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那里不好看。”一个说。“你说的那里不方便。”另一个说。见此情形,李宗蕊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二位领导,这个是不是还要看看风水?”李宗蕊故意说。果不其然,两位老同志一听此话,顿时停止了争辩,各自愣了一会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就这样风平浪静了。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两个老同志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他们俩的办公桌并在一起,面对面坐着,当上级来了文件时,李宗蕊要呈给他们看,每当这个关节,李宗蕊总是很犯难--先给这个看吧,那个认为你轻视他,对你有看法;若是给那个先看吧,这位又对你这个具体办事的人有想法。总之,两个官一个兵,若是处理不好,两个人都会指责李宗蕊的工作不到位。
李宗蕊是个嘎嘣干脆的人,哪里吃得消这些。就在李宗蕊逐渐熟悉了厅机关的环境,打算踏踏实实干点事却又束手束脚之际,一个对她的人生来讲很关键的人物回到了卫生厅--这就是耿惠娟大姐。早在李宗蕊很小的时候,她们彼此就在饶阳老家的五公村认识了,这回她的到来,使处在困惑中的李宗蕊找到了指路的明灯。
一次,李宗蕊找到了耿惠娟。
“大姐,你说我怎么处理这些事?”李宗蕊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的难处跟耿惠娟诉说了一番。
耿惠娟想了想,爽朗地笑着反问道:“这还不好办吗?”“哪里好办?”李宗蕊瞪大了眼睛,接着又说:“一个新来一个早就在,新来的却比早到的资格老,厅里又没指定他俩谁负责,当然不好办了!”耿惠娟又是一阵笑,笑够了才小声地说:“你这么着,再有类似情况,你就把文件放在两张桌子的中间,他俩谁先到谁先看,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
有了耿大姐的良方妙计,李宗蕊果真成功地解决了这个让她头疼已久的老问题。后来,厅领导也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要,于是把两个副书记调走了一个,李宗蕊的工作环境这才恢复了正常。
那时的李宗蕊,年岁不大、职位不高,却在厅机关里跑前跑后,担当着很多具体的事务,但她哪怕是加班加点,也绝不让工作在自己身上耽搁。每天下班回家后,李宗蕊还要照顾孩子、洗衣做饭,因此一天下来,浑身像散了架一般,恨不得立即倒头便睡。然而李宗蕊知道自己在大机关的工作经验欠缺,若想今后有所发展,必须时刻注意充实自己,所以,她常常在丈夫和女儿入睡后,自己又拿起书本,学习到深夜。随着不断的自我学习与提高,在处理机关的人事关系上,李宗蕊渐渐地有了自己的认识,她曾在日记中写到,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从别人的谈话以及书籍记录中整理了许多警句,把这些视作自己言行的准绳,其中有许多是关于讲究礼貌的,如:“自己讲话时,不要背对人家”;“别人讲话时,自己别打瞌睡,别插嘴,要静心听”;“与人谈话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等等,她记了很多。
一个有心的人,不可能干不好工作。在担任机关团委副书记期间,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李宗蕊彻底打开了工作局面,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积极分子。
三、小干事大胸怀
1982年6月,因李宗蕊的年龄不再适宜担任团委的职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她改任机关党委干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足以折射出李宗蕊的胸怀是很宽广的。她担任团委副书记的时候,尽管在省四院已经有了好几年的工作经历,但她仍是一名普通的科员,直到改任专职党务干部,也没发生什么变化。然而在1983年有同志接任卫生厅团委书记时,却是按正科待遇。反观李宗蕊在此之前之后,连个副科都不是。虽说她对此没有怨言、没有懊恼,依旧始终如一的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但一个人追求进步的思想是没有错的,显然这种待遇对她有失偏颇。
这件事情,对于李宗蕊来讲,就好像窗外蓝天上的浮云一般,转眼就被她抛到了脑后--她这个小小的党委专职干事,还有着更高的追求。
1984年9月,李宗蕊通过自身努力,考入石家庄教育学院中文函大班进行不脱产学习。她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人追求事业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位母亲来讲,却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紧随其后,丈夫王吉科也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全脱产的成人大专班深造,两个人都没有时间再照顾孩子。而那时,女儿小远方才五六岁,需要有人照看。夫妻二人想到了雇保姆,可一掂量俩人的工资,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经过一番艰难抉择,李宗蕊忍痛割爱把女儿送回了饶阳县老家,让自己的母亲带着。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女儿离开自己的那段日子,每当忙碌了一天的李宗蕊回到家里后,望着略显空荡的房间,看着女儿用过的东西,耳畔回旋着女儿稚嫩的声音,心里很不是滋味。若说她不想女儿绝对是瞎话,不要说白天想,就是夜里做梦,李宗蕊也会经常梦到可爱的小远方。然而那时没有手机,联系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李宗蕊和丈夫只得把这种思念压在心头,抓紧时间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以期用实际行动改善家里的物质条件,好早点把女儿接回到身边。谁承想没多久,女儿就发生了从墙头跌落的事故。这件事,使李宗蕊每每想起,便感觉对女儿万分的愧疚!
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既有鲜花也有荆棘,而且荆棘似乎更多一些。只是,像李宗蕊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女性,是不会在乎前进道路上的沟沟坎坎的,她们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奋斗,把这些荆棘编织成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以高昂的姿态继续前行。这是值得人们佩服的!
李宗蕊担任厅机关党委干事期间,在漫长的8年时间里,她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务工作的专门知识,不计名利、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兼管的工会、治安保卫、计划生育、妇女等诸项工作,都开展得顺顺利利,从没有因她个人原因而出现影响全局的纰漏。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无论家里的事情再多再大,也都是排到工作之后,从没有因此迟到早退过。在涉及个人名利、地位等问题上,她以博大的胸怀待之,从未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只是一心一意地干好本职工作。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李宗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地诠释和践行着这句话。大机关不像在新医大学,人与人之间是有着利益瓜葛的,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人与人笑脸相迎,实际上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可能莫名其妙地得罪人,甚至让自己的辛勤工作付之东流。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李宗蕊对这些现象的认识也渐渐透彻起来。但她在朴实的团里村养成的性格,不允许她随波逐流,她用个人的魅力,努力地开拓工作局面,尽量达到圆满。她这个人待人热情,没有什么架子,无论是卫生厅下属的单位来机关办事,还是其他什么人,只要是让李宗蕊赶上,她都能热情地接待。但她并不是和稀泥的老好人,她有着自己判断事物的标准,而且刚正不阿,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眼里总是容不下,却又能把握好尺度,很少有过激的言行。因为她的温文尔雅,往往能使很多棘手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对此,同事们都很服气她。
有一次,李宗蕊和同事们正在办公室研究下一步的理论学习计划,突然一个早已退休的老干部闯了进来。这个老同志,李宗蕊只是听说过,并没有和其打过交道。或许是有积怨在胸中,来人跟时任党委副书记没谈几句话,竟然就拍起了桌子。
别看老人长得精瘦,但手上的劲头很大,只一巴掌,就把桌子上的茶杯震倒了,水流了一桌面,把几张计划表都浸湿了。李宗蕊的那位领导哪里容得下这些,顿时也火了,两个人就扯着嗓子在办公室里嚷嚷了起来。
“老张,你太过分啦?”副书记斥道。被叫做老张的老同志也是身经百战的人,当然不会被小自己一辈的副书记唬倒,立即反驳起来。见情形有些失控,李宗蕊作为一个女同志,及时发挥了自己缓和气氛的优势。她一边用抹布快速擦着桌子上的茶水,一边语气平缓地请老张同志先坐下,慢慢说。副书记见李宗蕊这么一圆场,也感觉自己不该跟老同志搞僵,于是趁机坐下了。待屋子里恢复平静后,李宗蕊主动询问了老同志发火的原因,搞清了事实情况后,很有分寸地对自己的上级请示说:“庄书记,您看这事这么办行不行……”
李宗蕊说得有条有理,既可以解决退休老干部的组织关系问题,又不违反规章制度,副书记当然表示赞同。事后,李宗蕊查阅了大量厅机关的历史资料,终于把老张同志的问题给予了圆满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她那种认真负责、不推诿不搪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从事机关党委干事期间,李宗蕊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同时,她还面临着家里孩子小、丈夫王吉科经常出差的实际问题,但在这段工作历程中,她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始终以一名合格的党务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卫生厅这个大集体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李宗蕊利用业余时间,还自学了写作。她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摘抄名人名言,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把所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其中,使她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宗蕊的付出没有图回报,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同志们不会把一个默默干工作的人遗忘。从1982年至1990年,李宗蕊几乎年年都受到通报表彰,先后多次被评为卫生厅机关“优秀党务干部”,两次被省直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干部” 的荣誉称号。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李宗蕊这位来自农村的女子,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什么伟人,她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党务工作者,但她深深地知道,自己能够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农村的生活、团里村的父老乡亲,早就教会了她如何去理解“珍惜”这两个字。因此,她不会也不允许自己在工作中有丝毫的懈怠,更不允许自己在为人处事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她的这种性格,或许有时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但时间却可以检验一切,人们的眼睛,也可以证明一切--她,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一位无愧于自己岗位的人。或许,她的女儿那时不会这么认为;亦或许,她的丈夫、她的亲人们不会这么认为。但她问心无愧。
四、人事处的忙碌生活
仕途这种东西,有时比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更加奇怪,圈子外的人看里面风光无限、诱惑缤纷,似乎围在里面的人都已经得道成仙,正享受着人世间的极致惬意;而圈子里的大小干部们呢,却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想说一句话都要在肚子里先酝酿到发酵,才敢小心翼翼说出口,且还要察言观色揣摩猜测,日子过得忙忙碌碌,又鼓不起跳出来的勇气--其实说白了,都是酒色财气中的“气”在作怪罢了。
李宗蕊对此看得非常明了,她曾把明代朱载育的散曲《十不足》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再描述,内容如此这般:忙忙碌碌为了饥,刚得饱饭又思衣。内衣外套都备到,没有屋住怪难的。北房东西厢房都盖好,又虑屋中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到,又嫌出门缺轿没马骑。轿马统统已备好,又说无官受人欺。七品六品他嫌小,三品四品他嫌低。当朝一品做宰相,不如面南坐北当皇帝。
寥寥数语,把一个贪得无厌之人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最后启人深思,引人镜鉴。李宗蕊用《十不足》警示自己:做人要有高尚追求,不能一味贪图享受。一个人,尤其是共产党人、国家干部,其身份和职责要求不可贪图享受。“侈则多欲”,堕落往往从贪图享受,追求声色犬马开始。“人心之胸,多欲则窄”,心胸被功名利禄填塞多了,心胸就会变得狭窄,干工作就不可能心无挂碍,全心全意。人心不足蛇吞象,怀有《十不足》心态的人,哪来的幸福与快乐呢?知足常乐,是千古不变的话题。
事实上,自从李宗蕊来到卫生厅以后,就是抱着知足感恩的心态努力工作的。但大机关里的人和事,比起专业性更强的省四院来说,要复杂得多,往往令她这个护士班出身的直爽女子百思而不得其解,甚至有时很茫然。按道理来讲,在机关里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然而在1995年之前,无论李宗蕊在机关党委担任党务干事还是副书记,她都参与了卫生厅人事处的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安排。
1989年,李宗蕊怀了二姑娘王远馨。妊娠期间,虽说身体多有不适,她仍旧坚持每天按时上班,并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加班加点地想把一些工作赶在休产假前完成。这时的李宗蕊,已经是奔向四十的人了,在厅机关也有了十个年头的工作历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也算是一位老同志。但她却从没有在工作上说说讲讲、推三委四,该自己干的活儿,不用领导督促,定会准时高效地完成。在这个阶段,哪怕是平日里关系一般的同事,也都对李宗蕊没有任何非议,很是服气她的人品、素质和工作态度。
一个人只要行得正做得端,即便是处在层层围城之中,也会收获人们的尊重与爱戴。在李宗蕊生完二女儿后,厅里的耿惠娟、张玉发、吕秀英、赵小远、刘立军等等好多同事都前去探望,而且连二姑娘的名字,都是李宗蕊的同事张玉发给起的--王远馨,与姐姐王远方合璧而成“芳馨远播”之意,好听并且颇有意味。同事们的慰问,姐妹们经常串门过来逗逗孩子,使李宗蕊再次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友情的关爱。那段日子,二次做母亲的她,除了照顾襁褓中的小远馨外,更多是想早点恢复身体,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1990年的夏天,石家庄整座城市都笼罩在炎炎烈日之下,车辆渐渐多起来的街道上,水泥路面已经被蒸出了缕缕热气,打远看好像水泥路的上方出现了压缩版的海市蜃楼。这一天,河北省卫生厅院中的那座四层高的办公楼,同样被滚滚热浪团团围住,那些难捱的热气,甚至穿透了厚厚的水泥墙钻进了办公室里,使所有上班的人们都大汗淋漓,湿透了衣衫。
在这番绝对算不上舒适的情形下,李宗蕊休完产假上班了。她是带着一丝重返熟悉环境的那种喜悦,满怀期望地走进了卫生厅的办公楼的,却没料到今后的工作内容将会发生转变--更多纷杂的事务,等着她这个乐于有条不紊干工作的女人来处理。
新的挑战开始了。不管在哪个单位,大机关也好,小单位也罢,一个部门中事务最多、最琐碎,也最事关紧要的处室,那必然是人事处。卫生厅的人事处,更是如此。李宗蕊还差几天上班之时,厅机关抽调人员下基层蹲点,几乎每个处室都有人选,最后实在没人可调了,领导们只得动用了人事处的人。所以,人事处就处在了事多缺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