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1200000011

第11章 中短篇小说(1)

狂人日记

现代最早的着名小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鲁迅”的笔名所写,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它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着名白话小说。

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致狂的人的自述,描写了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受过封建教育,目睹过宗法制度和旧礼教吃人的事实,身受封建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束缚、压迫和残害。他认为周围的人都想加害于自己,整个现实社会已变成了“吃人”的世界,因此对四周的景象和自身的处境感到极端的恐惧。哪怕是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一路上的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人们张着的嘴和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都使他十分敏感地联想到了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的人吃人的故事。他从他大哥平常的言论开始怀疑当前的安排,他以为医生把脉是为了“揣一揣肥瘠”、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是要赶紧吃他,从而归结出整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整个历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虽然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这些疯话中却又饱含着深刻的真理。从而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他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于是发出了“救救孩子”和推翻那个社会的号召。

鲁迅通过“迫害狂”患者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为普遍地存在着的“人吃人”的实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小说借实引虚,以虚证实,构思异常巧妙,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激情和彻底的民主革命精神。它是一篇应时代的感召而诞生的彻底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它向数千年来吃人的封建制度喷射出了空前炽烈的火焰,向封建社会吹响了第一声进军的号角。小说的问世,既标志着鲁迅创作活动的伟大开端,也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端,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此以后,文学革命突破了初期理论主张的局限,开始了内容上真正的大革新。作品受到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但在思想和艺术上又高于果戈理的作品。它发表后,因其忧愤的深广和批判的犀利,使众多读者耳目一新、警醒惊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始成于1921年,最早刊于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的《晨报副刊》上。1922年纳入《呐喊》中。《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作者自1918年~1922年所作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15篇。

它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的知识分子、人力车夫等形象。“呐喊”的意思是为革命者助战。他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奋起抗争,并以极大的愤慨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显示了作者反映农民问题的深刻性和反封建的彻底性。这些作品,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开了先河。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鲁迅通过阿Q的悲剧,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揭示了贫苦农民的愚昧和落后,对以阿Q为代表的农民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尖锐地提出了准不准农民参加革命这样一个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

《阿Q正传》自它发表之日始,就频繁受到反动统治阶级及其走狗文人的肆意诬蔑和歪曲。

1926年8月,《现代评论》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涵庐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这样说道:“报纸上的言论,近几年来最脍炙人口的,绝不是讨论问题和阐发学理的一类文字,只是揭开黑幕和攻人隐私的一类文字。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因此便猜疑《阿Q正传》是某人作出的,何以呢?因为只有某人知道他这一段私事。”言下之意,将《阿Q正传》纳入攻人隐私的一类小说的范畴,并对鲁迅做了含沙射影的攻击。

对于涵庐之流荒诞、无稽的论调,鲁迅先生没有沉默,他拍案而起,4个月后,他写了《阿Q正传的成因》作为回应。文中强调:“直到这一篇收在《呐喊》里,也还有人问我:你实在是骂谁和谁呢?我只能悲愤,自恨不能使人看得我不至于如此下劣。”另外,文中就阿Q会不会做革命党的问题时,鲁迅指出:“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

在阿Q这个贫苦而未觉悟的典型的中国农民身上,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爱憎之情,得到了深刻的表露。

海滨故人

庐隐(1889~1934),福建闽侯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一个着作家》,短篇集《海滨故人》,长篇小说《归雁》等。

中篇小说《海滨故人》,1923年10~12月载于《小说月报》第14卷8、10号,是庐隐的成名作、代表作。

作品描写了五四以后时代女性的迷惘和痛苦、理想和追求。主要人物有露莎、玲玉、云青、莲裳、宋莹5个女青年及她们的父母、恋人和同学。主人公露莎,是五四以后逐渐觉醒的新女性。她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生性聪颖,孤傲倔强。春梦一般的美妙理想总是与眼前的现实距离甚远。因而,常独自冥坐,暗自愁思“人生到底是什么?”“十年读书,得来的只是烦恼与忧愁,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百思不得其解。她认为人生游戏不得,旧俗迎合不得,最终走上了“漂泊天涯”的漫漫长路。

作品用很大篇幅写了这些女青年的谈论,反映出她们各自的情怀与追求。她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重负,充满着忧郁。这反映了五四时代女性的基本特征。作品文笔优美,温婉动人。

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又叫叶绍钧,生于1894年,江苏苏州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抗争》、《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1月10日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1号。

小说以1924年江浙战争为背景,出色地刻画了潘先生这一灰色、庸俗、卑琐的小市民形象。既反映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揭示了潘先生之流的可悲、可怜与可厌。潘先生是一个小学教员,军阀混战时,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过高,稍闻风吹草动,就仓皇逃命;一时得到保全,就忘乎所以。由于军阀才逃命,但欢迎军阀时,却凝思苦想写出“功高岳牧”的大匾。没有是非原则,没有价值观念,灰色、庸俗,无以复加。

作品依照现实生活的本来情景展开情节,不刻意追求新奇曲折。作者按照人物真实的心态来描写其心理变化,与富于个性的动作相结合,真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雕琢。笔调幽默但不滑稽轻浮。作者对潘的讽刺是深刻的,态度是严肃的。

呐喊、彷徨

现代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创作于1918年~1925年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1925年大革命前后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各种社会问题,体现了鲜明的“五四”时代精神,表现出作者分明的爱憎和对整个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集中显示在4个方面。

首先,作品愤怒批判了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吃人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士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篇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描写了封建社会腐朽观念对人们的毒害和摧残,以作品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对整个封建制度和旧礼教发出了沉痛的控诉和彻底的否定。

其次,作品表达出对劳动民众特别是农民和妇女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阿Q正传》、《故乡》等篇突出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重重压榨下,农民所遭受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并且在深深同情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揭示出他们麻木、不觉悟的思想状态;《明天》、《祝福》、《离婚》等篇则通过对一系列妇女形象的生动刻画,表现了处于封建社会最底层、受迫害最深的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并以此表明,如不从根本上摧毁整个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妇女便不可能得到彻底解放。

第三,作品倾注着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情关注和对知识分子特点的深刻剖析,如夏瑜(《药》)、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子君和涓生(《伤逝》)等人的命运虽有不同,但都揭示了一点:知识分子如果不把自己的追求同广大人民的理想结合起来,其失败的结局是难以避免的。鲁迅的同情与批判的态度正确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时代历史特质:他们往往是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分子,但他们个人的抗争又是软弱无力的,他们个人的解放同样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

第四,作品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在《阿Q正传》、《药》、《风波》、《头发的故事》等一系列作品中从不同侧面形象地总结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严重脱离广大群众,特别是没有组织发动和教育广大农民。这从思想革命的层次上启发人们,中国革命的出路在于充分发动群众,使广大人民真正觉醒。《呐喊》、《彷徨》凝聚着鲁迅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目光,体现出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切了解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极广的生活概括力,体现了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高超的典型化手法。鲁迅还具体运用了白描的简洁手法,“画眼睛”、“勾灵魂”的内心刻画,精确、传神、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夸张、讽刺等多种艺术方法,使其塑造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魅力无穷。

二是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两个集子里的作品,无论是人物、景物,还是情节、语言,都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民族特征。鲁迅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小说线索简洁、层次分明的结构方式,还特别注重了对口语的加工提炼和对古语的灵活运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古朴、凝重而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此外,鲁迅在小说的开头、结尾、氛围渲染等方面也吸收了外国文学的某些手法,并加以民族化的创新。

《呐喊》、《彷徨》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精湛新颖的艺术,对整个现代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这两个集子中的8篇小说,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鲁迅思想和艺术的风采。

现代短篇小说《夜》是叶圣陶的代表作品,写于1927年。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叶圣陶看到大批共产党人、工人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被捕杀。于是,便以悲愤的心情、沉重的笔调,用很短的时间写下《夜》这篇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由恐惧、愤怒到觉醒的革命烈士的母亲,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革命人民的血腥罪行,同时表现了我国人民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老妇人是一对革命者的母亲,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怀抱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坐在桌旁焦灼不安地等待着。作者利用屋内环境的惨淡、阴暗,进一步衬托出老妇人内心的无比恐惧。夜,对于老妇人来说是如此的漫长,毫无尽头。当她得知女儿、女婿被杀害了,便由恐惧陷入极度悲痛之中,然而,这无情的打击并没有摧垮她的意志,当她“看透”了女儿留下的字条后,便决定勇敢地再担负起母亲的责任,化悲痛为力量,抚养孙儿以继承烈士的遗志,从而体现了我国人民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另一方面,作者借助阿弟的回想和转述,使读者看到了两个勇敢的革命者形象,他们虽是“满脸的气愤”,“可还是透着和善”,受刑时,身中数弹。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革命者爱憎分明、视死如归、自觉献身革命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暗示出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是多么的残暴。

作者透过大男这个仅仅两岁的孩子,进一步深化《夜》的主题,他的每声哭叫都是对反动派残酷镇压革命群众的有力揭露、控诉,尤其以“妈妈呀”结尾,意味深长,它暗示人们:夜正长,斗争的道路也正长。

小说采用象征手法,透过夜的恐怖、阴森、漆黑,喻示着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社会如同漫漫长夜一样:阴森、恐怖。

作品构思精巧,采用明暗双线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并通过细致深刻的心理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母亲由悲痛到愤怒,由怯弱到觉醒的全过程。另外,作者用准确、生动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进一步烘托出人物心情,揭示死者与生者的关系,使客观环境描写与人物主观感受有机地统一起来。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1904~1986),湖南临沣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长篇小说《1930年春上海》、《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

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代表作品,发表于1928年2月《小说月报》19卷2号,后收入短篇集《在黑暗中》。

主人公莎菲,是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型。她背叛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寻求灵肉一致的人生境界,追求幻灭,生活在无聊和弱病之中,倔强而又软弱,孤傲而又空虚,反抗而又妥协,在性爱问题上不能解脱,玩世不恭,悲观厌世。其反抗的病态,表现出莎菲形象的全部矛盾性。莎菲的苦闷,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急进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彷徨无主的写照,具有深刻的历史批判性。

小说以其性爱表现的真挚与大胆,震动当时文坛;结构上采用散文式日记体的形式,行文舒缓流畅;其细腻委婉、深刻生动的心理描写,代表了丁玲的主要艺术成就。

林家铺子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茅盾的代表作品,原名《倒闭》,作于1932年7月,载入《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同类推荐
  •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嘉倩的42个暖心故事,是采访了近千个人,与500多个人交换梦想才写成的,每一个故事都给人打开一扇窗户,让人看到阳光、眼泪,或自己。这些故事可以成为生活调味品,也可以放在枕边睡一整年。希望她像一个老朋友,在你最失落,或最风光的时候,来到你身边。
  •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化蝶

    化蝶

    邵焕芬,天津海韵诗社会员,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作协会员,曾作为新生代作者被推荐给《天津日报》,擅长诗歌和散文。曾先后有诗歌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也曾有散文发表在《天津日报》满庭芳栏目。诗歌散见于《中国文学》《蓟运河》《诗文杂志》《直沽文化》等刊物。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 李国文杂文

    李国文杂文

    本书收入李国文经典杂文,包括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品。
热门推荐
  • 我真的不想天下无敌

    我真的不想天下无敌

    穿越的夜歌!获得系统如何无敌!!!!!,
  • 创心界

    创心界

    世界有自己的初生也有自己的灭亡,拥有最宝贵的宝物世界之核或许是好事情,但要平白无故地创造世界很是艰难,借鉴一个已有的世界或许是好主意。
  • 萌宝训父要甜宠

    萌宝训父要甜宠

    他是卫氏拥有强大且身份神秘的董事长。事业上杀代决断,生活里却频遭暗算。洗衣、做饭、暖被窝儿……拎包、溜狗、擦屁股……累死累活,最主要孤枕难眠!他抗议!抗议!抗议!面对惨遭洗劫的书房,他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奋起抵抗。正进门的小可爱萌萌一笑,松开狗链,一声娇斥:“咬他!让他六亲不认!让他抛妻弃子!让他不懂百善孝为先!”这是一个双胞胎小可爱追父、斗父、训父的故事,有悲有喜,有虐有甜,欢迎跳坑,多多支持!
  •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被车撞的穿越?这么狗血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她的身上!幸好有疼宠自己的老爹和娘亲,却依旧躲不过嫡母的残害。此仇不报非女子!刚好这有个半残废的墨蛟国九皇子,既然是同命相连,那就一起夺了这江山,做这至高人,自此天下把手握!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带着女尸去盗墓

    带着女尸去盗墓

    注意:1、看本书,千万不要跳着看。2、15周岁以下别看。回家奔丧,却与千年女尸配阴婚。(群519383884)洞房花烛,能看,能摸,不能碰。女尸为郎,男子为娘。被迫“嫁”给女尸之后,且看我如何继承家族事业,倒斗改变人生。北斗道宫,看曹操如何被移花接木。朝歌城外,千年前的遗迹正在苏醒。罗布泊中,古老月眼让我们情定永恒。
  • 星始无限山

    星始无限山

    这里是星星开始的地方,当每天阳落月未起之时,这里的星星总会最先浮现,如果凝神注视心中默念守护的话,会发现那些星星连成了一座山,山名无限,因为那里既是长夜开始之地,亦为曙光升起之所。
  • 穿书后女配懒癌犯了

    穿书后女配懒癌犯了

    白墨:女配就一定要喜欢男主吗?我偏不,哎,那个小哥哥邪气挺重啊,过来我渡化你~卫楼冥:邪气重,也是因为你,别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最强大帝

    重生之最强大帝

    太始宇宙,大道雏形凝聚,引亿万大小世界交汇,完美的本源世界渐趋成型。洪荒天地轮回,崩塌毁灭,众圣失位。绝世巨擘、众神真仙,降临太始大世界。不同修炼文明交汇碰撞,开启了璀璨的大时代。大帝争锋,大罗喋血,混乱开启。生存与竞争,征伐与杀戮,浇熄不止。无数的天骄强者、绝世大能,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踏着累累尸骨,争霸诸天,镇压八方。亿万兆生灵,吞精纳气,千百年苦修不辍,追仙问道,持之以恒,不敢稍怠。
  • 王爷府邸太深

    王爷府邸太深

    暂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