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1100000025

第25章 建设铁的军队(4)

正是这股狠劲,形成了近战歼敌的优良传统。徐向前回忆说,当时,敌众我寡,敌优我劣,敌强我弱。不仅战略上如此,且战役战斗中也往往如此。每次敌人"会剿"、"围剿"的兵力,均数倍、十数倍于我。敌人有飞机、大炮、自动火器和充足的弹药,我们没有。我们只有步枪、撇把子、大刀和马尾手榴弹;从敌人手里缴来些迫击炮和轻重机枪,但缺乏弹药,坏了又无法修理。在这种条件下,我军靠什么去战胜敌人呢?主要就是靠士气,靠勇敢,靠有股非消灭敌人不可的狠劲,靠短兵相接,刺刀见红,手榴弹开花。这就是近战。或攻或防,或迂回或突击,不接近敌人不打,五百米不打,三百米不打,二百米不打,单等几十米以内再打。一锤子下去,敌人倒下一大片,惊慌失措,锐气顿挫。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我军的优势,减杀敌人的优势,迅速克敌制胜。红四方面军历次战役战斗的胜利,充分证明了近战手段的强大威力。我们的火力火器不行,远远落后于敌人,如果又不实行近战歼敌,所谓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争取胜利,便是空谈。而要近战歼敌,杀出部队的威风来,关键在于一个"狠"字。两军对垒,势不两立,你死我活,必须"狠"字当头,力争多多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是保存自己的最基本的手段。"宋襄公之仁"和"菩萨心肠"乃自取灭亡之道,为我军所鄙弃。只有对于放下武器的敌人,我们才施以"仁政",宽大处理。

这种狠的战斗作风是哪里来的,徐向前认为,它来源于红军指战员高度的阶级觉悟。没有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敌人的无比憎恨,没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打仗是狠不起来的。

第二是硬。

徐向前认为,部队作战,不但要狠,而且要硬。程咬金的三斧头,狠是狠,但砍完就"撒气马"。没有后劲,过不得硬,是不行的。尤其在战役战斗的严重、惨烈、危急时刻,部队一定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真正拿得出,挺得住,过得硬。这股硬劲,有时能起到反败为胜,化险为夷,扭转整个战局的重大作用。红四方面军历经许多艰险危难的严峻考验,树立了过硬的战斗作风。一部红四方面军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不断同敌人打硬仗、恶仗,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历史。那个时候,我们叫做"硬着头皮打"。

为什么必须要硬,要敢打硬仗,恶仗?徐向前具体分析了红军作战的条件,指出了这种作风对于红军的必然性。他说,我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作战,虽然主要采取"避强击弱"的作战方针,但打的却多是硬仗、恶仗,轻而易举取胜的战例是不大多见的。这是因为:(一)根据地范围有限,又处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敌人的"会剿"、"围剿",一次比一次规模大,时间久;投入的精锐部队,也一次比一次众多。红军回旋余地不大,要想完全避免同强敌、众敌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敌我力量的悬殊,使红军的劣势地位短期之内无法改变,因而即便是敌人的弱军(与其强军相对而言)同我们作战,也往往有恃无恐,其嚣张气焰和拼死决斗的程度,相当可观。国民党正规军如此,杂牌军如此,反动民团也如此。同我作战的敌军,几乎没有成建制倒戈的事件发生;我拔掉某些根据地边缘地带的反动民团寨子,也不容易,原因就在这里。(三)虽然各路敌军"围剿"根据地时,互存戒心,各保实力,给我以可乘之隙,但在对付红军这一点上,他们毕竟有共同的利害关系。我拣某一点或某一路弱敌去打,有时会遇到他路敌人迅速来援的情况。我军必须连续作战,进而打破援敌的包围和夹击。"围点打援"时,援敌来势凶猛,人数众多,要吞掉他们,更是需要花费力气的事。(四)特别在我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转战的情况下,敌人疯狂围追堵截,有些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险战斗,避也避不开,非打不可。所以说,我们那时打的许多仗,的确是硬着头皮干的。形势所迫,斗争需要,不这样干怎么行呢?如果部队只想拣省劲的仗打,一见到硬敌、众敌就望而生畏,远走高飞,不敢抓住战机,尽一切可能去夺取胜利,那就势必走向消极避战和逃跑主义,要打破"围剿"和壮大红军是不可能的,想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徐向前认为,谁胜谁负,除了主观指导正确与否外,部队在节骨眼上能不能过得硬,熬得住,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进一步分析说,部队作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关系双方主动地位的一个口子的突破,一个制高点的夺取,一个防御阵地的固守,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剧烈而残酷的冲杀和拼搏。这是较劲的时刻。谁能咬紧牙关,压倒对方,谁就会取得先机之利,推动战局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情形是,由于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敌我力量悬殊或我方出现某种失误等原因,部队突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例如,黄安战役"围点打援"时,我障山阵地被援敌突进,已经危及方面军总指挥部的安全,使战局面临逆转的极大危险;漫川关战斗中,我军遭敌重兵包围在深山峡谷地带,险遭全军覆灭的命运。在这种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部队顶得住,冲得出,结果转危为安;否则,将不堪设想。再一种情形则是敌我双方旗鼓相当,鏖战到精疲力尽的地步,看来几乎已无战胜对方的希望。然而,这也正是需要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刻。坚持下来的就容易取胜,反之则功亏一篑,甚至招致完全失败的结局。我们当时强调部队在鏖战的最后关头,一定要有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毅力,以便把敌人熬垮,趁势歼灭之。假如失去了这种机会,等他们缓过劲来同我们打,你想消灭他,谈何容易!当然,这种硬,决不是不顾需要与可能,不讲战术的死打硬拼。

如何培养部队的过硬作风?徐向前认为,关键在干部。他常说,只有不能打仗的官,没有不能打仗的兵。兵是干部带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兵。假如干部惯于打滑头仗,他能带出部队的过硬作风来,才是见鬼的事呢!

徐向前还生动地回忆他到鄂豫边区带兵时的情形,说:"我刚到鄂豫边区带兵打仗时,敌人的机枪嘟嘟嘟嘟一响,不少新兵赶紧趴在地上,动都不敢动。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样站在那里指挥战斗,子弹嗖嗖从身边穿过,不予理睬。搞上几次,部队就不怕机枪了。杨平口战斗,是鄂豫皖红军第一次打大仗---红一师的千把人伏击川军的一个团。能不能把敌人吃掉,是个未知数,大家没有把握。战斗打响后,我和师政委李荣桂、参谋长刘英,提着驳壳枪带头冲锋,哪里吃紧到哪里去。这一仗,将敌人全歼,对指战员鼓舞甚大。再打类似的歼灭战,部队就有了信心和办法。红一军、红四军时期,象许继慎、周维炯、蔡申熙、刘英等同志,都是敢于和善于打硬仗的干部,对形成部队的过硬作风,起了重大作用。"

第三是快。

徐向前认为,"兵贵神速"。时间就是力量,就是胜利,就是军队的生命。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重视时间对于军队和战争的意义。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的我军,更是这样。我们在战争实践中练就了"走"和"打"的两套本领,凭着它去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这两套本领的施展,都离不开一个"快"字。

对于"快"在"走"中的作用,徐向前说,敌人的"会剿"、"围剿"来了,四面围攻,分进合击,张牙舞爪,凶得很。我们打不赢他们,首先就得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同敌人"捉迷藏"。那时部队行装简单,人人有副铁脚板,地理条件熟悉,又有群众掩护。命令一下,干粮袋一背,一天一夜走上一二百里地,不成问题。敌人当然不如我们,走走停停,拖泥带水,所以尽管他们处于主动进攻地位,兵力、装备占绝对优势,但因丧失了时间,达不到围歼主力红军的目的,结果其主动和优势,便至少减杀了一半。我军赢得了时间,飘忽自如,拖着敌人转来转去,直到把他们拖到疲竭不堪的程度,进行反攻,聚而歼之。由此可见,红军的走,对打破敌人的优势和主动地位,改变自己的劣势和被动地位,关系是何等的重大。我们愈是走得主动,走得隐蔽,走得神速,便愈能达到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歼敌致胜的目的。徐向前还以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的长途转战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他说,当时,前有敌堵,后有敌追,我们边打边走,边走边打,分秒必争,和敌人比速度,抢时间。敌人走大路,我们翻岭走小路,慢一点就有被敌人包围、消灭的危险。当时,我们真是拼上命去和敌人竞赛,所以才终于甩掉了敌人,取得在川北立脚建立根据地的时机。可以说,我军西征转战的胜利,一不靠天,二不靠地,靠的是行如疾风的飞毛腿、铁脚板。

对于"打",徐向前认为,我军更离不开快的特长。因为速战速决是运动战的基本要求,也是红四方面军对敌作战中坚持的重要原则。从游击战阶段到运动战阶段,从小规模的战斗到大规模的战役,从内线防御到外线进攻,概莫能外。这又是因为,持久对我们不利,各种条件不允许我们在战役战斗中和敌人长期对垒,持久消耗。对付敌人,我军一般是在周密计划、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中兵力,出敌不意,突然进击,争取几个小时或一两天内干净利落地解决战斗。战役战斗的速决原则,要求我军每战必须果决神速,雷厉风行,以快制敌。集结兵力要快,开进战场要快,兵力展开要快,抢占有利地势要快,扫清外围据点要快,断敌退路要快,突破缺口要快,分割穿插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歼逃敌要快。总之,尽一切可能保持战役战斗的突然性,从而夺取各个环节上的先机之利,达到迅速全歼敌人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我军以劣制优、以寡击众的有效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时间也就是兵力。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的争取,有时比几营几团的兵力都顶用;反之,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的丧失,用几营几团的兵力也无法补救。

徐向前举了鄂豫皖时期的两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快"之于作战的重要作用。商潢战役中,我军获悉大量援敌出动的情报后,当机立断,连夜冒雪急行军,抵豆腐店地区筑好工事,严阵以待。我们兵力虽少,但争取了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因而取得了打援的主动地位,一举将数万敌军打得溃不成军。枣阳新集之战,我军丧失了几小时的时间,乌头观制高点被敌抢占,我们付了相当大的代价,亦未能扭转被动的战局,最后不得不突围而走。战争中的得失、胜负,取决于军队行动快慢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战时的快速作风,如何养成?徐向前认为,靠严格要求,点滴抓起,平素养成。通过日常生活、训练、行军宿营、执行命令、完成任务等活动,树立指战员坚强的时间观念和令行禁止的紧张作风,反对稀稀拉拉,慢慢腾腾,马马虎虎,军队不像个军队的样子,习惯成自然,是要吃亏的。部队平时养成了快的作风,战时就能发挥作用。

第四是猛。

徐向前指出,部队进若锋芒,战若雷霆的勇猛作风,首先是一种震慑敌人的强大精神力量。战争不仅是敌我双方物质力量的较量,同时又是精神力量的较量。"两军相遇勇者胜"。这是真理。一支军心涣散、萎靡不振、缺乏战斗勇气的军队,装备再好,人数再多,也不堪一击。我军当时装备差,人数少,然而却迭摧强敌,屡战屡胜,道理就在于红军指战员是大无畏的勇者,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视死如归,首先从精神上压倒了敌人。部队打起仗来,眼睛都红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高喊着"杀"声,猛虎般地扑向敌人。前面的同志倒下去,后面的同志继续上;一次冲锋不成功,两次、三次、四次敌人往往被这种先声夺人的勇猛气势吓破胆,仓皇无主,不战自乱,以致完全失去抵抗的勇气和能力。有时,我们一个战士、一个班、一个排,能俘获数倍于己的敌人,缴获一大堆武器弹药,原因就在这里。部队的勇猛作风,又是战役战斗中的一种强大突击力、摧毁力。进攻时猛打猛冲,排山倒海;防御时以十当百,众志成城;迂回分割时猛进猛插,宛如行蛇利刃;追歼逃敌时猛打猛追,摧枯拉朽一般。那时,一口气追下去,就是三五十里,有的跑得吐了血。孙子兵法里所谓"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就是指的这种力量。

但是,部队的这种勇猛作风,必须用当其时,用到点子上。他举例说,突破口选择不当,碰到根本就啃不动的"硬核桃"上,勇猛只能增大自己的伤亡;兵力分散,形不成拳头,勇猛便无从发挥其有效的突击、摧毁性作用;疲兵屡战,部队的精力、体力消耗过大,勇猛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围住敌人便仓促发起攻击,勇猛自然难收速决战、歼灭战之效。所以,要使部队的勇猛作风在战争中真正发挥其有效力量,归根结蒂,有赖于各级指挥员的正确组织,正确运用,正确指挥。部队越是勇猛善战,指挥员越应慎重从事,把它确实用到点子上去,以避免无谓的牺牲和消耗。

如何形成部队的勇猛作风,徐向前认为,主要靠两条,一条是强有力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使部队保持高度的士气,发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次是干部和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第五是活。

红四方面军的灵活机动性,主要表现为:充分利用客观形势的有利因素及各路敌军之间的矛盾,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出敌不意,各个击破;兵力使用从实际出发,或集中击敌,或分散扰敌,兵力集中时注意发挥各部队的优势和特长,分散作战时不忘全局的任务和要求;根据不同的作战阶段、作战对象、作战条件,去规定任务,部署兵力,灵活运用战术,变换战术,机动歼敌,不拘泥于机械死板的条条和框框;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和士兵的战场上的主观能动作用,灵活机动,协同配合,巧妙制敌;等等。徐向前指出,红四方面军的狠、硬、快、猛,是同灵活机动的战斗作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红四方面军在战争实践中之所以形成这种优良作风,是与徐向前密切相关的。可以说,他是这一优良作风的实践者和培育者。当然,实践和培育这种作风的还有一批党领导下的红军优秀指挥员。徐向前认为:"这些东西,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广大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宝贵结晶。"

五、做"知兵之将"

1942年,徐向前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

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徐向前指出:"要想掌握现在的军事技术与复杂的军事组织,求得战争的胜利,没有精通军事的干部,没有集其一生精力求得精通军事的专门家,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近代的军事艺术的,也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近40年后,徐向前在答《军事学术》编辑部问时指出,军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熟练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的人,特别是干部。他说:"孙子讲"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就是讲指挥员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而又统率千军万马的高级指挥员,徐向前一直把当好一名合格的指挥员作为重要的用兵方略。

干部要指挥部队,首先要有威信。而这种威信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这是徐向前的一个重要观点。

同类推荐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原姓阿列克赛耶夫。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1938年8月7日卒于莫斯科。1877年在家庭业余剧团舞台开始演员生涯。1885年取艺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88年末与莫斯科一些文艺界名流创办艺术文学协会及附属剧团,逐渐完成了从业余演员向专业演员的过渡。1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决定创建新型的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10月莫斯科艺术剧院以首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执导的历史悲剧《沙皇费多尔·伊凡维奇》宣告成立。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热门推荐
  • 千面孤影

    千面孤影

    苏尘从出生起看到的世界就是黑白的,她被医生诊断为完全色盲症,眼睛也蒙上了一层灰色。因治疗费昂贵,她在三岁时被亲生父母丢弃,而后被一个黑衣人捡走,从此开始她当了二十年的杀手,直到那次任务结束了她的杀手生涯,开始了另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第一次写这种题材,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啦!哪里写的不好还望可以多提意见,我在这里谢谢各位啦ヽ(??ω??)ゝ)
  • 红斗篷

    红斗篷

    本故事讲述的是美资企业跨国集团朱氏继承人苏碗儿的情感经历。苏碗儿四岁与父亲朱枭天失散,被苏家收养,与苏家儿子苏晨曦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伴长大。大学期间与同学陈三公子相恋,校园爱情随着走出校门而结束,苏碗儿与苏晨曦携手结成夫妻立誓此生生死相依。这期间苏碗儿生父富豪朱枭天回国寻找失散的女儿,曲折拿到苏碗儿血样,结果并无血缘关系,意外打击让朱枭天止步回国。十七年后,朱枭天思女心切再次回国寻亲,陈三公子因思念旧日恋人随朱枭天回国重温旧梦······
  • 缘起缘灭之若

    缘起缘灭之若

    三生三世缘起缘灭,爱亦不爱,只在一念之间
  • 与天不灭

    与天不灭

    在这世上,所有至爱之人都离我而去,凌云一无所有。放弃尊严,放弃骄傲,放弃不甘!唯一拥有的,就是无限的机会,因为我像老天爷那般,永远不死不灭!永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没有天赋又如何,那就自己去摸索修行之道,身死千次万次又何妨?踩着荆棘,踏上通天之路!与天不灭!
  • 七发子弹闯明朝

    七发子弹闯明朝

    专司文职的菜鸟特工,自称身手矫健,一次任务侥幸逃过伏击,逃命途中意外穿越明朝,可是义务教育时当了体育生,错过了历史,导致来到明朝两眼一抹黑,所幸手枪还有七发子弹,看其如何闯荡明朝
  • 迟到的晚餐

    迟到的晚餐

    离异家庭长大的女儿对贪官父亲的心路纠结,由恨到原谅。
  • 倾世狂妃:王妃太难追

    倾世狂妃:王妃太难追

    她是夜府的九小姐,却是个世人皆知的白痴废物无盐女。她是现代杀手界让人闻风丧胆的冥刹,却惨遭背叛,含恨而亡。一朝穿越,她成了她,是偶然还是命运?他是天云大陆的冷王,苍穹大陆的君王,当他遇上了她,两个不同世界的王者,又该擦出怎样的爱的火花?
  • 星空回响

    星空回响

    一枚远古石盘承载着尘封千年的秘密,人首蛇身的女娲一族究竟是神话中的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掘的神官大墓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3000多年前定居在长江下游的古虞人为何神秘失踪?被古虞人奉为圣山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又究竟埋藏着多少关于人类起源的秘密……德国考察团先后两次进藏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切故事的起因都源自这个考察团。主人公通过冒险解谜的方式层层抽丝剥茧的解开人类起源的秘密。远古科技、机械甲虫、活死人军团、永生仪式、远古巨像、地球原住民、史前巨蟒等都会在故事中出现。茫茫宇宙之中其实我们并不孤单,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