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7700000001

第1章 马屁股的哲学

要做到最好,一定是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一开始就要选对行,越早越好,即便暂时的代价很大,但你如果迟疑的话,以后的代价就会更大。职场经历就是一个熬字,意味着在错误的时间里不要做错误的事,两者同样的看似简单实则艰难。

要做到最好,一定是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一开始就要选对行,越早越好,即便暂时的代价很大,但你如果迟疑的话,以后的代价就会更大。职场经历就是一个熬字,意味着在错误的时间里不要做错误的事,两者同样的看似简单实则艰难。

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傍晚了,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灯,公司里一片灯火通明。走出我那间办公室,看见大厅密密麻麻的隔断里面还有几个同事在加班。多数人都下班走了,剩下的这几个也就不再有什么拘束,声音不知不觉就放得开了,这在平时可是不行的。

他们见我走过来,马上收敛了一些。我看着这几个同事,多是刚刚招聘来的应届毕业生,一个个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样子。其中的两个因为在一个问题上看法一致,还来了一下击掌,好像是最好的partner。

这个镜头突然让我有些伤感。我已经30岁了,而立之年,仿佛转眼之间跨越了一个时间的门槛,一切都和以前大有不同。我还有partner吗?也许还有,但仅仅是同事关系。人到30,早已不再把同事当朋友,也不再轻易地发表任何意见,对别人的话最多也只接受一半,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打落牙齿吞到肚里,学会了卑恭屈膝,也学会了残忍。

这一切,可能都是刚入职场的那些年轻人想像不到的,包括我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根本无从想像。热诚与进取心被岁月打磨成了这副样子,当初谁能想到呢?但人在职场,就不得不如此,那些成功的人其实在30岁之前更早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前几天见了一个投资公司的副总。他在江湖上漂了好多年,从原来一无所有做到上市公司的销售副总,接着自己出来做,遇见一个有钱的香港人,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自己占了30%的股权。现在在走上层路线,据说在运作省级领导的升迁。他的话我只听进了一半还不到,但是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找工作的经历却让我刮目相看。简单说就是,他闯进大学里曾有一面之缘的厅长的办公室,被羞辱了一个月后,终于拿到了他的批条。也许强者就是被羞辱出来的。最后,我们愉快地讨论了关于做人的善与狠的辩证关系,并对今后的业务合作达成了一种口头上的协议(当然变现的可能性极小)。

刚刚在社会上打拼,除了纯粹技术型的人才,一般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无非两种。一种是做一个创业者,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关系和财富之后,自己来做老板;另一种则是职业经理人,拿着高薪甚至股份为别人的公司打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级打工仔”。

拿一万元创造出一亿的财富,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创业者,如陈天桥。

从倒水扫地做起,做到令人相信他有掌控十亿资金的能力并把生意交给他打理的人,我们称之为职业经理人,如唐骏。

自己道路的选择,自己往往无法作主,有太多偶然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无论用偶然还是必然来形容陈天桥(史玉柱/黄光裕/唐万里/??),都是不妥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仅此而已,做到却何其艰难!

有的人做到了,于是他功成名就。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于是他注定郁郁寡欢、庸庸碌碌。

下午有个刚来上班还不到三个月的应届毕业生,男的,来我的办公室里找我,递出了一份辞呈。他辞职的理由是,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他。

说实在的,我很佩服他的勇气。要知道,他的自身条件并不过硬,本科毕业而已,又不是名校,专业也不是热门,这样的资历在北京可是大把抓的。而我们这家公司呢,是一家知名的外企,待遇高,工作体面,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每次的招聘会上,我们的展台都被人围得满满的,简直称得上水泄不通了。可他为什么还要辞职呢?

他的理由背后的准则就是那条“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他对我说,公司虽然很好,经过这不到三个月的工作,他觉得并不适合他的发展。他虽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甚至坚持下去还有升职的可能,但这里的工作与他的性格和志趣不相符合,他虽然能够做得好,却不能够做到最好,因为要做到最好,一定是要做那些与本人的性格和志趣极为投合的事情。他希望在时间还不太迟的时候就为自己解决掉这个问题。

我批准了他的辞呈,并且表达了希望与他继续保持联络的意思。这并不是客套话,而是因为从这件事让我真的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在他这个年龄能认识到并且真正做到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我当年的同学有些已经成为了比较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在不错的公司里拿着20万甚至更多年薪。但他们中的多数都很不快乐,有一位甚至还去看过心理医生。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留恋已经获得的不错的岗位和薪水,却没有太多地考虑到自己是否“入错了行”。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工作上很有成绩,但这工作实在不适合本身的性格与志趣,他们咬牙去做可以做得不错,可以获得一份旁人羡慕的薪水,但做得并不快乐,而且非常吃力。尽管如此,他们在工作场合中还不能把这种不快乐的感觉表现出来,那种压抑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我有时在想,以他们的天资与努力,如果找到一份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工作,成就一定会比现在大很多。当然,更有一些人,一开始就留恋在刚出校门的那个年纪里还算不错的岗位和薪水,由于天资不算很高,渐渐地就完全适应不了和自己的性格与志趣不相符合的工作,所以一直在原地踏步。当其他人逐渐升到更好的位置的时候,他们这才感叹当初的选择是完全错误的。

我有一个同学就是这种情况,刚刚毕业的时候进了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在一个不太适合他的岗位上拿着很高的薪水。现在他仍然在那个岗位上艰难地维持着,而当初的“高薪”呢,在几年之后我们这些同学的眼里早已成了低薪。

所以,一开始就要选对行,越早越好,即便暂时的代价很大。你如果迟疑的话,以后的代价就会更大,这可以用“路径依赖”的道理来解释。

“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这是大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

“不满意,但是我没有更多的选择。”这是最常听到的回答。我们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自己毫不满意,却不试图去改变它。据我了解有两方面的原因:

l.我们已经习惯了某种工作状态和职业环境,并且产生了某种依赖性;

2.重新做出选择,会丧失许多既得利益,甚至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第一种原因用一个经济学的词汇来表达:路径依赖,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恶性循环,可能会被锁在某种低层次状态下。以下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印象。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英尺8.5英寸,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那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沿用了马车的轮距标准。

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凹陷的路辙上撞坏。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在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的,4英尺8.5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距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那么,罗马人为什么以4英尺8.5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非常简单,这是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等一下,故事到此还没有完结,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你留意看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公司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胖一点,这样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有些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职业生涯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马屁股”,我们的人生轨道就只有4英尺8.5英寸宽。虽然我们并不满意这个宽度,但是却已经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

“路径依赖”这个词,看上去很专业、很玄妙,其实应用到职场生涯当中也不过是个朴素而简单的哲理。从我手下这个辞职的年轻人的选择来看,从罗马时代就选择改变路径总比到了现代社会才选择改变路径要容易得多,未来付出的代价也会小得多。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要做这样的选择,最好还具备另外两项素质:第一,能够正视自己;第二,不要盘算太多。

这也是两个朴素而简单的道理,然而真正在30岁之前明白并且做到这两点的人实在不多。这两点,还是一个如今走了仕途的老同学在一起喝茶的时候对我讲起的。他把这样的道理叫做潜哲学,说自己的领悟是得自于一位老领导的推心置腹。他的话是这样的:

人的一生中,遭遇生命中的贵人不容易,但要明白一些普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也不容易。

最近,一心一意帮我的老领导推心置腹地跟我说,他曾举荐一个人从乡下调进城里工作,对他最大的帮助不是进步,而是工作环境的改变,使他从过去那种苦熬苦干、总不如人的阴影里走出来。只要离开了怯弱,就能与更多的领导、同事平等相处与对话。归结一句话就是,人在社会,正视他人和正视自己同样重要。

他跟我说的第二句话是,做一个人不要盘算太多,只要自身努力够了,就不要拼命去求人,有时想得越多、心越急切就越得不到回报,越是求人越是得不到施舍,等你不想的时候,它就会意想不到地属于你。有些潜规则与不能把握的东西,还是要顺其自然,人的进步与发展是相对的,该是你的东西终归是你的,不要强求。

30岁以前,我由于不懂得这些道理,不仅吃力,而且吃亏。有一年随领导从乡下应邀进城到某个单位做客,在领导交谈正事的间隙,我到走廊拐弯处打了个公用电话,没想到那单位有个年近半百的工作人员从对门走出来,未及向我打招呼,就责问我:“谁让你在这里打电话?”——言外之意这电话哪是你能随便打的!欺负我当时年轻,是乡巴佬。这次“礼遇”留下的刺痛和阴影,使我终生难忘。加上自己出身卑微,总感觉低人三分,长时间压抑自己,保持低调,不敢正视他人,该亮出自己观点的时候没有说出来,久而久之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成了“书生气”或成不了气候,谁都可以不在乎你。

现在想起来,类似于当时的那种情况是,乡下与城里,下属与上司,穷人与富人,在没有对等的情况下,压抑自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相对于趾高气扬的人,你再怎么尊重他,他也不会平等对你。由此想到,奉承、巴结他就更没有必要了,他永远不会因同情而施舍予你。所以,不管出身低微,还是处境艰难,都不要寄希望于他人礼遇,惟有从内心上正视自己和他人,保持应有的人格力量,直面人生,当说时就说,当做时就做,别心虚和畏首畏尾,就不会轻易让人看不起,也将赢得更多的机会和人的尊重。

再一个情况是,年轻时由于进步心切,一直在求人帮助,到头来,越是要求时就越是要再求,求一个人不够时还要求更多人,需要打点的环节也越来越多,事情没办成还不能前功尽弃,久而久之,不仅劳命伤财,而且受制于人,苦不堪言。其中道理并不复杂,你越是求人,人对你的筹码与牵制就越大。有时求人不如不求人,不求人不如让人有求于你。如你已具备良好素质,然后又肯干,其实人家就会有赖于或离不开你。如果你反过来求他,不论怎么努力,往往都不会尽如人意。人有时就有点贱,尤其是在官场,说俗气一点就是你有利用价值人家就会用你,不需要瞎着急。还有一种情况,有幸遇上真心帮你的人,你不求他他也会打心眼喜欢你,暗中帮你。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是,自身努力加上泰然处之,比盲目求人要强得多。

还有一个道理让《硬球》一书告诉我们,政治就是这样玩的。“送不如要”、“求不如索”,送领导东西,有时不如向领导索要能体现领导成就感的东西,来得更有印象。领导不会主动施舍,你向他要,如果他乐意,就能找到那种尊贵的感觉,包括“乐善好施”的感觉。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为轻松地面对上司,争取主动权。

老领导跟我说的第三句话是,工作中拼命三郎未必有好报,加班加点,多做事往往容易引来非议。因为有个基本现实是,多数人并不愿意看着你进步,在一个单位照轮照搬照套几乎已成常理。不论你怎么做,做了些什么,最终还是难逃论资排辈、打钩与画圈圈的命运。你越是想进步就越难以进步,越想做事往往越做不成事,个中缘由不言而喻,我们无须埋怨谁。关键是,要学会在不同人际关系和际遇中随机应变。工作中不要对谁特好,也不要对谁不好,不要引起公愤,成为众人不愉快的对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单位,任何群体,人际关系结构都离不开“三三制”,具体到个人身上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对你好,三分之一的人对你一般般,三分之一的人对你有敌意。这与我们常说的“三分之一在干、三分之一在看、三分之一在捣蛋”同理。所以必须因人而异,好的要保持,中立的要争取,敌意的要宽容,但千万别讨好。永远不要被少数人所利用。有时,你还要有“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思想准备,当你有足够的胆识,想干成一番事业,就必须孤立与你为敌的极少数人,对待小人要一一地予以反击。只有这样,在票决干部的时候,你才不会吃哑巴亏。这可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达为“3+3>3”。这个公式说明,朋友还是很重要,有机会一定要多认识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彼此会多一些照应。除此以外,不论怎么用尽心机,都不如静心做事。尤其是多做一些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事,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老领导跟我说的第四句话是,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做一个人,必须要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不同的人做事肯定不一样,上司一般都会看出来的。只要尽心做事,就不会被埋没。除非你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关键是要摆正心态,有机会时就为社会多做点什么,没有机会时要记住“为自己打工”,积累更多的有形与无形资本。为自己做再多事情也不过分,不论人生际遇如何,即时努力都不会错。

其实,正是因为自己这方面的出色表现,给我创造了认识贵人的机会,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帮助。

老领导跟我说的第五句话是,叫我以后称呼他为老大哥。

想做事得先做人,中庸之道尽在此间。目前中国社会现状使然。

老同学看来是深明个中真谛,他在30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不小的级别,羡煞了我们这一届的同窗。那天喝茶,他也问我职场上这些年的经历,我苦笑一声说,不过是一个“熬”字。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大和打趣的成分,但也不失为由衷之言。回顾自己这些年的职场经历,真就有了这样的感觉:错误的时候,是不懂得一个熬字;正确的时候,却也只做到了一个熬字。这也就是上面讲的30岁学会的忍耐吧。又想起那个辞职的年轻人,他在“马屁股”的选择上无疑是明智的,可以他这样的性格,什么时候又能明白这一个“熬”字的真谛呢?

有人以为,所谓“熬”,不过是机关单位里的论资排辈罢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前面说过人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而“熬”字则意味着“在错误的时间里不要做错误的事”,后者与前者同样的看似简单,实则也同样的艰难。

职场生涯里常会遇到“熬”的时候,这种时候里,好的心态就变成至关重要的了。我相信只要心态调整好了,熬的时间也会缩短,可看看职场里的人来人往,调整好心态的又有几个?我对“熬”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下面三点:

一、权力是可以制造出来的,下级要善于调动领导的积极性。

二、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即使你用正确的方法做了正确的事,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甚至让你后悔不如不做。

三、好的机会都不是刻意得到的。

同类推荐
  • 中华神童故事(三)

    中华神童故事(三)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童,他们的故事反应了中国人的智慧。为此,这套故事丛书共精选了众多中国古代名人童年时期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能给广大儿童读者以智慧的启迪,中华神童故事系列丛书共分为《中华神童故事(一)》、《中华神童故事(二)》、《中华神童故事(三)》和《中华神童故事(四)》四册。
  • 没有完美的情感,只有更好的自己

    没有完美的情感,只有更好的自己

    中国女性正走在独立、自立的道路上,这条道路的尽头充满光明,但途中却布满障碍与坎坷。但其中的大多数,并非来自于男性或者社会,而是来自于女性对于情感的过度依赖和对于婚姻的过度付出。本书所收文章源于作者无数次真实情感咨询案例后的深刻感悟,通过亲密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切入,引导读者一起探索和梳理那些隐藏在亲密关系深处的真相与规律,从而获得更强的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和经营自己幸福人生的不二法门。
  • 学会生活 学会享受

    学会生活 学会享受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故事相伴。只要细心地品味就会发现,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故事全集,并且是经典之作。因为人们生命的每一分钟无不在创造奇迹,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本书向你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许多精彩的故事,让你读后,有一种简明愉快的感觉;让你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清爽,让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能够十分满意地品读此书,让你从中收获到无限的乐趣,应该说,它是一份精美新鲜的精神快餐,滴水藏海,小中见大。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愉悦的享受,让你的生活沐浴着阳光,使你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只有享受生活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人海茫茫路何方

    人海茫茫路何方

    本书是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康生命教育的最佳读物。通过一些具体的典型故事来启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都市女王

    重生之都市女王

    她是一个孤儿,在两岁时被养父母收养,可是她的生活却很压抑。因为养父母有了自己的儿子,她的生活就变得连保姆都不如!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自由快乐的生活,认为这一辈子是没有希望了。可是没想到,老天听到了她的心声,让她在睡梦中重生了。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会重生到人家的肚子里?!也好!这一世她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不要让自己向上一世那样累,那样压抑!看她是如何在这一世活得精彩的吧!
  • 天途有道

    天途有道

    盘古创世,万族齐放,世间争斗不休。如何化解世间仇恨?且看主角随世逐流,传奇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的金山上

    一群自诩为“文艺学者”的男女,没事就各大夜店的混骇。在他们眼中,礼拜六、礼拜天中午能起来的那都是傻子,一看周末就没夜生活……
  • 欠着你的情债·上

    欠着你的情债·上

    冰冷的手铐,铐住爸爸的那瞬间,她与凡的感情并也被铐进了深不见底的黑暗。从此再也看不见光明,再也看不见出路,再也没有了他们的出路。而在古镇中被她救到的白千寒,像是一束亮光,才能把她带离这样的黑暗。
  • 漂仙

    漂仙

    南漂北漂四海漂,仙山仙女仙法高。小僧今日闲无事,抢个仙女生宝宝。哎呀呀,不好了!仙女她干爹长了一身大肥膘,手里举着大砍刀,吓得洒家转身就是一阵蹽……
  • 绝逆天途

    绝逆天途

    这里有玄幻的西方大陆,这里有惊心动魄的东方人界,这里有西方的圣龙,这里有东方的神龙。东西方并存的世界,是意外?还是冥冥中的注定?无意中的转世重生!是巧合还是命运?苍茫天下,求仙问道。唯我红尘一笑,红颜芳华,必不负她。应天命而生,逆苍天而上,在时间的源头,是我们永恒的答案————天选之子!“如果这真的只是一场游戏……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 老肥猫的故事

    老肥猫的故事

    在猫州平原上,生活着一种肥肥胖胖的猫。没有饥饿的压迫,没有天敌的追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无数个生命在饥饿中倒下。做为族长的老肥猫,为了肥猫族的延续,担起了延续猫族的巨大责任...——初中生,随便写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路的尽头是希望

    路的尽头是希望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它既压抑,又充满希望,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代不平凡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