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抛“两国”意图分裂,求和统不弃武力
李登辉提出“国家与国家”的两岸关系新定位,是由“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研究一年多所提出的建议。
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抛出了“两国论”。
《中国时报》就此专门发表署名文章,不无忧虑地预测道:“两岸定位新解,恐有冲击。”
李登辉的图像下标着大大的标题:《老顽童》。
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来说,这真的是最后一次和平的机会了。
三军将士正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粉碎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
“两国论”出台
精心策划
据了解,李登辉提出“国家与国家”的两岸关系新定位,是由“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研究一年多所提出的建议。这个小组由“总统府秘书长”黄昆辉召集,“副秘书长”林碧%()担任执行长,成员还有“国安会秘书长”殷宗文、“总统府资政”丁懋时、“陆委会主委”苏起,以及几位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学者专家。
事实上,李登辉一直有一群幕僚,分为外交、经济、内政、大陆四组,经常对不同议题进行研究,有时是学者个人自行研拟报告案,有时会组成专案小组,并邀请相关的官员或其他学者一起研讨。而“国安会”也同样进行类似的研究工作,以供李登辉在决策时参考。因此,这样的专案小组经常以不同的组合、针对不同的议题运作,并且不断有报告提交给李登辉。但“总统府”严格要求成员不得对外泄漏研究内容,连参与小组的事也不得透露。
一年多前,面对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即将赴大陆参访,两岸中断已久的协商大门可望重启,而美国学者及前官员开始提出“中程协议”或“临时协议”的主张,两岸的对话显然已经往政治层次逼近。但中国大陆在接收香港、并将收回澳门时,主张以“一个中国”为原则来解决两岸问题,台方幕僚于是提出重新检讨“一个中国”及“两岸是对等政治实体”的主张,并且提出初步的报告案。
李登辉看了之后,觉得这个问题相当重要,便又指示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开始积极研究。在黄昆辉的召集下,丁懋时、殷宗文、林碧%()、苏起均参与小组,再加上几位学者,并且视议题而征询了丘宏达等海外学者。去年辜振甫赴大陆时,提出《波茨坦宣言》强调中华民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即是出于该专案小组的研究。而在进一步研究后,该小组又于5月间完成了研究报告,建议以“国家与国家”的两岸新定位为基础,加速推展两岸的政治谈判。
“德国之声”此时来到台湾访问,李登辉认为,借由与有数十年两德和平共存经验的德国媒体访谈,可以更加凸显两岸新定位的格局,因此迅速决定在访谈时提出这项重大宣示。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
李登辉的幕僚小组原拟在10月份APEC时,才提出两国论,将辜汪会谈推到政治对话层次,但李登辉“临时起意”提早曝光,事先未与美日商讨,因而难获国际支持。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抛出了“两国论”,李登辉说:“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乱团体,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
李登辉就是这样抛出了“两国论”,引发两岸关系空前紧张。不过,大概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就在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的当天,他还说过更露骨的话。
当天上午,李登辉接见一个宗教团体,在回答客人关于“中国在国际上不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未来之路该如何走”的问题时,李登辉回答说:“不错,是一个中国,但并不包括台湾(One china,not include Taiwan)。”
可以说,李登辉在接见宗教团体时说的话更加直接地暴露了其台独面目。因为,他承认一个中国,但他所承认的一个中国并不包括台湾。
据行政院高层人士表示,“德国之声”是由新闻局邀请到访,李登辉在接受访问前,新闻局和陆委会都提供了新闻稿给李,原来的稿中只点到台北与北京的重新定位。李登辉对所提供的稿子内容不满意,亲自将稿子删改,并加入“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字句,而李的说法着实令幕僚为之错愕!
据“陆委会”高层人士指出,“国安会副秘书长”林碧%()、“国安会咨询委员”张荣丰和苏起、殷宗文等李登辉重要的大陆政策智慧群,近两年来已经长期就“两国论”开会研讨,有关国际法方面的问题,则邀请政治大学国贸系教授蔡英文、“国统会”委员丘宏达等学者参与讨论,而幕僚小组原本的设计是只由国民大会代表在这次的修宪中,以临时提案的方式,提出修改宪法中有关中华民国的主权部分,然后,再在10月份亚太经合会议部长级会议中提出“两国论”,这时,李登辉才出面呼应,一方面是回应美方希望台湾与大陆谈判中程协议的提议,另一方面也将辜汪会谈推到政治对话的层次。不过,这套设计却因李登辉临时修改使得整个策略颠倒了,面对的阻力也加剧,而13日由林碧%()召集海基会和幕僚小组所召开的“策略小组”会议,一方面对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访台时可能面对的相关议题展开研拟,另一方面却也判断汪访台的可能性降至极低,北京将取消10月的辜汪会。
据“国安会”的高层人士强调,李登辉在谈“两国论”时,适逢苏起访美,苏起与美方官员有深刻的晤谈,与美方交换了有关中程协议及10月辜汪会谈的看法,惟独没有与美方就“两国论”交换意见,并说明台方对两岸新定位的立场。由于苏起赴美前,并未被告知要就此议题与美方沟通,事后,台北对美方的反应极为担心,惟恐美方会认为台湾派出主管大陆政策的决策官员赴美简报,却没有针对如此敏感的议题预先告知美方,即由李登辉作出重大宣示,似有故意隐瞒美方之意。为了消除美国的疑虑,14日下午,“国安会秘书长”殷宗文随即召开会议,请胡志强、苏起、林碧%()、辜振甫、许惠!等人与会,原本有意由林碧%()或苏起于17日赴美说明,再于8月初派员赴日本说明,但苏起与林碧%()17日无法成行,遂改由与美国关系良好的“陆委会副主委”林中斌赴美,而此行将由“陆委会”及“外交部”系统为主,“外交部”也将由次长级人士赴美,说明台方立场,可见台湾对赴美解释此事的重视程度。
据“大陆政策决策人士”透露,1991年台湾宣布国家统一纲领时,台湾接受“国统会”委员丘宏达和现任台北市长马英九及“国统会研究委员会”所建议的“以色列模式”,将两岸关系以对待“政治实体”界定,当时主要是将主权争议予以搁置,台湾方面表达了善意。由于以色列在建国之前,联合国曾以“政治实体”视之,因此,国统纲领提出后,台湾也全力推动“重返联合国”,希望能由两岸对等政治实体的界定,走出新的国际空间,政治实体的定位则仅限于两岸关系的定位,在国际上,“中华民国”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与此同时,李登辉的重要大陆政策幕僚,即开始着手研拟新的两岸定位,“经建会主委”江丙坤1993年在亚太经合会议部长级会议所提的“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即算是“两国论”的雏形。去年辜汪会晤,辜振甫提出“根据波茨坦宣言,台湾是由日本交还中华民国”,也已预定成“两国论”的理论架构。
台湾当局相关决策高层透露,“特殊两国论”的研究报告是在6月完成。至于选在7月9日宣布,除了正好是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专访外,主要还考虑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来访和总统大选两个时间点。
高层官员同时指出,“行政院长”萧万长昨天宣示汪道涵来访双方可以谈高度政治性议题,这一直在台方的规划当中,具体议题“将等确定汪道涵会如期来访后,再由双方磋商敲定”。
台湾“外交部长”胡志强在立法院专题报告时表示“宣布都宣布了”,使外界对于台方宣布时机的选择多有质疑。参与“两国论”的决策官员昨天则首次透露选在7月9日宣示的考虑。
官员表示,选在这个时机的背景,首先是这项专案研究的报告已在6月完成;其次,汪道涵即将来访,将为两岸关系的下一阶段开创新局。为对此一新局作准备,台方有必要提出新的想法。
高层官员说,选在这个时机宣示,也考虑到当前岛内的政治情势,一方面人们接受的程度较高;一方面则是总统大选明年将至,提早宣布,可避免对选情造成影响与冲击。
至于到目前为止,包括美国与我国政府的反应是否在台湾评估与预料之中,其高层官员表示,没有一个政府或学者敢打包票说能够百分之百地预测,但他承认,当前反应确实相当复杂,“但仍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对于美方的态度,官员表示,可以用“关切”形容,但还不至于有所谓的“施压”。毕竟美方必须关切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总统府人士也指出,李登辉之所以在汪道涵访台前,提出“两国论”,主要是因为国际及大陆促使台湾进行政治性谈判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位人士指出,台湾并不怕政治谈判,但对北京在谈判前,就将“一个中国”的帽子扣上,视台湾为其一省,这种立场下的政治谈判,等于要台湾投降,李登辉才会急于提出新的说法,避免台湾在促谈的压力下被淹没。
这位人士指出,其实在上次辜汪会谈时,辜振甫所提的“波茨坦宣言说”,以及加入朝鲜半岛能源发展组织和两岸共同处理亚洲金融危机等议题,都是暗示台湾为主权国家的事实,而高层原也有意等到下次辜汪会谈时,再明确提出“国对国”的说法,只是李登辉提前在“德国之声”的访问中,将它曝了光。
台北这次主动出击,“两国论”是李登辉任内的最后一搏,李有意在下台之前,将两岸关系的轨道铺好,至于这个做法是不是因为对副总统连战在未来处理两岸事务的立场不信任的关系,不得而知,不过,李登辉对连战周遭负责大陆事务的智慧群一直有意见,他自己的大陆政策决策幕僚也都将随他共进退,颇有与连战“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这或许是李急于宣布“两国论”的另一个因素。
“两国论”一释出,立即招致我国政府猛烈抨击和华盛顿及东京的强烈关注。由于李登辉将原订在10月提出的“两国论”提前引爆,以致他的高层幕僚都极为错愕,连当时身在美国的“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苏起,都没有被告知应事先向美方说明“两国论”的立场。美方对台湾此举极不谅解,14日下午,“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殷宗文在“总统府”内召集“外交部长”胡志强、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许惠,“陆委会主委”苏起、“国安会副秘书长”林碧%()等,举行秘密会议,主要是讨论委派哪一个层级的信使赴美解释“两国论”立场。会中初步决议由“陆委会副主委”林中斌17日率团赴美。
台独势力呐喊助威
在李登辉接受德国之音采访第二天,台湾的平面媒体均以头版头条作了大幅报道,敏感的记者开始觉察到李登辉的谈话可能引起两岸关系出现麻烦。《中国时报》就此专门发表署名文章,不无忧虑地预测道:“两岸定位新解,恐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