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90300000004

第4章 论增设回族史补充教材

回族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在中国历史教材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补充编写乡土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宁夏是回族自治区,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是宁夏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试就回族史补充教材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的意义

(1)回族教育的需要。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发展回族教育上采取对贫困地区回族中小学生全部或部分免收学杂费、书本费,在省、地区重点中学举办民族班,在大中专招生录取中降低分数段,举办大中专民族预科班等特殊措施,使回族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和全国相比,回族教育还存在着生源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等问题。除经济文化、地域环境等客观制约因素外,其教育方式缺乏回族特色,不能适应回族群众的心理需求,教育内容缺乏同回族经堂教育的承接,使回族群众觉得“学校教育同本民族关系不大,学习的内容大都是汉民族的一大套道理,对自己民族起码历史常识一点也不教授”[责沉:《中国******的文化略见》,载《中阿校刊》1993年第4期。]。这使很多回族群众对国家义务教育缺乏一种亲近感,影响了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在回族教育中由于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同一性而忽略了民族心理的差异性,虽然教育形式有特殊、教育投入有倾斜、招生录取有照顾,但教育效益明显低下。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就是强化回族教育内涵、满足回族群众心理需求、优化回族教育外部环境的又一重大措施。

(2)国情教育的重要补充。自古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就是对这一国情的历史科学的概括。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用具体丰富的历史史实阐述这一国情,对回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观教育,使回族学生懂得回族同其他各民族之间的血肉关系。从“一体”中了解多彩的“多元”,从“多元”中理解稳固的“一体”,从而强化祖国意识,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3)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重要途径。我国杰出的回族史学家白寿彝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提出:“民族教育要紧密地与整个中华民族史的教育结合起来,并给予中国各民族的历史以实事求是的反映。”[陈连开:《学习白寿彝的爱国主义思想》,载《光明日报》1995年2月27日第5版。]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的目的就是使回族学生正确、全面、系统地了解本民族历史,改变目前民族史教育中因家庭口传、清真寺宣教、历史教学中的随意渗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即民族的“源”讲得多,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程讲得少;过分强调民族宗教,淡化民族文化;民族的苦难讲得多,民族所创造的为世人瞩目的历史贡献讲得少,缺乏统一的目标性和规范性,缺乏科学的民族历史观。因此,充分利用这一需要,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不仅是回族地区历史教学的责任和义务,也关系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回族史补充教材作为祖国历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回族史补充教材的特殊教育功能

(1)祖国意识教育。祖国具有民族性的意义,她是统一的多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体。回族史是祖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回族孕育、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其民族心理意识、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习惯都可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找出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回族在七百多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历史业绩、涌现的杰出人物、创造的民族文化,内容繁复、意蕴精深,浸透着独特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是民族教育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宝库。这不仅体现在回族对祖国科技文化的杰出贡献上,而且也表现在对祖国社会历史进程所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上。从回族学生特有的民族心理需求出发,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让学生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体系入手,从了解祖国悠久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更深刻地了解本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从回族的起源、形成、发展、壮大入手,进而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体的历史演变和文明进程,从而明确民族与祖国的血肉关系,懂得祖国的荣辱就是民族的荣辱,祖国的振兴就是民族的振兴。祖国母亲孕育了回族,是回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回族学生都要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在社会生活中珍惜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祖国大家庭的共同富裕、繁荣昌盛添砖加瓦,多作贡献。

(2)民族自豪感教育。挖掘整理回族在七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爱国主义史实,教育回族学生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是回族史补充教材的又一特殊教育功能。在阐述回族族源的问题上,不仅要使回族学生了解回族的产生是和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的,回族先民繁荣了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为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更应认识到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西方历史文化的东入,尤其宋朝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外来文化的介入无不浸透着回族先民的智慧。而元代所形成的史无前例的多民族统一体,回族的贡献载入史册,万古流传。这一时期所涌现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天文学家札马鲁丁、文学家萨都剌,建筑师亦黑迭尔丁就是其杰出代表。要让学生知道回族的形成是在唐宋至明初,特别是随成吉思汗西征而迁来的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同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等多种民族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了回族的主体。回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双向兼容的载体,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祖国文化的创造。它体现出的高度文明、丰厚智力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独领风骚。在科技史上,可马剌丁的《回回历》,李珣的《海药本草》,亦黑迭尔丁与元大都,郑和与明代造船、航海术,都代表了当时世界天文、医药、建筑、航运的最高成就;在社会科学史上,李贽的《焚书》《藏书》,马欢的《赢涯胜览》,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刘智的《天方性理》,马坚翻译的《******哲学史》,白寿彝的《中国******史存稿》等人的作品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元代赡思的书法、高克恭的绘画、马九皋的元杂剧、清代萨都剌的《雁门集》,马少宣的内画壶及享誉元代的回回曲、名扬清宫的“回部乐”、流传陕甘青的回族花儿、遍布全国的清真烹饪、健体强身的回族武术,皆堪称祖国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要通过回族史补充教材使回族学生形成一个共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五千多年来各民族共同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回族在短短的七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其杰出的创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繁荣了祖国文化宝库,作为回族的一员是足以自豪的,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更值得骄傲。

(3)民族美德教育。挖掘整理回族近现代史,使回族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回族反对外来入侵,维护国家尊严,弘扬先辈驱恶扬善、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民族美德,对回族学生进行二史一情教育是回族史补充教材的又一特殊功能。

伴随鸦片战争而起的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救亡运动,回族的影响之大在少数民族中堪称佼佼。从同治年间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的西北回族起义,其时间之长、地域之广、规模之大、民族气概之悲壮、历史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上独领风骚。当帝国主义用鸦片残害中国人民,用武力强占中国领土时,回族人民挺身而出,赴汤蹈火,表现出强烈的爱国赤子之情。徐天尧、安玉贤领导北疆各族人民焚毁沙俄商栈货物,驱逐掠夺成性的沙俄官吏。左宝贵奋力抗倭,捐躯于中日战场。以马福禄兄弟为代表的甘军不仅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而且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廊坊战斗中威震敌胆,在正阳门血战中为国捐躯。

追求真理、献身革命是回族的传统美德。辛亥革命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一大批回族优秀儿女投身于反帝反封的革命洪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党献身的早期共产主义者郭隆真、马骏就是其光辉典范。创建于土地革命时期的甘肃正宁龙嘴子苏维埃政权是我国第一个回族革命自治政权。成立于1936年的宁夏豫海苏维埃回民自治政府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为此而献出生命的马和福是我国第一位回族自治政府县长。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广大回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诸如海固骑兵团、渤海支队、冀中支队等抗日武装,充分体现出回族人民由自发反抗民族压迫、外来入侵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肩负起历史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的革命觉悟。马本斋就是其典型代表,他们的人生历程都贯穿于爱国、救国、殉国的悲壮之路上。

追溯回族的革命历史,使回族学生懂得漫长的封建社会不仅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压抑了回族自身发展。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丧权辱国史,也是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民族的血泪史。在近现代革命史诗中,不仅有其他55个兄弟民族的光辉诗篇,也有回族可歌可泣的一页。它雄辩地说明,中华民族的真正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是中华各民族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真正解放,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各民族在血与火的漫长探索中的共同选择。

三、回族史补充教材的编写原则

(1)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一致性的原则。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作为历史教材的补充,其编写必须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必须坚持“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国历史上的各民族友好相处、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三条原则。

(2)与义教历史教材相互衔接、补充的原则。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材及课时的限制,历史教材不可能对回族整个历史概貌一一加以反映,所以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应当把握好教材的依从性和独立性,处理好回族史与回族史补充教材之间的关系、回族史研究与回族史补充教材教学之间的关系。明确回族史补充教材既不是学术专著也不是文献资料,只有适用于历史教学、满足回族学生的心理需求才具有生命力。依据历史教材的编排体系,补充大纲、教材留给回族史补充教材的内容空间,充实历史大纲中的民族史外延,是回族史补充教材又一必须遵循的编写原则。如讲丝绸之路就要补充回族先人的入国;讲元帝国的统一,就要补充赛典赤·赡思丁入主云南;讲明史就要补充郑和七下西洋和海瑞的秉公执法;讲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就要补充回族反清起义;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就要补充郭隆真与马骏的早期革命;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就要讲马和福与豫海回民自治政权;讲抗日战争就要讲马本斋的回民支队;讲回族伊斯兰教就要补充回族四大阿訇哈德成、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终生爱国爱教的民族气节。

(3)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相统一的原则。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是民族教育的需要,也是民族团结的需要。让回族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让其他民族的学生了解回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以马列主义、******思想及******有关民族理论为指导,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选材、叙述、分析回族史补充教材的准则,把握好教材政策、法规和导向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使回族史补充教材有利于民族教育,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统一。

民族史补充教材同乡土教材相比,还处于酝酿阶段,还缺乏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回族史补充教材的编写是一项政策性强、力度高、责任重大、任务繁杂的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回族史专家,历史教学教研人员的通力合作。本文阐述的观点旨在引起重视,引发争鸣,为回族史补充教材的编写献计献策。

(本文刊登于《回族研究》2000年第1期。)

第一章 百年教育还看今朝[本文参考文献:《民国化平县志》,《泾源县志》,泾源县教育体育局历年教育统计年报。]

泾源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东麓,总人口123364人,其中回族人口93167人,占总人口的75.5%,是我区回族比例较高的县,其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回族教育特质。回顾泾源教育百年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真正把回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回族教育的发展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做到政策上倾斜,运作上特殊,资金上扶持,泾源教育才可能持续发展,不断跨越。

一、苦难落后的教育

清同治十年(1871年)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9400多名劫后余生的陕甘回族人被强制安插于泾源县,并置化平直隶厅。随着回族的入主,回族教育随之产生。同治十一年(1872年),提督喻胜荣“捐资”创建“归儒书院”,通判左寿昆创办义学十二处“延师教训回民子弟”,并酌发笔墨伙食,但“嗣因费绌,有停办者”。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化平“归儒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今泾源县城关一小),而仅有的三所义学被改为泾南镇(泾河源镇)初等小学堂(今白面小学),崇义初等小学堂(今华兴小学),官庄初等小学堂(今永丰小学)。这就是清朝在泾源长达四十一年的统治中苦心经营的仅有的教育资源,而教育的产出自同治十年至宣统元年“仅有数贡,而科第尤少”。

民国元年(1912年)化平儒学署废除,化平教育公所设立,民国四年(1916年)随着民国《教育纲要》的颁布,现代教育在泾源开始实施。据民国十一年(1923年)化平县劝学所学事年报称,此年全县有3549户,21619人,“有高等小学校一所,初级小学9所,学龄儿童2258名,已就学202名,未就学者1207名,读回经者769名”,入学率不足12.5%,而所谓“筹办义务教育虽拟设学校16处为标准,至末成立之7所,且各校学生较少”,连当时劝学所长也束手无策,报称“惟化平回族居多,重经而轻书,兼之知识锢蔽,如使该父兄速送该未就学之子弟一律就学,既非卑其劝导督促不为功,又非是公署实行强迫难奏效”。于是“拟将各寺念经学生加技教科书,暂作代用清真回民学校”,字里行间悲观失望,“徒呼奈何而已”。

民国二十五(1937年)年至二十六年(1938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全县城乡又先后建立一年制和二年制短期小学16所,学校发展到39所,学生达到2882人,教师53人,达到新中国成立前泾源教育办学规模最高峰。但由于广大回族百姓生活窘迫,民不聊生,故短期小学入学率逐年下降,至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全县在校学生只有315人,虽然全县有公立小学18所,村办小学38所,但多则有30学生名,少则有1名学生,1至2名学生的学校就达28所。到民国三十七年七月(1949年7月)泾源解放,全县仅有学校10所,其中完全小学5所,初级小学5所。在校学生595人,教师30人,全县有大专毕业生6人,师范毕业生22人,初中毕业生25人,省地讲习班毕业生10人,高小毕业生47人(其中女生1人),肄业170人(其中女生22人),初学毕业生18名,肄业685人(其中女生22人),全县文盲率竟高达97.3%。

二、复兴发展的教育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泾源回族教育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国家不仅加强了教育干部的培养,教师的选派,而且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强了对泾源教育的投入,仅1952年用于泾源教育的建设资金达2万元,使处于困境的泾源回族教育得到了初步恢复。1952年全县虽有小学12所,但学生人数增至1699人,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校学生595人,是其2.9倍。1953年泾源回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泾源回族自治县),回族教育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从1954年至1957年,全县新建8所初级小学,小学总数达到19所,在校学生2259人,教师50人。

1956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泾源县历史上第一所初级中学泾源中学在县城建成,当年招生55人,开启了泾源初中教育的先河,结束了泾源无初中、小学毕业生上中学皆赴外地求学的历史,实现了泾源教育历史新跨越。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泾源县从甘肃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不仅提升了宁夏在全国的行政地位,而且加速了泾源回族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结构有了新的提高与发展,一大批上海、北京、天津有知识、层次较高的支宁青年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当年中小学教师扩大到147人,小学发展到71所,在校学生达到2574人,初中教育从县城泾源中学开始发展到公社,全县有2所完小附设了初中班,在校初中生68人,初中生在校人数有了新的增长。1959年泾源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在县城建成,入园幼儿20名,幼儿教育开始在泾源起步。1964年创办林业中学,招生40名,创办农业中学,招生15人,服务泾源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截至1966年全县小学发展到103所,学生达到6418人,小学教师总数达到157人,中学3所,中学生112人,中学教师发展到92人,初步实现了村村有小学的教育目标。依托乡村学校,扫盲教育普遍开展,全县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明显下降,据统计1966年全县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5.7%,比新中国成立初期下降了41.6个百分点。经过21年的努力,泾源回族教育的结构基本构建,规模基本形成,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有了基础。

1970年,为了加快泾源中等教育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在泾源初级中学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泾源完全中学,当年招收高中生20人,结束了泾源无高中的历史。1971年县委县政府又将4所有一定条件的完全小学改制为七年一贯制学校,1975年又新建两所初级中学,全县初中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中在校生增至164名,实现了乡乡有中学的教育目标。

三、和谐均衡的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泾源回族教育开始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泾源回族教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迎来了新的春天。

一是回族教育得到高度重视,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首先,从1980年起,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将10所乡(镇)中心小学和泾源一中列为民族寄宿制中小学,并在11所学校开办了寄宿制民族班,自治区财政、民委、宗教等部门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作为民族班学生生活补助费,为普通初高中学生每月补助2元助学金。其次,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的规定,泾源县在发展回族教育上采取了“三个优先”,即各类招生录取为回族学生降低两个分数段,优先录取;将区、市重点高中招生计划的30%切块下达到边远薄弱学校,确保边远薄弱学校也有一定比例的回族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学习;优先解决民族寄宿制中小学师资短缺问题,优先改善民族寄宿制中小学办学条件。目前,全县共有民族寄宿制中小学11所,在校小学生3808名,占全县小学生的26.81%;在校中学生1074名,占全县中学生的19.21%。再次,从1985年开始,由国家投资在银川一中、固原一中、六盘山高级中学、育才中学面向山区,开展民族高中教育,为泾源等山区八县代培优秀少数民族高中生,这一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泾源优秀人才的培养。23年来,泾源回乡农家优秀子弟一批又一批走出大山,走进区、市优质高中,踏进大学校门。据2007年统计,泾源籍高考考生一本上线人数达到46人,二本上线人数达到60人。在这些优秀学子中,已经涌现出不少泾源籍的硕士和博士,他们遍布五湖四海,有些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是“两基”目标基本实现,基础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86年以来,泾源县认真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扫除文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在全县开展了以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两基”工作。1993年,全县扫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全县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85%以上。同年8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条例》,继续加大扫盲工作力度,巩固扫盲成果,以乡为单位实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经过七年艰苦不懈的努力,2000年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普初验收,顺利实现普初目标。2001年全县开始实施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目标的“两基”攻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全县开展了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负重克难,声势浩大的“两基”攻坚,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2006年5月全县接受了市人民政府的“两基”评估验收,同年6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评估验收,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4%(其中女童入学率为99.93%),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18.28%,残疾儿童入学率为73.33%,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7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6.71%,15周岁人口文盲率达到0.28%。

截至200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103所。其中公办二级一类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01名;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6名;学前班26个,在班幼儿715名;小学90所,教学点10个,在校学生14215名;初级中学4所,九年制学校3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全县初中在校学生5635名,高中在校学生724名,职业高中学生338名。学校布局基本趋于合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功能设置基本完备,形成了能够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需要和各类不同学生接受不同类型教育需求的较为完整合理的教育体系。

三是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泾源县是国家贫困县,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9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4元,泾源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党的关怀和国家的巨大投入。

近二十年来,泾源县不断完善以中央、自治区投入为主,政府配套为辅,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夯实全县民族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认真实施一期、二期“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等项目工程,加大对全县中小学校舍的改造力度。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对全县87所小学进行了新建、改扩造和维修,建成了泾源二中、新民中学、什字中学、大湾中学、上金小学、西庄小学、刘沟小学等一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学校,投资达5826.42万元的泾源三中,即将竣工,2008年秋季开学即可交付使用。仅2007年国家投入泾源县教育的资金就达5341.8万元,新建、续建、改扩建学校7所,建筑面积达51000平方米。2008年自治区又投入资金612万元,对14所学校的危房进行全面改造。从1998年起,国家先后给我县中小学配发图书160832册,教学仪器148.8套,课桌、凳20516套,学生用床3854套。县财政投入资金326.8万元,为各中学配置理化实验室28个,图书仪器框304组,为17所学校配备了茶浴炉,为11所学校购置了消毒柜、冰柜和餐桌,为近3000多名中小学住宿生统一购置了床单、被罩。并为7所新建学校解决了校园硬化资金,为两所农村中学新建了200米运动跑道。如今走进泾源,除了山清水秀,泾源城乡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靓丽的风景是校园,一所所花园式、标准化、高质量学校正在崛起。

四是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从2006年开始,中央和自治区累计投资225.40万元,为我县建成14个教学光盘播放点,82个卫星教育收视点和6个农村初中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县远程教育“三种模式”覆盖全县各个学校,覆盖面达到100%。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初步解决了全县教育信息资源、师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提高等突出问题,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全面实施“三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了所有中小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县农村学生全面享受国家和自治区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根据国家政策和泾源实际,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县委县政府对这一惠民政策进行了具体扩展。不仅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500万元,向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206万元的教科书、练习册,补助家庭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184万元,而且免收住宿学生住宿费,由政府财政买单给每位在校中小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8.3万元,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彻底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泾源教育百年发展历程雄辩地说明,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泾源回族教育不断发展的主要前提,国家财力的巨大投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是泾源回族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虽然泾源民族教育还存在基础薄弱、质量不高、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只要始终坚持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重中之重地位,使教育更好地为泾源经济建设服务、为泾源支柱产业服务、为泾源社会进步服务,竭力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教育发展模式转变,把凸显教育内涵发展当作全县回族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泾源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结出丰硕成果。

(本文刊登于《宁夏教育》2008年第7期。)

同类推荐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语文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强调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因此,九龙坡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孩子是我们真正的产业,对孩子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应该做金钱的奴隶,让我们同孩子和事业共同成长。犹太教育智慧的精髓,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提问,能够解决问题,树立目标和理想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犹太精英教育的核心有六大价值观: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过有节制的生活、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智慧、问号代表一切、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
热门推荐
  • 罪恶傀儡

    罪恶傀儡

    北荒,曾经有神;墨,曾经有恨。一种职业叫傀儡师,一种人叫游荒者没有打怪升级,没有最终BOSS只有最想说的话,和最想做的事
  • 热血神话
  • 干掉男主做女皇

    干掉男主做女皇

    我本是将门之后怎可卑微到极致而放过尔等?
  • 日暮乡关

    日暮乡关

    江潇在城市霓虹灯杂乱无章的闪烁中和泛起泡沫的酒杯里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结”。于是,人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乡村和江潇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命名的关系,《日暮乡关》实际上是江潇对自己的灵魂与生存方式的一次彻底的坦白和庄严的命名。在《日暮乡关》这本散文集的整体阅读结论形成后,我们就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追问——乡村赋予了江潇怎样的性质和生存态度?
  • 自由人之初启

    自由人之初启

    你想拥有酷炫的M4A1?没有。你想拥有超科技的核武器?没有。你想拥有天下美女相陪?没有。这里只有冷血残酷的冷兵器,只有以人合为一体的灵珀,只有为一人愿战天下的男人。选好称手的本命兵器,开启成为自由人的大门吧
  • 人间四月芳菲尽I

    人间四月芳菲尽I

    桃花落下,印记着两个人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相惜相伴相守。可,终究是可望不可及,可想不可守。家事雪海之仇和变故,身世悬殊,终究冲的破爱情。得到了,却被他人抢走了,得不到,却渴望得到,人人皆是如此。他们,又会如何?命运之花,是开是败?
  • 金牌守护

    金牌守护

    你知道妖吗?我知道!我是一名天门守护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生之上

    万生之上

    就算站在灼热地狱的正中,天堂的恶鬼必会缠其身。拳头可以开辟未来,身体可以去承担一切。而这个世界谁来背负,谁来承担!究竟哪一个人会得到万生的选择!
  • 重生之顾太太好霸道

    重生之顾太太好霸道

    我顾欣,来自过去,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我,把你对我的好视若无睹,甚至亲手把你推向了深渊,妹妹的阻挠换来的却是我把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十九岁……后来的后来,我才明白我心心念念爱的人却是一直想杀我的人,而爱我的人却被我一次又一次无情的伤害……这一次老天给了我机会,我就不会再让他伤害你,换我来爱你好吗,哪怕付出惨痛的代价也好“林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