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项羽入咸阳后,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然后回他的楚国老家去,有人劝他称王关中,他便理由十足地说了上面这句话,被人讥为“楚人沐猴而冠”。
富贵了,就是要让乡亲们看一看。这种炫耀乡里的心态固然显示出的是无大志无见识,但是浅薄之中还是能显出对乡里的情谊的。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同乡人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尤其是到外地上学或谋生之时,这种同乡感情就越发强烈。
在大学里,经常可以见到某地学生组织“同乡联谊会”,有人觉得这些人落后狭隘,后来发现有些教师也参加其活动,更感到不可思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那“抱成团”的宗旨确实给大多数同乡带去了“实惠”,解决了不少困难。再后来,这种同乡会性质的团体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形式虽是松散的,但“亲不亲,故乡人”,这种同乡观念有一定的凝聚力,对内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对外则团结一致,抵御困难和外来的威胁。
由于乡土观念过重,同乡关系也有走过火的时候。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出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挂”;韩德勤是江苏洋河人,他当江苏省主席时,那里的百姓则说:“会说洋河话,就把洋刀挂。”
阎锡山重用五台同乡,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由五台人占据。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他做了广东都督后,大用海丰人,省政府里到处都能听到海丰话。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他的金融系统重用山西人,理由则是“只有山西人会理财”……
******是奉化人,他倒并不在乎别人讥他重用奉化人。******的侍卫长多用奉化人,如俞济时、蒋孝先等,而侍卫官则几乎一律是奉化人,因为在******眼中,奉化人是最可靠的,他的秘书中,有9任是奉化人,是不是只有奉化人的文章最好,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但是奉化同乡可信。奉化并不出武夫,也不是国民革命的中心区,但国民党军界里,奉化出过55位将军(其中中将以上20人),这种“人杰地灵”与******的拔擢不无关系。
在一个地区中出过一个显赫人物,往往就会带出一大帮。到了近代,这种现象似乎特别明显。大批的同乡做了官,形成一定的势力圈之后,这个地方自然要被说成是“人杰地灵”。
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制约着用人制度,影响着用人之风。既然“人治”的痕迹还很深,任用人才还不得不靠少数人举荐的形式,那么出于保证行政效率,保证意见比较集中,一句话,保证权力不被其他势力所威胁,任用同乡就成为非常现实的事。只不过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是给时代打下“乡党政治”的落后的烙印。
某人顺便问起一位干部的籍贯,不想问一答百,引出他一番自豪的铺陈,他扳着手指头数:某书记是我们县的,某副省长是我们县的,某厅厅长、某市市长、某局局长……都是我们县人!一口气数出百十个,且听起来那关系都是能够用得上的。
这里,我们无意探讨这种“乡党政治”的种种害处,也不想对借乡情观念拉帮结派的行为作深入的批判。引用上面的例子只是想提醒大家:既然同乡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足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人际关系态度,那么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就不可忽视它。最起码可以为你在有求于人时提供一种“跑关系”的线索。对于同乡关系,只要不搞歪门邪道,没有到“结党营私”的程度,则完全是可以拿来一用的。
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同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中国,人们都有着一种强烈的乡土观念,这种观念主要表现在对同乡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特别是到外地打工和上学的那些人,这种同乡感情是特别强烈的。
既然同乡观念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态度和思想感情,那么它可以在你有困难需求助别人时提供了一条“跑关系”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