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45200000023

第23章 化学工业

提要

“十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是,化学工业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和附加价值低、企业规模小、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面临环境容量限制和资源短缺的严峻压力。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全行业面临资源、能源紧张及价格上涨的压力,利润增幅将有所下降。“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性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我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十五”期间化学工业的发展

1.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

“十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按当年价格计算,2000~2005年,我国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资产总额从8688.03亿元增长到14935.8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从5422.06亿元增长到16173.20亿元。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钾肥、除草剂、电石、精甲醇、染料、聚氯乙烯树脂等产品2005年的产量比2000年增长幅度在100%以上,磷矿石、磷肥、杀菌剂、硫酸、浓硝酸、氢氧化钠、碳酸钠、乙烯、纯苯、冰醋酸、油漆、颜料、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产量的增幅也超过50%。中国多种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硫酸、合成氨、化肥、电石、染料、磷矿、磷肥、胶鞋等产量居世界第1位;农药、烧碱、轮胎等产量居世界第2位;涂料等居世界第3位。

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并不算高。2000~2003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虽然从5749.02亿元增加到9244.86亿元,但其占全部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逐年下降,从6.71%下降到6.50%,反映出化学工业增长速度低于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2004年,化学工业相对于工业平均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增加到12254.48亿元,其占全部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5%。

2.化学工业的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的技术水平取得很大进步,突破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取得一批重大化工装备领域的成果。

(1)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MDI制造技术、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新催化技术、万吨炭黑新工艺、1500吨呋喃生产技术、高精度自动物料输送称量配套系统、合成气醇烃化精制新工艺、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和工业离子膜核心技术、煤间接和直接液化催化技术、磷酸二铵与粉状磷酸一铵联产、聚四氟乙烯和甲基氯硅烷新工艺、5万吨级氯化聚乙稀(CPE)成套生产技术、6000吨子午线轮胎专用有机硅耦联剂生产装置等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相继研制成功,其中一些技术已实现产业化。

(2)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农药、化肥及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等领域,杀菌剂“氟吗啉”、新型粉煤气化、灰熔聚硫化床粉煤气化和多原料浆加压气化技术、JW低压均温甲醇合成塔技术、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碳酸钙粉体技术、聚醚醚酮(PEEK)制备技术、脂肪酶催化法合成棕榈酸异辛酯技术、以玉米为原料一步法生产柠檬酸技术、微生物酶拆分制备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甚至世界原创性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功,降低了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

(3)取得一批重大化工装备领域的成果。首套以煤为原料的大化肥核心技术与成套设备、大型高效搅拌槽/反应器项目、30万吨合成氨、3万吨湿法磷酸、60万吨磷酸二铵、80万吨硫磺制酸、10万吨低压法甲醇、4万吨PVC树脂、4万吨丙烯醇、铁钼法甲醛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化工国产化成套装置和关键设备先后建成投产,大大提高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且减轻了对国外成套设备的依赖,降低了投资成本。

3.化学工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1)产品结构明显改善。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十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的产品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2004年与“九五”期末相比,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在磷肥中的比重从30%提高到54%,离子膜烧碱的比重从26%提高到34%,重质纯碱的比重从20%提高到35%,精细化工率从35%提高到40%;农药中杀虫剂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61.32%下降到2005年的41.77%,而除草剂的比重由18.0%提高到28.59%。

(2)企业所有制改革继续推进。“十五”期间,化学工业的所有制改革继续推进。随着中小型国有企业逐步从化工行业退出,国有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3692家减少到2004年的2084家,占行业比重从32.30%下降到13.74%。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并未因此大幅度削弱,2004年国有企业资产占行业比重仍保持在5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38.73%。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占行业的比重为38.22%,不但高于企业数量的比重,而且比2000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资”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占全行业比重均仅有小幅度增长。民营企业增长势头强劲,填补了国有企业退出后的空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染料、涂料、生物化学品、信息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工领域。随着民营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不少民营企业走出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企业规模、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大中型企业处于主导地位。与“九五”期末相比,“十五”期间化学工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1764家下降到2004年的1531家。但与此同时,大中型企业的实力并未因此大幅度削弱。从总量上看,2004年化学工业中大中型企业的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利润总额分别达到8121.87亿元、7129.57亿元和606.52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分别比2000年增长32.33%、117.48%和499.39%;从占化学工业的比重情况看,2004年大中型企业资产占化学工业的67.02%,比2000年略有下降,产品销售收入占化学工业的59.50%,与2000年基本持平,而利润总额占化学工业的比重为70.83%,比2000年提高近12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大中型企业仍然是化学工业的主导力量。

4.化学工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十五”时期以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我国化学工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率从2000年的24.63%提高到2003年的26.66%,总资产贡献率从2000年的6.55%提高到2004年的13.3%,资产负债率从2000年的63.81%下降到2004年的56.5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从2000年的1.59次/年增加到2004年的2.37次/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40848元/人·年提高到2003年的79172元/人·年。“十五”期间行业利润比“九五”期末大幅度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85.26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476.34%。

5.化学工业的产业布局比较集中

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的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不但化工企业集中,而且企业规模大、生产设备先进、产品质量好、档次高。2004年,江苏、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五省市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5700.4亿元,占全国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的47.04%,实现工业总产值6874.3亿元,占全国的56.10%,产品销售收入6787.2亿元,占全国的56.64%,实现利润总额507.4亿元,占全国的59.26%。其中,江苏、山东、广东三省上述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接近10%或在10%以上。全国各地区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分布情况。

6.化学工业的进出口大幅度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的进出口增长很快,进口额从2000年的181.0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26.02亿美元,出口额从116.39亿美元增加到245.8亿美元。由于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同时由于国内石油、矿产资源的有限性,我国化学工业的进出口逆差增加很快。我国化工产品一直呈现“逆差”状态,“十五”期间,贸易逆差迅速拉大,进出口逆差从2000年的64.61亿美元扩大到2004年的180.22亿美元。

具体来看,化学工业的进出口逆差主要来源于有机化学原料、化肥、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和其他化学制品,其中有机化学原料进出口逆差194.44亿美元,合成材料进出口逆差247.32亿美元,化肥进出口逆差20.22亿美元,专用化学品27.27亿美元,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进出口逆差5.95亿美元,化学矿进出口逆差6.12亿美元,其他化学制品进出口逆差13.89亿美元,而无机化学原料、日用化学品、农药、橡胶制品则呈顺差状态。

二、化学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尽管“十五”期间我国的化学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化学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与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化工产业的研发投入比较低。根据2005年12月28日《200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只有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六大行业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或超过1%,化工行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在1%以下。而发达国家化学工业R&D投入强度均在1%以上,2004年全球化工50强化工研发投入占化工销售收入的比重大部分都在2%以上,其中排名前三位的陶氏化学、巴斯夫、杜邦的这一比重分别为2.5%、3.8%和4.4%。

虽然“十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的产品和装备技术实现了一些重大突破,但由于发展起点低和研发投入低,我国化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一些生产重要产品的技术和大型、现代化的成套生产技术和装备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如大型合成氨和乙烯制造技术、大型磷酸制造技术、工程塑料、高吸水性树脂、专用涂料、新品种农药和染料、有机原料(双酚A、BDO等)、聚甲醛、聚碳酸酯等,而且有的品种是多套、多次重复引进;主要精细化工产品主要靠仿制国外产品而发展。虽然我国化学工业有一些产品的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多数高新技术仅停留在小试或中试的水平上,往往只是在实验室得到样品,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很少。

2.产品档次和附加价值低

一方面,我国化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如离子膜、碳纤维、芳纶、尼龙11等化工关键材料的制备技术,先进的蛋氨酸技术、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等一直对我国进行封锁,因此,造成我国化学工业低档、仿制、通用型产品多,多数无机化工原料、染料、颜料等资源型、低附加值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部分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合成树脂等产品国内产品所占比重低,很多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国内还是空白,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例如,我国低度低残留新品种农药产量仅占约25%,低污染染料占20%左右,新品种染料占约35%,子午胎占48%,高浓度磷肥占50%,离子膜烧碱占32%,重质纯碱占28.9%,而发达国家这些产品的比重都在80%以上。我国化工行业的精细化工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60%以上。

3.企业规模小、效益差

我国化学工业长期以来存在规模小、效益差的问题,“十五”期间,化学工业大中型企业比重比“九五”时期又有所下降。我国有化肥厂1900多家,其中,中小化肥企业占约60%;烧碱平均规模约5.7万吨/年,而美国为58万吨/年;我国现有的18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为31.38万吨/年,世界平均为60万吨/年。小化工企业由于达不到最小效率规模、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落后、原料的利用率低,经济效率与效益远远低于大中型企业。例如,2002年我国大型纯碱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17万元/人·年,平均产值利润率为7.89%,小型纯碱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04万元/人·年,平均产值利润率为2.85%,小型企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两项指标均不到大型企业的一半。

4.能源利用率低

化学工业属于高能耗、高排放、重污染的行业。从能源消耗来看,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目前中国化工生产中,作为原料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总消耗量的40%,化工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4.1倍,单位产值水耗为它们的3.5倍。特别是近年来,在煤炭、盐等资源集中的中西部地区,甲醇、纯碱、烧碱、电石、聚氯乙烯、黄磷等高能耗化工产品投资大幅度增加,产能增长过快。例如,国内现有甲醇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在建和拟建甲醇生产能力约1500万吨/年,到2010年将形成20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而国内需求量仅有1500万吨;国内176家主要氯碱企业合计产能1322万吨/年,2005年底有206万吨/年的氯碱装置投产,2006年预测新增产能261万吨/年,若规划中的大氯碱项目开始建设,2007年投产规模将超过2006年。这些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化学工业对能源的消耗。

5.环境压力严峻

化学工业是主要的高污染产业之一。据统计,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7.5%,居第1位,废气排放量、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4位、第4位和第3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7.8%和6.8%,危险废物产生量居第1位。化学工业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还表现在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地区的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承受之重”。例如,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区,江苏、上海和浙江两省一市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1.38%;但与此同时,该地区也是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地区。《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的重度污染区主要集中在黄海的江苏沿岸海域,东海的长江口、杭州湾和宁波近岸局部海域,黄海、东海的重度污染海域面积28760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重度污染面积的89.7%。上海、江苏、浙江近岸海域无机氮含量居全国前3位,均处于严重污染水平。随着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重化”以及石化、化学等工业的发展,如果不加强环境治理,我国的环境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压力。

6.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石油、矿产资源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总体上看,我国矿种比较齐全、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资源量少,铂、铬铁矿、钾盐等矿产资源存在较大缺口,铁、锰、铝、铜、磷等矿产资源贫矿多、共生与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例如,我国钾盐探明储量很少,已探明的钾盐储量为27543.0万吨,不到世界总储量的1%;我国磷矿大多数为复品位矿,大于30%的磷矿仅占全国储量的6.6%。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化工原料的进口量急剧增加。硫磺进口量从2000年的273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677万吨,平均每年进口量增加100万吨;在进口硫磺的同时,还从日本、韩国、菲律宾进口硫酸,硫酸进口量从2000年的37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180万吨,年均递增48.8%;原盐进口量由2000年的2075吨增加到2004年的298万吨,年均递增515.6%;原油进口量从2000年的700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27亿吨,增加了近1倍。

三、“十一五”期间化学工业发展展望

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轻工业的优化、农业的技术改造等因素的推动,1999年以来,我国呈现出“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轻工业无论在增长速度还是在比重上都落后于重工业,而且差距越来越大,重工业的比重到2004年达到67.6%以上。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居民生活还是工业生产,无论是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汽车等传统产业,还是航空航天、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都需要化学工业为其提供质量高、品种全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在重新重化工业的趋势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和主要产品产量均将大幅度增长,进出口额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化学品生产国。但由于全行业面临资源、能源紧张及价格上涨的压力,“十一五”期间化学工业的利润增幅将有所下降。

“十五”期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十一五”开局之年又进一步提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创新型国家这一背景下,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为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油田等产业配套的精细化工产品和专用化工产品、高性能化肥、低毒农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等产品将得到快速发展,煤化工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技术和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化工企业将被淘汰,产能和市场将不断向大企业集中;产业创新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一批关键性设备和技术将实现重大突破;循环经济将得到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设备将更为广泛地被采用,工业“三废”的处理设备以及产品的系列化成套化将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专栏17—1

“十一五”期间化学工业限制、淘汰和重点开发的产品、工艺和技术

一、化学工业应限制、淘汰的产品和工艺

1.淘汰的产品和工艺主要有:常压法及综合法硝酸工艺,硫酸水洗净化工艺,氨钠法和氰熔体法氰化钠,反射炉生产的无机盐产品,电解法双氧水,低档涂料,石墨隔膜法烧碱生产技术;天然气法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能分解产生致癌物的芳胺燃料,采用四氯化碳为溶剂和采用无水氟化钾为氟化剂的化工生产工艺等。

2.削减生产能力的产品有:PIC公约和POPs公约限制的农药及其他高毒农药,高有机溶剂含量的农药制剂,高溶剂含量的涂料,联苯二胺类染料和颜料,破坏臭氧层的CFC物质,斜交轮胎等。

3.限制的产品和工艺有:生产能力小于以下规模的生产装置:500万吨/年以下炼油厂,20万吨联碱及氨碱,8万吨合成氨,13万吨尿素,3万吨磷酸(P2O5),12万吨磷酸二铵,8万吨硫酸,0.2万吨黄磷,0.2万吨蒽醌法双氧水,1万吨红矾钠,0.5万吨沉淀法白炭黑,5万吨无水硫酸钠,1万吨碳酸钡,0.2万吨工业氰化钠,有钙焙烧铬盐、电石法PVC等。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载《中国石油和化工》,2003(2)。

二、化学工业重点开发的六项技术

“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化学工业需重点攻克以下六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

1.新催化技术。重点发展炼油催化技术、精细化工催化技术、合成氨工业催化技术、碳化工催化技术、高分子聚合物催化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以及催化新材料等。

2.新分离技术。重点开发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大宗有机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精馏技术;酯化、酯交换、皂化、胺化、水解、异构化、烃化、卤化、乙酰化和硝化等过程的催化精馏技术;工业气体净化分离、化工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热敏性化工产品分离的分子蒸馏技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超重力技术;无机盐、化肥、纯碱生产的高效结晶技术等。

3.生物化工技术。生物催化技术的发展重点是研究生物反应器、高效生物分离技术与设备、生物反应与分离耦联技术,扩大生物催化剂的来源,扩大酶源等。重点开发的产品有:生物能源、生物材料、有机酸、氨基酸、功能食品添加剂等。

4.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大型化工、石化企业的ERP技术,将化肥、石化和氯碱等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开发完善、提高各种优化技术。具体内容为:计算机控制、故障诊断、仿真技术;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化工行业的电子商务,开展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络活动等。

5.纳米技术。重点开发纳米粉体规模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纳米催化技术,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技术,纳米材料在橡胶、塑料、化学纤维等高分子材料改性中的应用技术,纳米材料在能源、环境、资源和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技术。

6.清洁生产技术与节能技术。优先发展大宗化工产品及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技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工业尾气的净化回收技术;在节能方面重点开发和推广高效燃烧技术、高效蒸发和喷雾干燥技术、蒸汽冷凝水回收技术、热管技术、热泵技术等。

资料来源:《“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

四、促进化学工业转变增长方式的措施

1.提升产业结构

化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坚持“发展与淘汰并举”的方针。一方面,以国内市场需求大的有机化学原料、化肥、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产品以及技术水平先进、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学品和新型化学品为重点,通过增量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升级;另一方面,要坚决淘汰落后的工艺和生产设备,整顿、关闭达不到最小效率规模、污染严重的小化工厂。无论是在大企业还是在中小企业内,要促进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采用技术更先进、产能更高的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规模经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对电石、纯碱、甲醇等部分投资过热、产能增长过快、已出现产能过剩或有产能过剩趋势的产品,要适当加以抑制,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2.调整产业布局

我国化学工业虽然从行政区划上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但是从各个地区来看,化工行业的分布仍然相对分散,产业链上下游化工企业不集中,从而造成原料利用率低,供热、供气、供电以及污染处理成本居高不下。今后,化工企业应向化学工业园区集中,特别是产品关联度大的上下游企业、适合集中处理“三废”的企业以及能够共用园区内的水、电、热、气和消费等公共设施的企业。应将化学工业园区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载体,继续完善园区内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化工原料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要继续完善园区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引导新建项目到园区落户,动员园区外企业向园区集中。

3.优化产业组织

“十一五”期间,化学工业要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破产等方式,不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方面,在各重点行业培育几家规模大、技术水平先进、竞争力强、市场份额高的大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清除民营企业进入的政策障碍,促进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形成与大型企业集团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特别是要为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中小企业市场反应快、创新动力强的优势,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精细化工企业。要将产业组织优化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国有经济应从中小企业和竞争性领域退出,而集中于规模经济强的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中小型国有企业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出售或者剥离出去,最终形成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结构的企业协调发展、分工合作的产业组织格局。

4.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我国化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化学工业既要坚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又要重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以及自主研发。化学工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一是产品的创新,不断拓展产品门类和种类,提高产品的质量;二是工艺的创新,不断研发低投入、高转化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工艺;三是化工装备工业的发展,为化学工业提供高效的生产设备;四是工厂自动化产业的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化学工业。国家应该加大对化学工业的R&D投入,特别是对化学工业基础性、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投入;继续推动化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和企业向创新主体的转变,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比重;国家要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创新基金、新产品税收减免、进口关键设备免税等方面的优惠。

5.发展循环经济

化学工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日益紧张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化学工业必须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力度,以保证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除了尽快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装置、提高环保标准、加强环境管理和执法力度之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无疑是我国化学工业的不二之选。一要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园区,将化工企业在园区内集中起来;二要加大环保投入,建立公共环境保障体系;三要将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弃物排放”单向生产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循环经济模式,根据化学工业的特点,从招商开始就构建有机连接上、中、下游企业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专栏17—2

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循环经济建设

上海化学工业区在开发之前和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并坚持了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即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和管理服务一体化。

上海化学工业区十分注重在招商引资中以产品项目的合理布局为基础,按照化工产品上、中、下游产品链的关系,把相关企业有机地连接起来,“上一环节的产品、副产品和废物正是下一环节的原料”,“上一环节的废气正是下一环节的能源”。化工区项目设置以石油化工的循环产业链为基础:90万吨乙烯工程为“龙头”,产出乙烯、丙烯、丁二烯,到苯、甲苯、二甲苯等基础化工原料,再到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化工原料,直至延伸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合成树脂、黏合剂、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上游、中游、下游项目相关共生,“一体化”聚集。

在公用工程的“一体化”中,集中建设了工业水厂、液体化工品码头、污水处理厂、化工废物焚烧炉、热电联供以及公共管廊、工业气体、大件码头和天然气管网等公用工程项目。据有关测算显示,如果各企业自建给水、污水处理系统、废物焚烧装置、自制工业气体等,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要比现在的公用工程高出30%,运营成本要高出50%。

上海化工区每平方米土地的环保投入达到500元,目前化工区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工业网络,其中主要包括统一铺设污水排放管网、建立污水处理厂,以及合理规划总排污口的位置。上海化工区开启了中水回用项目,将污水厂出水处理至中水,回用供绿化喷灌、道路和车辆清洗、景观用水等。在园区东侧建立了一块1平方公里的人工湿地,主要是对排放的达标废水进行自然净化,实行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这个项目可望2006年8月投入试用。届时,化工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大提高,可望实现区内污水零排放。

正是“一体化”循环生产发展模式,促使企业间资源利用最大化。上海化工区每万元产值能耗只有1.20吨标准煤,不到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2;万元产值耗水33吨,不及同行业的1/14.而公用辅助一体化措施,集中建设统一供水、电、热、气的公用工程岛,与各企业自建相比,能耗下降约30%,投资成本降低近半。循环的有机链推动能源消耗产业向资源集约目标转型,传统污染企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

同类推荐
  •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

    本书论证中国目前的情况适合于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建立人民币货币篮子币种选择的标准体系;建立求解人民币货币篮子最优权重的模型;在确立了货币篮子构成及权重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货币篮子的运行。
  •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苹果来了!国产手机们是集体趴下,还是奋起反抗争得一席之地?我们都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苹果们,国产手机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中的很多已经销声匿迹,还有很多在与洋手机们苦战。那么,他们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反抗着洋手机的压迫?他们遭遇着怎样的困境?又将如何突围?
  • 搞通财务出利润

    搞通财务出利润

    阅读本书,您可以:读懂各种财务报表,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掌握有效提升企业利润的方法;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洞悉财务数据背后的问题。财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为管理者提供了深入洞察数字中财富信息的方法。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可以利用财务数据作出决策、分配资源和进行费用预算,从而为实现企业利润服务。
  •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是一本由王德敏编写的书籍,本书从控制方案、管控制度和管控流程3个方面细化了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质量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8项成本费用的控制事宜,真正实现了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成本费用中心工作人员、成本会计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咨询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使用。
  •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2007年至2009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50万亿美元的财富消失,2000多万人失业,数以百万计的企业破产倒闭。美国也遭遇了几十年来最惨烈的金融危机,伴随着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贝尔斯登、房地美、房里美等巨型金融机构或轰然倒下或风雨飘摇,股票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下跌,信贷供应急剧萎缩,GDP和就业率大幅萎缩,人们对曾经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的信心丧失殆尽。认真查找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失败的深刻教训,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仅对美国也对全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
热门推荐
  • 恋爱计划书

    恋爱计划书

    女主和男主因为意外有了一夜*,然后女主带球跑路,后来生了一个天才宝宝。在几年后的某一天跟男主再次相遇,然后在天才宝宝的助攻下,两人相爱了。然而,实事上,女主会吃**药,带球跑,不存在的。
  • 封名恶神

    封名恶神

    这就是一冰山男很爷们的复仇史!ps:简介很简单,大家多多收藏支持。
  • 龙门废婿

    龙门废婿

    昔日龙门废婿,一朝神迹觉醒。屠戮魑魅魍魉,重回豪门荣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Apocalypse

    Apocalypse

    傲慢(Pride),妒忌(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饕餮(Gluttony),淫欲(Lust)——从古代天主教流传下来的七原罪,它们是罪恶的代名词,它们的背后是七位恶魔。数千年前,他们从襁褓中挣脱而出,在世间肆虐,七位贤者挺身而出,他们拼尽全力终于将恶魔们封印,但他们知道,再过七百年,恶魔们将再度破壳而出,他们将使命与能力封存在血脉之中,当恶魔们苏醒时,他们的血脉会产生共鸣,也许是在一次意外中,也许是不经意间,也许是在情绪波动时,他们的后代会觉醒,并将恶魔们再度封印,这份力量与使命将永远流传下去,他们称自己为Apocalypse——天启。
  • 若不曾走过

    若不曾走过

    虽然知道前方的路,也知道这个局是什么情况,在局外时,豪情万志,自信满满,靠近时战战兢兢,真正走进这个局里的时候,才发现外边的看再多,也不过是别人眼中的。多少次,想着若不曾来到这里,我便可以没心没肺,任性的过自己的“文艺”生活;多少次想着,若不曾走进这里,我便可以和大北、牙皂他们过着简单懒散快乐的日子;多少次想着,若是不曾好奇走过,也许就逃过了这一次,也许就可以回去了,也许就可以离开了,也许……可是,若不曾走过,怎么会有他,怎么会知道那些都是幸福的记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代御医乱王城:溯雪曲

    绝代御医乱王城:溯雪曲

    【四海游龙系列二】被火葬前,她是试验失败的植物人;醒来之后,她成了被丢弃的婴孩,并强行失忆过往。当皇宫御用画师遇到医术精湛的精灵医者,当备受忽视的皇子遇到重视自己的女子,当九五之尊再遇救命恩人……一切,因她,纠缠不断。入皇宫,成御医,却被卷入宫斗之中。遇太后,见妃嫔,却不知身世多离奇。御医不易做,绝代御医更不易!雪落天山情动,可会再次无影无踪?请君落座品茗舒心听一段《溯雪曲》!
  • 明星法则

    明星法则

    17岁少女在完成明星路上遇上一位神秘少女,在那位神秘少女的带领下走上了明星道路,她将会有怎样的待遭遇呢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唐宫宸妃传

    唐宫宸妃传

    我用尽一生的力气去爱你,却终不如我所愿,如果不曾出宫,不曾相遇,是不是心痛的就会少一点……也许,落儿早应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