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702-765年),字达夫,渤海蓓(今河北景县)人。他的诗歌今存200余首,其内容有的反映早年的坎坷遭遇(如《别韦参军》),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如《封丘县》),而他的20余首边塞诗,成就很高。高适的边塞诗,内容丰富,有的写征人思归的感情,有的写边塞风光和描绘战斗场面,有的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以及对战士的同情、对某些将帅的讽刺等等。
岑参(715-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天宝三年中进士,曾任职于边庭,后来又入朝任右补阙。出任嘉州刺史。他一生三次出塞,任职于安西、北庭、关西节度幕府。他的四百余首诗中,边塞诗占有很大部分。岑参诗中用奇特想象造成的鲜明诗句颇多,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袈红旗冻不翻”;“长安在何处只在马蹄下”,如此等等。后人殷瑶评论说,岑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可谓中肯之语。总之,在描写边塞奇异景色方面,岑参可谓是盛唐第一诗人。
高适、岑参都是擅长于七言歌行体的边塞诗名家,这种体裁既不受局限,又声韵谐和,形式富于变化,音调悲壮洪亮,气势雄伟。高、岑的七言歌行诗,实为盛唐歌行体的典范。高、岑的诗有共性,也有个性。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胡应麟《诗薮》说:“高岑悲壮为宗。”《诗谱》谈高、岑诗各自的特色,说道:“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评价颇为中肯。高、岑之外,王昌龄是盛唐擅长以七言绝句写边塞诗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名篇很多,长期流传于民间,是学童们初学古诗时首先背诵的诗篇之一。
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中亚碎叶城,父亲可能是富商。李白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今四川江油)。
李白生活在开元盛世,从小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20岁前后,游历成都、峨眉山,又在青城山隐居几年。他接受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但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更大些。开元十三年,李白25岁,离开四川而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希望凭自己的才能在得力人物推荐下直取卿相职位。十几年间,他的漫游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写出了许多水朽的优秀诗篇。天宝元年,李白42岁,经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颇受玄宗的礼遇。由于不肯投靠权贵,诽谤与冷遇接踵而至,于天宝三年离开长安,又在各地流浪了12年。这次离开长安,他结识了杜甫,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磷幕府。唐肃宗征讨永王,李磷兵败被杀,李白被捕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次年于三峡遇赦放还,62岁时病逝于安徽当涂。李白一生诗作颇多,现存1000首左右。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先在于他的诗歌继屈原之后,是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李诗中的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的统一,达到了很高的技巧和艺术境界,使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在李白的诗篇中,表现他反权贵、轻王侯的反抗精神的诗句,不胜枚举。由于时代的局限,李白的反权贵、轻王侯精神,不可能同人民大众的反抗斗争结合起来,并从中汲取力量。因而狂放不羁、追求个性自由,成了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他在《行路难》中呼喊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于《赠新平少年》写道:“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在山水诗中,李白追求自由、冲决羁缚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他歌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又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李白的诗歌,一反六朝华艳柔靡的诗风,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在诗歌的艺术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他的诗写景物,驰骋想象,其意象往往超越现实,名句甚多,如“白发三千丈”(《秋浦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等。李诗语言清新,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字句,从而形成了飘逸、豪放、雄奇、瑰丽的艺术风格。李白才华横溢,诗篇“惊风雨”、“泣鬼神”,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哺育着十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正如韩愈的《调张籍》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的好友杜甫也称颂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作为中国古典诗歌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白以他诗歌的崇高成就,被后人称为“诗仙”。
杜甫(712-770年)是盛唐时代与李白齐名的又一位伟大诗人。他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曾任修文馆直学士,父亲曾任朝议大夫、兖州司马、奉天令。杜甫出生在唐王朝的鼎盛时期,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鼎盛向衰落转换的历史时代。这个时代和个人的经历,使杜甫的诗歌创作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
35岁以前,杜甫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轻时便显露出杰出的才华。20岁后开始漫游天下,写出了不少惊人的诗篇。33岁时,杜甫与李白相识,一道漫游了汴州(今河南开封)、齐州(今山东济南)、兖州(今山东曲阜)等地。李白的反抗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和艺术上的成就对杜甫有很大的影响。35岁至44岁,是杜甫困守长安时期。他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立志忠君报国,但35岁时在长安应试科举而落第。当时奸相李林甫专权,朝政腐败,虽曾多次投诗于谒,但都没有结果。困居长安的十年,杜甫对社会的认识逐渐深刻了。41岁时,他写出了名篇《兵车行》,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44岁所写的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则标志着杜诗现实主义特点已初形成。
44岁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44岁至48岁期间,是杜甫陷于贼手和为官时期。这一时期,他写出了《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使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48岁至59岁,杜甫曾在成都定居4年有余,后来又流离各地,生活穷困。这一时期,他又写了不少反映与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59岁时,杜甫死于由长沙到衡阳的一条破船上。
反映和揭露现实,讽喻时政,是杜诗现实主义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杜甫的《兵车行》一诗,谴责唐玄宗穷兵黩武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的“窃比稷与契”,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北征》与“三吏”、“三别”揭露了战争与动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尖锐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他只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深刻地概括出来。在很多诗篇中,杜甫写出了当时人民的疾苦,如《负薪行》、《又呈吴郎》等,可知他关心百姓的冷暖疾苦,他的思想感情同人民大众是相通的。杜甫热爱生活,善于写景咏物,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景物,一旦被他的笔端点画出来,便显得格外生动、亲切。
杜甫诗歌题材广泛,形象多样而生动,形成了雄浑苍劲的艺术风格。他善于把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留下了许多名句,如“王师末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在《登高》诗中,用秋风、高天、猿啼、飞鸟、沙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景物,来衬托自己的处境,抒发自己的心情。《秋兴》八首,也是以秋天和大江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体现出雄浑苍劲的艺术风格。在艺术手法上,杜甫善于选取典型事物,对现实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在杜诗中,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是和谐与完美的统一。例如《古风》十九的“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春望》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徊,恨别鸟惊心。”正如《诗薮》所评论:“盛唐一味秀丽雄浑,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在语言技巧上,杜诗的千锤百炼,确实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春。”
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诗人,他继承《寿经》和汉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吸取六朝至盛唐时诗歌存音韵格律、修词造句上的技巧,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正如《诗薮》评论所说:“大概诗有三难:极盛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束备,伐山道源,为百世师。二也。开元既往,大历继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元稹称杜诗“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创”,概括了杜诗在题材、形式和技巧上,集前人诗歌成就之大成,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因而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杜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成就和承前启后的伟大作用,使他被后人誉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