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5500000039

第39章 感谢读者(1)

南京首发

每一次去南京,飞机在南京机场上空盘旋降落的时候,总有六朝古都秦淮河中山陵天文台加大屠杀等等交错叠加的画面,十分立体而又历史地横在跑道上。

金陵的古城墙想必是由许许多多本厚重的大书垒砌而成。

所以南京人不能不读书。若是读不透南京,终也读不懂虎踞龙盘、折戟沉沙。

那么在这座位处南北相交、沿海中心地带、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里,我这本今年六月刚刚面世的长篇新作《****画廊》,是否能占一席之地呢?

滔滔长江在眼底一掠而过,六月二十五日飞抵金陵时,多少令我忐忑。这一次,我是来南京参加《银潮》杂志举办的全国中学生尊老敬老书信大奖赛终评委的评奖投票。借用这次机会,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已同南京市新华书店联系,希望我在南京为读者搞一次《****画廊》的签名售书。

从六月初《****画廊》正式出版上市以来,仅仅只有二十多天时间。初版八万册早被订购一空,在北京已经得到了不少读者的热烈反馈。但南京的绝大部分读者,对于此书尚一无所知。准确地说,这将是《****画廊》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正式首发。

当天下午,南京市新华书店主管部门的几位同志,就赶到我下榻的华东饭店,一起研究了有关的准备工作。发行科的许世荣科长告诉我,他已经读过这本书,他认为阅读层次较高的南京读者,会对这本书感兴趣。第三天下午,在南京市图书发行大楼的会议室,书店召开了《****画廊》的新闻发布会。

在我已出版的几十种图书中,几乎还是第一次为自己的新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没有出版社编辑的陪同下,单独面对一座异地城市陌生的新闻界人士。

那是一个溽热的中午,江南的夏季已经步步逼近。各家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们,顶着炎热准时到达会场,落座后还汗流不止。我简单介绍了《****画廊》原初的创作动因和写作过程——我想作者有权利也有责任让读者在购书以前,大致了解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然后记者们又提了一些诸如文学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其中不少人都读过我以前的一些作品,友好和亲切的感觉在售书之前已将我萦绕。

在南京整整五日,最初的感动和震撼就是从南京的记者们身上开始的。会毕后,许世荣科长说,今天南京几乎所有的新闻单位都来了人。我惊讶新华书店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这里既非新产品发布,更非公司酒楼展销会开张,没有红包没有饭局没有礼品——却有那么多人,专为一本书而来?!许科长说这大概可算是南京书界的一大传统,是新华书店与新闻单位长期建立的友谊和信任。书店常常主动将新书介绍给报纸和电台的读书栏目,而南京的记者们总是配合默契,使读者以最快捷的方式得到新书信息。《服务导报》有位年轻女记者允芳,在报上辟有读书专栏,寻书读书谈书,可算是书店的义务宣传者了。

南京之行,使我深感新华书店的发行体制已开始改换了几十年“愿者上钩”的老面孔,在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制高点上,重新寻找文化的价值。

在那个夏季和秋季,后来我又到过许多城市,但我仍然始终难忘南京。所以那天我在给南京新华书店的王总经理签名时,写上了一句“书海驾舟”,是我真诚的谢意。一座城市若是有这么一家主动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服务的新华书店,是那个城市人的福分,也无愧于这座文化名城了。

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各家报纸的专访和消息,都如期见报。

当晚参加江苏文艺台由夏冰主持,舒克、陈旭搭档的“文化三剑客”节目,以及南京经济台张晨主持的直播节目,在听众打进来的热线电话中,我发现南京人读书之认真果然名不虚传,竟已有几位读者捷足先登,《****画廊》刚一上市,就已买下读过。有一位读者还把它和《廊桥遗梦》做了比较,在电话中陈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听来令人感动。

二十九日那天上午,细雨初霁,绿荫蔽日的法国梧桐树下,街道湿漉漉的。

一个写书的人,当他真正面对读者的那个时刻,才会明白这实际是一场考试。

幸好队伍已经排得老长。慌慌坐下,接过一本本书,埋着头一口气写下去。

排在第一位的女读者,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接下来的一位男青年,是前几天刚买了这本书,读过后来让我签名的。问他有什么样的读后感,他说你写了几个女子,但男读者也会喜欢,因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代女人的价值观。间或有读者对我说,曾读过我的什么什么;也有读者问,这本书同你以前的书有什么不同?大多读者是看了报纸听了广播专程来买书的,有很多“老三届”,也有不少年轻人。有给孩子、朋友买的,也有作为结婚几周年礼物送给对方的。有一位老教授,专程送来他刚从国外带回来的一本法文版的当代中国小说集,上面有译成法文的我的一个短篇。他忘了带钱,竟又回家去拿钱来买了一本《****画廊》。离开南京以后,我还一直在心里怪着自己的粗心,我本该将新书作为礼物回赠给他的。

后来有记者对我说,读者队伍始终排得老长,这样的场面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书店的朋友们说:今天排队的读者,能看出来,都是真正读书的人。

飞离南京的那个时刻,窗下渐远的街道房屋,都像是展开的书卷。

而许多小小的人影,在书中来来去去。那是南京人。

为南京读者的诚意,你对自己说:作为一个写书的人,你无法懈怠。

北京之夏

原定三月出版的《****画廊》,由于种种原因,迟至五月底才在北京上市。炎夏将至,人们已无心买书,大学生也即将面临考试;今年本来就萧条的书市,已提前进入淡季。人说六月——八月不是书月,此时推出新书,可以说是犯了图书市场的大忌。

那些日子,北京的书店书摊门前,飘荡着几张很不起眼的“布老虎丛书”新书广告,不几日就被其它的新书预告无情覆盖。春风文艺出版社远在沈阳,鞭长莫及。直至六月九日,海淀图书城“未名书店”邀请我去为《****画廊》签名售书,才在《北京青年报》上发了一则几十个字的售书预告。那天在书店等候的第一人,是一位关注我的青年读者,看到报纸预告后从建国门特意赶来;随后的几位读者是北京大学的中年教师,听人介绍了这本书,专程来买的。尽管这第一次签名售书,买书的人并不像后来几次那么热烈,但这两位读者带来的信息已足以使我感到慰藉。“来名书店”尚存有一部分我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长篇《赤彤丹朱》,这天倒是一并销出不少。

时隔一周,很快就开始感觉到《****画廊》进入北京市场,并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以后,迅速反馈回来的一阵阵灼人的热浪。

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搞服装设计的女士,想方设法通过朋友得到了我家里的电话号码,只是想告诉我说,她已经很久没有读到那么适合自己,并且让她真心喜欢的小说了。她说她读完《****画廊》后,已经陆续买了七本书送给朋友。

好几位朋友的朋友,费了几个周折转告我说,一口气读到半夜,读完才罢手。

几次在偶然的情况下得知,许多公司的经理和管理人员,竟然已是人手一册。

六月二十晚,我在北京文艺台孟丽女士主持的“文化人”节目做直播,有听众打热线电话来说,他是个学画画的青年,平时有个习惯,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与好友分享。他读着《****画廊》,读了一部分就去买一本书送人,再读一部分,又去买了一本书送人。等到他读完的时候,已经买了十本书送给周围的朋友了。他还说,很想把《****画廊》中的画面,都试着画出来。

一位大学生借了我的书去看,后来告诉我说,当他们同一寝室的同学都轮流阅读了一遍以后,六个同学每个人都到书店去买了一本。

有句广告词说“让大家告诉大家”——当《****画廊》在这个夏季逐渐波及到知识界和商界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读者们口头传播的良性循环效应。

七月七日上午,应读者的诚恳请求,我在“女子书店”,再次为《****画廊》签名售书。据书店说,这本书上市以来,一直销得很好。

那是今夏十分闷热的一天。由于书店门面窄小,读者的队伍一直排到门外的大街上。许多读者都是专程而来,还有人打着“的”赶来,买了书又匆匆而去。来买书的人中,有不少人曾经借了这本书来看过,这次是特地“补签”自己的专有权的。还有读者拿着早已买下的《****画廊》让我签名,那书已被包上结实的书皮,但内文却已显得脏而旧,他说因为已被好多朋友传阅过了。还有一位老者,坐公共汽车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说他已读过这本书,觉得这本书写出了老年人没有实现的梦想,所以一定要买一本,好介绍给别的老友去读。

那一刻我写字的手有点抖,只能轻轻说声谢谢,那个“谢”字发自内心。

那天我从上午十点一口气签到中午一点半。到十二点时实在已经很饿,却不能扔下读者去吃饭,因为排队的读者比我更饿。中间草草吃了盒饭,又继续“干活”。到下午回到家里,真的是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据“女子书店”赵文阁总经理在售书几个月中,陆续所作的部分读者调查,她发现凡是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多为乐观自信并带有理想色彩,这些人的文化水准普遍较高,个人阅读的选择性也较鲜明独立,因而很难受传媒影响。

在《****画廊》得到读者的基本认可,以及许多读者热心的互相传阅议论下,《****画廊》进入六月份新华书店图书排名榜第二位。其间多次脱销,书摊上经常可以看到“《****画廊》已到货”的纸牌。我本人也不断接到朋友索书的电话,其中包括多位专家学者和文坛的老前辈,读后都对我这本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京城的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也相继对该书作出了介绍和评论。

九月十四日,应北京市新华书店之邀,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秋季书市为读者签名售书。这已是今夏以来,为《****画廊》所做的第三次签名售书了。在此之前,我已婉言谢绝了几家大商场和文化书店的邀请,但对于图书节的活动,却是责无旁贷。

有时,我甚至喜欢去卖书,那时你能够真实地看到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在买你的书读你的书;他们想对你说些什么——那是你能够直接面对陌生读者的机会。

九月已是初秋,从前一天夜里起,冷雨便下个不停。

但还是有很多人来买书。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图书节。许多人打着伞、披着雨衣,拥挤着、熙攘着。这次不是汗水,而是雨水,把书的封面打湿。我忽然觉得世上最重的东西,莫过于书了——烈日无法融化它,风雨难以阻拦它;它落地铺路,入海为岛,遇江成桥,把磐石般的根基,扎在人心。而它又是世上最轻的东西,能升腾飘逸于雪雾之上,隔去绵绵秋水,滤去丝丝淫雨,在思想的空间里自由行走。

那天有一个女孩对我说,她是为她的妈妈来买这本书的。

有一位女士对我说,她们朋友间有个自发的读书沙龙,已为这本书争论不休。

有一位青年对我说,他是一所师范大学的学生,是他的中文老师建议他来买这本书的。如今的书太多,他相信自己的老师评书很挑剔同时也是很慎重的。

我多次留神观察,发现北京买这本书的读者,多为中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对我这次创作尝试的反应,超出了我自己的预期。

据春风文艺出版社发行部门统计,至今年十一月份,北京新华书店和金台路图书批销市场“布老虎”总代理,在北京发行《****画廊》的总数,已达六万余册。占该书二十三万册全国发行总量的四分之一。

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为中国协和医学科学院博士生班举行讲座时,我曾问在座的一百多位年轻的博士生,有多少人读过《****画廊》?当时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学生举起了手。

至今依然感觉着,这本普通的艺术家爱情小说,与北京读者相通的脉动。

想起去年夏天曾为一本小说集和散文集,同其他几位女作家在北京签名售书的情形。若是把读者踊跃购书统统都归为“名人效应”,那几次活动却都不尽人意。人说北京的读者什么人没见过,即使世界名人来了,不喜欢也一样冷落人家。逐渐成熟的北京读者,本是“认书不认人”的。你以为你是谁呐?今天的读者已有自己充分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不会再盲目相信“炒作”。在图书市场上,那些“炒而不热”的惨重教训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那么,难道能够认为,那些买书的六万读者以及读了这本书的几十万北京读者,真的都毫无鉴别能力么?

我只能以我的心、我的笔来回报北京的读书人。

哈尔滨厚爱

九月上旬,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天鹅书市”。

我一九七七年从农场到哈尔滨上学,一九七九年调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写作至今,已将近二十年。虽说从一九八四年以后,我住在哈尔滨的时间很少,但我仍然算是半个“哈尔滨人”。我在新时期之初引起读者关注的一些作品,多以哈尔滨生活为背景。

但这么多年来,尽管心里期待着,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在哈尔滨签名售书。

九月二日,本是回省作协去开会。出版社和书店联系,顺便安排了这次活动,我一口应允。

答应后又惶恐起来——哈尔滨的读者们,还会记得我么?

“天鹅书市”设在南岗的省展览馆内。俄式建筑风格的巨型大厅,高大宽敞,凉风回旋,几万种图书和购书的读者,交叉流动绰绰有余。新闻发布会就在展览馆内的贵宾室,几百平方米的红地毯和长沙发,简直让人觉得有些奢侈了。那是惟独哈尔滨这样的城市才会有的气派。哈尔滨新闻界的记者们中间,除了市报的一位老同学和省报的老记者外,全是年轻人的新面孔,几乎一个都不认识了。心里有些莫名的兴奋和紧张,像一个外出打工归家的孩子,接受家人的审视和评判。

哈尔滨对我特殊的关怀和爱护,从这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已扑面而来——市文化局、出版局的局长专程到场祝贺;市新华书店的赵总经理特地准备了一份打印的讲稿,介绍我的经历和作品。他说《****画廊》在哈尔滨一直销得很好,所以书店请作者来并不单纯是为了多卖书,而是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会上有记者告诉我,她已读过这部小说,周围有很多人都对这本书有兴趣。言谈之间,会上的气氛活跃了许多。第二天一大早,市店的杨经理还亲自陪我去哈尔滨经济台做直播节目。变得生疏的街道、似曾相识的房屋,唤起我多年前的记忆,心里倍感亲切。

九月七日上午十点,是预定并作出预告的《****画廊》签名售书时间。

由于前一天晚上,出版社紧急通知我,哈尔滨已发现《****画廊》盗版本。所以七日一早,我随市文化局孙局长和管理处裔处长,前往图书市场《妇女之友》杂志销售部,查获了近百本《****画廊》盗版书。等我赶到展览馆,已是十点整。

新华书店的同志们已焦急地在台阶上等候,我随他们快步进入大厅,眼前的盛况使人大大地吃了一惊——等待买书的读者已在大厅里排成了密密的长龙,并且拐了好几个弯,一直排到了接近大门的地方。我是从队伍的尾部逆着往上走的,几乎不敢或不好意思抬起头来。我只听见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是读者自发而由衷的掌声。那个时刻,我心里充满惭愧——也许只有在这种时候,作者才会内疚地扪心自省:即便为了那些买书人,我也必须写得更好些!

宽敞的大厅里已挤满了人,密不透风,前面的人群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聚集圈,许多人怀里都抱着一摞摞的新书。经理拿来了话筒,说你还是对读者讲几句话吧。我愣愣地站在那里,喉咙发干、眼睛发热。我想说哈尔滨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说黑土地是我写作的摇篮;我想说我无论写什么故事,其中都有北方的魂魄;我想说我真的非常希望你们都能喜欢我的新书……

还是拿起笔来吧。写上我的名字,也就写上了我永远无法卸下的责任。

排在第一位的读者,面色黑红,满头大汗。他是昨天看到报纸预告后,连夜坐火车从铁力赶来的年轻人,早晨书市一开门就来此等候了。他买了三十本《****画廊》,他说他要把书送给其他搞收藏的朋友。我说我虽然没有见过你,但我能叫出你的名字——张银学。几年来,他曾多次给我寄过大包大包的印刷品,都是他从各处搜寻到的我的作品,请我签名盖章后再给他寄回去。他收藏我的作品多年,已拥有我差不多全部的作品单行本,还有杂志和各种版本的集子。每次我收到书时都会长久地惊讶,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都用于收藏了。这需要一种何等热切的文化精神和人生价值观念呵。

九月七日的“天鹅书市”,给我留下的震撼和怀念是永远的。

因为我知道购书量基本应同当地市民的收入成正比,而哈尔滨的经济状况,近年来尚在冲出低谷的拼搏之中。哈尔滨人能有多少闲钱用于买书呢?在这之前,我对此并不抱太大的奢望。但我终于发现自己想错了,抑或是低估了我们哈尔滨老乡。那一天前来购书的读者,基本都是三本五本,一摞一摞地买,很少有人只买一本书的。送朋友也罢、替人代购也罢,买书如此“大刀阔斧”,真正东北人的性格和风格,令我大开眼界。到了后来,书店只能一人限购二册,否则后面的读者就买不上书了。许多读者整整排了一两个小时才买到书,挤得大汗淋漓,仍是毫无怨言。

许多是北大荒的“荒友”,尽管素不相识,却似乎神交已久。

还有老同学、老邻居、作协的老同事,甚至《隐形伴侣》电视剧组的演员。

整整两个小时,我寸步未移。我感觉自己的椅子像是生了根,钻透了大厅的水泥地,插入很深的黑土地之中。还有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像一根根长长的丝线,从四面八方缠绕、拴留着我。签完最后一个读者递过来的书,猛然间我的眼里已噙满热泪。

那瞬间我脑中只有这样一个念头:一个在东北举目无亲的南方知青,这二十年为写作放弃了太多。但即便为了今天哈尔滨读者的厚爱,也值。我认了。

同类推荐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敢于孤独的勇气

    敢于孤独的勇气

    你一定曾在孤独的时刻扪心自问过:人生的幸福真的会眷顾于我吗?我寻求到了那个独—无二的自我吗?我们终此一生,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去爱人和被爱?我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渴望在哲学典籍中找到答案,却又畏惧其艰深与晦涩,害怕它的深邃与虚无。我们有时候要的不止答案,更要一份共鸣与疗愈,但幸而我们还有周国平,还有这一本全新毕生精华散文集——《敢于孤独的勇气》,它以融汇文学与哲学的美妙,带领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重新思考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态度。愿这本书能让你保持内心的丰富、敏感与活跃,认识自己的禀赋与价值,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
  • 胡竹峰作品:竹简精神

    胡竹峰作品:竹简精神

    胡竹峰十年创作笔记短文精选集。遥遥呼应古人所推崇的竹简精神,把一个字一个字刻在竹简上,字挟风霜、声成金石。故每篇文字短者十来个字,长也不过三五百字。追求文字的精炼,并以短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核心。其所写内容与禅宗的“亲自然,远尘世”之风相契合,呈现出一种幽柔纤巧的审美风格。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雪花飘零时,爱情,曾与我擦肩而过。风景这边独好,梦到深处却成空,美丽的初恋在缘聚缘散之中变成往事……
热门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凰女归来:腹黑王爷狂宠妃

    凰女归来:腹黑王爷狂宠妃

    她是京中万人嘲笑的痴傻小姐,亲手被亲姐姐推下山崖香消玉损,再次睁眼她是归来的修罗。打脸小白莲,智斗绿茶女,跟我斗!哼哼!!!第一次见面她迷路,误闯了他的浴室,再次见面她偷走了他的外袍,第三次见面……“你看了我的身,还偷了我的心,你说该怎么办,嗯?”眼前的男人步步紧逼,她认了命闭上眼,“我我我,娶你便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在九叔世界当军阀

    混在九叔世界当军阀

    罗宇穿越到鬼怪频出的九叔世界,不但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还激活了两个系统。一是‘气运掠夺’系统,只要灭杀邪物,便可夺取对方生前气运,为己所用。二是‘氪金变强’系统,消耗金钱,可提升天赋、体质、修为,技能。“叮,恭喜宿主诛杀‘皇族尸王’,获得一千万气运值。”“叮,系统根据宿主在墓中得到的陪葬物,可估算十万金币,是否消耗金币将‘神鬼七杀令’提升至满级?”“消耗!”……………………自此,罗宇凭借磅礴气运,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势力。所过之处,妖魔避退、异族势力朝拜。在这个世界,罗宇不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改变九叔的命运。(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斗罗之异世小组

    斗罗之异世小组

    一本小说两个带挂剧情拖沓,废话连篇两天一更纯属娱乐
  • 朕乃隋帝杨广

    朕乃隋帝杨广

    杨黎重生开皇二年的杨广,正当晋王年少时!他要建立一个“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的王朝!他要成为子孙万代莫能窥的千古一帝!
  • 你好,落魄千金

    你好,落魄千金

    女主是一个性格坚毅的富家女,她理所应当的享受着上天赐给她的一切幸福,直到知道真实身份,直到家破人亡,直到真相浮出水面,她的人生被改变了……
  • 我成了别人的召唤兽

    我成了别人的召唤兽

    苍蓝界,清北大学,温玲玲在众目睽睽之下,召唤出了蔺九凤,成为全学校的笑柄。但这个人形召唤兽却是整个宇宙最顶峰的大高手。蔺九凤本来想用强大的实力解决宿主一切的麻烦,在重新追寻新的希望,可他慢慢发现,自己能发挥多少实力,取决于宿主有多强大的实力。而温玲玲修行五年还是下等学徒一枚,蔺九凤眯起眼睛,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升宿主的实力。
  • 神道判官

    神道判官

    一世法官,手握判官笔,断尽天下人。千古悠悠,古来多少冤魂,世人皆叹,有罪之人,当被判其,可是,判人之人为何又被他人所判。到底怎样才能成为最高判,判尽天下生死,两世轮回,杨枫终于明白……
  • 九头冢

    九头冢

    这个故事来自于众多古籍中那不显眼的只言片语中,被后人删改的史册中仍有意无意的保留着蛛丝马迹。上古神话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真相?逐步觉醒的上古陵卫、长命百岁的话痨熊猫、性感刁蛮的御姐女王组成的逗比探秘队,在时光迷雾中又将上演怎样的惊心动魄和爱恨情仇?
  • 无魂除尸人

    无魂除尸人

    太平盛世数千年,突然现世的僵尸令人惶惶不安。众生之一的方韬却无三魂七魄,种种异象昭示着乱世将至。且看无魂人如何解开自身之谜,找出僵尸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