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7000000016

第16章 林纾:当遗老癖成为不治之症(1)

中国很少有知识分子如林纾那样,本来走在时代的前列,却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站住,转头走了回来。非但走回,还拽住向前奔跑的人,并且大骂。民国初期,林纾的名声很响。他把西方文学介绍到了中国,让无数中国的知识分子鼓掌叫好。但随着对“民国”的失望,他转向怀念“大清”,甘心以“布衣”之身,充当“逊清遗老”,并如一个鸦片鬼一样对哭祭前清皇帝上了瘾。“五四”文学革命发动之际,他又反对白话,力图维持“古文”的地位。他是一个奇怪的人,同时,我们要说的是,也只有那段奇怪的历史才能催生这样奇怪的人。

你哭什么?

每个人哭大概都有个目的,世界上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眼泪。可林纾的哭,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在一个死人身上曾哭过11回,并且每次哭的心情不同、风格迥异,堪称是历史上将哭当成行为艺术的第一人。

从民国成立的两年后,也就是1913年到1922年10年时间里,“沧海孤臣”林纾11次拜谒光绪陵。“沧海孤臣”是林纾自己琢磨出来的绰号,在短时间里,就通过他的诗和痛苦的哀号传遍了大江南北。

当1913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初六)“沧海孤臣”出现在光绪陵殿内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还没有反过劲来,“孤臣”已如“沧海”一样,失声痛哭,泪水翻滚。别人无论如何都劝不住他,直到他自己认为已无泪可流,方才罢休。回家后,立即赋诗一首,题为《癸丑上已后三日谒崇陵》,字里行间抒发了对光绪皇帝的无限思念?光绪皇帝在他的诗里崇高与伟大了一回。

7个月后,也就是11月16日,光绪皇帝的陵墓竣工,林纾早早就得知了消息,立即前往祭拜。20世纪初的北京,天冷的早。11月份时,漫天飞舞雪花,河中起冰三尺,林纾冒着严寒赶至宫门,遥望数十丈外的饔殿,他突然就匍匐陵下,泪水横流,先来了两字:“呜呼!”,然后是自报名号:“沧海孤臣”,最后是:“犯雪来叩先皇陵殿。”

这几个字才说完,已哽咽不能再说一句话?但脑袋倒还会使用,磕了九个头,趴在地上就不肯起来,先变了声,然后大哭?当时,参加这次活动的有许多人,见到他如此,就都不好意思不哭,于是,整个活动场地成了地狱,哀哭声不绝于耳。站岗的卫兵不知是被这一情绪感染还是害怕,也哭了起来。

几天后,废帝溥仪听说了“沧海孤臣”海水一般的眼泪,感动的说不出话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毫不哭己,专门哭人”的精神。即使是专业从事哭坟的人都无法达到林纾的十分之一二。溥仪根本用言辞已无法表达这种感激了,只能亲书“四季平安”春条一幅,颁赐林纾。林纾得到这四个字后,激动得直哆嗦,立即精心绘制了一幅《谒陵图》,还作了《谒陵图记》,称颂光绪与隆裕皇后的恩德。这件事的一年后,1914年12月,林纾心里又不舒服起来,他找到前清大臣梁鼎芬及前御史臣温肃两人第三次去崇陵哭。“沧海孤臣”由于并非清朝官员,所以只能站在布衣之位?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哭声与悲伤的情态,从这两点上来讲,即使前清纯粹的遗老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1916年清明节左右,就在袁世凯称帝,许多社会名流趋炎附势,竞相捧场的纷纷扬扬的闹剧中,林纾愤怒之火冲上脑门,但现实却让他无可奈何,他找到梁鼎芬,跑到崇陵,哭。

哭完后,两人不知该谈些什么,就开始叹息世风颓败,寡廉鲜耻,忠义无存。由此可知,两人都是不喜欢快乐的人。事后,林纾作了《宿葵霜阁赠梁节庵》一诗,表明自己披肝沥胆,秉承天良,坚守名节之志?

同年的11月16日,林纾又和梁鼎芬哭崇陵,在行完九叩大礼之后,二人对陵旁的树进行了浇灌,以示缅怀光绪皇帝。林纾的诚心再一次感动了溥仪,溥仪就又送了林纾四个大字:烟云供养。死人,林纾感怀;跟死人有关的活着的人,林纾当然也不能不感激。所以,第五次哭陵后,林纾的感情就由对光绪的追怀延伸到了对宣统小朝廷的关切。

但使人不解的是,当张勋拥立宣统复辟时,林纾并没有做任何事,他一直在观望。这可真是奇怪了,我们就从这个时候无法弄清林纾每年都跑到别人的老爹坟前哭什么。有人说,他并不把中国的希望寄托于宣统复辟,等于说,林纾把哭当成了一项事业,任何事都无法让他放弃这一事业。复辟闹剧结束后,12月5日,林纾第六次哭崇陵。

为什么你的眼中总噙着泪水?这是许多人都想问林纾的问题,但他不回答,一往无前地专心地哭着别人的爹。1919年冬天,林纾第八次哭崇陵,哭完后,他对这八次的行为总结一番,然后写下了一首诗。诗曰:

又到丹墀伏哭时,山风飒起欲砭肌?

扪心赖有纲常热,恋主能云犬马痴?

陵前尚斑前度泪,殿高真忍百回悲。

可怜八度崇陵拜,剩得归装数首诗。

林纾的诗当然好,尤其是当他选择不喜欢快乐的人生时,他的诗就更好了。第二年的11月29日,他独自一人第九次哭崇陵?因为他的“哭友”梁鼎芬在一年前已经去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去世,更是增加了他的悲痛,大哭完毕,提笔抒怀一首:

入门冠履见遗真,门外孤坟马鬣新。

一瞑早知关国运,群儿莫悟祭诗人。

不留余憾存青史,但有精魂恋紫辰。

不检敝牛残帐看,无穷酸泪感前尘。

泪水年年有,1921年11月20日,已经是70岁的林纾第十次哭崇陵,哭完又写诗。第二年清明节,病了许久的林纾最后一次哭光绪陵,结束了他整整10年的悲怆之举?同一年,林纾收到了另一位遗老郑孝胥的来信,信中谈到有人认为林纾以布衣之身谒陵,僭越了礼数。林纾当即回信理直气壮地表白:“弟自始至终,为我大清举人。谓我好名,诉之;谓我作伪,听之;谓我中落之家奴,念念不忘故主,则吾心也。”

多么好的人,为了一个从没见过面的死人,他坚持了十年用泪水去浇灌。他把哭当成了行为艺术,并用这种艺术完美地完成了对自己“沧海孤臣”形象的塑造。

古往今来,与林纾有同等才华的人恐怕很多,但和林纾有着同样数量巨大的泪水,并将泪水毫无保留地只奉献给别人的爹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

喜怒哀乐乃人之本性,但坚持一种哀伤达十年之久,林纾的行为虽然合情但不合理。那么,他到底哭的是什么呢?仅仅是纯粹地怀念一个皇帝而已吗?

清楚这个问题,还是先从林纾这个人的生平谈起。

他不喜欢快乐

林纾绝对是个不喜欢快乐的人,这从他小时候的行为中就能看出。出身于小商人家庭的他非常喜欢读书,为了让自己读书有个理由,他在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棺材旁写了八个字: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如果在今天,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就去死,恐怕被人看成是怪物。但在中国19世纪末时,这种想法是很符合现实的。可林纾的功名之路却很坎坷,直到30岁那年,他才中得举人,然后就原地踏步了。在多次入京参加会试未中的情况下,1899年到杭州当了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2年后,他又跑到北京,同样是老师,给别人讲授中国古文。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得承认林纾是个有为青年。在三十岁那年中举后,他先后七次千里迢迢自闽乡赶赴京城参加会试,沉浸于此近二十年,却均遭落第。

从林纾身上可以看到八股文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是大清子民,在政治上林纾与清廷并无瓜葛。

中日甲午战败后,教书先生林纾痛苦不已,在极度的悲愤中,他曾和当时名士上书朝廷,抗议日本侵占我国辽东半岛以及台湾、澎湖列岛等地,但这种爱国热情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欣赏。林纾在愁苦之中又凭添了愤恨,可一个教书先生,所做的也只是给朝廷写封“强烈抗议”的信而已了。

在理想上,林纾是个苦命人;在婚姻上,他也慢慢步入不快乐境地。1897年,他的夫人病死,林纾此时已经46岁,可谓是老来丧妻。他牢愁寡欢,忧郁难遣。第二年夏,他跑到马江散心,在几个朋友的推荐下,他认识了精通法文的王寿昌。这些人都希望林纾能快乐起来,就鼓动他翻译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

林纾先是推脱,但驾不住朋友的劝说,只好答应帮助王寿昌一起来译。由于林纾不会法语,只能是王寿昌把法语翻译过来说给他听,他又把文字润色一番。

在翻译过程中,林纾在故事悲情之处,总要扔下笔,大哭一场。《茶花女》中的那个妓女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想起了自己灭亡的妻子。就这样,一边哭,一边译,当时被命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书出版了,迅速引起了轰动。

林纾的古文功底是相当深厚的,再加上他当时丧妻后的感伤与忧愁,使得《茶花女》一书的文字吸引了无数想使自己不快乐的人。

那个时代,正值日月换青天,但凡读过几本书的人都会有不快乐的心情。但林纾却把这种心情发挥到了极至。

不要小看林纾翻译的《茶花女》,一种意义在于,他把西方文学率先引进了中国;另一种意义是,在《茶花女》之后,林纾又陆续翻译国外160余种文学,并将它们推荐给了中国读者。

这个时代,中国人从孔孟摇头晃脑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教中走了出来,看到了纯粹的故事,异于自己生活的国外生活。这是一种新文化,在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错还是对。但一个毋庸赘言的事实却是:无数的人都非常喜欢这种外国文学。

虽然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但林纾依旧不喜欢快乐。事实上,一个人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尤其是一个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忧患意识相当严重的人,快不快乐已经并非是心态问题了,而要看大时势给不给他了。

在翻译国外文学后,林纾对官场似乎淡漠了。在得知林纾的大名后,时任礼部侍郎的郭曾忻、邮传部尚书陈璧因先后向朝廷郑重推荐,但都被林纾极力辞却。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生平冷癖,提起做官二字,如同恶病来侵。”

世间事大抵如此,越是希望,总会失望。当不再希望时,希望就来了。可此时,人已经不需要了。其实,林纾的不做官并非是傲骨。他永远记得当年为仕途奔波的苦楚,到了此时,他不再对仕途有任何惜恋,无非是因为人到知天命之年,已经看透了一切。曾经的理想能否实现根本就无足轻重了。

但无论是谁都得承认一点:林纾虽然不想做官,可想要让他漠然时事却是绝不可能的。作为一个爱国者,林纾有着他对时事的洞察和热情。早在1884年,停泊在福州马尾港的法国军舰突然向中国军舰开炮,击沉中国军舰十多艘,中国官兵死伤七百多人。林纾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友人相抱大哭,哭并非是他的全部本事,三个月后,他在福州街头拦住钦差大臣左宗棠的马请愿,请求查办当初谎报军情、掩盖损失的军务官员,左宗棠在马上被这个“目光如炬”的人吓了一跳。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就在康有为等“公车上书”之时,林纾与朋友三次上书御史台,强烈抗议德国强占土地,并陈述筹饷、练兵、外交、内治四项建议。

不过可惜,那时的清朝只能听天由命,其他人和神的话只在他们耳朵旁一闪而过罢了。

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国事日非,林纾常怀“望阙心酸,效忠无地”的情绪,对光绪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期待这位明君有朝一日重操权柄,起振国运。在这一时期,林纾仍旧是个不喜欢快乐的人。给人的感觉,他依旧是个做事的人。比如,他结交的朋友中有许多是清政府的高官显宦,像早年被西太后罢斥、复出后荣任宣统帝师傅的陈宝琛,以及官至巡抚的张曾剔、沈瑜庆等人。还有一些敢说话,更敢说话的言官如高凤歧、江春霖之辈。

林纾与他们在“时局破碎,士心日涣”的王朝末世,显然具有更多共同语言和情愫。只要这些人在一起,所谈所论无非是世道浇漓人心不古的丧气话,当然,在这里面也有一些激奋之语,可惜不过是作为一种末世的点缀,烟花散尽的一点星星之火而已。

与白话文势不两立

1911年,民国成立。林纾对这一变故表现出了极大的从容,一直以来,自从他将外国文学翻译到中国以来,他对政治上的关注就减少了。因为政治让他不开心,相反,外国文学却能让在一个封闭的范围内有那么一点点开心,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他的成就感在起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林纾并非是一个思想保守之人。只凭他将外国文学介绍进中国就是一例证。林纾本属于那种眼界开阔、思想开放的人,在政治上,他主张维新和君主立宪;他同情中国妇女命运,是中国最早倡导女权的人之一;他还反对官本位传统意识,呼吁实业兴国。确切地讲,林纾完全可以看成是新文化的先驱。

如果不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林纾还可能保持着“新文化的先驱”这一影响牌而到死。《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八不主义”,倡导“活文学”,意思是说,在这之前的文学都是死文学,写这种文学的人都是死的,即使不是死的,也是僵尸。中国人太喜欢兴风作浪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论非但没有人反对,仅在该年的12月,就有一个叫陈独秀的人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与之呼应。随后,胡适又有《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提出“作诗如作文”,“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等主张。这期间李大钊、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等都纷纷撰文阐明自己对“文学革命”的观点。大家都认为,中国近两千年的文学是死的,是木乃伊,现在,要让它活生生,也就是要用白话来写作。

林纾大怒!

众所周知,林纾是个古文高手,这不仅仅是他受过的文字训练是来自古文,更由于他对古文情有独衷。在众人的吠影吠声中,他冷静地发表了一篇《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说“古文者白话之根柢,无古文安有白话”,“不读《史记》而作《水浒》,能状出尔许神情邪”?主张白话的人立即群起而攻之,在这攻击中,大家慢慢地走入了一个绝境那就是:白话与古文是不共戴天的。走入这一绝境的就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1919年3月,林纾给蔡校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把蔡校长和他领导下的北京大学臭骂一顿,其中心论点是:“非读破万卷,不能为古文,亦并不能为白话”。

提倡白话的人群疯了!他们一看到林纾这一论点立即发起了猛烈攻击。

林纾虽然很愤怒,但还没有到了疯这一地步,他解释给世人道:“外国不知孔孟,然崇仁、仗义、矢信、尚智、崇礼,五常之道,未尝悖也……积十九年之笔述,成译著一百二十三种,都一千二百万言,实未见中有违五常之语。”

同类推荐
  • 我不想长生不死啊

    我不想长生不死啊

    时至今日,大唐帝国已经达到了国力的巅峰,万邦来朝,万国纳贡。当万国使者带着满满诚意,来聆听带领大唐走向巅峰的皇帝李城发言时……各国使者:“尊敬的大唐皇帝,请问您是如何带领大唐走向巅峰的?”李城:“特么的,谁再说朕带领的,朕把他头卸了!都说了,朕那都是在败大唐国力!”各国使者:“我们都懂,都懂……”【已有完本百万字书《无限吞噬之重生老虎》】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莫高窟记忆

    莫高窟记忆

    本书讲述了寄自敦煌莫高窟的信、敦煌考古漫记、莫高窟檐角的铁马响叮当、敦煌的回忆、一段重要而难忘的经历等。
  • 寸血山河

    寸血山河

    (本文名字叫“一寸山河一寸血”可在上录时候说有人已经使用了这个名字,所以,本小说才叫寸血山河)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冻土故乡,长眠在地底下,为国为家牺牲的前辈们。纪念那些滋养和哺育故乡春梦的英灵和魂魄。此文不是高香,不是纸钱,而我惟愿她是,那我就会在点燃中幻化出他们的音容笑貌,缤纷出他们的欢笑哭泣和忧伤。而我更愿它是三个酱色的白底大碗,装满我的真诚,恭敬和崇拜,让我,切切而伏!切切而伏!
  • 三国之凌秦霸业

    三国之凌秦霸业

    这本书讲的是读大三的学生凌秦,一觉醒来穿越回到三国时期的故事。没有任何系统辅助和金手指,一切全凭主角的机智应变。
热门推荐
  • 你未曾爱过星尘

    你未曾爱过星尘

    十岁,她在河边遇到了他,从此她的世界只有他。十五岁,她所有的情意被一瞬间打破,再也无法痊愈。从此,她带着仇恨销声匿迹。再回来,二十二岁的重遇,却是她的精心策划。这一路上太过于孤独,以至于忽略掉了身边愿意爱她,护她,守她的另一个人。直到最后那刻,她才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珍之重之。“高宇南,高宇南。”她眼神涣散的叫着那个名字,觉得心里涩涩的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他悄无声息的爱。只可惜,她陪伴不了他了。
  • 我家娘子太娇柔

    我家娘子太娇柔

    一句话简介:1v1轻松小甜饼,可沙雕。片段:“朕觉得她有句话没说错。”“什么?”“你是个狐狸精。”曲流晚:“!!!”你知道了!“会勾人的那种。”萧亦乔凑近曲流晚的耳朵,压低了的嗓音该死的……勾人!PS:曲流晚穿越后成了一只狐狸,还是一只成了精的!被便宜老爹扔出去报恩,并在无意间绑定了一个坑货系统。曲流晚表示既然是只狐狸精就要发挥专长,于是她就勾引啊勾引,抛媚眼啊抛媚眼,只是……为毛总会被同一个人捡回家去啊!美男你套路很深你造吗?划重点!!!【这是一个作死小能手奋起与反抗却回回被啃得渣都不剩的故事】1v1,高甜高宠x男主超苏超撩x无小三小四x轮回,跳坑跳坑跳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石华

    石华

    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个东西。有人说,为了灵魂可以做什么?无为的生活和未来有什么关系?没什么关系,但我喜欢,那是美,生命的美。
  • 娱服

    娱服

    粟亦:“howareyou?howoldareyou?!”“我说这是巧合你信吗?”服装设计师与娱乐圈一线爱豆是如何擦出火花的呢
  • 缘来王子不优雅

    缘来王子不优雅

    她原本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因为一场车祸让她成为了另外一个人,原以为上天如此安排是为了让她邂逅一位王子般的男人,却原来……王子并不优雅啊!
  • 玄门阴盗

    玄门阴盗

    从我一出生就被我那祖父道门“神棍”惊叹和道门有缘,道者?盗者?盗者有道,无道无能行一盗。中国的阴阳学,风水学源远流长,自从河图洛书问世,数千年前,历代大师不断精深研究,将其发扬光大,是为泱泱大华超国宝级文化精髓。茅山神术,阴阳风水,通天玄术,五行遁甲皆其一而皮毛。今日就听我李道生一一道来,就先从这盗墓说起吧......
  • 早安四少

    早安四少

    早安四少经过大幅度修改,由于之前的作品无法修改,因此重新发表!简介:本是两个人的相亲,结果惹来8个人的交集;第一次见面,为了公事,彼此多余的没有交谈;第一次交手,为了案子,彼此开始了解;她们是有着天使面孔的恶魔女,可爱、聪明、率真,或聪明伶俐,或理智,或冲动;。在冥冥之中的安排下,她们遇见了自己的MR。right。他们,或风流倜傥,或温文尔雅,或霸道,或睿智;四个帅到人神共愤的帅锅!结果……“什么啊!韩玮琪被强吻了?”“可恶,莫幽艾居然被逼婚!”“尤落落,你连贞洁都不保……”当聪明冷静的她遇见睿智的他,当性情率真的她撞伤霸道的他,当可爱迷糊的她杠上风流。。。
  • 依然余生

    依然余生

    讲述了一名大学毕业生易然惨遭车祸,不幸穿越到古代,人生地不熟的她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 无敌战尊

    无敌战尊

    海底世界,修真者已经扎根,建起一座座仙气缭绕的宗门。修道不只问长生,还需争资源,修资质,叩动生命壁垒,方可夺天地造化,返璞归真。王不凡,区区一介凡人,叩动灵湖大门三次而不破,受尽世人冷眼,终有一日,灵湖大门被寸寸推开,紫府光亮普照万里。原来,他不是天资愚钝,资质顽劣,而是先天紫府。有道是,长生不死可称仙,一手遮天方为尊。王不凡道:“用数载光阴叩动灵湖,踏上长生路,不问余生多少年,只求掌握自己的命运,成无敌战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