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一年甲午(公元1654年)
农历腊月十二日,纳兰成德出生于京师,是日公历1655年1月19日。成德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
成德父亲纳兰明珠是年二十岁,任銮仪卫云麾使。成德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女,顺治八年嫁给明珠。
此年三月,顺治帝第三子康熙出生,以旧历计,与成德同龄。同月,陈名夏以倡“留发复衣冠”等罪被处死。
顺治十二年乙未(公元1655年)1岁。
秦松龄成进士,授检讨。
顺治十三年丙申(公元1656年)2岁。
春,吴伟业任国子监祭酒;岁暮,以奉嗣母丧南归。
顺治十四年丁酉(公元1657年)3岁。
卢兴祖以工部启心郎迁大理寺少卿。(《满洲名臣传》三十六)
冬,顺天、江南等科场案爆发,顺治帝龙颜大怒。
顺治十五年戊戌(公元1658年)4岁。
吴兆骞以科场案赴刑部狱。
陈之遴流徙盛京,秦松龄罢归。
曹寅生。
顺治十六年己亥(公元1659年)5岁。
闰三月,吴兆骞出京;秋七月,抵达宁古塔戍所。吴伟业作《悲歌赠吴季子》。
顺治十七年庚子(公元1660年)6岁。
徐乾学中顺天乡试举人。
顾贞观在江阴会查继佐。
纳兰成德小小年纪以“善骑射”,“读书过目不忘”等,成为风靡京城的神童。
顺治十八年辛丑(公元1661年)7岁。
正月,顺治帝亡。皇太子玄烨即位,是为清圣祖。以内大臣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为辅政大臣。
二月,罢十三衙门,复设内务府。是年,明珠改任内务府郎中。
七月,“哭庙案”结,金圣叹等被处决。
康熙元年壬寅(公元1662年)8岁。
春,王士禛、陈维崧等有扬州红桥唱和事,王撰写《浣溪沙》。
冬,吴兆骞于宁古塔得顾贞观致书。
郑成功率军渡过台湾海峡,在台湾南部登陆,攻克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今台南市西安平)。
康熙二年癸卯(公元1663年)9岁。
庄廷明史案爆发,被杀者共七十余人,其中十八人被凌迟处死。
庄廷、庄允诚,被掘墓刨棺,枭首示众。
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年)10岁。
三月,明珠升任内务府总管。(《圣祖实录》)
春,顾贞观奉特旨考选中书,授内秘书院中书舍人。
七月初八,赋《满江红》词。
康熙四年乙巳(公元1665年)11岁。
吴兆骞授徒自给,与张缙彦等结七子诗社。
九月,康熙册封索尼之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康熙五年丙午(公元1666年)12岁。
四月,明珠由侍读学士升为内弘文院学士。(《圣祖实录》中,明珠由内务府迁内院及任侍读学士之时日不详。)
七月,侍郎黄玑上奏,科举考试恢复八股文、经书、策问三场。
顾贞观30岁,由顺天南元掌内囯史馆典籍。
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13岁。
成德自是年起,得董讷教授,学业大进。董讷,平原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编修,着有《柳村诗集》。
六月,辅臣索尼病死。
七月,圣祖康熙宣告亲政。
九月,纂修《世祖章皇帝实录》。
顾贞观随驾东巡。作七言绝句六十首。归,又为赋《六周歌头》一阕。
康熙七年戊申(公元1668年)14岁。
正月,建孝陵神功圣德碑。加鳌拜、遏必隆太师。
调整垦荒政策。
九月,明珠以弘文院学士升刑部尚书。
冬,明珠及工部尚书马尔赛往阅淮扬河工,至兴化白驹场。
顾贞观丁外艰归。
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15岁。
五月,擒鳌拜,禁止虐待奴仆和人殉。
六月,康熙皇帝下旨停止圈地。
明珠及兵部侍郎奉诏往福建招抚郑经。(《台湾外纪》)
七月,明珠解刑部任。
九月,明珠改迁都察院左都御史。
冬,徐乾学赴会试入京。
康熙九年庚戌(公元1670年)16岁。
颁《圣谕》十六条。改内三院为内阁,复设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大学士。于礼部举行经筵。
三月,徐乾学、蔡启僔中进士,徐乾学授内弘文院编修,蔡启僔为内秘书院修纂。
康熙十年辛亥(公元1671年)17岁。
二月,左都御史明珠、国子监祭酒徐元文充筳讲官。
八月,明珠疏请停止盐差御使巡历地方,从之。
成德补诸生,贡太学。时昆山徐乾学之弟徐元文为国子监祭酒,器重深之。
顾贞观告归。
十一月,明珠改迁兵部尚书。
康熙十一年壬子(公元1672年)18岁。
八月,成德结识韩菼,翁叔元,以三人同中顺天乡试,中举人。正、副考官为蔡启僔、徐乾学。其同榜有曹寅等。
康熙十二年癸丑(公元1673年)19岁。
正月,在南苑,大阅八旗将士。此后或行大阅于卢沟桥,或玉泉山,或多伦诺尔;地无一定,时间亦不以三年为限。三藩之乱爆发。
再次禁止虐待奴仆和人殉。
准噶尔部内乱。
二月,成德会试中式。会试主考官杜立德、熊赐履等。
三月,成德忽得寒疾,未能进行殿试。
五月起,逢三、六、九、日,至徐乾学邸讲论书史,日暮始归。得徐乾学、明珠支持,开始着手校刻《通志堂经解》。是月,成德撰《经解总序》初稿。
秋,徐乾学以康熙十一年壬子(公元1672年)乡试获罪南归。成德作《秋日送徐健庵座主归江南》四首及《即日又赋》等诗送行。
冬,成德开始撰辑《渌水亭杂识》分四卷。
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20岁
五月,爱新觉罗保成(嫡长子,皇次子)出世,皇后崩于坤宁宫,谥号“仁孝皇后”。
是年,成德娶夫人卢氏。卢氏为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又纳庶妻颜氏,颜氏家世不详,其归成德或略早于卢氏。
朱彝尊访成德于第。
十二月,康熙帝拟前往亲征三藩叛乱,各大臣以京师为根本重地,且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力谏乃止。提督王辅臣在陕西策应三藩叛乱,杀经略莫洛。
康熙十四年乙卯(公元1675年)21岁
十月,明珠转吏部尚书。
十二月,册嫡子保成为皇太子,诏告天下。成德避太子嫌名,改名为性德。
是年,性德长子富格生,为颜氏夫人出。
性德与张纯修交益密,每有郊猎。《风流子(秋郊即事)》或作于此年。
性德与严绳孙过从甚密,严绳孙移居性德邸中,叠有唱和。《眼儿媚(红姑娘)》、《满庭芳(题芦洲聚雁图)》或作于此年。
是年,秦松龄从军湘楚,以严绳孙介绍,性德致书问候。
康熙十五年丙辰(公元1676年)22岁
三月,性德中二甲第七名进士,翁叔元等同年及第。
年初,皇太子保成更名为胤礽。《进士题名录》性德榜名已作“成德”,知“成”字不必再避。嗣后容若手书、印章及朋友书文俱称成德,不再称性德。
性德中进士,久无委任。后任命为三等侍卫。
春夏间,顾贞观入京,经过徐乾学、严绳孙等介绍,认识性德,引为知己。性德为其题词“侧帽投壶图”《金缕曲》词,一时传遍京师。
是年,性德以诗词才藻大获称誉,似与王士禛有关。
初夏,严绳孙回南方,性德作《送荪友》诗、《水龙吟(再送荪友)》词以赠之。时南方战事方炽,性德有立功疆场之愿,故诗词中有所言及。
秋,吴县穹窿山道士施道源入京设醮,旋还山。性德作《送施尊师归穹窿》、《再送施尊师归穹窿》。
冬,顾贞观寓居京师千佛寺,冰雪中忆及兆骞,赋《金缕曲》二阕以词代书,性德见之泣下,答词有“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之语,应允五载为期,营救兆骞入关。顾贞观《弹指词》卷下《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时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性德赋《金缕曲》,表明汉槎归计,一身任之之决心。《纳兰词》卷四《金缕曲·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是年,郑谷口在京行医,朱彝尊赠诗,性德识郑谷口当在此年。秋,郑谷口南还。
《侧帽词》或刻于此年。性德开始与顾贞观合编《今词初集》。
十月,康熙帝命讲官讲《通鉴》。耿精忠势穷而降,三藩叛域浙、闽、陕渐次平定。
康熙十六年丁巳(公元1677年)23岁
五月三十日,卢氏卒,厝灵于双林禅院。
七月,明珠升任武英殿大学士。秋,性德始任三等侍卫。九月,作《沁园春》悼亡词。着《合订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成。继作《通志堂经解》诸序。初编《饮水词》成。春,顾贞观南归。
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24岁
下诏取博学鸿儒,陈维崧、严绳孙等入京。陈维崧一度居性德舍,继编《今词初集》。
闰三月,顾贞观、吴绮在江南,为《饮水词》作序。马云翎卒。
七月,葬卢氏于京郊皂荚村。
康熙十八年己未(公元1679年)25岁
春,开博学鸿儒试,严绳孙、秦松龄、朱彝尊、陈维崧等中试,授检讨。
夏,与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张见阳等集渌水亭观荷。
秋,张见阳赴江华任县令,性德作《菊花新》词送之。初葺茅屋,以候顾贞观来京。
《饮水词》、《今词初集》刊成。
康熙十九年庚申(公元1680年)26岁
姜宸英南还,性德作《金缕曲》送之。
约于是年娶官氏。
是年,性德以侍卫司上驷院马政,出牧柳沟、黄花城等近边地牧马。
顾贞观入京,居性德为其所筑茅屋。
康熙二十年辛酉(公元1681年)27岁
七月,顾贞观奔母丧南还,年底重入京。
十月,吴兆骞自宁古塔抵京,居徐乾学府中。
是年,三藩之乱平。
吴兴祚擢两广总督。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公元1682年)28岁
元月,与陈维崧、吴兆骞、顾贞观等宴集花间草堂。
春,扈从东巡,至盛京、奉天、吉林等地。
夏,重值内廷,作《西苑杂咏和荪友韵》。升二等侍卫似在此时。
秋,随副都统郎坦奉使索伦,岁末还京。
五月,陈维崧卒于京师。
吴兆骞与顾有孝等合编《名家绝句抄》,性德为之作序。秋,吴兆骞南还省亲。是年,顾贞观南归。
十一月,以《太宗实录》告成,明珠加太子太傅。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公元1683年)29岁
二月,扈从赴五台山。
冬,吴兆骞入京,居性德府中,仍为揆叙之师。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公元1684年)30岁
五月,扈从至古北口外避暑,七月底归。
八月至十一月,扈从南巡,至金陵、扬州、苏州等地。在金陵会曹寅。
七月,吴兆骞卒于京师。
十二月,姜宸英为性德作《三十初度》诗。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公元1685年)31岁
春,任一等侍卫。
四月,严绳孙南归,性德赋诗送之。
五月,与梁佩兰、顾贞观、吴雯、姜宸英等集花间草堂,各赋《夜合花》诗。次日得疾。五月三十日卒。
身后: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公元1685年)
秋,沈宛生遗腹子富森。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公元1686年)
性德葬京郊皂荚村。
徐乾学撰《墓志铭》、《神道碑文》,顾贞观撰《行述》,姜宸英撰《墓表》、严绳孙等十八人撰《祭文》、张玉书等六人撰《哀词》、蔡升元等五人撰《挽词》、徐元文等二十七人撰《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