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6600000027

第27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3)

联想到《追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被引进大陆的第一批译制片,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中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宽松、宽容的政治环境,人们开始憧憬健康的生活,而“文革”的阴影一定在那时的大人们记忆中还存在。有多少家庭在横扫一切的暴虐权势下家破人亡,甚至被逼迫站出来揭发自己的恩人、亲人,有生存还是毁灭的考验要求一些人和自己最爱的人划清界限。有多少对这个民族怀着忠诚和热爱的好人,因为对领导和政策有一点不同的意见,就被打成“反革命”。当那些不幸的人们被政权和整个社会抛弃,被要求不断地检讨、求饶,把有思想的人变成横路敬二一样的痴呆,甚至肉体消灭的时候,有几个人,有他的亲人哪怕在他耳边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是反革命,我就是你的同谋!”极权体制最邪恶之处,就是要切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把权力像章鱼的触角一样伸入人与人之间哪怕最隐秘的情感角落。

也许《追捕》只是一部童话,但我多么希望真由美的气质在我们的历史中,甚至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能够存在。好人杜丘所面临的追捕并不只在电影中存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景象何尝不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有黑暗中的力量阻止人民接触到真相,要置义人于死地,把赤子诬蔑为罪人。

从我懵懂记事起到现在经过了20多年,我才终于读懂了《追捕》,读懂了真由美,也读懂了人性之美。当你所认识的人,你知道他是好人,却被人陷害、冤枉,被整个社会误解,你愿意告诉他:“假使你被整个社会抛弃,我也站在你的一边。”即使有千万人的喧嚣,依然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头脑,相信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值得尊敬和爱。

(2010年)

心灵鸡汤惹谁了

近几年,我特别烦心灵鸡汤类的读物,一听到“不要抱怨社会,要问你的内心深处”之类的鸡汤味太浓的话,我会产生不愉悦的生理反应。生理反应这个东西很奇怪,不由理智的控制,是中枢神经的条件反射。

早在于丹之前,我们就有众所周知的鸡汤教主,我还记得他的一首诗:“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无法形容这种被称作是诗的东西,让我倒胃口的程度,这些连鸡汤都算不上,没什么营养,但又口味很重,最多算是鸡精汤。

这几年开始学习内观的方法,经常反思自己的情绪是怎么一回事,我确实有必要问一下我自己的内心,为什么鸡汤味让我如此反感。前些日子,我意外又看到了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他的《人生礼赞》(APsalmofLife),是我大学的时候,特别酷爱的,几乎能把英文原诗背下来,特别朗朗上口,而且有意气风发之感。尤其是长诗后半段,翻成中文大意是“在这世界辽阔的战场上/在这人生巨大的营帐中/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要做一个战斗的英雄!/别指望未来,不管它多迷人!/把已逝的过去永久埋葬!/行动吧——趁着每一个今天!/赤心在胸中,上帝在头上!/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也许我们有一个兄弟/航行在庄严的人生大海/遇险沉了船,绝望的时刻/会看到这脚印而振作起来/那么,让我们起来行动吧/对任何命运都敢于担待/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要学会劳作,学会等待。”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年龄长了,再读朗费罗的诗,也读出了一股鸡汤味,感觉是和李白、杜甫什么的没法儿比。但其实仔细一想,美国本身就是一个鸡汤味很浓的国家,说美国文化的主流就是肤浅的大众消费也不为过。最早的《心灵鸡汤》商业模式,就是杰克·坎菲尔他们几个人搞出来的,该系列现有105个分册,印刷总量超过了1亿册,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这个家伙是世界级鸡汤教父,据说为20多个国家的公司、大学、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大众开展了人生转型方面的讲座。还在150余个电视栏目及600余个广播节目中和大家共享了他的鸡汤哲学。我在网上听了几段他的演讲,无非也就是讲几个小故事,融合了唐骏式的成功学,再加上些汪国真式的诗意,再有些于丹式的浪漫。不过确实算是个挺好的产品,我听了他的演讲,倒也并没有什么反感。

为什么汪国真当年就会让我这么烦呢?回想起来大概那是在1990年的时候,他的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后来听说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汪国真年”。汪国真几乎成了继雷锋、张海迪之后的时代青年偶像,《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真,称汪国真为“诗坛王子”,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几乎是人手一册汪国真。

回想起来,汪国真的诗也没什么太离谱的地方,基本文从字顺,朗朗上口,意思也没有诲淫诲盗,基本都是健康向上的,很适合中学生做同学赠言。

关键问题是,汪国真是在那样一个乏味的时代走红的,那个时代,没有北岛,没有顾城,没有海子,舒婷都去当作协主席了,就他一个“诗坛王子”整天在各种媒体上给大家狂轰滥炸。仔细想来,并不是说汪国真的诗有多么让人毛骨悚然。而是汪国真的诗,成了那个乏味的、压抑的年代的投影。

其实想通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市场,本来就是以平庸反智为基调的,哪个国家的人民群众都需要被麻醉,需要有让大脑不要太疲劳的理由。

不过我们要清楚,心灵鸡汤和严肃的思考是有区别的,鸡汤就是鸡汤,杰克·坎菲尔在美国有这么多粉丝,他也没有被捧成诗人、国学大师、学术巨星。

(2011年)

富二代才该学卢安克

前段时间我的老朋友、央视记者柴静发表了一篇名为《告别卢安克》的稿子,在网络上反响很大。卢安克放弃德国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穷乡僻壤当一个支教老师,被网友称为“外国雷锋”。卢安克教书的收入很有限,甚至有时候一个星期都挖野菜吃,让网友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支教。同时,最近还有一个说法特别火,是说柴静在央视当记者多年也没买房,被冠以“央视最穷记者”的桂冠。

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我发现现在的网络舆论有一种过度解读的倾向。在央视当一个正直的记者的确发不了大财,但像柴静这样一个优秀的记者,收入肯定不至于是央视所有记者里面最低的。说她是最穷记者有点夸大其词。同样,卢安克的精神的确很令人感动,但他这种行为在西方社会其实是很常见的。早在清末民国的时候,就有许多欧美的传教士跑到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传教,西方社会是有这个传统的,而且他们的家庭和教会对此都很支持。

中国的舆论在探讨公益或新闻伦理等问题的时候,喜欢把人有多穷当做一项重要的审美标尺。如果一个有钱人捐了几所希望小学,大家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但如果出现一个类似白芳礼一样的老人,自己生活很穷苦,还能省吃俭用救济别人,就会立刻引爆舆论。同样的道理,柴静作为一个很优秀的记者,正直坦荡,有坚持,受到了大家的欣赏。但人们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得说她同时还很穷,好像那样更有利于她的形象一样。财富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但把贫穷赋予审美含义也不是件好事。

回到卢安克,他本身的工作很让人尊敬,但无论是媒体还是网友,总是习惯强调他日子过得有多苦,吃不上肉,几年不买新衣服。这种渲染也曾让一些大学生激情澎湃,要像卢安克一样不畏艰难,到偏僻的乡村去支教。对这些冲动的大学生,如果不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我总是给他们泼冷水。中国的大学生和卢安克面临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卢安克不是独生子女,而且德国本身有良好的社保体系,可以让卢安克的父母在年老之后也衣食无忧、有人供养。而中国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甚至一些农村出来的学生家庭条件本身很困难,父母为孩子上大学已经砸锅卖铁,非常希望他们能够取得一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是人之常情,从而脱离农民身份,而且能在自己不能干活之后有所供养。如果真的要走卢安克的路,中国大学生面临的不仅是自己的温饱问题,而且要面对对父母家庭对其精神造成的压力。在这么大的压力下,这些大学生是不是还能像卢安克一样每天微笑着面对学生?我表示怀疑。

最近我刚在香港参加了的家族基金论坛,让我觉得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卢安克会更健康。这个论坛有很多香港著名的基金会都来参加,多是裘马轻肥的富二代,富三代,他们都把投身公益作为家族遗产的传承。像福特、洛克菲勒这些大财阀的后代经验表明,如果当初自己的家族将财产留给后代,家族肯定会四分五裂,兄弟姐妹会为了争夺遗产而大打出手。好在先人贤明,用家族财产设立了基金会,每年举办两次理事会,同时也是家庭成员聚会的日子。慈善事业成为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既做了好事,也保持了纯正的家风,让后代能对社会责任保持敏感。

于是我想到,反而是中国近年来兴起的富二代群体应该向卢安克学习。父辈为富二代们留下了大笔的财富,衣食无忧,但也容易生出一些富贵病来,包括精神空虚,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前进动力,像那个希尔顿整天闹出花边新闻的纨绔女儿真是家门不幸。如果他们能像卢安克一样到偏远山区去支教两年,或者更远些去南亚去非洲做志愿者也很好,可能就会磨炼出更坚强的意志,有世界公民的情怀,也会对同胞所受的苦难有更真心的关切。就像美国的摩门教,其教徒必须要在年轻的时候,远离家门,到世界其他贫困地区进行传教,为当地的人志愿服务,这也锻炼了年轻人的视野和能力,对未来的事业也有好处,这和摩门教这些年来日渐兴盛不无关系。现在中国有些富二代,已经有学卢安克做善事的了,比如那个卢星宇,还有听说像刘永好的女儿之类的都比较热心,当然那些有钱人的孩子穿着时尚,一条皮带可能就值几千,去做慈善,就像戴安娜王妃访问难民营一样,难免比较惹人注目。惹人看不惯也是难免,特别是中国很多人还习惯于觉得搞公益的就该穿得补丁摞补丁的,但社会应该有个慢慢的从不习惯到宽容,到习惯的过程。同时对那些富二代也是一个学习吸收正能量的过程,他们口含银匙出生,假如这个社会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越是有钱人家孩子,越是应该参与公益,不用用卢安克的苦行标准要求大家,哪怕最初真有人是出于赶时髦作秀,也会多少触发他们对社会的思考,理解自己对同胞的责任。未来他们中出现中国的卢安克也是很正常的。

我觉得从这种角度解读卢安克更能传递正能量,而不是当下鼓励一批自己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寒门子弟,以献身公益的名义,太过于牺牲自己的父母和家庭。

(2013年)

“不装”的唐僧

说到唐僧,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电视上《西游记》里那个骑着白龙马,带着三位各怀绝技的徒弟,自己只会念经的白胖和尚。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是什么样的人呢?这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有所介绍。但在我看来,钱文忠教授只是叙述了玄奘的生平,远远没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有些人,哪怕是跟他在一个房间里生活很久,却未必能走进他的内心;有时候与一个人可能离得很远,但却会觉得和他心灵相通。

读书读到位了就读的不是书,是神交古人,有时候发现历史上与自己隔了上千年的人,在某一个方面会跟你有非常深切的共鸣,我对这些人构成的理解,会使我对他们和他们的环境所代表的精神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过去,中国每—个行业都有一个祖师爷,这个祖师爷就是这个行业的标杆,比如木匠供鲁班、说相声的供东方朔。想进某个行业就得拜这个祖师爷。什么人在中国的历史上为辩论树立一个标杆?很多人知道玄奘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他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道路自信?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辩手。从这个角度,我和玄奘之间产生了很强的心理、精神的共鸣。我读《大唐西域记》,玄奘就好像现在坐在我面前一样,我完全能够理解他的脉络、逻辑、性情、心理是什么样的,包括他在各个人生路口所做出的选择,在万万人中,我的心跟玄奘是相通的。

因不装而被迫西行

玄奘出生在河南,原姓陈,祖籍颍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许昌,我去过那个地方。玄奘出生在干部家庭,父亲陈慧,任江陵、陈留县令,母亲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玄奘10岁那年父母因病去世,跟着哥哥到了洛阳的净土寺学佛,正因为从很小就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因此玄奘很小就表现出很强的对于真理探索的精神。而玄奘自小慧性过人,又勤奋好学,13岁剃度出家时就被以“鉴才”著称的大理寺卿郑善果评价:“看此子的风骨,日后必成佛教中伟大的人物!”玄奘也不负郑善果重望,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闻名全国,年轻就出众的人很不好,容易骄傲,捧也会捧杀。

但已经赫赫有名的玄奘为什么这么坚定地要去西天取经呢?古时候的交通很不便利,要去印度不像现在,坐着飞机很快就到了。玄奘去印度途经多个国家,穿越沙漠、丛林、异域,且没有大唐签证,属于偷渡出国。一路上跋山涉水,虽无《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但遇上马贼、草寇的概率还是有的。取经之路可谓九死一生。

但玄奘坚持要偷逃出国,去西天取经,在我看来这和孔子对于追求知识的理解是一样的。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多人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远处来了朋友我很开心。但也蕴含着孔子对身边的人的失望,所以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远处来的人和他谈谈话,让他感到开心。

孔子说的这些话和玄奘当年的切身经历非常一致。在古时候,寺庙并不像现在这样主要烧香用,那时候寺庙更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是一个非常注重思想交流的地方,也是维持地区最高思想、科学水平的一个地方。而寺庙里的高僧就像是现在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值得受到尊敬的。

同类推荐
  • 双重的文学:民间文学+作家文学

    双重的文学:民间文学+作家文学

    《双重的文学: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钩沉丛书中的一册,本书由两组文章组成:一、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民间文学、神话学、歌谣学做了重要阐述的几位作家的民间文学观;二、笔者用文艺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和研究民间文学、阐述自己的民间文学观。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人生真谛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金克木译天竺诗文

    金克木译天竺诗文

    本书收录金克木先生翻译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文学作品,包括《摩诃婆罗多初篇》《印度古诗选》《三百咏》《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我的童年》《控诉》等,作品以诗歌为主,译文优美大气,注释详尽可靠,为读者了解印巴这两个熟悉而又神秘国度的文学架起了桥梁。
  • 感谢梦想

    感谢梦想

    这是一部散文与小说合集。作者从日常生活片段写起,以个体生命的形式去感悟人类在生存途中紧紧相伴的各种共有的基本感情,他的笔下呈现出许多平凡或精彩的情节和故事,其中有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情感的赞美。本书分为:散文随笔,文艺通讯,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共四部分。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本书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九黎出勤报告

    九黎出勤报告

    你偷偷潜入帝宫劫持了女帝,女帝淡淡的看了你一眼表示并没有受惊。你不信,你将女帝带到一个无人的小房间里。你在没经过女帝同意之前,强行安排女帝和你玩两个人的游戏。你深夜不眠,趁着因疲倦不堪睡去的女帝,偷偷解开她的,贴身日记本,你偷看了女帝日记,你又偷看了一页。PS:这是一个东方小哥入侵远古纬度的故事。
  • 云飞正传

    云飞正传

    天才的自闭症少年云飞,腹藏万卷书,意外流落异界,有家国天下,有热血豪情,有阴谋背叛,有侠肝义胆,有兄弟情深,更有美人相伴,看一介少年如何一步步踏上强者巅峰。
  • 暗恋无大事

    暗恋无大事

    所有的戏剧都有落幕一切暗恋都有尾声这是一段关于暗恋故事不普通的人非比寻常的爱
  • 镇世决之白夜

    镇世决之白夜

    创世神与人世间开了个玩笑,将一种叫做“镇世决”的能力放到了人间。你以为傻白甜的半大孩子,没想到居然是扮猪吃老虎的间谍;你以为他是个孤僻的闷葫芦师父,背地里居然掌控世界,千层套路;你所以为的正派,居然都是反派?本以为只是智者的博弈,没想到却是一场又一场人与人、亦或是神与人的精彩智斗......
  • 佛说秘密相经

    佛说秘密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下回眸

    天下回眸

    复仇女皇&深情公子【虐到你甜!】女皇恐怕永远不会想到是那个十五岁的少年杀了她太子修到底是谁是邪王?抑或,那位小公子山中女霸&腹黑邪王【甜到你虐!】“吾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皇位,吾可以帮你夺,人,吾也可以帮你杀,只是,钱要归吾!”“你这厮,杀了吾一个面首还如此诡辩?呵,那你要亲自补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病娇九欲

    快穿之病娇九欲

    这样黑暗疯狂,为天道所不容的她竟然成了快穿宿主?呵,那就不要怪她把世界玩坏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哈利波特之最强继承者

    哈利波特之最强继承者

    意外的穿越,让某男来到了英国,穿越到一个叫莱恩斯·布莱恩的人身上。“我的曾曾曾曾曾曾曾孙子,布莱恩家族城堡就是你的了。”“年轻人,我开辟的对角巷从今天开始就是你的了。”“年轻人,你一定要把我的古灵阁给发扬光大啊!”“孩子,霍格沃兹的拥有权和掌控权就是你的了,一定要管理好这所学校啊!”“…………”于是,莱恩斯开始了他在哈利波特世界的幸福生活,泡着赫敏小萝莉,虐着喜欢啃大瓜的伏地魔,直到有一天…………邓布利多的办公室来了一个灰袍人,和一个黑袍人。“伏地魔的本性不坏,只不过还有一个幕后黑手罢了,我们要和他讲理,比如拳头或者魔咒,再不行,魔药也可以。”灰袍人说道。本书书友群:1149431506(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