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是著名的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897年的夏天,吉卜林的美国妻子佳丽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而且是他们盼望的男孩。吉卜林夫妇给这个男孩起名约翰·吉卜林。
小约翰渐渐长成一个聪明、开朗、快活的孩子。吉卜林觉得自己很幸福。但在1899年的冬天,灾难发生了。吉卜林的大女儿约瑟芬得了肺炎。因为没有抗生素治疗,约瑟芬死了。吉卜林悲伤之极,
但为了3岁的二女儿艾西和仅仅19个月的约翰,他必须忘掉悲伤。
1915年,17岁的约翰已经长成一个又高又瘦、神采飞扬的小伙子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托着一头栗色的头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约翰当了兵,吉卜林则去了法国进行关于战争题材的创作。8月15日,在开往前线前向妈妈和姐姐告别时,约翰留下了一句深情的话:“告诉在法国的爸爸,我爱他。”
6个星期后的一天,信差送来一份前线来的电报,电报上说约翰在一次行动中失踪了。没有人能提供详细消息,但吉卜林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跑了一家又一家野战医院,希望能找到曾经和约翰一起作战的伤员。一家家医院走过,一个个希望破灭。随着时间的流逝,吉卜林的痛苦越来越深了。直到1917年底,终于找到了一个知情者,他说约翰已经在两年前的一次战役中牺牲了。听到这个消息,全家人痛不欲生,因为连约翰的尸骨都不可能找到了。
在吉卜林生命的最后18年里,他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各种为阵亡将士举行的善后活动中。在那一个个失眠的夜晚,吉卜林呆呆地望着吱吱作响的天花板,在黑暗中苦苦思索着同一个问题:他到底是为何献出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在一次去法国的途中,吉卜林去拜访了那位战后寄给他书和勋章的士兵,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这个士兵有了一个儿子时,吉卜林当了小男孩的教父,并把那本带着弹孔的书和勋章也给了小男孩。多年来,吉卜林头一次产生了一种希望:约翰没有死,他把生命献给了未来。
感悟:
失去新人的人,自然会被痛苦和悲伤所笼罩,甚至颓唐不振、万念俱灰。但是,死者已矣,生者犹在,往事悲伤,于事无益。当此之时,应该忘掉悲伤,为生者做些什么,为死者的延续做些什么,这样才能有以告慰逝去者的英魂。
格言: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
——[中国]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