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贾府最高领导人贾母同志,难以再兴高采烈、风光无限了,她终于过了一个月圆人不圆的中秋节:
尤氏等遂辞了李纨,往贾母这边来。贾母歪(半躺。北方方言)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正不自在,恰好见他(她)姊妹来了,因问:“……可知凤姐妯娌两个的病今日怎样?”
尤氏等忙回道:“今日都好些。”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
“庚辰双行夹批:‘贾母已看破狐悲兔死,故不改正,聊来自遣耳。’”贾母很绝望,但坚持不作为,“小和尚撞钟——过一天是一天”吧。
甄家被抄家治罪的事,王夫人硬着头皮,不得不说;贾母心慌意乱,不得不听;恰好尤氏等人来了,贾母立刻顾左右而言他。注意,她说的是“凤姐妯zhóu娌两个”,而不是“李纨妯娌两个”,在这位胖老太心中,谁的地位更重要不待多言。这也为下文的赏月无凤姐所以顿感冷清作了的铺垫。
王夫人笑道:“都已预备下了。不知老太太拣那(哪)里好,只是园里空,夜晚风冷。”贾母笑道:“多穿两件衣服何妨。那里正是赏月的地方……”说话之间,早有媳妇丫鬟们抬过饭桌来,王夫人、尤氏等忙上来放箸捧饭。
贾母坚持赏月,无非想着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贾府依然安定团结,我还要领导下去。
不知后来的慈禧是否读过《红楼梦》,但贾母与慈禧在生活、统治、性格方面倒是有相似处:慈禧是放大了的贾母,贾母是具体而微的慈禧。
贾母见自己的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是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贾母因问:“……上几次我就吩咐,如今可以把这些蠲了罢(吧),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在先的时光了。”鸳鸯忙道:“我说过几次,都不听,也只罢了。”
王夫人笑道:“不过都是家常东西。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一种)椒油莼齑酱(江南食品)来。”贾母笑道:“这样正好,正想这个吃。”鸳鸯听说,便将碟子挪在跟前。
各房仍按不成文的老规矩每天专门做一样或几样特色菜孝敬贾母,想想吧,这是后辈们多大的精神负担与经济浪费。
贾母确实说过:免了。但后辈们无法判断贾母是虚让让还是真心话,于是更尽心尽力做出更好吃的特色菜。贾母不是刘姥姥,口味太刁,难侍候。后辈们也明白,千万不要因为领导说节约就真的在领导身上节约,那也太傻了。当年有人多次说过不要搞个人崇拜,但是你不搞试试?
贾母便命探春来同吃……侍书忙去取了碗来。鸳鸯又指那几样菜道:“这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大老爷(贾赦)送来的。这一碗是鸡髓笋,是外头老爷送上来的。”……贾母略尝了两点,便命:“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媳妇们答应着。
王夫人这次只送来一个花椒油拌莼菜酱,“贾母笑道:‘这样正好,正想这个吃’”。而贾赦送来了两样精心制作的菜(鸳鸯都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做的,可见功夫不小)竟然被贾母冷冷地退了回去。
贾母肯定知道了是邢夫人利用色情香囊挑起事端,于是更加讨厌她;但反过来说,王夫人拍板抄检大观园折腾得鸡飞狗跳,人人寒心,岂不比邢夫人更恶劣吗?但贾母不这样想。于是王夫人才敢继续瞎折腾,赶走晴雯与芳官。
贾母因问:“有稀饭吃些罢(吧)。”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王凤姐)吃去,”又指着“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贾兰)吃去。”又向尤氏道:“我吃了。你就来吃了罢。”尤氏答应,待贾母漱口洗手毕……告坐……贾母笑道:“鸳鸯、琥珀来,趁势也吃些,又作了陪客。”尤氏笑道:“好,好,好,我正要说呢。”
贾母笑道:“看着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的。”又指银蝶道:“这孩子也好,也来同你主子一块来吃;等你们离了我,再立规矩去。”尤氏道:“快过来,不必装假。”贾母负手看着取乐。
贾母爱热闹怕冷清,“看着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的”。现在人一多,她终于可以笑一笑了。笑吧,再不笑就来不及了。
贾母当然也有优点,她关心王熙凤的病情所以派人送去高级营养粥,她偏爱宝玉与黛玉所以送去两样稀罕小菜,她重视贾兰的成长所以送去一碗肉让宝贝重孙子长高长壮。
大家族的规矩再一次呈现,贾母不吃完,后辈们是不能吃的,即使贾母让尤氏吃,尤氏也不能立即入座,必须等到贾母漱口洗手之后才能用餐;贾母又让贴身丫环鸳鸯、琥珀来吃,尤氏非常得体地说:我正要说呢。贾母也让银蝶来吃,尤氏非常不外气地说:别装假了。于是逗得贾母也笑了起来。
但贾府的危机越来越重了:
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少了)些。”
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严格按照人头数目)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领来);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贾母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粮食可贵,这是她从小没有见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