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绘事后素。”他的弟子子夏立刻由此联想到孔子先仁后礼的思想主张。子夏这种举一反三的灵活思维受到孔子的赞许。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一事例领悟出辩论的智慧——触类旁通,由此及彼。
【经典今解】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贡问道:“贫穷而不去奉承献媚,富有而不骄纵傲慢,这种人怎么样呢?”
孔子答道:“可以吧。但是还不如虽然贫穷而仍然过的快乐,富有了而又爱好礼仪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象雕刻骨器、象牙、玉器、石器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了。因为告诉你这一点,你就能有所发挥,推知另一点了。”
孔子教育他的弟子子贡以及所有的人们,要做到安贫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子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孔子的教育中联系到诗经里类似的道理,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子夏问道:“‘美妙的笑靥真美好呀,顾盼多姿真多情呀!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说的是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就像绘画一样,不是最后用素粉勾画吗?”
子夏又问:“(您的说法使我想到)礼仪制度不是在后来产生的吗?”
孔子说:“给我启发的是卜商啊!如此,是可以和他讨论诗了。”
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子夏能够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再一次体现孔子鼓励并赞赏弟子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在我们辩论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样能体现出辩手高超的辩论智慧。
【古为今用】
方法1:管中窥豹,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犹如管中窥豹,从局部而见整体,由一木而见森林。在论辩中,尤其是批驳对手主张时,可以从对方的小谬误入手,然后再慢慢推导,由小及大,由个别到整体,逐渐批驳整个论点。
东汉时有个叫陈蕃的人,常常以名士自居。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到访,见他独居一屋,里面东西摆放得非常杂乱又很少打扫,所以看上去龌龊不堪。于是,薛勤便问:“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就反问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立志“扫除天下”,要做治国安邦的堂堂大业。有这种雄伟志向固然好,但如果我们看到一个连自己屋子都懒于打扫的人,谁会相信他可以“扫天下”呢?薛勤的反问,以小见大,有力地驳斥了陈蕃的狂妄轻浮。
以小见大这种论辩技巧,首先要求论辩者能够从较高层次上,以其敏感的认知能力和洞幽烛微的观察能力,从其所申辩的论说主张中抓住某一个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点。这一点抓住了,接下来才能触类旁通,引申扩张,从而达到论证自己观点,或者反驳对手论点的目的。
我们在进行论辩时,要集中注意力,选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点、一个方面,不要贪多。只有“小”确定了,我们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认清事物的整体面包,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取得辩论的胜利。运用以小见大这一论辩技巧,一定要选准突破口,务必集中兵力攻击其最要害、最敏感而又最易击破的一点。
千万要记住:以小见大的“小”必须与“大”有必然的联系,不然就会犯下以偏概全或推理不当的错误,给对手留下把柄。
在一次论题为“对外开放与走私贩私关系”的论辩中,正方认为走私贩私都是对外开放造成的,反方则对此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如果对方的说法能够成立,那么是否可以说我感冒是因为开了窗户?既然如此,为什么开了窗以后,有些人感冒,更多的人却身体健康如故呢?问题只能从自身去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上对外开放,其目的在于利用当前国际有利条件,借外国资本之水,灌溉我国现代化之花。我们是有度开放。问题是,有些不法分子一看见金灿灿的洋钱、洋货就眼花缭乱,挪不动脚,犹如蝇之趋腥,营营追逐。请问对方辩手,这能怪罪于谁呢?在改革的大潮下,有逐臭者,也有洁身自好者,有沉溺者,更有奋发向上者……
上则辩词中,反驳者使用以小见大的论辩术,从“感冒”和“开窗”这种生活中的小事切入,清晰地说明了开放与走私的关系。这样的做法,让说理既通俗易懂且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以小见大法,关键是要选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对象,虽小但实,虽短但精。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在论辩中,只有当我们选中的“小”有充分的代表性,我们才能更好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由此顺藤摸瓜揪出对手的论辩漏洞,这样才能“见一叶落而知岁将暮”。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实现霸业,令后者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当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前往探望:“看起来,你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你还有什么话要吩咐我吗?”
管仲说:“我希望大王能疏远易牙、竖刁、公子开方、堂巫这四个人。把他们留在身边,无论对您还是对国家都不会有好处。”
桓公说:“易牙是我喜欢的厨师。有一次我不过信口说,自己什么山珍海味都尝过了,就是还没有尝过蒸婴儿的味道。结果,易牙很快就把他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蒸给我吃了。他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疏远他呢?”
管仲反驳说:“从感情上说,没有哪个人不爱惜自己的亲生骨肉。易牙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爱,可以拿出来蒸给别人吃,他对大王是否很的爱惜呢?”
桓公叉说:“竖刁身为贵族,只不过为了来侍奉我,就阉割了自己进宫做事。他如此爱我,我怎么能够疏远他呢?”
管仲反驳道:“没有哪个人是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怎能真的对大王好呢?”
桓公又说:“公子开方是卫国人。卫国并不远,可他侍奉15年都没回家去看望自己的双亲一眼。他也不好吗?”
管仲反驳说:“开方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真正对大王好呢?这几个人之所以守在大王身边,其实都是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狼子野心啊!”
桓公听了终于有所悔悟,答曰:“善!”
管仲是一代贤臣,要进谏国君“亲贤臣,远小人。”但是,齐桓公却对四个看起来效忠自己的人难下痛手。管仲要齐桓公自己陈述之所以留下这些人的理由,然后各个击破,关键就是找准了目标。管仲以其敏锐的洞察力,通过齐桓公述说的几个生活片断,分别作出精辟分析。这种分析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而原因是目标具有可延展性。正因为“小”足够典型,管仲才能够从中“见”大,预测了几个人的伪善面貌,就此做了一番精彩论辩。
方法2:不拘成规,直接破的
1931年,国民党政府在通电中给请愿学生按上所谓的“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种种罪名,鲁迅先生为斥责国民党政府这一荒唐行为,特意在名篇《“友邦惊诧”论》的结尾引用《申报》的南京专电反驳:“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南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在反驳错误观点时,我们既可以反驳对方的论点,也可以反驳对方的论据,还可以反驳对方的论证。这里,鲁迅先生例举确凿的事实,直接反驳了国民党政府的荒谬论点,直接揭示了他们论点的错误、虚假,或者逻辑上的混乱,非常直接有力。
这样一种在辩论中直接反驳对立方论点的方法称之为“擒贼擒王、直接破的”具体实施方法多样:可以举事实反驳,也可以进行分析反驳,还可以澄清概念来进行反驳。
古人行军打仗,只有将贼首擒获,敌人便会溃不成军,才能算真正取得战争的胜利。而通过对对手的观点直接进行反驳借以驳倒对手的方法正如同打仗一样“擒贼擒王、直接破的”。在与对手的交锋中,就算我们驳倒了对方的论据或论证,也不能充分说明对方的论题是必然虚假或者必然错误的,充其量只能说明对方的论题有漏洞。要将对方彻底驳倒,还必须对对方的论题进行彻底反驳才行。这就可以说,在反驳对方时,直接反驳论点是一种最快捷的方法。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使用“擒贼擒王、直接破的”的方法,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大量确凿无疑的事实来佐证,在铁的事实面前,任凭对方如何信口雌黄也于事无补。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惟有刘备和孙权两股势力结合才能与之抗衡。当时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吴国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并请来诸葛亮说服一众谋士。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便充分施展了事实胜于雄辩这一反驳技巧。
在论辩中,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刘豫州得诸葛反不如其初”以刘备原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为论证。引出“诸葛亮言行相违”的结论。对此,诸葛亮根据事实,逐条反驳。
诸葛亮:“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诸葛亮首先指出了当时刘备所处的极为不利的条件这一事实:说明在敌我力量之悬殊的情况下,刘备敢于以弱对强,就是英雄。继而针对张昭提出的“曹兵一出,(刘备)弃甲抛戈,望风而窜”的说法,斥责张昭不论敌我实力悬殊,只看胜负结果是极其不客观的。同时进一步列举出“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辈心惊胆裂”这些刘备所取得的辉煌战果。让事实说明,败中有胜。有力反驳了张昭的说法。
其后张昭又言:“(刘备)上不能报刘表以安民,下不能辅孤子(刘琮)而据疆土”,诸葛亮先从主观与客观分析:指出荆襄之失,主观上是刘备出于大义“不忍夺宗室之基业”,客观上是刘琮暗降;紧接着又从得民与失民两方面作了分析。“当阳之败”是“豫州见有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虽然荆襄之失和当阳之败俱是事实,但失去阵地得到了民心,未尝有失。
在面对张昭等人的轮番攻击,诸葛亮见招拆招,通过对确凿事实的精准分析一一挡了回去,让张昭等人无言以对,败下阵来。这里使用的正是批驳论据的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具体的辩论中,在除了用事实辩驳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对手的论点,因为它同时也是检验某论题是否真伪的标准。辩手只要通过实践将对方的论题检验一番,其虚假性自然就会暴露无遗。
有一个人想要推销自己发明的士兵制服,便去拜访一位将军,并称自己制作的制服可以防弹。
将军不急着出言质疑,直接说道:“那好啊,你穿上它!我找个人来试试是不是真的防弹。”说罢,将军按铃叫来了随从:“你去叫上校带上枪到这儿来。”这个人一听,立刻抱着制服跑得不见踪影。
防弹制服是不是真的防弹,光用嘴说谁都不能保证真伪,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枪弹检验。防弹制服的发明者不敢自己穿上制服接受子弹的检验,他的谎言也就是不攻自破了。。
方法3:声东击西,言此意彼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将真正的兵力调动起来去攻打西边。这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东与西截然相反,声东又怎么击西呢?其实,虽然东与西大相径庭,但它们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会辐射到它周围的事物,在其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影响场。所以,使用声东击西的论辩方法,应该特别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