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0200000017

第17章

论。谓杂染互为缘等者。问若能藏故即名赖耶。僧佉真性应赖耶体。许能藏故 答彼能所藏无有异故不名赖耶。故摄大乘第一等云。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阿赖耶识摄藏诸法亦复如是 释彼计冥性有最胜能名藏最胜。大等诸法果相显著名了法性。若未变时藏在冥性不异冥性。若已变异亦复不离。冥性为因大等为果。因果同体以明摄藏。今立赖耶摄藏因果。而非即异故不同彼 又能所藏传有三释。一云现行第八与所持种互为二藏。谓现持种。种名所藏。现名能藏。种生现识。识名所藏。种是能藏 二云现初能变与诸转识互为缘起名能所藏。本识为因七识是果。七识为因本识是果。所藏为因能藏为果 三云以种望现能熏七识名能所藏。从七识生能生彼故 有义断云。然今论意依第二说。论主下释达磨经云。此颂意说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因果。故但应说以现望现名能所藏说为因果。复破疏云。言能藏者但取现识能持种义。此即不然。论说能藏显是因性。不可现识与所持种为因缘故。下说现识能持种故名因相者。由能所持体不异故。能生诸法。说现望现名之为因。非说能持望所持种名为因也。又能所藏皆通种.现。无别体故 详曰。虽有此断理亦难凭。现望于现因缘岂立。现不亲能生于现故。若言非因由有其力与因名者。现望于种何不许耶。岂现望种无有力乎。又疏后解因相之中。自断三相皆通种.现。自既目击何事斥耶。余多分别具如灯辨 问无漏净种亦依第八。现净因生复熏成种。第八望之何非二****言杂染 答能摄为因。所摄为果。非能所治得为因果。故不取之 若尔赖耶应非净依 答是增上缘。为依不爽 问余有漏识除生第八余有漏种非八因果何名二藏 答诸有漏种本识性同。无别体故。转识与八互得为缘。俱有漏故故不相例。

疏。又离二无总等者。问二释何别 答前约因果。后据体义。故分二释 问前总自体离因果无。何故第二方言离二无别总耶 答克实二释皆悉别外而无有总。约问分二。与后显前亦无有失。

疏。然果种狭者。种为果相。果相种狭。唯业所招方名为果。即是第八亲名言种是果种体。言唯业果释所以也。

疏。经部计色根中有心心所等者。按瑜伽论五十一。依经部义立因缘云。复次若诸色根.及自大种。非心.心所种子所随遂者。入灭尽定。入无想定。生无想天。后时不应识等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心.心所法种子随逐色根。以此为缘彼得更生。复次若诸识非色种子所随逐者。生无色界异生。从彼寿尽业尽没已还生下时。色无种子应不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诸色种子随逐于识。以此为缘色法更生。

疏。现行望种非者。非俱有因 问现行望彼所熏之种何非俱因 答望生现种不望现行所熏之种。又明第八。第八不熏故望种非。不辨余识故无过矣。

疏。如小四相者。小望本法但是但有而非是因。同现望种故引为喻。

疏。今于能作因中辨持种者。持种因义六因之中能作因摄。能作宽故。

疏。又亦为清净种者。此识能为清净种依名清净种。

疏。以自证分但有三义者。因.果.体三名为三义。

论。一切种相应更分别者。问异熟习气为因相不。若是如何说生自果。不是如何果名异熟 答传有二释。一云因相。论举亲生影显业种。二云但取等流习气。故今此云亲生自果。异熟因果依别义说 详曰观论之意后释为胜。寻论可悉。

论。体用因果理应尔者。摄论唯望体用明之。瑜伽但据因果以辨。此论兼之 摄论本云。何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异 无性论第二释云。一切种子是阿赖耶功能差别。如法作用与诸法体。非一非异。此亦复尔 瑜伽五十二云。种子云何非析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姓.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果与种子不相杂乱。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

疏。此即谛唯者。唯在俗谛名之为唯。不望假实名为唯也。

疏。此是实唯者。唯在俗谛种可言实。胜义即非。

疏。此助瑜伽会于此等者。问可此会彼。云何助彼而会此耶。造论前后尊卑异故。复彼何违而待会耶 答助学彼者显教不违故为通会。彼论说种唯在俗谛。俗谛对真名为假故。此论说实岂不相违。今显彼论对一真谛。此论不尔。二论望差。故不违返。

疏。亦非见分者。不依见分名非见分。由护月师许种依见。为异于彼故言非见。

疏。不可见分初受余熏等者。设遮余人见受熏也。

疏。隐器色不论者。无色见分缘下界器。瑜伽隐之但言缘种。

疏。旧相传至唯三分故者。由以自证为能缘故故依见分。见分不许缘于种子不依自证。其第四分不离第三别有体性。故但三分 有说。护月种无别体。但依赖耶识上功能假说种子。故自证分缘见分时亦名缘种。无别相故非见所缘 复有说云。依心自体故自证缘。问此师种子何分所收。答有三说。一云即是自证分收。由假说彼无实体故顺第二释。一云见收。自证境故。顺疏所叙。一云虽依自证而立亦见分收。自证缘故。顺第三释 详曰。既无明教优劣叵断。取舍任情。

论。因果俱是善等性故者。问既随因果以判于性。应随因果有多差别 答可尔。故瑜伽论九十六云。住自性界者。谓十八界堕自相续各各决定差别种子。习增长界者。谓即诸法或是善.恶于余生中先已数习令彼现行。故于今时种子强盛依附相续由是为因。暂遇小缘便能现起定不可转。复次以要言之。虽界种类十八可得。然一一界业趣有情种种品类有差别故当知无量。三性各有多类差别。

论。诸无漏种等者。问既非异熟识性所摄。依护法义是识分不 答传有两说。一相分收。若尔第八应缘此种。答二解。一云许缘无失。此释不正。一云不缘。但说见分亲所缘者皆名相分。不言诸相皆见所缘 若尔不缘应非唯识 答不离识故唯识。无违 问设许缘彼复有何失 答因位第八唯是有漏。非有漏心所缘之相是真无漏。为此不缘 二云既非见缘依自证分自证分摄。若至无漏方相分收。净见缘故 有义断云。前解为胜。虽在因位非见所缘。是相分类。从余相分相分所摄。

论。虽名异熟而非无记等者。问依异熟故名为异熟。依无记故应名无记 答有义可然。前说唯善约其自性自果说故 详曰。不然。异熟义宽。无记乃局。故不相例。又言善者体殊胜义。不可胜善从于所依立于劣称。不同有漏。有漏与依性类同故。

疏。此除佛无漏等者。佛种不依异熟识故。又佛五根亦是善也。取不成喻。所以除也。能依之识与所依眼而性不同。种及异熟其义亦尔。故言齐也。

疏。三家无诤等者。新熏.本有.新旧合用名三家也。其本有家虽不许生。然熏增长而亦许故。故通三也。

疏。护月义者。亦名月藏。

论。如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故瑜伽论九十六云。然一一界种种品类有差别故。如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虽说为一有无量种。疏意少别。如瑜伽钞而会之也。

疏。又第三卷次前上文者。瑜伽第二明诸种子所熏之上。辨诸有情有无涅槃。此生下也。

疏。初但有一者。问本有无始何得云初 答据本名初。如一贪心本唯一种。此种生现。现行灭已此还自类前后引生。至对治道种方永断。故无杂乱中断等过。

疏。非无漏能熏亦始有者。无漏凡位而未能起。故不得言能熏无漏亦无始有。

疏。非花不熏等者。非是花气不薰苣胜。苣胜香气而自本有。

论。说闻熏等者。按无性论第三云。复次云何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为杂染因。复为出世能对治彼净心种子。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法闻熏习种子所生 释曰。诸佛法界永离一切客尘障故名最清净。谓从法界所起教法名为等流。无倒听闻如是教法故名正闻。依此正闻所起熏习是名熏习。即此熏习能生出世无漏之心名为种子。如是种子非阿赖耶未曾得故。余文可悉。

疏。五十二真如所缘缘种子生者。按彼论云。诸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种子为种子生不应道理。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 释曰。相传天竺略有三释 一唯新熏宗。胜军论师。自有两解。一云诸佛菩萨由证真如。展转流出十二分教。见道已前胜解行地缘彼经教作所缘生。从本为名名从真如所缘缘生。二云初地出世圣道。一从世第一法为增上.无间二缘而生。二从真如所缘缘生 二本有宗。护月论师。亦有两释。一云本有无漏种子为增上缘。真如为所缘缘故。顺解脱等善根得生。二云本有无漏种子为因缘。解脱分等为增上缘。世第一法为无间缘。真如为所缘缘故。初地出世间法得生。论从后缘隐前不说。云从真如所缘缘生 三新旧合。戒贤师释。与第二师义意同也。更有同异。具如彼钞。

疏。谓与诸识作二缘性等者。如灯具辨。

疏。如言诸法至俱是一种生者。本有师宗自有两解。此牒初释。初释意云。善.恶二业是异熟因。异熟及因共一种生。此有一难。如文可悟。

疏。又汝若言至各一种者。牒第二解。此解意云。谁言异熟与善.恶因但一种耶。于此解中难有二也。如文易知。

疏。设俱新起等者。此本有难。难意云。我言本有。即合善.恶与异熟果而为因缘。汝俱新旧。岂新业望新异熟是因缘耶。此既不尔彼云何然。

疏。然观本意后解是本者。本有师义虽言两解。前解设陈。后释是本。

疏。应诸现行至熏增长故者。正难转识望第八识不名因缘。但熏增长同于业故。

疏。此本有种以自类为其因缘者。正义自叙。

疏。既尔至新熏生故者。本有师难。难意可解。

疏。然以生种类同等者。正义者释旧种生种类同新种生于现行得名因缘。然据护法新旧合生。今者且随不正答也。

疏。不同唯本有者。旧新俱有。以旧类新。旧亦因缘。汝唯本有。无可为类。故非因缘。

论。勿无漏种生有漏故者。有云他亦许无漏种为有漏因。如延寿法.及无漏法为有漏因感十王等者 详曰。不尔延寿法者但由无漏资彼故业。岂许亲生有漏果耶。又十王报诸处皆云因地前修。岂客地前已起无漏。设回趣者亦非无漏亲感彼果。无漏不招三有果故。

疏。善不善种小乘可尔者。此设许之。非彼本计 有云。有部除能作因余皆因缘。不善得为有覆无记同类因也。同谛故者 详曰。设彼不善为无记因亦不为证。此明善法为不善因故。

论。分别论者。按瑜伽论第二十七叙彼计云。分别论者作如是计。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又云。染污.不染污心其体无异。谓若相应烦恼未断名染污心。若时断已名不染污 彼宗意云。无始已来心体自净。由起烦恼故名染污。染污非心无始本性故立客名 问有情无始有心称本性净。心性染本无。宁非本是圣 答有情无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圣 问有心即染。何故说云心性本净说染为客 答后修道时由染断灭唯性净在。故染称客。

疏。起心非净难者。依他起心名为起心。

疏。若言无漏体灭至亦不然者。此牒外救外救意云。我本无漏体不断绝。汝若言我无漏断者。故亦不然。

疏。以有漏为相性是无漏者。牒彼外意生下论文。

疏。诸异生位应无漏现行等者。异生泛起诸心等时。此心即应名为无漏。以性净故。如诸圣者无漏之心。若许尔者。即异生位起心之时应名圣者。以许起彼无漏心故。疏中文总故开之也。

论。然契经说至说心空理等者。按胜鬘经云。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烦恼.上烦恼所染。

疏。有圆寂法者。圆寂之法即是无漏菩提因也。

论。或说心体非烦恼等者。按瑜伽论五十四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毕竟不净能生过失。犹如贪等一切烦恼。

疏。转齐义等者。此义具如法苑三身章辨。恐繁不引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两湘怨

    两湘怨

    那天简欣做了个梦,梦见陆尧和她告白的那一天。带着傻气与不安,“小欣做我女朋友吧”“好啊”
  • 世纪佣兵

    世纪佣兵

    由上个宇宙混沌,遗留下的指引。我们保卫着家园,保卫着属于我们的混沌宇宙。对抗一切威胁我们的事物。我需要力量龙逸
  • 都市万界之王

    都市万界之王

    一个戒指,引起无数人的纷争,一个戒指,开启万千世界。现在,戒指在一个屌丝的手上。但是,没有人敢抢,因为这个屌丝的前世,是个牛13的存在。
  • 七月半:百鬼宴

    七月半:百鬼宴

    阴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而出。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觅食。然而这些孤魂野鬼,它们寻觅的食物究竟是什么?究竟是香火,还是活人的脑汁?
  • 败者为神

    败者为神

    人人都追求成功,我却想要追求失败。你问我为什么?失败者系统了解一下!作者粉丝群43106982
  • 请再让我与你相见

    请再让我与你相见

    “我们所在的时空正不断遭受攻击,请你……江藤……请…你”这是一段不完整的话,只是从电话的另一处说的话,起初,我没有相信这么一句无边际的话,但这句话却让我这一年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另一个时空到来的来访者,超前的科技,无限数的魔兽,不可思议的超古文明和隔绝时空的那位恋人,……“那位恋人你,还好吗……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相见。”“我,好想再遇见你呀……”“神,给我力量,宁愿抛弃我的生命,也想再相见……”
  • 看我不顺眼你配吗

    看我不顺眼你配吗

    在某一天,杀手组“灵魂”突然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似乎他们从未出现过。而另一个名为“凌熙保全”的小公司迅速崛起。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以惊人的速度串红。凌熙雅正是“凌熙保全”里的一员,当她看着眼前这个浑身浴血的男人出现在她家时,出于本能反应为他包扎了伤口,没想到这鸭霸男却就此赖上了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问你喜欢我么

    请问你喜欢我么

    小时候的相遇,后来的约定,今天的俩人,开始一段美丽的恋爱故事
  • 血弑天命

    血弑天命

    百万年前,域外邪族入侵仙域,万族奋起反抗,其中拥有鬼手的‘弑天族’在战斗中贡献巨大,成为一方神族,掌控万陆。而后十万年,族内动乱,终被其他几大神族觅到机会一举击溃,瓜分万陆,灭族行动持续万年之久。百万年后,在‘弑天族’已经成为古老传说的时代,一个怀有鬼手的少年在‘诅咒之岛’上出现,当他从北冥海域出世,仙域必将翻江倒海,万族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