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7000000039

第39章 陆游的晚年生活——读陆游晚年诗作札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宋史》有传。主要著作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均收录在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陆放翁全集》中)。

陆游才思敏捷,胸怀大志,为人骨鲠,不肯媚俗。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力主抗战、反对投降、同情人民疾苦、揭露阶级矛盾为主题的大量诗作,使他进入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行列,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周恩来总理曾说:“陆游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长留天地间,哺育着华夏子孙。”

陆游因一心为国雪耻,抗敌御侮,屡受南宋投降集团的压制、打击与迫害。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1189年),时年陆游64岁。因他在这一时期写的爱国诗篇触怒了当权的投降派,被谏议大夫何澹弹劾,以作诗“嘲咏风月罪”被落职罢官。从此,他离开了京城,返归故里。陆游的晚年,除嘉泰二年至三年(1202-1203)一度到杭州参加修史外,其余时间都是在故乡农村度过的。

我们从《剑南诗稿》这部编年诗集中可以看到,陆游在他65岁至病故的20年间共存诗6400多首,收入《剑南诗稿》卷二十一至卷八十五中。其中他84岁那年就写下584首,可见诗人至老仍“才思敏捷,功力精勤”。在古代诗人中是十分突出的。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他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晚年的作品力求简淡朴质,运用白描手法,多为即兴之作抒感之作。从前那些“求工见好之意亦尽消除”。在内容方面,热情讴歌农民的淳朴善良和吃苦耐劳的美德;揭露和鞭挞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对农民们的残酷剥削、欺压和凌辱。忧国忧民、乐观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仍是这个时期陆诗的主旋律和本质特征。

归来所愿杂民编,乍脱朝衫喜欲颠

陆游以无比喜悦的心情,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回到山阴镜湖三山故乡之后,曾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风月轩”。在一首诗题中写到:“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数,而诗为首,谓之‘嘲咏风月’。既还山,遂以‘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

又因当权者斥其“燕饮颓放”遂自号为“放翁”,以表示对诬陷者的抗议和反击。

陆游在他“身杂老农间”的农民生活中,逐渐地融入其中,跟淳朴的农民平等的身份亲密往来,建立起诚挚的友谊,受到邻里的信任与尊重。

“野人知我出门稀,男辍耰女下机。

掘得茈菇炊正熟,一杯苦劝护寒归。

——《拟古》

见诗人来了,农夫农妇都停止了劳动,热烈欢迎,并从锅里拿出热腾腾香喷喷的茈菇请他品尝。而且还一再劝他喝酒取暖再走。此情此景,多么热烈,多么生动感人。再如:

有时邻里苦召唤,茅檐扫地罗壶觞。

堆盘珍脍似河鲤,入鼎大脔胜胡羊。

——《村邻会饮》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火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向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祭灶与邻曲散福》

知心幸有邻翁在,一笑相从草莽中。

——《贫甚戏作示邻曲》

老农能共语,真率会人心。

——《雨后至近村》

交好贫尤笃,乡情老更亲。

——《与村邻聚饮》

旧邻故老睽离久,晚取开颜把一杯。

——《泛舟至近村》

此外尚有《穷老》、《述野人语》、《记老农语》、《邻曲》、《村老留饮》等不下数百首之多,均为记述诗人与农民的交往之作。

这是放翁老人多年与农民交往中的总结,是其思想深处的感悟。诗人在政治上、仕途上备尝坎坷与辛酸,人情冷暖自知,只有在与农民的交往中,才真正享受到友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慰藉。

放翁老人对农民提出的要求都是予以满足:

书生习气尽驱除,酒兴诗情亦已无。

底怪今朝亲笔砚,村乡来请辟蝗符。

——《仲秋书事》

时已深秋,蝗虫仍肆虐不止。尽管此时正值放翁老人诗兴酒情全无,可还是亲执笔砚,为村乡邻里书写驱避蝗灾的符语,做到了有求必应。

……

行行适东村,父老可共语,

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

自言家近郊,生不识官府。

甚爱问孝书,请学公勿拒。

我亦为欣然,开卷发端绪。

讲说虽浅近,于子或有补。

——《记东村父老言》

诗中记叙了诗人应东村父老的请求,欣然为其讲解孝经的过程。作者感触颇多,以二十句长诗来记述此事,足见放翁老人感怀之深。

客来深愧里闾情,近为衰残罢送迎。

旋置风炉煎顾渚,剧谈犹得慰平生。

——《中秋书事》

此诗写于八十四岁高龄的秋天,由于身体“衰残”,而不能亲自迎送邻里客人,放翁老人深感愧对里闾之情,可见老人与村民那种情深意重的情感。

陆游认识了农民的淳朴可爱,理解了农民的甘苦,在思想感情上与他们水乳交融,亲密无间。大量诗篇均抒发了喜农民之所喜,忧农民之所忧的真情实感。请看:

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

稻陂正满绿针密,麦垅无际黄云平。

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泣涕伐桑柘。

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

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

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

——《丰年行》

丰岁欢声动四邻,深秋景气灿如金。

羊腔酒担争迎妇,鼍鼓龙船共赛神。

处处喜晴过甲子,家家筑屋趁庚申。

老翁欲伴乡闾醉,先办长衫紫领巾。

——《丰岁》

白发三朝执戟郎,赐骸偶值岁丰穰。

村东已种千畦麦,舍北新添百本桑。

——《致仕后即事》

不雨珠,不雨玉,六月得雨真雨粟。

十年水旱食半菽,民伐桑柘卖黄犊。

去年小稔已食足,今年当得厌酒肉。

斯民醉饱定复哭,几人不见今年熟。

——《喜雨歌》

今年端的是丰穰,十里家家喜欲狂。

——《丰喜》

邻翁相遇饶相笑,共喜丰年米价低。

——《草堂》

丰年多乐事,相劝且伸眉。

——《邻曲》

春早得甘澍,村邻喜欲狂。

天公终老手,处处出新秧。

——《春早得雨》

这些大量即兴纪实诗篇,形象地描绘了农村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农民欣喜若狂的精神面貌,抒发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感悟与追求。尤其是: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钟七十强,

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阿姥》

诗人以轻松喜悦的心境,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一位70多岁的农妇,不顾可能遭致儿孙辈和邻里的取笑,竟对着“嫁时镜”,“东涂西抹”地打扮起来。一个淳朴善良、热爱生活的老年农村妇女的形象,跃然纸上,读来既令人忍俊不禁,又十分亲切感人。与诗人的“老翁欲伴乡邻醉,先办长衫紫领巾”(《丰岁》)的丰收后行为,相映成趣,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些记述放翁老人实际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诗篇:如《种蔬》、《锄菜》、《即仕后即事》、《开东园路北至山脚路旁隙地杂植花草》六首,《连日治园至山亭又作五字》四首、《作篱》等大量诗作,都表现了诗人以无比喜悦的心情,以轻松活泼、简洁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劳动过程和场景,抒发了老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放翁老人已与邻里建立起纯真的友谊,已发展到遇有婚嫁等喜庆节日,都要互致贺意和薄礼了。

东邻稻上场,劳之以一壶,

西邻女受聘,贺之以一襦。

诚知物寡薄,且用交里闾。

努力毕农功,租赋勿后输。

——《晚秋农家》

丰收之年,他语重心长地告诫邻里,要节衣缩食,切忌铺张浪费,不要忘了吃糠咽菜的荒年。

我劝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追思食不厌糟糠,勿使水旱忧尧汤。

——《秋获歌》

邻里相处,难免有些不睦、纷争、口角等不愉快之事发生。对此,陆游写了《谕邻人》三首:

邻曲有米当共舂,何至一旦不相容。

为善何尝分士农,尧民皆当变时雍。

相攻本出忿与疑,能不终讼固已奇。

讼端可窒君试思,岁时邻里相谐嬉。

世通婚姻对门扉,祸福饥饱常相依。

忿争得直义愈非,不如一醉怀牒归。

还有一首五律:

老翁无所长,惟是更多事。

生世与人处,乌可伤至和。

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

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乡邻皆世旧,何自誓弗过。

……

——《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

凡此种种,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过节、小摩擦和小矛盾。放翁老人总是热情、耐心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予以劝慰和排解。在邻里间化解了诸如此类有伤和气的一些小事。表现了老人对邻里的殷殷之情,今之谓善作思想工作之谓也。

陆游一生读书颇广,除精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外,也旁及本草医书。对治疗常见疾病的偏方、单方、草药,也颇有研究,当他看到农民的困苦生活,且又缺医少药,无钱治病时,就决心为乡邻施药治病。

逢人乞药苗,郁郁遂满园。

玉芝来天姥,黄精出云门。

丹茁雨后吐,绿叶风中翻。

活人吾岂能,要有此意存。

——《村舍杂书》

放翁老人虽自知没有起死回生之术,但却抱有坚定的治病救人的信念与决心。他先是从栽种药苗开始的。陆游回乡后的第三年,即1192年6、7月间,写下了《药圃》一诗,记录了老人不辞辛劳地开荒治圃,引水灌园,栽种各种药苗的情况。诗的结句是:“余年有几何,长镵真托汝。”老人自知来日无多,能亲自治园之日就更少。因此将治理药圃的农具付予儿孙辈,盼望药圃能长盛不衰,为乡里造福。此类诗尚有多首,如:

麝香萱草移东郭,锦子葵花买上原。

儿唤乃翁间一看,欣然曳杖出篱门。

——《闲咏园中草木》

自家栽种的草药数量与品种,终究是有限的,很难满足邻里的需要。放翁老人就不时身背药囊上山采药:

放翁老矣欲何之,采药名山更不移。

——《秋兴》

得钱且买青芒履,采药名山兴未阑。

——《衰疾》

挥汗荷锄治理园圃也好,涉水登山采药也罢,都是为邻里乡亲治病救人。

春谷灌园蔬,日长闲有余。

何妨忍挥汗,合药施乡里。

——《日用》

仅从这几首诗中,就可以具体了解放翁老人不辞辛苦,欣然为乡邻施药治病的情况。老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甘愿舍己为人的精神,实在令读者敬佩。

1205年农历十一月,已80高龄的陆游写了题为《山村径行因施药》七绝五首,其中有:

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迎夹道迎。

共话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

耕庸蚕妇共欣然,得见先生定有年。

扫洒门庭拂床几,瓦盆盛酒荐豚肩。

逆旅人家近野桥,偶秣蹇驴暂逍遥。

村翁不解读本草,争就先生辨药苗。

读罢这几首诗,呈现在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多么热烈感人的场面。放翁老人在施药途中,偶然经过曾经来过的一个小山村。受到了老少村民热烈的夹道欢迎和皆出酒食的盛情款待。这除了是对老人“共话向来曾话我”的感恩之意外,还包含着乡情、友情以及老人的人格魅力等诸多情感因素在内。

由于陆游身居农村,了解农民生活,深知农民疾苦,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贫富对立。一方面是豪绅的奢侈生活,一方面是酷吏对农民的盘剥使之处于饥饿的境地。他以诗控诉南宋的当权者、地方的豪吏,更以诗替农民喊冤,为农民申诉。

1195年(庆元元年),陆游71岁时,在山阴写下了《农家叹》一诗。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

这里描写的是农村常见的一出悲剧。淳朴的农民虽奋力耕作,把一切能够利用的土地都利用上了。耕牛的脖颈累的都溃烂,甚至骨头都露出来了,还要不停地耕作,不停地遭到鞭笞。牛后面的人也跟牛马一样,披星戴月地疲于奔奔命。他们这样竭尽全力地劳动,到底为了什么?其实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安安稳稳地过“太平”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这个低微的要求,在酷吏统治下也是达不到的。农民从田里回来,还未及休息,县吏就敲门逼租来了。由于连年灾祸,收成不好,交不上租捐,县吏不由分说,立即动手捉人,把农民捉到县衙去了。经审讯、鞭打,人已气息奄奄,最后终于放回来,面对家人痛惜的询问,这位当家人欲言又止,“恐伤父母情”,只好忍痛咽泪,默默承受苦痛。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诗人意在言外,实际上,父母妻儿都在挨饿等死。

陆游用极为沉痛的调子控诉了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揭露了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的苦难遭遇,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强烈的憎恶和对农民深挚的同情。

随着诗人对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他已敏锐地意识到,官吏、地主和豪绅的剥削与压迫,才是造成农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根本原因:

鱼陂车水人竭作,麦垄翻泥牛尽力。

碓舂玉粒恰输租。篮挈黄鸡还作贷。

归来糠粞常不厌,经岁辛勤亦何得。

虽然君恩未可忘,为农力耕自其职。

——《记老农语》

这是一位老农向诗人的哭诉:收获的粮食全都交租税了,就连黄鸡也拿去抵债了。一年到头的辛勤劳动,什么也得不到,只能靠吃糠咽菜度日了。皇上的“大恩”不可忘啊!

北陌东阡有故墟,辛勤见汝昔营居。

豪吞暗蚀皆逃去,窥户无人草满庐。

——《太息》

在地主豪绅盘剥压迫之下,农民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留下那长满荒草的旧房子,逃往他乡去了。

亦勿谋高资,贪吏不汝怜。

有负固吹毛,无罪亦株连。

——《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

——《秋获歌》

这是一幅多么阴森恐怖,令人不寒而栗的场面!农民昼夜辛勤劳作,可盼望过太平日子的起码生存条件也无法实现。终日里被逼租讨债,日夜被严刑拷打,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这是农民的血泪控诉。同时放翁老人也看到了在这种残酷剥削下,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农民们饥寒交迫无以为生,而官吏地主却是日益豪富:

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

——《岁暮感怀》

这该是多么生动鲜明的对比啊!

齐民困衣食,如疲马思秣。

我欲达其情,疏远畏强聒。

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

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

——《书叹》

这个横江大网的比喻,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掠夺和搜刮,反映了诗人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憎恨。

这些源于生活、忠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诗章,表明了诗人坚定地永远站在农民这一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民性。字字行行都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辉。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余

读书,是陆游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晚年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诗人在57岁时写的《书巢记》一文,开头就说:“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继而诗人在回答友人提问时说:“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抑四顾,无非书者。”最后,诗人生动地描述了他晚年勤奋读书的情状:放翁老人终日埋头书海,不仅“宾客不至,妻子不觌”,甚至连“风雨雷电之变”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以至于“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于是诗人把这间书室取名“书巢”。从这里开始,我们闯进了他的读书世界,了解了他的读书生活。

当我们阅读《剑南诗稿》这部编年诗后,对放翁老人的晚年读书生活就有了更多的认识。陆游在65岁时,最后一次被南宋统治集团“放逐”、“罢斥”,满怀忧国忧民之情,回归山阴故居后的20年,其读书之志弥坚,读书之情弥笃,并写下了大量的读书诗篇,阐述他读书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读书之乐等。

陆游的晚年,大半是在“如听箫韶奏九重”的读书声中度过的:

老愧人扶拜,贫无食足谋。

退居消日月,大半付庄周。

——《书室独夜》

掩关小坐动经旬,蠹简如山伴此身。

百亿须弥藏粒芥,大千经卷寓微尘。

——《居室甚隘而藏书颇富率终日不出户》

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

区区心所乐,那顾世间笑。

——《灯下读书戏作》

老翁老去尚何言,除却翻书即灌园。

——《种蔬》

平生爱山水,游陟老不厌。

此外惟读书,垂死尚关念。

——《思归示子聿》

两目眵昏八十余,尔来触事觉空疏。

何由四目如仓颉,读尽当年倚相书。

——《目昏有感》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量不迨志有余。

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

——《读书》

陆游读书,已达到不死不休之境界,常感叹老之将至,更该抓紧时间苦读。

七十未捐书,正恐死乃息。

起挑窗下灯,度此风雨夕。

——《四月十三日夜四更起读书》

虽叹吾何适,犹尊昔所闻。

从今倘未死,一日亦当勤。

——《寒夜读书》

白发萧萧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灯。

——《冬夜读书》

直到放翁老人在病逝前的三、四个月,还写下了《读华佗传》、《夜读刘伯伦传戏作》、《秋文书事》等多首读书诗,述说他读后的感怀。可见,陆游读书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境界。

诗人晚年生活困苦清贫,甚至有时断炊。即便如此,他也能饥中求乐,依然苦读不辍。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旁书在前。

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冬夜读书示子聿》

欲与梅为友,常忧不称渠。

从今断火食,饮水读仙书。

——《梅花》

但令吾道常无坠,饮水何妨枕曲肱。

——《秋夜读书有感》

籴米归迟午未炊,家人窃闵乃翁饥。

不知弄笔东窗下,正和渊明乞食诗。

——《贫甚戏作绝句》

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

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

——《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

乞得不赀身,林间号老民。

儿因作诗瘦,家为买书贪。

——《老民》

在陆游的诗作中,阐述了他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的意义与目的、内容与方法、应有的态度以及他对子孙的要求与期望等等。

他特别强调应该多读书,珍惜时间:

少年虽读书,每恨性疏懒。

中年颇自励,已叹岁月短。

学不到圣贤,此意终未满。

甑空不忧饥,衣垢不思浣。

——《掩卷有感》

放翁晨兴坐龟堂,古铜匝烧海南香。

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强健轻年光。

——《读老子》

马能龙作友,蚋乃瓮为天。

我老空追悔,儿无弃壮年。

——《六经示儿子》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

——《秋夜读书》

萧条白发卧蓬庐,虚读人间万卷书。

遇事方知闻道晚,抱疾方知养生疏。

——《疾少愈偶作》

吾已鬓眉白,汝方衿佩青。

良时不可失,若语直须听。

——《示元敏》

陆放翁在要求儿孙认真刻苦读书的同时,特别提出了要重点精读书那些载有圣贤之作的“经书”和史书:

古人已死书独存,吾曹赖书见古人。

后之视今犹视古,吾书未泯要有取。

贾生痛哭汉文化,至今读之有余悲。

魏征嘻笑封德彝,生亦岂责绛灌知。

——《读书》

六经圣所传,百代尊元龟。

谆谆布方册,一字不汝欺。

——《六经》

秦汉区区了目前,周家风化遂无传。

君看八百年基业,尽在东山七月篇。

——《杂兴》

病中看周易,醉后读离骚。

不解书驴券,安能问马曹。

——《自诒》

他强调要读圣贤的书,要有所得。但诗人更强调的是不读死书,要学会结合,把读书和实践统一起来。他认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与子聿读经因书小诗示之》

为什么呢?因为他认识到,“行”是对已知已能进行实践运用的过程,是学习过程的最高阶段,是学习的目的。所以,他指出:“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是要求必须把“行”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可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多少年来,人们把放翁老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作名言警句传颂不绝。

放翁老人为什么那么闭门苦读、父子共读呢?诗中是这样回答的:

苦学勿为干禄计,官途虽乐不如归。

——《雨中示子聿》

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

勿言五鼎善,肉食我可鄙。

——《示儿》

利名画断莫挂口,子孙世作稽山农。

——《稽山农》

吾儿姑力穑,莫羡笏满床。

——《思归示儿辈》

为贫出仕退为农,二百年来世世同。

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

——《示子孙》

麦少美群儿,蚕饥小妇忙。

深知游宦恶,穷死勿离乡。

——《山家暮春》

回视少年真隔世,但余一念在元元。

——《属疾》

多病从来惯,虚名不足论。

自怜余一念,犹欲济元元。

——《老叹》

读书不是为了追求蟒袍玉带和功名利禄,而是为解救黎民百姓,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

陆游五十三岁在成都时,写了二首《读书》诗,其中的第二首,诗人更具体地提出了他读书的目的:

归来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豫蝇头两万言。

——《读书》

正是因为这个目的,他才不顾各种困难,勤奋读书,摆脱了“黄金印”的诱惑,达到了“读书本意在元元”这样的思想高度,从而成为一位为后人敬仰的伟大爱国诗人。

陆游认为,人是学以致知的。他从长期的治学实践中,已经深切地认识到,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把这些知识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并使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是人类世代得以生存和延续,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这些知识经验的传递和发展,不是靠人的天赋遗传,而是靠书本、靠人的学习。学习是人掌握知识技能的唯一手段。

因此,陆游在读书诗中,不厌其烦地阐述读书尤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代代不息地永远传承下去。

我欲哭穷途,所惧世俗惊。

出门复入门,掩泪且吞声。

唐虞邈难继,周孔不复生。

承学百世下,我辈责岂轻。

扬墨斥已殚,释老犹纵横。

拔本塞其源,力尽志未平。

吾道如曒日,薄食终必明。

一木虽独立,可支大厦倾。

夷风方变夏,孰能作长城。

卓哉易箦公,垂死犹力行。

——《书感》

贫贱终生志不移,闭关涵泳赖书诗。

唐虞未远如亲见,周孔犹存岂我欺。

力学正须忘寝食,少年误计事文词。

尔来朋友皆云散,考质从谁尽所疑。

——《后书感》

读书乃一癖,我已不自知。

坐书穷至老,更欲传吾儿。

吾儿复当传,百世以为期。

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

——《村舍杂书》

坚坐忘昏旦,残年迫耄期。

尚余书满屋,手校付吾儿。

——《忍穷》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

——《秋夜读书》

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

未尽寸心苦,已销双鬓青。

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

此是吾家事,儿曹要细听。

——《读经示儿子》

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读书固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也会成为人们自娱自乐、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像陆游这样的大诗人亦是如此。他诗中的乃翁诵诗舍东偏,吾儿相和山之巅。

——《诵书示子聿》

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

——《睡觉闻儿子读书》

父子更兼师友分,夜深常共短檠灯。

——《示子聿》

经中固多趣,我老未能忘。

似获连城璧,如倾九酝觞。

——《与子聿读经因书小诗示之》

以及“读书以自娱”、“开篇万事皆休”等等,不是追求心理上的平稳精神生活的慰藉,满足那种“父子更兼师友分”、“父子蓬窗共一灯”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天伦之乐。

从放翁老人晚年的读书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位爱国诗人,在晚年仍刻苦读书的勤奋精神,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一个爱国老人是以什么目的、什么态度来读书的。他的这种为国为民的读书精神,对今天的老人们来说,仍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陆游不仅因为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闻名于世,还以高产和高寿著称于是中国文学史。所谓高产,是指他传世之诗作就有9000余首;所谓高寿,是指他享年85岁,均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之最。陆游之所以能创作出万首诗篇,固然与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直接关系,但前提是他的高寿。陆游诗作的十之六七是他在65岁之后的二十年间创作的。其中的二千五百首诗是在他八十岁之后的五年间写出来的。这就是说,若不是高寿,他也就没有那么多首诗问世。也就很难说还有那首千古传诵不衰,至今还震撼我们心灵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诗了。

陆游的养生之道

陆游在晚年是很讲究养生之道的。我们在阅读他的晚年诗作时,不仅可以了解放翁老人晚年的生活情况,还可以了解他对养生之道的认识与实践。

陆游的这些诗篇中,丝毫也闻不到封建文人常见的那种惆怅消沉、愁苦伤感的气息,而是看到一个胸襟豁达开朗、积极向上,不知老之将至的形象跃然纸上。陆游在47岁时写的《木兰花》一词中,就曾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他说:“今朝大家一岁添,不是人间偏我老”。在他看来,人的生老病死,不是某个人独有的生理现象,而是人类共同的必由之路,不应该也不值得忧伤哀叹。在晚年诗章中,他不但未改变人生态度,反而更加超脱更加深刻地阐释了这一思想。

他在《齿发歌》中,对唐代大诗人“乐天悲脱发,退之叹落齿”颇不以为然。他不无调侃地说:“发脱防危冠,齿落废大嚼”。头发稀少了帽子戴得更稳当,掉几颗牙齿可以克服大吃大嚼的习惯。在诗的结句,提出了“何不望长空,两曜无停时”的精辟论断(注:古人将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谓之七曜)。人不要为“脱发、落齿”而悲叹,更不应为进入老年而愁苦。那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白昼和黑夜的往复更替,无一不是日、月两曜不停运动的自然现象。人从出生到老年直至死亡的过程,同“两曜无停时”是一个道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放翁老人在另一首《衰甚书感》诗中说:

发残不胜冠,齿坠欲废嚼。

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

岂惟形骸变,意气已非昨。

……

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

……

既然秋叶自落、人的老迈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人本来就应以寿终为乐啊!这样的一些认识,正是他能够笑对晚年人生的思想基础。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食粥》)

长生固非道,得道自长生。

——(《山家》)

千岁当自有,不必师广成。(广成子者,上古之仙人也,尝为轩辕黄帝之师。)

——(《养生》)

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

——(《纵笔》)

此生吾自到,造物恐无权。

——(《有叟》)

幻境终何在,金丹本自成。

——(《纵笔》)

在这些诗句中,作者指出了人的生老病死并非天定的正确思想,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又提出了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愿望,不能指望神灵、金丹、幻境等子虚乌有的东西,只能靠自己。长生不老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但只要人们能主动掌握和动用这一规律,自然就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了。

“长生固非道,得道自长生。”这里所说的“道”是什么意思呢?对此,放翁老人在晚年诗作中,作了详尽的诠释。

养生熟为本,元气不可亏。

秋毫失固守,金丹已奚为。

——《杂感》之五

不从酒色来,病至无根株。

但使元气在,虽剧行当苏。

——《病中作》

但能明物性,不必学玄门。

尽力扶元气,精思去病根。

——《日用》

防老如待敌,爱气如守关。

——《修居室赋诗自警》

“元气”,中医学名词,亦称“原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和告诫老人们,长寿之道理,不在于灵丹妙药,更不必求神拜佛,而是要以培固元气为本。意即节制房事,切忌贪恋枕席之情趣,这是长寿之本。若能如此,则病魔无由侵入。即使偶染小疾,也能很快康复。

情欲虽害人,要是自惑溺。

——《书警》

高谈忘力守,此疾最膏肓。

——《养气》

纵欲过度对人体危害最大,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如果只是将这种认识在口头上高谈阔论,而自身却意志薄弱,定力不够,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这种人可以说是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了。

吾观日用事,饮食真勍敌。

——《书警》

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

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

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

——《杂感》之三

羔豚昔所美,放斥如远佞。

——《小疾自警》

君不见朱门玉食烹万羊,不如农家小甑吴粳香。

——《农家歌》

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

但令烂熟如蒸鸭,不著盐醋也自珍。

——《书怀》

食饮从来戒失时,衣裘亦复要随宜,

老人最索调停处,正在春寒与半饥。

——《自咏》

大嚼徒为贪,剧饮岂足豪。

淡薄以养寿,亦非慕名高。

——《家居自戒》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放翁老人的生活习惯是少肉多菜,从不暴饮暴食,而且衣服也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增添。

现代医学也早已证明,肉食过多,会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蔬菜中不仅含有多种老年所必需的矿物质和纤维,可以增添生理机能和活力。

放翁老人在饮食上,尤其偏爱豆粥。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食粥: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

更凭与语刘文叔,豆粥从来味始长。

——《舟中作》

唯有褐裘与豆饭,尚能相伴到颐期。

——《闲吟》

他根据多年的食粥经验,在《齐中纪事》中记载了“乌豆粥”、“地黄粥”、“枸杞粥”的熬法和食法。并指出:“此养生最最急事也。”

放翁老人在晚年还非常注意小疾早医。他说:

一气不遽变,雨霁皆有符。

殆非一旦至,小疾为前驱。

人能谨察之,岂有仓猝虞。

哀哉不知此,虽悔良难图。

——《杂感》之四

病患初萌芽,未有旦夕危。

每能自省察,百鬼安能窥?

一怠生百疾,速死乃自诒。

——《病中有述二首各五韵》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征兆的。人的死亡也不是突然而至的,是从小病开始的。对小病如不及时治疗,一旦病情加重乃至死亡,则悔之已晚。陆游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是很科学的,更是今天的老年朋友应引以为戒的。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

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

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

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

——《冬日斋中即事》

晨几手作墨,午窗身磑手茶。

岂惟要小劳,亦以御百邪。

——《秋日遣怀》

这两首诗均作于八十三岁高龄之后,是放翁老人积二十年劳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经验总结。自退隐故居后的二十年来,他写下了许多记录他的劳动情况和抒发感受的诗篇。如:《治圃》、《灌园》、《锄菜》、《种蔬》、《蔬圃绝句》、《雨中锄药》、《作篱》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劳动的重视与钟爱。

放翁老人晚年诗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凡花鸟鱼虫、鸡鸣犬吠、四时八节、风雨雷电、日月星辰、读书自娱、酒酣高歌,乃至泛舟垂钓于镜湖水滨,访法云古刹与山僧夜话;登高览胜,徜徉于山水之间;至东西邻村,与农夫共话桑麻等等,无不剪裁入诗。在这些诗中,陆放翁以自己为抒情主人公,记言行,录实况,抒情状物,塑造了一位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的老人形象。真实、深刻地揭示了老诗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正是通过这些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老人深深感受到:

壮心未与身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

——《书愤》

行年过八十,形悴神则旺。

——《读王摩诘诗话》

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

——《初归杂咏》

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

——《村居书事》

老翁终日饱还嬉,常拾儿童竹马骑。

——《老叹》

从这几首诗中可以看出,老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逐渐衰老,而心理年龄仍然很年轻,保持着天真烂漫的童心。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老有所乐”的效应吧!

人老了以后,唯有清醒地认识自己,以达观、超脱、坦然的态度,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直面自己的晚年生活,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放翁老人在晚年已逐渐感悟到:

固应死抱无穷恨,老病无由更请缨。

——《书巢冬夜待旦》

百年身已老,万里志空存。

——《闻虏乱》

暗笑衰翁不解事,犹怀万里玉关情。

——《书叹》

从而以读书、写诗、著书作为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

正令选壮不为用,笔墨尚可输微忠。

——《夜观秦蜀地图》

著书殊未成,即死目不瞑。

——《七月下旬得疾不能出户者十有八日病起有赋》)

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于后人看。

——《雨后》

唯有著书殊未厌,暮年铁砚亦成凹。

——《自嘲》

囊中略有七千首,不负百年风月身。

——《初冬杂咏》

从今倘未死,一日亦当勤。

——《寒夜读书》

从这几首诗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放翁老人那种为国为民写作的忘我精神。在晚年,他不仅创作了大量诗词,而且还编辑、订正了《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和《南唐书》等三部著作,还写了《阅古泉记》和《南园记》等文。经后人编辑,才留给我们《陆放翁全集》这部闪耀着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遗产。

如果说由于陆放翁的高寿,才能有他9000多首诗传世,那么,他晚年的创作热情所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欲望,又是诗人晚年生活的精神支柱。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的就是精气神儿。“哀莫大于心死”,没有了精神,就没有了一切。在物质和精神这对矛盾中,物质当然是第一位的,但人精神的能动作用又是极其伟大的。或许这就是我们读陆游晚年有关长寿之道的诗篇,所受到的启迪吧!

同类推荐
  •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福尔摩沙抒情志》,是简媜散文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书立意的高远,内容的充实,情感的饱满深厚,文字的精打细炼,境界的雄浑苍劲,图文形式的相得益彰,都足以让这部作品成为华文世界里的典范散文。
  • 睡狮怒醒

    睡狮怒醒

    卢沟桥上的石狮一共是485只。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只有484只。那一只石狮呢?卢沟桥绝不是一处风景地,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端处。日寇在这里向中国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国民党二十九军抵抗日军的铿锵枪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斗志。事变是围绕着“七七之夜”日军走失了一名士兵展开的。谈判,无休止的谈判。当日军从拖延的谈判中获得了侵略中国的充分准备后,便大兵压境,侵吞华北、北平、天津失守……本书是第一本描写卢沟桥事变的纪实文学,它详尽而生动地记述了这次事变的过程。书中刻画的二十九军一批上至军长,师长下至普通士兵的形象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并且如实描写了数名日军指挥官的残忍、贪婪。
  • 在天边:风中岁月

    在天边:风中岁月

    本书用饱含深情的文字、独到细腻的笔触,细数那些消逝在时光罅隙里的吉光片羽。
  • 契诃夫独幕剧集

    契诃夫独幕剧集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大路上》、《论烟草有害》、《天鹅之歌》、《熊》等独幕剧共九种,均短小而富意趣,部分作品有实验色彩,体现契诃夫在独幕剧上的特殊风格探索,是契诃夫戏剧创作光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
热门推荐
  • 谁家妖神不轻狂

    谁家妖神不轻狂

    “我的命是你们两人给的,今天我便还给你们!从今往后,我们三人之间互不相欠!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为了一个女人挑起祸及六界的大战,好自为之!”这是千年前她以自己的性命结束那场大战后留下的最后两句话。她发誓永世再不与两人见面。可千年后,他们三人又纠缠在了一起。是千年前未了的缘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有人因爱生恨,有人为爱成魔!这一切又当如何化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桔梗胎记之王妃很妖孽

    桔梗胎记之王妃很妖孽

    齐素锦一朝为后,哪曾想阴谋层出不穷,被打入冷宫,夫君厌弃自己,一直疼爱的庶妹竟然是造成自己不幸的罪魁祸首,心灰意冷之际,冷宫起火,火光中却见血色冲天,正是凤栖梧桐,涅火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僵尸王闯异界

    僵尸王闯异界

    地球考古系大学生穿越异界,变成异世界唯一一个僵尸。
  • 马背上的约定

    马背上的约定

    花季花落花年华无可再花。运动与青春,文字与爱情,走进乔可的故事里。她在高中与任朋,陈浩明相识,三人错综复杂的爱情连绵不断。在澳洲陈浩明丛林的舍身相救,她仍抱着手里的期望陶罐在马背上和任朋许下一世诺言.与任朋相依相偎,一生只愿给一人,心。她下狠心甩开陈浩明的纠缠,当陈浩明放手转身离开,一个错误的秘密却被揭开。。。。。。爱过,坚持过,错过。抱着陶罐躺在病床的乔可越不过岁月的争夺战,闭上眼结束了回忆。眼角的一滴泪滑落,掉入陈冉冉的手心。
  • 斩魂

    斩魂

    这里的故事未知才是精彩,所以就不作简介了。借这一小块空间,感谢你的点击,希望我写的故事,能让你感觉愉快……新书《魔盒》,别忘了来踩踩
  • 重生之灼华

    重生之灼华

    她是佣兵之王,杀伐果断,半生英名,却惨遭仇人毒手。怎料祸患遗千年,她不但没死,还重生在一个大学生身上。上天让她重活一次,她一定会将那个背后的强大组织揪出来,解开所有谜团。他找了几十年的女孩终于出现了,可是她却不记得所有的事情,而且变得像个陌生人一样。可即使她对他再怎么冷淡他也愿意为她付出自己的一切。他爱以前可爱动人的她,却也更爱现在冷淡无情的她。(弃坑)
  • 一叶晓梦

    一叶晓梦

    一叶晓梦寻千秋,太古情迷雾里舟。幻真寐景寂沉沦,美谣遮了万种愁。一片幸运草,梦回太古世界。几段残梦影,探寻沉沦往事。
  • 我的穿越有点问题

    我的穿越有点问题

    胡岳在找工作的途中处处碰壁,却因为一则神秘的工作通知突然心肌梗塞了。等他醒来,已经一千多年以后了,自己也变成一个行尸了。就在他在为未来发愁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不同了,这里有妖怪,有会用法术的修仙者,甚至还有机器人和外星人!但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却有着一个无敌的技能给予系统!不管什么技能只有有好东西带在身上,就能够学到!什么高级法术?不好意思我把玉佩揣在怀里,几天后就会了,要辛辛苦苦的学吗?!无敌战技?武器借我玩几天,我就能使出比你更加无敌的战技来!有着这个系统在,胡岳不管是什么技能,只要你东西给我,我什么都能够学会,你哪怕给的是一块石头,我也能打出一连串的飞蝗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