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81900000055

第55章 周作人:苦涩的文人

有时候,谈鲁迅难免要提及周作人,谈周作人就不能不以鲁迅作为比较。文坛上也习惯以周氏兄弟来称呼他们。他们的三弟周建人说:“就以鲁迅和周作人来说,生长在同一个家庭里,受相同的教育,后来两人所走的道路,为什么竟这样不同?……在青少年时代,他们携手走过一段路,他们都上新学堂(当时是为人所看不起的),都到日本留学,共同翻译《域外小说集》;五四时期,都投入新文化运动……”两人命运的轨迹还曾经有一个共同的交叉点,即都以南方文人的身份自绍兴老家北上,将北京作为第二故乡谋生并发展事业,都在北京大学教书。“知堂老人和他的长兄鲁迅,都是《新青年》五四运动中推进新文学新文化革命的主力。他们后来都是语丝社的领导人。老人在北京大学任教数十年……”(曹聚仁语)只不过鲁迅在北京只住了十四年,1926年转去厦门。而周作人则在北京城里终其一生。由此可见,就个人而言,周作人的生活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更为密切。

鲁迅是1912年到北京的,比周作人稍早点,先住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相当于外省市驻京办事处),直到1919年购买了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旧宅院,才把全家从绍兴迁到北京,兄弟儿女团圆。可见周作人可能是1919年携带家眷北上的,住进八道湾后至死都不愿挪移。三弟周建人在八道湾只住了一年零八个月,就去上海另谋生路了。鲁迅又比周建人多住了近两年,因和周作人发生矛盾(文坛上著名的周氏兄弟的一次冲突),而搬到砖塔胡同,后来又搬到西三条胡同,“永远地离开了八道湾”(周建人语)。周氏兄弟从此不相与谋。周作人从此将八道湾作为自己隐逸的乐园,甚至七七事变后北平成为沦陷区,众多文化名流以各种方式敦促其南迁,他也不愿离开八道湾一步。在八道湾遇刺,在八道湾就任伪职,直至在八道湾带罪修行……周作人在八道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是非荣辱,于1967年5月16日凄凉地死在这座破败的院落里,其时身边无一人。

八道湾11号院最初是鲁迅独自奔走购置并修缮,后来变为周作人大名鼎鼎的苦茶庵,直至作为其葬身之地。但历史会创造戏剧性的巧合:1949年1月拘押于南京老虎桥监狱的周作人被保释出狱,在上海逗留了约半年,于8月间返回和平解放了的北京城,怕连累家属而不敢直回八道湾,暂时住在绍兴会馆,托人打探消息。绍兴会馆正是鲁迅早年初进北京时期的寓所。周作人住绍兴会馆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不知他是否想到了鲁迅?令他如坐针毡的更应该是他自身前途叵测的命运。周黎庵回忆:“上海刚一解放,津浦路已经通车,他急不可待地北归。据去送行的朋友告诉我,那时旅客拥挤,车行迟缓,情况狼狈得很,但毕竟又回到阔别四年的苦雨斋中。”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落魄者的归心似箭。周黎庵还描述了周作人在上海借宿于学生尤炳圻家中的情况,尤宅是横浜桥一座极拥挤的旧式弄堂房子,住室正面临水呈暗绿色的混浊且狭窄的苏州河支流,“要是在盛夏,怎么使人受得了,若与北平新街口八道湾幽静宁谧的环境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了”。但我想环境的差异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八道湾在颠沛流离的周作人心目占,更是心灵企望的庇护所。他急需一方与世无争的净土,以舔拭伤口。这就是周作人对八道湾的感情。

当周作人多年前自绍兴投奔北京时,怀着怎样的心情?这是很耐人寻味的。是雄姿英发、胸怀壮志,抑或是其作文时一贯的闲适散淡?他在北上的路上,肯定想像不到,北京这座城市既将给他巨大的荣耀,也将给他终生的耻辱——他是在向二十余年后自己的滑铁卢靠近。对于北京而言,他还不能算做一般的失败者,历史是以“汉奸”的名称来裁判、评定这个人的。他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叛徒,亦是民族的叛徒。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于20世纪80年代邀请专家开会重提周作人问题,与会者各抒己见,“但对周氏曾经背叛祖国堕为汉奸一事,则一致认为无法推翻”(据香港《文学报》报道)。周作人曾自称他思想中有一个叛徒,另外还有一个隐士——但那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叛徒”的称谓甚至不无炫耀。“在‘五四’时代,他对中国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是竭力加以排击的,同时对古文学也是反对的,当时他确实是以一个‘叛徒’而兼战士的姿态出现于文坛的。”(任访秋语)至于他后期由传统文化的叛徒而蜕变为民族的叛徒,已不可宽宥了。两者荣辱不言自明。这已不是白玉微瑕的问题了。

北平沦陷时周作人不愿随众多文人南迁,情愿留守八道湾。又据说出狱后,胡适等人曾许以教授席邀其去台湾,他拒绝了,还是执意要回朝思暮念的八道湾。周作人对八道湾的感情究竟何在呢?他命运的转变似乎总是与八道湾有关。鲁迅曾在八道湾写了《阿Q正传》,而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已的园地》等等也大多是在八道湾写下的。他给八道湾的书房先后取过两个名字,苦雨斋与苦茶庵,并分别以斋主和庵主自命,别人曾以老僧来形容他,他临死前还风趣地比喻:“我是和尚转世的,只可惜了在自己膜拜的这方世外桃源里也犯下过罪行。”——不知因为八道湾本非净土,还是主人玷污了它?“八道湾在北京,算不上有名的胡同”(潘际炯语),它完全是因为鲁迅与周作人而出名的,同时也承受了有关的是与非、荣与辱。任访秋感叹过八道湾的风景,我想那是因为主人名声的缘故,这样的风景在北京城里几乎随处可觅:“八道湾位于西直门内,街道比较偏僻,大门里有一棵几丈高的白杨,微风一吹,即哗哗作响。再进去,即知堂老人的‘苦雨斋’。后来又曾改名为‘苦茶庵’。这是他的书房兼会客室。”谢兴尧也颇欣赏八道湾:“没有丝毫朱门大宅的气息,颇富野趣,特别是在夏天,地处偏僻,远离市廛,庭院寂静,高树蝉鸣,天气虽热,感觉清爽。”据说当年每有客至,周作人总是彬彬有礼地递一柄日本式的由竹丝编排再糊以棉纸的轻巧的纸扇,再奉上一杯消暑解渴的苦茶,“确是隐士清谈之所,绝非庸伦扰攘之地”。只是解放以后,八道湾一直门可罗雀,惟独在红卫兵运动中做批斗现场时热闹过一阵子。八道湾啊,一言难尽的八道湾。

不知为什么,我更愿意回想早年的周作人,那样更轻松一些?当然,是从1919年他自南方远道而来投奔北京开始。应该说,周作人也是通过北京获得辉煌的——他前半生的光荣当令人炫目。众所周知,30年代是他占尽风骚的灿烂时期,南有鲁迅,北有周作人,后来再加上京派与海派划江而治,各占半壁江山,周作人“俨然是北方文坛盟主”(谢兴尧语)。1934年,周作人发表了《五十自寿诗》,当时的各路名家(如蔡元培、钱玄同、林语堂、沈尹默等)均争相唱和,有祝寿之势。鲁迅曾评价这一事情:“周作人自寿诗,诚有讽世之意……群公相和,则多近于肉麻……”但由此亦可见周作人其时在中国文化界的显赫地位。从那一年起,人们开始以“知堂老人”称之。当时的八道湾香车宝马、贵宾云集的场面亦可想而知。那时候周作人给众人的印象是一位新型的士大夫,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生活习惯除了东洋风之外,还明显地带有老北京的味儿”(谢兴尧语)。估计那时候周作人已适应了北京城的生活,也不再挑剔那里的茶食之类了,和正宗的老北京惟一的区别恐怕只在于:拒绝看京剧。正如他在《消寒新咏》中提及:“我不喜看戏,却常收集些梨园史料,此殆如足迹不入狭邪者之读《板桥杂记》、《南浦秋波录》乎。”当然,他性格中一贯未改变的还是乡愁:“对于故乡的‘人’或者有的因性急而不满意,但对于故乡的物大抵没有人不感到怀念……我们说到土产,觉得有兴趣,便因为是故乡的出品,如不是我的,也总是别个人的故乡所出产,我们吃到甚至只是说到的时候,回忆过去的情景,或是想像中的别处地方,虽是没有到过却也同样是有意思的背景与事情。以一个具体的实际故乡为基本,联系到别的各个故乡,即是整个中国的可爱,这种感情并不是抽象地可以制造出来。”这份情愫可以说贯彻了他的一生,他在晚年给乡亲写信也说:“阅报知浙江亦苦旱,鄙人虽去乡已有十余年,然颇为故乡担心……”乡愁是伪装不出来的。即使能伪装乡愁,恐怕也伪造不出《故乡的野菜》等一系列美丽绝伦的文字。所以我要说,周作人是20世纪北京城里最著名的一位怀乡症患者,这有文字作为证明。游子的心情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1919年,湖南人******(那时还是无名青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助理员期间,曾走访过八道湾,与周作人有过一面之缘。解放以后,周作人就自己的问题给******总理写信,提及“本来也想写信给毛先生,因为知道他事情太忙,不便去惊动,所以便请先生代表了”。据唐弢《关于周作人》一文所述:“从周总理那里,听到******主席看完书信后说的几句话。毛主席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古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让他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周作人自然感激人民对他的宽大处理。他由中国文联安排去西安参观时,曾对陪同人员说:“我认识毛主席毛润之先生。在今日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就数******了。”(引自佟韦《我认识的周作人》一文)

周作人在发表《五十自寿诗》时,曾以“京兆布衣”自命。只可惜,在北京城里,他一直不曾做成一个真正的布衣(前半生名声盖世,后半生又被取消了公民选举权利)。关于周作人与北京的关系,我只能说:北京造就了他,可他又毁灭了自己。

同类推荐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却给世人留下了《再别康桥》等传世之作。白落梅以独特的语言、冷静的视角,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经历的传奇诗人,带你发现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中的名媛淑女其实不过是隔壁女孩,她们也都向往一份真爱,也都希望得到一个温暖的怀抱。但名人的光环并没有给她们带来超越常人的爱情和幸福,相反,她们的浪漫和感情却因此掺杂了更多的烦恼。民国,一个纷乱的时代,一个率真的年代,浪漫的爱恋已随着岁月的风烟远去了,只留下丝丝的情愁。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大珩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大珩传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热门推荐
  • 萌宝甜妻:豪门第一宠婚

    萌宝甜妻:豪门第一宠婚

    初见,她在他眼中不过是个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的女人,低贱如泥。为了报仇,她委曲求全,努力的讨好这个整个天南市最矜贵的男人。而他却是厌弃她,羞辱她,将她早已破碎不堪的心,再一次狠狠的摔碎。然而当一切的真相终于被揭开,失去她的他,才终于意识到,这个女人,不知不觉之中,早就已经在他的心底,生了根。觥筹交错的晚宴上,看着那光彩夺目的女人身边围绕着的男人,他终于失去理智,将她逼至墙角:苏宴清,谁允许你对着别的男人笑了?她笑得妩媚,手指轻轻地在他胸口画着圈圈,眼神却是冷得不带任何情绪:傅先生,请问你现在是以什么身份质问我?前夫么?而他,却是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她的问题
  •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我国的家具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的方式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中心的家具。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
  • 天云丛

    天云丛

    别天术世间最为邪恶的一种功法,遗世一千二百年被挖掘出,引潜伏悠久神秘势力追拿,风青羽偶然之下得到别天术,身负族人重托寻找天云丛,一杆斩杀世间所有罪恶的圣剑,是否能够挣脱即将降临的死亡?
  • 天上的花叫奇葩

    天上的花叫奇葩

    “二公主跳入畜生道转世啦!”悲痛之下跳错了道,被冥王捞上来的时候只剩躯壳。冥王当即掐指一算,公主大人的魂魄竟是飘进了凡人界!伊甸公主转世为人,这可如何是好?某神微微一笑:都不是事儿!
  • 无尽血脉兑换系统

    无尽血脉兑换系统

    无尽血脉的兑换,猫人,牛头人,蜥蜴人,天使,恶魔,吸血鬼……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
  • 命运转折曲

    命运转折曲

    多少往事,多少泪水,多少故事,填写人生履历。人生如梦,往事如烟,悲欢离合,尝遍人生真谛。爱恨情仇,生离死别,不必在意,潇洒人生来去。花开花落,人间四季,半寐半醒,笑看人生意义。
  • 瞒天仙途

    瞒天仙途

    问天何处缘真道,仙指三生心无悔。修真路,踏歌而行
  • 妖娆特工爱贪欢

    妖娆特工爱贪欢

    她,效命于国家安全组,其人更是一代天骄,骄傲的让人仰视,慵懒绝色的神情,更是添了几分不俗的清冷,唇角的笑意带着三分嘲讽,七分戏谑,生在人世却偏偏俯视众生。一朝穿越,她被迫离开了她所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二十年打下的黑道帝国,到了未知的朝代,摇身一变成了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宰相四小姐。
  • 傲御凌空

    傲御凌空

    他,身为一代战神,一次意外却导致他神格破损。灵魂却无意中附在了一个废材身上,所以……他打算替这个废材好好活下去。并且重新走上前世的巅峰……
  • 明天开始永恒

    明天开始永恒

    在莫斯科市的下水系统中,巧妙地潜藏着秘密的“公司”基地,这间小公司倚仗一种奇异的外来物质发明出宇宙运输装置,迅速扩充势力,继而同政府分庭抗礼,以图掌控整个世界。为争夺这一神秘的外来物质,俄罗斯特种部队策划了一次布置周密的颠覆行动。联邦特工斯瓦特·格列尔金巧妙深入“公司”内部,由地下到太空,从外星球的采矿场到宇宙的不明空间,一次次同敌人展巧妙周旋和殊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