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5900000017

第17章 针灸方法

针灸法的种类很多,如毫针法、灸法、火罐法、皮肤针法、三棱针法、耳针法、电针法、头针法、针刺麻醉等。

本节介绍常用的针法与灸法,内容以毫针法、灸法为主。

一、针法

(一)针具

1.构造

毫针是临床上常用的针具,是古代九针之一。制针的原料目前以不锈钢丝为主,用这种合金所制成的毫针,具有针身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其他还有采用金、银、合金等为原料而制成的。

毫针的构造,可分为五个部分,以钢丝或铝丝紧密缠绕的一端称针柄,针柄的末端多缠绕成圆筒状称为针尾;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为针尖,针柄与针尖之间的部分称为针身;针柄与针身的连接之处称为针根。

2.规格

毫针的长短、粗细规格,是以针身为准。其长短规格。15~25mm多用于头面等浅表穴位,40~50mm多用于躯干、四肢穴位,75~100mm多用于肌肉丰满处,如环跳穴,或用于透穴。针的粗细规格。临床上多采用28号,眼区穴可用32号,需要较强刺激或点刺出血可用26~28号。

3.修藏针具

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和修理,如发现针身弯曲,可用手指、竹片或夹衬硬厚纸片将其捋直,如针尖太钝或者弯曲起钩,可用细砂纸或者在油石上磨成松针形,但是针体过度弯曲或腐蚀瘦细的,不应再继续使用,以防意外。

针具在不使用时应妥善保藏,可以存放在垫有几层纱布的针盒或两头塞有干棉球的针管里,以保护针尖不受碰撞。

(二)针刺练习

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力和协调的动作,往往会造成进针困难和针刺疼痛,不能随意进行各种手法操作,影响疗效。因此,必须在临床操作之前,进行针刺指力和手法练习。

练习的材料,可用纸垫或棉纱球,前者用草纸数张,折叠成厚1~2cm,长约8cm,宽约5cm,用线作“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后者用纱布将棉花包裹,用线封口扎紧,做成直径为6~7cm的棉团。

操作练习,先选用较短毫针在纸垫或棉团上练习进针、出针、上下提插、左右捻转等基本操作方法,待短针应用自如以后,再改用长针练习。为了更好掌握针刺方法,体验各种针刺感觉,还应进行自身试针,或学员间相互试针,如此反复体会,在实际临床操作时才能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三)针刺前的准备

1.做好诊断、辨证及解释工作

针刺治疗前应认真收集病人的四诊资料,辨证分析疾病所在,确定治疗方案。对初诊病人还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对针刺疗法有所认识,消除对针刺疼痛的畏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发挥针刺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

2.检查选择针具

选择毫针应以针柄无松动,针身挺直、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针尖圆而不钝,但也不太尖,呈松针形者为好。如针体弯曲损伤,针尖钩毛者,应予剔除或修理。

3.消毒针具

最好采用高压消毒,也可以煮沸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消毒。用于某些传染病患者的针具应另外放置,严格消毒,或采用一次性用针。施术部位一般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如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叩刺出血,则先用2%碘酒拭擦局部,再以酒精棉球将碘酒擦净。操作时医者的手指应于术前用肥皂冰洗擦干净,或用酒精棉球消毒。

4.体位选择

病人的体位是否合适,对于取穴准确、针灸操作、留针得气以及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均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适当的体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胸腹部的穴位,以及四肢的部分穴位。

(2)侧卧位

适用于身体侧面的穴位。

(3)俯卧位

适用于取头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面的穴位。

(4)仰靠坐

位适用于取头面、颈前、胸部以及四肢的部分穴位。

(5)俯伏坐

位适用于取头项和背部的穴位。

(四)毫针刺法

1.进针方法

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刺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减少进针时的疼痛,以及使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针具。持针姿势,一般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再捻转刺向深层。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面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短针进针。

(2)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裹住针尖,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长针进针。

(3)提捏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捏起针刺穴位的皮肤,右手持针从捏起上端刺入,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穴位,如面部进针。

(4)舒张进针法

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将针刺穴位的皮肤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如腹部进针。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是针刺操作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影响针刺感觉、治疗效果。临床上对针刺角度和深度,主要根据穴位的特点,病情需要,以及病人的体质等情况而定。

(1)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针身和皮肤所成的夹角。一般有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2)深度

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浅。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凡年老气血虚弱,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年轻力壮,气血旺盛者可适当深刺;瘦小者宜浅刺,肥胖者宜深刺,头面胸背部宜浅刺,四肢及臀、腹部可深刺;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可深刺,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则多用斜刺或横刺。

3.行针与得气

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称为得气,也称针感。针刺得气或不得气对疗效有很大关系。一般得气迅速,效果较好,得气迟钝,效果较差。得气快慢或不得气,与患者病情和体质,取穴准确,针刺的深浅和角度等有密切关系,其针感性质、传导方向,也常与穴位部位有关。如头额部穴位,以局部胀感为多;四肢末端及人中沟,一般仅有痛感;肌肉丰满部位穴位,容易出现酸感,刺中神经时,会有触电样感觉,并向远端放射等。临证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能强求一致。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几种。

(1)提插法

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提插幅度要求相等,指力均匀,防止针身弯曲。本法痛感较小,但易刺伤血管,多适用于四肢穴位。

(2)捻转法

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本法不易损伤血管,但易引起肌纤维缠绕针身,发生滞针,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部位。

(3)刮针法

用手指由下而上地刮针柄,可以增强针感。

(4)震颤法

将针抖动震颤,即提插幅度很小而频率很快的动作。

提插和捻转是诱发针感的主要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运用,刮针法和震颤法,通常是在已有针感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法,目的在于使针感持续或加强。

4.针刺的补泻手法

补泻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一种手法,它是根据《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理论确立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

5.留针与出针

(1)留针

进针后,将针留置穴内,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时间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即可出针,或酌情留针10~20min。但对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于其间加以行针,可增强疗效。对针感较差者,留针可以起到候气的作用。

(2)出针

施行补泻与留针完毕后,便可出针,其法是先将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棉球按在针身的两旁,然后以右手拇、食二指将针柄轻轻捻动,慢慢退出,并将左手棉球轻柔按压针孔。出针后应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五)针刺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酒醉,大惊,劳累过度等,一般不宜针刺。

2.久病体虚,大出血,大汗出者,针刺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3.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3个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均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

多因患者体质虚弱,或过于疲劳,饥饿,情绪紧张以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轻者只有头晕、恶心、面色苍白,重者可见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甚至血压下降,不省人事。处理应立即将针全部拔出,使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衣领,放低头部,轻者予饮热开水或热茶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晕针应着重预防,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取穴适当少些,手法略轻些,并采取卧位针刺为宜,对于饥饿,过度疲劳的病人,不予针刺。

2.滞针

滞针是针刺入后,捻转、提插发滞,甚至不能出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肌肉挛缩,或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以致肌纤维缠绕针身。处理:若精神紧张者,应先解除病人顾虑,使其放松肌肉,或留针片刻待肌肉松弛出针;如因组织纤维缠绕针身,可轻轻将针向相反的方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即可出针。

3.弯针

由于进针手法不熟练,指力不均用力过猛,或留针时体位移动,肌肉强力收缩,致使针身弯曲,针柄倾斜,不能捻转提插及出针。处理:体位移动者,可恢复原来体位,然后视针弯的方向,顺势将针退出,数个弯曲者,须分层退出,切忌强行拔针。

4.断针

针刺过程中针身中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可因针的质量不佳,针身或针根有腐蚀损坏,或用力过猛,病人肌肉强力收缩,及弯针时用力抽拔等引起。处理:首先应嘱患者镇静,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断端继续下陷,如断端尚有部分外露,可用手或镊子将针拔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轻压周围组织,使针显露,再用镊子夹出,如针全陷入肌肉,即应手术取出。医者平时应该注意检查针具,除去不合规格的针具,针刺时针身不要全部刺入,应留有皮外部分。

5.血肿

即出针后,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多由于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针刺时误伤血管。处理:微量出血或针孔局部出血,可不必处理,一般能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肿痛较甚或活动不便者,要先行冷敷止血以后,再行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按揉,促使局部淤血消散。

6.后遗感

在出针之后,患者感针刺部位有酸胀痛不适感觉,多由于出针时手法过重。处理:轻者可数小时后自行消失。重者可在局部热敷或加灸。

7.刺伤内脏

针刺某些重要内脏器官相应体表穴位,由于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不当,可引起刺伤内脏,可产生严重后果,若不加急救处理,也会造成死亡,必须引起重视。针刺引起内脏损伤,以刺伤肺脏,发生外伤性气胸为多见,多由于针刺背部、侧胸、前胸部以及锁骨上窝或胸骨切迹上缘等处穴位刺伤肺脏所致。其临床表现,轻者感胸痛、胸闷、心慌,重者则出现呼吸困难、唇指发绀等。处理原则:治疗气胸,采取半卧位休息,防止感染,镇咳,胸腔穿刺排气等。

二、灸法

灸法是用艾叶捣制成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熏灼体表穴位或患部,使之产生温热或灼痛感,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一)常用灸法

1.艾炷灸

将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捏成上小下大的圆锥状艾炷,大者如半枣粒,小者如半麦粒,每一炷称为一壮。

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

将制成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按燃烧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小艾炷放置在穴位上燃烧,燃尽后继续加炷,一般灸5~10壮,使局部皮肤灼伤,起泡化脓,愈合后留有瘢痕。在施灸过程中,艾炷燃烧可引起灼痛,医者可在灸穴附近进行按摩或叩打,以减轻灼痛。本法适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

无瘢痕灸:先于施灸穴位涂以少量凡士林,再放上艾炷点燃至一半或2/3时,病人感到灼痛,即除去未燃尽的艾炷,更换新艾炷。一般灸3~5壮。灸处可见皮肤充血、红润,不灼伤皮肤,不留瘢痕。本法适用范围较广。

(2)间接灸

在施灸穴位上放一衬垫物,然后将艾炷放在上面点燃。由于放置垫物不同,所以名称也不一,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0.5~1分厚的薄片,针刺几个小孔,放置在灸穴上,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烧至病人有灼痛感,另接艾炷再灸。本法适用于寒冷性疾病。

隔蒜灸:灸法如隔姜灸,将姜片换成大蒜片。本法适用于痈疽初起及毒虫咬伤等证。

隔盐灸:先用净食盐填平脐孔,再放艾炷施灸。本法适用于吐泻所引起肢冷、脉伏,或中风脱证,有回阳救逆的效果。

隔饼灸:以各种温热药物如附子,研末制成药饼,作为灸治衬垫物。本法适用于顽固性疾病。

2.艾条灸

用细桑皮纸或容易燃烧的薄纸,取艾绒卷成直径15cm的圆柱形,越紧越好,制成艾条。将艾条一端用火点燃,对准施灸穴位约距0.5~1寸,进行熏灸,使病人有温热感或轻微灼痛感。亦可一上一下或雀啄状地熏灸,以灸至局部红润为度。此法使用简便,一般疾病皆可应用。

3.温针灸

毫针留针过程,于针柄上缠裹艾绒一团,大如红枣,系针、灸并用,适用于寒湿所致筋骨痹痛诸证。

(二)灸治的适应证及禁忌

1.适应范围

临床适应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所致病证均可应用,如阳虚、气虚、久泻、肢冷、痹证、痰饮等。

2.禁忌

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证,一般不宜灸,颜面部、浅在血管部,不宜施瘢痕灸;妇女妊娠期下腹、腰臀部,均不宜施灸。

(三)灸法注意事项

1.施灸次序:一般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例外。

2.施灸时,体位要很好安排,以免移动烧伤皮肤。

3.隔姜、蒜灸容易起泡,需加注意。如起泡大者,可用消毒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防止感染。对行瘢痕灸者,灸疮化脓期间,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

同类推荐
  •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本书分为新生宝宝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营养失衡性疾病、婴幼儿常见心理性疾病四个章节,讲述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宝宝常见病,如何观察症状、了解病因,并进行家庭护理和饮食调养。宝宝常见病的种类介绍全面,而且大部分饮食调养都列出了相应的调养菜谱,让妈妈们全面了解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算得上称职的医务工作者,也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学习系统解剖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实验教学,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标本、模型、活体观察及必要的临床应用联系起来,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既有理论知识指导,又能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获得完整的解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 医药市场营销与管理

    医药市场营销与管理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具备医药专业知识、懂得市场营销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医药高职院校是培养医药行业专业人才的主渠道之一,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
热门推荐
  • 青春不能没有眼泪

    青春不能没有眼泪

    吴巍,人如其名,一个性格入火,虽想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却注定要不甘平庸的男人。被迫卷入到下海经商之路的他,好似一块顽石,在改革的浪潮之中被无情拍打,无数次的冷嘲热讽,让他心灰意冷,数不清的残酷现实,使他伤心欲绝。我不能放弃,绝对不能。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战灵的传说

    战灵的传说

    张洛,一个地球的普通大学生,偶然间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一种名为战灵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的人,被称为战灵师。你说什么,你想平淡的过一生,不可能,有的人命中注定会被卷入这个世界的中心,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
  • 食物相克与最佳食物搭配(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食物相克与最佳食物搭配(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有专家称:“最好的健康之药--食物、药物、疾病三者间的相克与相宜。”告诉你食物治疗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平衡膳食吃出健康--最有效的健康直通车,让本书成为你一生的健康顾问。食物相克和相宜的说法已流传很久。大量的科学资料和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食物相克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无稽之谈。怎样才能完全做到精心搭配、科学饮食呢?本书您给提供了一些科学的指导,让您吃得更好、更放心。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食物的相克和相宜原理,以及怎样有选择地食用各类食物,并能做到有利无弊。
  • 异世小萌妃

    异世小萌妃

    一直到死,云倾暖才知道,原来她那个温柔善良的姐姐竟然一直希望她死!死前,云倾暖回想起这短暂的一生,不是在为家族拼命就是在为姐姐挡死。云倾暖讽刺一笑,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世人皆知天启云相府中有两位绝世美人儿。姐姐温柔善良,妹妹冷艳高傲。可世人不知,妹妹的存在不过是为了保护姐姐罢了。幸而逆天法宝在手,一招逆天重生。云倾暖决定,要为自己而活!!!
  • 未来演说

    未来演说

    当人体当中最为神秘松果体被开发,第三眼开启,精神能够影响物质。人类进入星河纪元,由于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要在地下建造了新的地下城。建造的过程中却挖出了上古战舰诺亚方舟?还他喵的有外星人?这世道是怎么了?孟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2250年
  • 一间静室

    一间静室

    一个叫书诺的小姑娘,在等待有缘人的到来。收集功德,开启穿越。那是一位位小说中各种人物的觉醒,只有消除他们的执念,他们才能转世投胎,再世为人。在无尽的时空,与你相逢,便是有缘。
  • 命不及顿宴

    命不及顿宴

    人的性命难道不及一顿高管地主的一顿宴席?
  • 也许暗恋就是一个人

    也许暗恋就是一个人

    豆蔻年华之际遇上邻家少年,一段有结局的暗恋,却不知道如何进行
  • 你才不是我的攻略对象

    你才不是我的攻略对象

    “我才不会嫁给你!”沈桑柔说完这句话后,就不小心穿越到了之前玩过的一个游戏中。但是,那边那位高冷又傲娇的“美人”,我要攻略的对象不是你啊!“我才不要娶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人!”谢昱珏信誓旦旦地说着,只不过后来,那个女人!你对象在这呢!别瞎攻略啊!【1v1】是个甜宠文(大概),写的过程中逻辑可能会放飞自我,慎入。
  • 缘之恋:破碎虚空

    缘之恋:破碎虚空

    当她再次睁开眼,命运之轮却重新开启,让一切进入轮回,才是命运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