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1800000001

第1章 必将被篡改——秦始皇遗嘱(1)

与丧会咸阳而葬。——《史记·秦始皇本纪》

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史记·李斯列传》

这是秦始皇临死前的遗嘱,只有几个字。要公子扶苏来咸阳参加他的葬礼,并将帝国军队交予蒙恬。可惜,这份遗嘱并没有得到当事人的实施。遗诏被篡改,也必将被篡改。因为遗嘱的被篡改,而导致了大秦帝国的灭亡。个中原因自然有赵高、李斯与胡亥的谋篡,可最终原因,要归罪于秦始皇自己。

1、今年祖龙死

始皇三十六年(前211)秋天,帝国一位使者在华阴平舒道遇到一人,由于当时是黑夜,那人手中所持玉璧晶莹透亮,照得使者眼睛生疼。他拦住使者说:“替我送给滈池君。”使者大惊,因为他跟这个叫滈池君的水神并不熟。他认为自己撞鬼了。

还未等他解释,持玉璧的人又说道:“今年祖龙死。”

使者又是大惊,这句话就是指今年始皇帝要死。正欲问缘由,那人忽然平地消失。使者怀着十二分恐惧的心把玉璧捧回朝廷,向秦始皇陈述了一遍。秦始皇沉默许久,慢慢地说道:“山中鬼怪只不过能预知一年的事。”

他并不否认有鬼神,却不肯相信鬼神真的能预料生死。可当他把那块玉璧仔细观看后,冷汗直冒。原来,那块玉璧正是他八年前出外巡视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当时,他曾扔下许多人去寻,不但玉璧没有找到,人也没有再上来。

他想,现在已是秋天,即使真的山鬼显灵,剩下的几个月,自己安分一点,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但他终究还是惶恐不安,他找来巫师进行占卜,结果让他很满意,只要迁徙就能避此难,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将三万户人家迁移到了北河、榆中地区。

如果说,这件事若不是山鬼所为,那么,就该与谶纬神学有关了。谶纬神学是中国古代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政治宣传心理学,以此为谋求权力这或已登上权力宝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从而收服具有传统天命观的民众,证明其权力的合理性,或是证明其造反的合理性。

“今年祖龙死”无疑是一句谶语,它的出现告诉了秦始皇,有人希望你死,如果你不死,就会有人来杀你。不论是老天还是凡人,总之,你是要死的。

秦始皇当然很害怕,他自己就是一个相信鬼神的人。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他最恐惧的是,这样的事已不是一次了。就在这年初,有人报告他,在东郡从天而降一块大石,上面有“始皇死而地分”六个大字。他立即派出御史查案,但御史让他很失望。于是,他用军队把大石旁边的所有居住人口全部杀掉,并将大石烧成灰。

如果说,211年初的石头刻字事件还只是让他愤怒与惊恐并存的话,那么,这一次的山鬼事件就让他只剩下惊恐了。

秦帝国的百姓似乎还没有把自己融进这个帝国,他们无论是刻字还是装鬼,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用嘴巴或是文字让秦始皇尽快死掉。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至少也应该让秦始皇活得很不开心。

秦始皇的确很不开心,太多的事情实在无法让他开心起来。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他平安地度过了前211年。前210年,他在琅琊召来了当初派往大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徐福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按照这位徐术士的说法,本来是找到了,但有一条大鱼保护着不老药,凡人根本无法靠近。秦始皇烦躁不安,一天夜里,他梦到了一条大鱼化作人样与自己交战。醒来后,他冒着冷汗问巫师。巫师告诉他,此鱼是水神,若能将其诛灭,定能得长生不老药。

实在是太巧了,秦始皇想,徐福说得大概不错,不老药果然有神怪保护。为了给徐福扫除障碍,他亲自带领士兵登上大船入海,大海有大鱼是情理中事,秦始皇果然就碰到了一条大鱼,并用弩射死了这条大鱼。他心里稍稍得到了点安慰,第一,长生不老药有希望了;第二,自己能打败神怪,就证明自己并非是凡人,非凡人都是有上天保护的,自己不可能死于意外。

一个精神原本就不正常的人一旦得到了些许安慰,就更加把自己的不正常坚信如磐石。他始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的死期快要到了。

该年六月份,他巡游到了平源津,突然就病倒了。从史实来推断,秦始皇患的应是因中暑而突然引发的心脏病。这种推断不是没有根据,长期的挫折与刺激让他消极情绪不断爆发,屡屡导致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脏承受的冲击太大太多,心脏病的必然性与可能性一定存在。另外,身心本不健康的他,旅行几千里后精力消耗极大,身心对环境的适应与抗御能力降低,结果酷夏中暑,而引起心脏病发。

但是,他始终不让人知道自己生病,并且非常讨厌别人提到“死”、“病”一类的字。因为他认为,还有两样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曙光,一是徐福的不死药,另一个是他射死的那条神鱼带给自己的“自认为”。

所以,他始终对后事,包括帝国的未来,一点都不上心,大秦帝国已经走到悬崖边,秦始皇却不去拉。他身心俱疲,却不相信自己可以死。

那么,在今天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秦始皇如此明目张胆的相信自己的“愚蠢”信念呢?他对自己的生命处心积虑地在意,而对秦帝国,他到底有没有在意过?

2、错误的方法

秦始皇的少年并不幸福,从落难王孙到秦国国王并没有让他得到一丝心理的安慰。他灭六国很可能是出于一种不健全的偏激心理,秦国从商鞅变法后就完全有实力可以灭掉六国,这从秦始皇灭六国的战略上可以得到证明。但为什么是秦始皇而不是他的前几任国王,说到底,不过是历史的偶然。

从个人才能角度来讲,秦始皇无疑是个天才,中国几百位皇帝中,秦始皇无疑称得上中上之才。称帝后,他让李斯进行的一系列帝国举措都是与当时形势相符合的。但就在前221年,他有了一种忧虑就是,六国复辟。

试想,“皇帝”在那个时代不过是他的一个发明,他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并不代表六国都认可他这个天下之主。于是,许多六国遗孤都将矛头对准了他。前221年,曾经刺杀过他的荆轲同党高渐离险些用乐器筑要了他的命,高渐离的这一击让他对六国贵族与六国热血青年产生了戒备心理,他杀掉高渐离后,再也没有亲近过六国的人。

这件事不过是在肉体上伤害了他,而发生在前219年的儒生讥笑事件彻底伤害了他的心。这一年,他东巡郡县,并谦虚地与鲁地七十多位儒生商讨刻石颂秦德,秦德是否存在,秦始皇与那些儒生们自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秦始皇看来,他把百姓更名为“黔首”就是一种德,并且让黔首有田种,承认土地私有,这都是一种德。可他忘了,这种德是在血雨腥风后施舍给六国百姓的,并且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六国百姓得到的他所谓的“德”几乎趋近于零。

儒生们让他失望了,以一种近于嘲笑的不合作态度让他心里十分不痛快。所以,他先前准备让儒生们参加封禅大典之事并没有实施。可那天不巧下起了大雨,他狼狈地躲在大树下,幸灾乐祸的儒生对此极尽挖苦之能事。秦始皇本可把这些人一杀了之,但为了以牙还牙,他封了为他挡雨的松树为大夫,这无疑给了鲁地儒生一个嘴巴——鲁地儒生连植物都不如。

最让他恐惧与痛恨六国后人的是下面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前218年,他在东巡途中遇到了韩国贵族张良和一个能挥舞几百斤重大铁锤的刺客,幸运的是,刺客挥出去的大铁锤击中了他的副车,里面坐得是谁,不得而知,可以知道是,无论坐的是谁,都成了肉饼。秦始皇面对着一堆肉饼,愤怒与憎恨情绪一发不可收拾,他下令全国搜捕,可张良与刺客并没有捉到。秦始皇的心情十分不好。两年后,第二件事发生了。这一年12月,他穿着便服对都城进行秘密考察,想不到在兰池,他遭到了偷袭,偷袭他的人虽然被自己的武士击杀,但他的恐惧再一次升温。他坚信,偷袭他的人定是六国后人。

试想,他当初挥戈扫六合,英雄之气充斥宇宙。而现在,却被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骚扰得心神不宁,这样的反差,无论是谁,都受不了。

刺客是来问候他性命的,这让他对生命产生了恐惧;而延展出去,一旦他死掉,秦帝国的江山该何去何从?帝国坚决不能垮掉,他的理想是万万世都是赢家的人来坐天下。

事实上,想要实现他的这种理想,至少有一百种方法,而秦始皇,却偏偏选了一种最错误的方法——延续自己的生命来维持帝国的永恒。

刺客的暗杀,衰老而死,国亡而死,这三种死亡的威胁始终笼罩在秦始皇头上。在对待第一种威胁上,秦始皇在全国各地对六国人士与贵族进行打压,并对自己出行的保护措施做到完美无缺;在对待第二个威胁上,他派出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对待第三种威胁,他下令毁坏旧国城郭,决通堤防来让六国人无所依凭,他又修建万里长城,来抵挡匈奴。这位千古一帝认为,自己能创造帝国的统一神话,就必能永恒地维持这种神话。

寻找长生不老药在今天看来是愚昧之极,但几千年后的人们会不会认为我们今天寻找外星人是愚蠢的想法呢?

秦始皇并非泛泛之辈,一个普通人创造不出那么强大的帝国,并且信任李斯将帝国的一切制度实施。可为什么,他实现“万万世”理想的方法不是安排接班人而是要自己长生呢?

3、两个儿子:不孝与无能

关于接班人问题,秦始皇不是没有想过。他能说出帝国江山延续万万世,就证明他始终会把帝位传给下一代。可他的下一代太不争气了。

秦始皇有子20余人,而史书中较多记载的只有长子扶苏和少子胡亥,这两人也当是秦始皇诸子中最有可能的皇位继承者。扶苏是长子,理所当然;胡亥是他最喜爱的儿子,立他为帝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两个儿子都不能让秦始皇满意,在他看来,扶苏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孝子。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因不满一些儒生的复古言论,在李斯的煽动下,于咸阳坑杀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扶苏知道后,对他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而您却以重法治之,天下人心恐不安。您要慎重啊!”

秦始皇并没有觉得儿子的话正确,他反而觉得儿子总跟自己作对,特别是在一些政治见解上与自己截然相反。于是,一怒之下将其赶出宫廷去北边给守卫北方的蒙恬作监军。

扶苏被贬到边疆,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是想让扶苏去边疆锻炼一下。但是,从任何角度来看,即使秦始皇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因为他始终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两年后死掉,他一直在等着徐福的不死药。

胡亥是他最疼爱的儿子,是他第十八个儿子。但胡亥太年轻,这倒不是关键的。关键就在于,胡亥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材料。他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了一直跟随胡亥并教导胡亥的赵高都教给了这个小儿子什么,是一些整人的刑罚和奇技淫巧。

一旦对后继者失望后,有人会去培养后继者,而秦始皇选择了放弃。他从自身来寻找方法,希图可以解决这种尴尬局面。他的方法就是延续自己的生命,等着后继者成为他满意的人为止。

事实上,这只是秦始皇选择延续帝国生命方法的决定因素之一。用我们今天的理解力来讲,扶苏与他政见不和并非不可调和,他完全可以跟扶苏谈谈帝国的开创和当下形势要严刑峻法的必要性。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扶苏赶到了边疆,等死。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呢?

这个因素就在扶苏劝谏他不可用重刑的事情中。这件事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焚书坑儒”中的坑儒事件。

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巡游到碣石,派出前燕人卢生寻找两个传说中的神仙。但卢生没有找到,秦始皇随即又让石生带领人去寻不死之药,和卢生一样,石生也是空手而归。为了不让秦始皇发火,卢生编织出一个浪漫的并可实施的谎言,只要恬淡为上,就可为真人,真人就能引来神仙。秦始皇从此后就称自己为真人,不称朕。并在咸阳旁边二百里内建神仙所居住的房子,还作了一首他认为的神仙歌,让人唱给他听,并且还学着唱。

要知道,让一个患了气管炎的人唱歌,简直就是对他的凌辱。秦始皇为了得到仙药,付出了太多代价。结果,不但未得,卢生还抽风似的聚集了一群人说他坏话。秦始皇在羞恼与失望和怨愤等复杂心理的交织中,狭隘的复仇意识产生了。

于是,他捉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这些人都是为他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人。他将这些人全部杀掉。而扶苏站出来却说,杀了这些人影响不好。

秦始皇如何肯听,在他看来,这些人欺骗了自己,不但没有找到不死药,居然还敢说自己的坏话,无论如何,他们都该死。扶苏的劝解更让秦始皇恼羞成怒,情绪失控之下,他无法也不可能对扶苏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因为他坑儒,本身就是一件没有道理可以讲的事情。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秦始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听一个乳臭未干的儿子的话。

两个准后继者都不能让他满意,他很空虚,寂寞,不知该从哪里下手。索性,他什么也不想,一心把精力都放在了寻找不老药和炫耀自己的辉煌业绩上了。

4、一个胆汁质型的帝王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秦始皇是个典型的胆汁质型的人。这种人高度自信又高度自负,谦恭而又骄横,果断而又武断,信人又疑人,大度而又狭隘,理智而又冲动,平和而又暴躁。个性优劣混合,至于到底发展到哪一极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压制和环境因素。

秦帝国当时的环境显然不能让秦始皇自信谦恭大度而平和,帝国初成,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前215年,有人献上一份匈奴人自己制作的“录图书”,上有“亡秦者胡也”一语,他大怒,对匈奴进行了征伐。这次北伐匈奴以胜利告终,但只是减轻了他对匈奴威胁的担忧,惨重的代价,北方地理和北匈奴的“善走善战”的特点始终让他心有余悸。

一年后,他又对匈奴进行第二次全国性战争,同时,他南征百越。战争的残酷与物力人力的逐渐褪去让他始终产生着焦虑,这只不过是在帝国外部的焦虑。在帝国内部,六国人士的反击和他肉体死亡的威胁一直在提醒着他,并且让他死去活来地担忧。

历史往往告诉我们一件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它。那就是:非常之事必是非常之人所为。一个非常之人,如果用平常的思维去揣摩他,必将失败。秦始皇就是这样的一个非常之人,所以,在自我压制上,他不可能做到。

于是,他开始了对自己不利的行动。战争早已让百姓生不如死,而他还要建造自己的陵墓和居住的宫殿,并大批移民。这一切把百姓往火坑里推的行为并没有让他幡然醒悟,确切地说,当一个人站在最高峰,认为自己能做到一切的时候,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没有人可以让他觉醒,更没有人敢让他觉醒。

同类推荐
  • 少年书生万户侯

    少年书生万户侯

    纵横官场靠什么?才干?金钱?还是,老爹?拍马?或纯粹靠运气?古往今来,多少人欲入官场而不得其门,想混官场而不得其法,最后落得个年华老去、一事无成的还算幸运,更有糊里糊涂做了刀下冤鬼的更是不计其数。做官的窍门到底在哪里?凌子默,一个绰号“稀饭”、只会在家畅享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少年郎,因为五年前的一次无妄之灾,家道中落,寄人篱下,不得不重拾学而优则仕的老路,一脚踏进了波谲云诡的天朝官场,靠着自己的人脉奇缘,剿抚如意神教乱党、平定苗疆、查处贪腐大案、威镇雁门关大战北狄、最后卷入宫廷内斗,开始了波澜辉煌的官场之路,玩转官场兵法、腹黑万里封侯……
  • 崛起在大明

    崛起在大明

    他就是一个现代小流氓,意外穿越到明朝末年,附在李自成的身上。凭着微薄的一定历史知识以及人们的一些谈论,他开始了改变历史之路,逆转李自成的命运。流氓的性格,淡漠的道德观,以及现代人的观念,使得他在明末混的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从众多起义军头头之中,脱颖而出,打破得过且过的小农思维束缚,更加具有战略思维,卓越眼光。整肃起义军的队伍,强化起义军士兵的军事素质,从而建成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打破历史的魔咒,改变大顺朝的命运,不再是短短的建国四十三天,而是亘古长存,推翻明廷。向南,吞并南明;向西南,兼并大西政权;北伐,消灭后金,从此历史上不再有清廷这个朝代。
  • 傲绝天下

    傲绝天下

    一个废柴赘婿,如何逆天?执掌命运,舍我其谁?!君临炼气大陆,留下的不仅是传说......
  • 战国头号霸主

    战国头号霸主

    《战国策》载:商鞅建议尊魏为王,劝谏秦孝公,曰:“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从商鞅游说魏国称王始,魏惠王便将矛头转向了齐、楚等国。魏国从此踏上不归路。当徐徐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了公元前342年的齐魏马陵之战,且成了魏国太子申。危急关头,徐徐站在微风中捋了捋鬓发,感慨道:“还从未想过,有一天距离成王竟然只差一步之遥。”虽然这一步的跨度似乎有点大!……河西之战,在公子卬被骗后依旧没能取胜的秦军中,商鞅茶饭不思,始终猜不透是谁搅动了本该稳胜的局面。而这,仅仅只是徐徐在战国大乱斗中的一个开始。
  • 明月需暂隐

    明月需暂隐

    乱世繁星下,明月需暂隐。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炎已衰,群雄并起,中原八国竞相变法图强,称霸一方;这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月隐、不留风、九陵卫这些潜藏在暗处的组织,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在江湖上掀起阵阵血雨腥风;这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田理、申公这些大浪潮时代的风流人物,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门推荐
  • 祁山祖师

    祁山祖师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人死了就是死了,或化为虚无或变成一粒粒的沙子成为土地养分。别看那些网络小说或者电视上演的那些轮回啊地域天堂那些的都是杜撰的,人们自己想象死后的风景,事实上又有谁真正的体验过死后的事情?又有谁能告诉你死后是什么样子的?
  • 创想空间

    创想空间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星球;他们为什么就这么漂浮在宇宙空间中,按照自己的轨迹循环运转着;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纯在,其他星球却没有;为什么会有月球绕着地球转,他老这么转不头晕吗?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为什么........
  • 傲世纨绔

    傲世纨绔

    柳青山穿了,还穿在了阿狸身上。但是尼玛谁能告诉我这些想推到自己的人是怎么回事,我只想安静的调戏调戏妹子。你们在怎么就是不肯放过我,算了,身为英雄联盟玩家还是组建一支佣兵团吧。lol佣兵团。虽然拥兵团成员是兽人,而且不听指挥。可是……好吧,我还是乖乖回地球吧!
  • 光华琉璃只为一笑

    光华琉璃只为一笑

    实力独尊,血之帝国,神秘血族,大漠之外,妖娆蛇族,阴阳轮回,舞天地,转乾坤!樱花布丁正式改名为:Sakula布丁
  • 绝代风华:鬼王倾世缘

    绝代风华:鬼王倾世缘

    当杀手被背叛穿越异世,如何?先玩转再说,当姨娘恶姐欺负,如何?先踢飞再说,当劫匪拦路抢劫,如何?先下手为强在说,当路遇妖孽桃花,如何?呃......貌似打不过,养眼疼我,先收了再说【新手初笔】
  • 我们要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我们要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小慕青与小杨梓铭在草地上玩耍,小慕青对她的梓铭哥哥说:“梓铭哥哥,明天我们还要一起玩好不好!”梓铭哥哥:“好。”n年后,某女“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某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想陪你一辈子。”某女:“那我们要一直在一起好不好!”某男:“好。”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恶魔执政官

    恶魔执政官

    曹楠穿越到了一个奇怪的空间,意外地得到了另外一个身份和一个八翼天使的灵魂,从此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旅程!一日两更,下午六点一更,十点左右还有一更,读者朋友可以放心收藏,希望你们会喜欢!
  • 我想守护想要守护的

    我想守护想要守护的

    迷人世界,生活的美好从校园时代开始了,从校园的满脸幼稚接触各种感情的交集到最后的学业完成毕业时的各种不舍,就让我们一起回忆校园时代的各种欢笑,烦恼和情谊。
  • 开局一只利欧路系统

    开局一只利欧路系统

    异兽流,主讲主角变成利欧路的无敌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