楚臣是在道贺;实际上,楚臣却在发警示。鲁昭公准确领会楚臣的意思,做出了顺应楚王心意的行动。
作为一种论辩技巧,旁敲侧击往往出现在在正面劝说无效的时候,也就是一种侧面说服的办法。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心直口快,直来直去,批评别人无所顾忌,竹筒倒豆子一样陈述自己的意见。这种情况下,说话人或许心怀好意,但言词直白,就显得火药味很浓,往往既得罪了人,又达不到目的。原因无他,人人好面子,即便听劝告,也愿意和风细雨,不愿意疾风骤雨。
有人到别人家做客,但主人太吝啬,上的菜少又简单而且青菜多肉类少。灵机一动之下,客人谎称眼睛出了点毛病,想借主人近视镜一用。主人不知个中究竟,拿出眼镜就给了客人。客人戴上眼镜之后,立即对主人满口赞词:“你太客气了,给我弄这么多菜。太破费啦!”主人虽然吝啬,仍忍不住问:“哪里哪里!才这么点。”客人笑着说:“这么一大桌,还说没有!”主人迷茫地问:“哪里有菜?”客人用手指着桌子上屈指可数的几个菜盘说:“这不是菜,难道是肉?”这个笑话里,客人对主人的招待不满,但又不便公开嘲讽。于是,客人小耍手段,借用“旁敲侧击”的语言技巧和主人开了个玩笑,手段高明,令人叫绝。
在生活中,旁敲侧击一般有“含笑骂人,点化迷津”之功效。作为论辩谋略,旁敲侧击往往点到即止、不予说透,启发性很强,一般能让对方思考、领会出一些道理。在针锋相对的论辩中,则可以巧妙地还击对手。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有一个很忠实的随身小厮叫儒塞夫,他各方面都不错,可就是有些懒。
一天,伏尔泰对小厮说:“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儒塞夫赶忙把鞋拿过来。可伏尔泰一看就愣住了:昨天出门沾染的泥迹,还原封不动地在鞋上。
伏尔泰问儒塞夫:“你怎么不把我的鞋擦一擦?”
“用不着,先生,”儒塞夫平静地回答,“路上到处都是泥污,您等着看吧,要不了两个小时,这鞋就得比这还脏些?”
伏尔泰听了,一言不发,只微笑着穿上鞋走出门去。
儒塞夫见状,从后面快步赶上:“先生,慢走!您还没给我留钥匙呢。”
“钥匙?什么钥匙?”
“餐柜的钥匙呀!钥匙都在您手里。您中午不回来,我又不跟着出门,在家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吃午饭干什么呀?吃完饭,要不了两个小时,您就会比现在还饿的。”听完伏尔泰这番道理,儒塞夫不觉面红耳赤,立即向伏尔泰道歉。
有些人很难用正话去说服。要想让他们改变立场,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旁敲侧击地以他们自己的逻辑帮其认识错误。
南宋年间,有位御厨粗心大意,没把馄饨煮熟就给端上了餐桌。不用多说,皇帝龙颜大怒,把厨师下了大狱。这件事情过去不久,皇帝观看了一个表演节目:两个演员扮做读书人,互相询问对方的生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突然,有一个演员跑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人都该下大狱。”皇帝大为纳罕,就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难道不应该那个没煮熟馄饨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明其用意,也觉得自己先前决定太过严厉,就赦免了“馄饨生”的厨师。
演员想要为下狱的御厨帮忙,必须期待皇帝认识到自己判罚的太过轻易。可皇帝是九五之尊,“君无戏言”。演员在古代又是贱职,更不可能跟皇帝直接进谏求情,只好旁敲侧击,利用皇帝“馄饨生下大狱”的逻辑,得出个“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的荒诞结论。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又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轻松戏谑间,演员们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位烟民在商场买烟后,现场点燃猛吸起来。但是,商场是禁烟场所,不允许公开抽烟。售货员上去阻拦,可这位顾客非但不听,还反问道:“既然你们不让抽,为什么要卖呢?”二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商店经理闻讯前来。听完两人各自的辩词,经理便笑着对这位“大烟枪”说:“我们还卖手纸呢,你也现在用?”一句旁敲侧击的俏皮话,把烟民说得理屈词穷。
旁敲侧击一般分为三种方式
一、警醒式暗示
警醒式暗示是指,利用逻辑关系,用与A事件看似无关的事情,激发对象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非恶意地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言语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对他们进行说服,但又不适合不顾情面地指责,就应当从侧面说一些看似与其无关的话题,以此达到启示、提醒、劝阻、教育的目的。
有位顾客到一家西餐厅用餐,由于对用餐礼仪不甚了解,他坐下后就把餐巾系在脖子上。这让经理很反感,就叫来一个服务员说:“你去告诉这位顾客,那样做不太好。”服务员接到指令,没有生硬地要顾客摘下餐巾,而是笑眯眯地说:“先生,你是刮胡子,还是理发呀?”话音一落,顾客立即意识到自己搞错了,赶快取下餐巾。
表面上看,服务员似乎说错了话,但正是这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提醒,让乘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没有太伤害他的面子。
要用好这个方法,就要言此而意彼时必须有幽默感,否则过于生硬就近于嘲讽了。
二、引发式暗示
引发式暗示是指,不直说A事件,而说与A事件紧密相关的另一件事,或者在与A事件密切相关的两个特征中说一个以引发对另一个的联想。
某大学数学系进修生、旁听生太多,结果普通在校生反而常常没有位子。这让大家很不舒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甲班班长一天上课前宣布:“为确保本班学生有座位,进修生、旁听生不得坐前六排!”意见公布后,班里的进修生、旁听生非常不满,与普通生的关系弄得很僵。
和甲班班长不同,虽然问题一样,但乙班班长则在课前说:“为了尽可能让来我班听课的进修生、旁听生有座位,请本班同学坐前六排。”结果,普通生的座位悉数得到保证,而进修生和旁听生毫无怨言地坐到后面。
都是让本班普通生坐在前六排,两个班级班长的说法不一样,结果也迥然不同。乙班班长巧妙地使用了旁敲侧击方法,他表面上强制本班同学坐在前面,但实际上也暗示其他学生坐在后面。这样以来,矛盾妥善解决,大家心悦诚服。
三、点化式暗示
点化式暗示是指,故意点出与对方意向紧密相关的另一件事,来引起对方对当前事件反应。
某公路路段有一个拐弯比较陡急,常常有不小心的司机在这里超速出车祸。为了减少伤亡,交警队在这个拐弯处竖一个牌子,没有写“请不要超速行驶”,也没有写“请减速行驶”,而是写上“六人在此丧命!”自从有了这个牌子,车祸数量果然锐减。
上述例子中,交警队使用的就是点化式旁敲侧击论辩方法。交警队的意图是,劝说司机不要超速行驶,但超速司机往往会置警示牌于不顾。于是,交警队改变了方法,用丧命人数来警告,就比善意的劝说有效——因为司机看到这些数字更能直接意识到超速的后果。。
某些场合,有人在情急之下会做出与自己身份不合的错误举动。这时候,点化式暗示就是最好的旁敲侧击方法,只要告诉其这么做的坏处就行了。一句话:说一百句好话,不如说一个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