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6300000003

第3章 明朝能臣王崇古(3)

当然,隆庆和谈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由处理把那汉吉而引出与蒙古议和与开马市,朝廷内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廷议时,虽然以张四维等人为首的22位大臣表示支持王崇古的意见,但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有17人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巡按御史饶仁侃、武尚贤、叶梦熊、赵贞吉等则主张采取强硬军事手段。作为王崇古的外甥,张四维是议和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交关于拱,款事遂成”。王崇古与张四维的“议和”策略得到了身居中央要职的高拱、张居正的强有力支持,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此时这几人频繁书信往来,就此事反复商议,形成了联合行动。到隆庆五年(1571)三月,议和派占了上风,明朝政府终于决定,封俺答为顺义王,允许与蒙古通商贸易,即每年一次在大同、宣府、山西(偏关)三镇的长城以外开设马市,每月一次在长城的各关口也开设小市场,后来发展到在陕西、宁夏等地也开设马市。边贸一开,交易的商品除布帛、菽粟、皮货等大宗物品之外,还有服装、针线等生活必需品。“封贡互市”达成之后,明蒙边疆得以休兵息战,大同和丰州滩地区逐步由军事战争前沿转向边疆商贸汇聚中心。《明史·王崇古传》载:

崇古乃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因收其税以充犒赏。其大小部长则官给金缯,岁市马各有数。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折腾了200多年的边疆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此后百年中,双方虽然偶尔也有小规模的摩擦,但再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总体来分析,隆庆和议的达成,也不仅仅是把汉那吉降明这一偶然事件带来的结果。其实,任何政治条约的签署都是双方军事实力被量化的对照。嘉靖四十五年(1566)至明穆宗朱载继位前,国家大权一度集中在高拱和张居正手中,此时两人的矛盾还没有暴露出来,在北部边防和俺答问题上观点一致,推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新政。方逢时、戚继光、谭纶、王崇古等名将也相继被起用,这些边将都能把边防重责视为自己的天职,与中央密切配合。自从隆庆元年(1567)以来,开始大规模整修工程,在长城重点加强防守,尤其是在王崇古等将领的督责下,数年之内,长城沿线各地相继奏报修墙完工。王崇古也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据史料记载,光是隆庆三年(1569)九月、十月、十一月,就受到朝廷数次银两赏赐。《万历武功录·隆庆四年》中评论道:“数年以来,版筑日举,大边已可据而守矣。”

在大规模修筑完善长城的同时,王崇古等人还非常注重边将、边兵、边费、长城等各项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灵活运用战略战术,长期以来不堪一击的明朝边防形势出现根本变化。不难看出,王崇古等人的休整军队、加强军备、修筑防御工程等措施,在议和开马市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北部边疆的防御能力较之嘉靖年间有了实质性提高,军事力量的强大,才是俺答愿意同明朝进行和谈的基础。

与俺答议和互市,有利于边境安宁,也对当时山西商人的贸易活动最为有利。由于王崇古和张四维家族均为大商户,主要在边境上进行粮食、绸布、盐业等贸易。隆庆和谈之后,边境贸易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给他们的家族带来了巨额商业利润,同时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政治上的麻烦和危机。一个月之后,王崇古的政敌就开始弹劾他了,御史郜永春视察河东盐运时,就禀报皇帝道:“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四维、崇古为势要。”直指张、王两家控制了河东、长芦和两淮的盐市,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甚至到了今天,还有史学家认为,是以王崇古和张四维家族为代表的晋商力量推动了隆庆和议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了朝中权位的争夺。事实上,王崇古这一行为的动机,正如他自己在奏疏中已经表明过的,“先帝既诛仇鸾,制复言开市者斩。边臣何敢故违禁旨,自陷重辟。但敌势既异昔强,我兵亦非昔怯,不当援以为例。夫先帝禁开马市,未禁北敌之纳款。今敌求贡市,不过如辽东、开原、广宁之故。商人自以有无贸易,非请复开马市也。臣等虽至愚,苟无利于国家,有违于禁旨,何甘身冒重辟,而为虏请乞”。

经过上面的分析即可发现,并不能因为王崇古的家族在经商并抓住了“封贡互市”的这一巨大商机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就简单地认为王崇古、张四维等人在这一利国利民的重大政治决策上,极力主张和谈互市,仅仅是为了给族人做生意开辟市场,出自于单纯从中渔利的目的。这种简单化的看法,不仅对为边疆民众安居乐业、经济空前繁荣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王崇古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有违历史的真相。

隆庆和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通过封贡、互市,明王朝与蒙古部族建立起了正常的贸易关系,极大地改善了双方的军事对立局面,蒙古诸部不再依靠劫掠抢夺等方式来实现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同时,军事扰乱和敌对状态的停止,不仅确保了明朝长城沿线较长时间的和平,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开国以来,明朝就不断受到蒙古的骚扰,延续了200多年。明政府虽把对付蒙古势力作为边防的重点,采取了种种措施,但却一直都未能消除明朝北方的祸患。自从俺答封贡之后,明王朝在边防军事上的压力也减轻了,财政和经济上都减掉了很大的负担,“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隆庆和议之后,蒙汉人民化干戈为玉帛,和平杂处,互市贸易蓬勃开展,长城不再是阻隔明蒙双方的界限,而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和汇聚点,边境屯田的粮食产量也大有提高,粮价不到此前的一半。“千里无复人烟”、“至穷至苦”的大同也逐渐发展成边境商业巨镇,明人在史书中记载了当时边塞的繁荣景象:“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好,皆边塞之所无者。”

互市贸易市场上的畅销货物,如汉族的棉布、瓷器、烟草、茶叶不但极大地改善了塞北游牧民的生活状态,也改变了江南汉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北疆市场的大量需求,直接促进了江南地区棉织业、丝织业以及制陶业等手工业的发展。以贸易为纽带,中原与塞北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被联结在一起,并向周边辐射扩展。江南地区的纺织品输往北部边疆和蒙古游牧地区,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中心——江南和北方草原地区被连贯起来。为了满足边境贸易的商品需求,晋商的足迹已经到达了江南、广东等地区来寻求购买商品,王崇古就曾经发出过指令:“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幅车奏塞下。”

北部边疆的和平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商人们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自发地云集到边疆地带,带动了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交流和互补。隆庆和议不仅给商人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巨额利润,也给明朝百姓带来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一度处于军事冲突前沿的大同与丰州滩等地区,在互市之后成为蒙汉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汇聚的重要场所,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末乃至清代。对此,清人魏源曾作过较为公允的评论:“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弛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

作为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张家口等城市发展了起来,进而成为联结中国江南与内外蒙古以至东欧地区的经济枢纽。10多年之后,曾经战火纷飞的边境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商业乐园,“六十年来,塞上民物阜安,商贾辐辏,无异中原”。而且,民族之间的长时期交流和积淀,使长城以外的北疆成为中华民族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为多民族国家的最终统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5节横槊赋诗,慷慨悲昂:王崇古的诗文风格

因“俺答封贡”一事有功,王崇古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加兵部尚书。后进太子太保,召理戎政,加少保。直到万历五年(1577),他感觉自己年纪大了,提出辞职回归原籍养老。万历十六年(1588),他因病去世,时年74岁,谥号襄毅,后世也因此称他为“襄毅先生”。由于王崇古是文官出身,文采也很好,他著有《王毅公奏议》、《公余漫稿》、《王鉴川文集》等,流传后世。

自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起,王崇古常年镇守在边关地区,因而他的诗歌作品多边塞之作,风格浑雄苍劲。如《登钟山戍楼》一诗:

危楼高结跨飞虹,古塔堎嶒对梵宫。

北去关河连塞上,西来风物自秦中。

洞门暗向前山转,石井深连幽涧通。

扼险应期追一范,不堪摇落成烟空。

整首诗气象阔大,气势豪迈,体现出一派大将之风。清人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卷12中提到王崇古,称赞他的诗:“襄毅诗格耸高,横槊自喜,然按之不无儒响。”评价很高。《皇明诗选》中收录了王崇古的另外一首诗作《庚戌九月将赴金陵夜泊庐阳邮亭闻虏犯近郊识感》:

江上初收雨,严霜已渡河。

汉兵闻出塞,胡骑竟如何。

雁阵凌秋尽,笳声入暮多。

武陵遗曲在,慷慨不成歌。

抒发了自己听闻敌人再次侵犯边境的感慨之情,整首诗与前一首的豪迈气势殊不相同,诗文寓情于景,尾联淡淡地流露出自己的担忧,“武陵遗曲在,慷慨不成歌”。明人李舒章曾就其风格称:“意色间整,殊有缓带之风。”而“云间三子”之一的宋辕文在评价此诗时,则称赞道:“司马江上一篇,殊有格调。”

§§§第6节结语

从王崇古一生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位富有文采的武将,同时还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他长期担任明朝的封疆大吏,大力加强北疆的防御,多次指挥明军击败蒙古军队的进犯,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和随机应变的政治才干。在他的坚持和推动下,明朝北疆实现了和平与稳定,不仅促进了蒙汉两族的友好关系,也符合双方人民的长远利益。在把汉那吉归顺以及与俺答封贡互市这一系列事件中,王崇古充分展现了他高人一筹的远见以及卓越的政治才干,这一点,在当时就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可以说,俺答的归顺,是受降、封贡、互市三位一体,自汉唐以来,中原从未有人做到过,这是王崇古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王崇古将永垂丹青、彪炳史册!

同类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解读水浒传1

    解读水浒传1

    解读水浒传,探寻真实的水浒人物和水浒历史
  • 扛着AK闯大明

    扛着AK闯大明

    崇祯十七年春,闯军围困北京城,延续两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当是时,北有满清多尔衮,南有黄虎张献忠,西有闯王李自成,东有海盗郑芝龙,值此危难之际,医科大学的大三学生刘鸿渐魂穿到一个破落的士族家庭,靠着一百把AKM,拳打内贼东林党,脚踢北蛮多尔衮,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怀揣着中兴大明的梦想,且看刘鸿渐如何上演一番波澜壮阔的大明风流。书友群:8588,0765(需要验证粉丝值2000以上)
  • 三国之东吴良

    三国之东吴良

    数不完的英雄故事,道不完的儿女情长,新人新作,跪求看官打赏
  • 攻克锦州

    攻克锦州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南城清梦

    南城清梦

    她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心,自己不会爱,可后来事实是,她爱上了整座城里最优秀的那个男人,而后那个男人,也将自己所有的温暖,都给了她。
  • 秘密勘探社

    秘密勘探社

    在看似和平的这个年代,由于现代化技术所发展的间谍组织其实已经遍布了整个世界。秘密勘探社在新组联邦的支持下,这个基本由青少年所组成的侦探特工团队为了推翻腐败的新的灭世大国政府为目的而进行着技术斗争。而主人公,深邃的杰特·殇有着比他人高出一个境界的数理才能,这位电子特工第一次面临着真正的挑战,秘密大战一触即发…
  • 临窗剑影斜

    临窗剑影斜

    偌大江湖,芸芸众生,各不相同,却又有人相似,手持四剑,自冀州出,身为蜉蝣,仍走上撼天路,天道是道,非人之道,一腔热血,终洒京城皇宫,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实为素衣白裳,苦守将军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种田之林巧花

    重生种田之林巧花

    上辈子,十三岁的林巧花,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跟着堂哥去外地打工,自以为这样就能发家致富。没想到出去后不仅没挣到钱,还要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欺负。村里房子拆迁,自家得的拆迁补偿款全被那黑心的林老大一家坑去。林巧花知道这事儿后,上门讨债,却被大伯一家赶了出去。最后,她被飞驰而过的大卡车撞倒。林巧花追悔莫及,她发誓,若有来生,绝不会活的如此糊涂。她一定会听父母的话,守着家人好好过日子,决不让自己家人再受半点委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堪破众生

    堪破众生

    人,为何会智力非凡;飞鸟走兽,为何会各有生存之道;物质,又因何而存在于世间......请跟随玉风一起追溯世间本源,堪破众生虚妄
  • 源——尘封的星球

    源——尘封的星球

    一项S级任务的失败,引发了一场险象环生的星际逃亡。一颗失落的星球,展开一段飘渺未知的旅程。一串错综复杂的遭遇,揭开一篇鲜为人知的星际历史。在这里有科技与魔法的博弈,武术与异能的碰撞!一切随源……PS:本书不重生、不升级、只以含正道,敬请品鉴。
  • 寻冬记

    寻冬记

    一片无边无际的大陆,种族林立,大道争鸣,在人族领地的边缘,漆黑的云在天空中游荡,当云朵路过静谧的森林时,诡异的被森林拉扯下来,林中身穿兽皮的少女,被突兀闯进来的乌云吸引,却意外发现一个衣着破烂的年轻人,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