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中被人尊为“老祖宗”的贾母和《百》中第一代家庭主妇乌苏拉同样作为家族“塔尖”,在家族中占据着领导地位。尤其是乌苏拉作为血缘社会中母亲形象的完美代表和维护家庭稳定的强有力的支柱,体现了强大的人格魅力。她善良、宽厚、嫉恶如仇,是家族的守护神,也是拉美人民勤劳、质朴、爱憎分明的精神象征。与《红》中出身贵族、受人供奉、养尊处优的贾母相比,乌苏拉作为一名普通的平民妇女,勤劳能干、意志坚强而又更有主见。她组织全村人起来反对吉普赛人的再次到来和男人们随心所欲的搬家计划,靠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使得整个布恩地亚家族空前繁荣。贾母高高在上的家长地位使她只看到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表面“中兴”,安于天伦之乐,却看不到家族中潜伏的危机。相比于贾母晚年的昏沉糊涂,活到了一百多岁、经历了六代人的乌苏拉,“在这个人人都想入非非的家庭里,极力保持着清楚的头脑”,虽然与外界几乎毫不接触,却是她最早意识到“时间像是在打圈圈”,虽然她也竭力想冲破时间怪圈,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作为家族“塔尖”,两位老人同样地受人敬爱:贾母以其阅历深、有胸襟、有闲暇形成了幽默开朗的性格,是全家上下敬爱的“老祖宗”,刘姥姥口口声声贾母“是最怜老惜贫的”,虽有奉承之意,但贾母即使在世转时移、贾府每况愈下时依然有着崇高地位,与她的深明大义和善良慈祥是分不开的。作为家族历史的见证者,两人深爱着自己的家,竭力去维护家族的秩序或命运,且并非仅仅出自个人利益考虑,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希望,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乌苏拉甚至在死的那一刻还在为这个家祈祷,“那无穷无尽的、仓促而深切的祈祷持续了两天多”。作为母亲,她们爱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在她们的母爱中体现了中外不同的母子关系:乌苏拉义无反顾地离家去寻找跟吉普赛人出走的大儿子,冒着生命危险给牢房中的奥雷良诺上校偷偷地送枪。她的爱是深沉的、理智的。当孙子阿卡迪奥成了马贡多“有史以来最凶残的统治者”,草菅人命、滥杀无辜时,她径直地去找他,“恼怒地挥舞浸过柏油的鞭子”,“没头没脑地打着他”,“不理睬他因疼痛而发出的嚎叫”,最后把所有无辜的“囚犯”都放了。因此,孩子们对她既慑服,又依恋。与之相比,贾母对子孙们过分溺爱,当听说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时,认为不过是“馋嘴”,一味骄纵。这种“愚爱”看似温情脉脉,实际上是违反人性成长的,有百害而无一益。
2.女儿性
两部小说中都有一处清新之笔,那就是天然、纯净的“女儿性”。《红》所描写的大观园闺阁世界中充满了洁净如水的“女儿性”。作者在塑造这类女性形象时,既不采取“花木兰式境遇”――化妆其为超越性别的人,也不一味夸张她们的奇才卓行,而只是描写了一群“邻家女孩”,让人倍感真实亲切。同时他又注重女性人格力量的渲染,深入挖掘,多方关照,极力展现其丰富性和独特性。大观园中这些年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很相似的少女却个性鲜明、性格各异,无论是黛玉的泪雨潇湘、妙玉的空灵高洁,还是宝钗的娴静淑雅、湘云的天真烂漫,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百》中的俏姑娘雷梅苔丝也拥有着天然自如的“女儿性”。她是“美”的化身,自然、质朴、纯洁、自由而又光彩照人。二十岁了还赤身裸体地在家里走来走去,因为她觉得这是“唯一的体面方式”;她每天花去几个小时洗澡,好使身上一尘不染;她无视一切清规戒律,“对邪恶和猜忌不屑一顾,悠悠自得于自己小天地的简单现实之中”。
有这清纯明媚的女儿性作对照,更凸显了男人世界的暴力张扬、混乱黯淡和道德教化的虚伪淫荡。难怪宝玉会被这“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女儿性”深深吸引,说“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百》中男人见到雷梅苔丝,就会色相毕露,甚至趁其洗澡时觊觎她的身体。但凡是贪图她的美色、企图玷污她的男子都遭到了灭顶之祸。这些“女儿”的命运多是不幸的。迎春误嫁“中山狼”,作践身亡;探春远嫁海疆,怀人思乡;惜春遁入空门,独伴古佛;黛玉情断而死;宝钗守寡一生即使身为贵妃的元春,也抑郁而死。真可谓“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悲(杯)”。大观园最后竟成了“大花冢”!现实充满了污浊、淫乱,纯净的“女儿性”无法存身,俏姑娘最终掖着被单,冉冉升入天空。如果说《红》中“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集各种女儿美于一身的秦可卿的死去暗示了“兼美”之梦的破灭的话,雷梅苔丝的升天则象征着“纯美”的消失,同样令人遗憾和痛心。
两部小说中的“女儿性”明净无求,已不再是一个性别存在方式,而是一种理想中的完美个性,与她相映的是生命自身的甘灵和谐,与她相对的是人间的功利妄求。
(二)情爱描写
两部作品都充满着情的芬芳,特别是以《红》的爱情悲剧为论述题材的文章可谓举不胜举,毕竟,《红》以爱的理想照亮了无爱的现实。尽管《红》中的“色空”被多人论述为一种虚无,但我始终认为,《红》所谓的“由色而空”其真正含义在于由爱而空,而这种“空”,不是“无”,而是与“无”相生的“有”,爱消解了生命中累赘的世俗成分,充实了生命的本真。如果说,《红》中,男女主人公基本上还停留于执手相看泪眼的精神恋爱的话,那么在《百》中,性欲以空前的放荡遍地流淌。在布恩地亚家族的情爱史上少有轻声的低语,他们发出的不是刺耳的尖叫就是声嘶力竭的狂呼,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在此,我不打算赘述关于他们的情欲描写,而是一反常态,以两部作品中的两位女性为出发点,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压抑下的“变态”爱情。
1.情到深处无怨尤——林黛玉
《红》中林黛玉初见到贾宝玉,便“像在哪里见过一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见如故”,于是初见面便对他产生了比较相投的心灵感应。在以后耳鬓厮磨、两小无猜的频繁接触中,更是“早存一段心事”。从贾宝玉那里看到的当时所谓的禁书的《西厢记》、《牡丹亭》,更像一阵清风吹开了她少女的心扉,也吹开了严闭心里的礼教帷幕。正是知慕少艾的年纪,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宝黛之间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然而,宝黛这种天然纯粹的爱情在那个封建社会却是见不得人的。那时的“圣贤经典”是“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而黛玉无父无母,寄人篱下,哪里去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心中强烈的感情无人可诉,只有借写诗来抒发心中的“夙愿”。而由于她的封建官宦小姐出身,难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于是她意识中的“自我”又常常板起面孔教训那个潜意识中的“本我”。但是,青春,你不去煽动,它也会自己造反。于是,爱情的蠢蠢欲动和社会舆论、传统观念形成了难以协调的矛盾,造成了黛玉扭曲“变态”的爱情心理;一方面,她要求宝玉爱情的无限忠诚,稍有不对就大发醋意,当佩带“金钗”、才貌双全的薛宝钗搬到贾府后,她的猜忌、担心、妒意不加修饰地流露出来,和贾宝玉气恼、拌嘴、“使小性儿”,在得知宝玉要娶宝钗时更是“迷了本性”。第九十六回宝黛在“迷失本性”的情况下见面,礼节全无,一个“疯疯傻傻”,一个“恍恍惚惚”,“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把在场人吓得目瞪口呆。这种场面正是没有封建礼教主持的一场真正的婚礼,一次真心的“夫妻对拜”!也是宝黛间“心贴心、心哭心、心换心的刻骨铭心的境界和体验!”⑻另一方面,当宝玉赤裸裸地表白时,她又责怪他“竟不避嫌轻”,甚至“气得说不出话来”。在她的人生字典中,“爱就一个字”,其余贫富贵贱、兴衰际遇,全然不问。但爱情给她带来的没有快乐,只有这种类似“自找”的痛苦。而实际上,爱情的奇妙就在于,当对自己所爱的人越是恼恨时,才会发现自己原来是在更加爱他。她心里清楚宝玉“心里有妹妹,但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但她却始终不肯放弃爱情,放弃理想,可谓痴到极处,情到极处。然而她的这种“顽强的痴情”使她在爱情路上可以走完最后一步,却始终无法敲开封建包办婚姻的“铁门”,而最终决定宝玉亲事的竟是口口声声叫她“心肝儿肉”的外祖母,可见在没有爱情自由、没有人权的封建制度下,即使慈祥如“老祖宗”,也难改其悲剧命运。可见,黛玉无论如何也是要死的,即使不被封建礼教“以理杀人”(戴震语),也会被自己的爱情追求所追杀,死亡对她而言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她就这样无可挽回地死去了,留给后人“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一生叹息。
黛玉死前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话没说完便“香消玉殒”了,这一幕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很多论者已指出,黛玉想说的是“宝玉,你好狠心!”刻骨铭心的爱化作了满腔怨恨。而我认为,黛玉实际是想说“宝玉,你好好保重!”毕竟——情到深处无怨尤!
2.情到深处人孤独——阿玛兰塔
《百》中阿玛兰塔的孤独恰恰是由激情构成的,她和雷蓓卡原是好姐妹,不幸同时爱上了一个意大利调琴师,雷蓓卡爱情上的胜利引起了她的嫉妒和仇恨,她因此而坚信“爱情是危险的,没有好结果的”。“激情是有强度的,青春是无经验的;具有强度的激情最具可能的维度是渴望绝对;当青春的无经验性与激情的绝对性结合时,它导致的可能之一便是‘恶’。”(9)因此,当那位意大利调琴师遭到雷蓓卡抛弃转而向她求婚时,她虽深爱着他,却断然拒绝了他,还发下毒誓——“不要天真了,我死也不会和你结婚的。”同样,她对马克思上校的感情也交织了同情和虐待的成分,而她同侄子的乱伦游戏则完全出于本能欲望和自我怜悯。
从精神分析学来看,阿玛兰诺的行为体现着病态的症状,即所谓“吞没焦虑”——“为了与他人联系,人需要一种坚实可靠的自主性身份感。然而,在生活中任何联系都会使个体面临丧失身份的考验,由此产生的焦虑就是所谓吞没焦虑陷入吞没焦虑的个体,其用以维护自身身份的主要手段是独立。”对阿玛兰塔来说,被人爱比被人恨更可怕,因为被爱就意味着被淹没、被吞噬,因为“被他人爱相当于置身于强制性的承诺之下。”阿玛兰塔就在这样一种害怕被“吞没”的病态恐惧中走向了绝望与孤独。正如乌苏拉所言,“所有这一切都是她那强烈的爱情与不可战胜的怯弱之间的殊死搏斗,而最后却是那种荒谬的恐惧占了上风。”
正是这种怯弱的恐惧心理使她竭力压抑自己的感情,生活的痛楚吞噬着她的心,表面上她异常平静,而实际上她的心灵碰撞是相当激烈的。爱情的骚动如同灼热无比的岩浆,在她的心里翻滚,最使她不安的是,她曾经将侄子当成自己“聊以解脱寂寞的良药”宣泄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汹涌的激浪,将压抑的情感倾泻在气喘吁吁的床上,产生了不该有的、就像“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感情。正当的情欲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满足的情欲又是不正当的。这,构成了她一生的感情矛盾。
晚年的阿玛兰塔心如止水,没有丝毫的热情,孤独像海绵一样吸尽她的激情、她的痛苦。然而表面上的超脱凡俗,更能反映出心灵深藏着的激情。纵观阿玛兰诺的爱情可以看到,孤独与激情是同时诞生的,正如歌中所唱,“情到深处人孤独”,只有感情浓烈的人,才会产生孤独。
3.蓝色忧郁与红色激情
林黛玉的爱是蓝色忧郁的一滴水,最柔和,也最彻底,但对于封建礼教这块顽石,却始终不能滴水穿石。阿玛兰塔的爱是红色激情的一团火,最炽烈,也最疯狂,但却始终被压抑着,不能尽情地燃烧。如果说在林黛玉那里,生命因爱而开放,那么对于阿玛兰塔而言,生命因对爱的恐惧而封闭,而孤独,而窒息。一个是爱而不得,一个是爱而不能,但两者都是一样的孤独,一样的痴迷,一样的迷惘。正如林黛玉诗中所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爱的敏感与煎熬是她们共同的感受。同时两人对死亡都是很超越的,最终在“天尽头”,两人寻找各自的“香丘”。
纵观两部作品,就文化内涵而言,两者都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张扬和对本民族历史的参照,体现了人的生存状态及人在命运中的挣扎。《百》体现了拉美民族印弟文化、西方文化、殖民文化三位一体的混合文化,同时原始性孤独和现代孤独意识相对应,因此既充弥着原始的神秘感,又有着现代意识和荒诞感,体现了自我意识。《红》不像《百》那样呈现为一种人类的原始状态,而是体现了以儒道互补为精神核心的古老而悠久的文化状态。这种文化由于它的超稳定结构而具有一种超强的生存能力,但也吞噬了个性,形成了封闭的特性。应该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缺乏孤独意识的民族,我们总是“我们”着,很少“我”过;我们总是“欢乐”着,很少“悲哀”着。而欢乐是大家的,悲哀才是个人的,人在欢乐时总想告诉别人,而只有在悲哀时才想起自我。因为没有自我,所以没有孤独。但在《红》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可贵的孤独意识冲天而出。虽就观照程度而言,这种孤独意识不及《百》,但在一个没有自我的生存空间中找到了自我,在一个没有个性的民族文化心理中找到了个性,也体现了它的难能可贵。正因如此,它才有了《百》作为它在世界文学中的参照。
总之,两部作品的内容博大,常读常新,以上进行的部分比较也仅是些苍白的文字,无法全面涵盖、准确归纳,而正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才体现了其不朽魅力。
注释:
(1)本文大段落标题引文皆出自《红楼梦》,齐鲁书社出版社,1992年8月版(5)《小说家的技巧》,载于《世界文学》,1979年第18期(3)(8)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5月版第306页,第249页(4)朱景东:《拉美“爆炸文学”的思想艺术倾向》,载于《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3期(5)(7)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6)庚辰本第48回双行夹批(9)仵从巨:《“城堡”与“迷宫”——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6页(10)本文所引《百》内容,皆出自《百年孤独》,海平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