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45200000037

第37章 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及战略选择

提要

“十五”时期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我国各个行业的产业集群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我国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但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的产业集群以民营经济为主,形成“小企业大集群”;主要依托农村和小城镇,形成“小商品大市场”;从模仿到创新,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产业集群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三是各种中介机构和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四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文化没有形成;五是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大;六是工业园区的建设存在误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五年,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由自发到自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集群所表现出的强劲竞争力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区域发展方式,产业集群也日益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十五”时期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1.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十五”时期是我国产业集群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约有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数千个。从地区分布来看,除了产业集群比较集中的沿海省份如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外,许多内陆省份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产业集群还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家具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中。

目前,我国各个行业的产业集群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产业集群发展成熟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成熟的集群。指集群内本地企业之间存在着密集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并且对可移动资源和重要的人力资源具有吸引力。如我国广东和浙江省的纺织、服装、制鞋、五金、玩具等一些传统产业集群。二是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指相关企业的聚集足以获得集群化的好处;但彼此之间信息流动以及相互作用的机制还没有发展起来的集群。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起来的家用电器、造纸印刷、石油化工等产业集群。三是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指已经具备了集群发展必需的一些要素,而且这些要素有可能因为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好处而得到完善的集群。典型的如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包括汽车及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业的一些集群。四是政府扶持中的产业集群。通常指一些政府选择扶持的集群,它们暂不具备企业集聚的特征,但受政策导向支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如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一些高技术产业集群。

2.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多是以市场为导向自发形成的。我国产业集群最初的形成大多不是政府规划设计的结果,而是在市场力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无论是以广东东莞IT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由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外向型产业集群,还是浙江温州一带依靠本地资源和市场形成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市场需求都是集群成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尽管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不是很悠久,但许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与专业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专业市场的出现大多得益于当地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经商传统,专业市场主要承担批发、零售以及市场信息功能。对于缺乏营销能力的小企业来说,专业市场无疑是获取顾客和市场信息最便宜的方法。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集中在专业市场周围,他们根据专业市场的交易规模和交易种类,获得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的各种信息,并依据这类信息调节自己的生产种类、款式和规模。这样专业市场就构成了集群中的企业与市场需求中间的节点。但当集群中出现大企业并建立起自己的营销网络以后,则专业市场的批发功能将出现萎缩。因此,在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专业市场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我国的许多产业集群,大多建有专业市场。例如,福建晋江的鞋材市场、浙江余姚的模具市场、广东南海的西樵轻纺城等。

(2)以民营经济为主,形成“小企业大集群”。我国许多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企业的资金来源多以外资和私人资本为主,这就决定了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构成的,且主要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近年来,集群中的许多民营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开始了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推动力的“二次创业”。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从家族经营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从小企业向跨国集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民营经济从量的扩张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在集群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南海,2004年非公有制工商企业约有7万户,其中民营工业企业1.75万户;民营工业企业产值750亿元,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81%。南海民营企业之多,平均每16人就拥有一家,企业的密度已接近发达国家现有的水平,在当地有“星星点灯”之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00多家。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西樵纺织为例,1998~2004年的6年间,西樵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数量由1600多家减少至1200多家,企业年产值的平均数从1998年的166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551万元。其中有9家纺织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在每年1亿元人民币以上,成为该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已成为企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

(3)依托农村和小城镇,形成“小商品大市场”。我国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如浙江的许多专业化特色产业区都是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企业集群。在广东的1318个建制镇中,也出现了约300个具有集群特征的专业镇。它们大多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开始发展壮大,逐渐形成气候。大量以家庭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能积累,只能选择个人资金需要量不大、生产技术门槛不高的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当乡镇中的一些“能人”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首先成功地创立了某一类企业后,它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经验就会通过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各种非正式的信息渠道传递给其他人,他们也就通过模仿性的学习,进入这类产业。即所谓的“邻里看样,村镇模仿”。这种通过地缘、血缘、亲缘和业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与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相互交织和渗透,极大地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很容易使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和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得很大,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很快能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由于村镇土地价格和劳动力资源都相对低廉,因此有些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也成为了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从而形成一些诸如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如广东东莞清溪镇的PC产业集群。

这些专业化产业区和专业镇产业的特色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区域化相对显著,特色产品的产销量在全省甚至全国占有相当的比例。如在浙江,目前年产值超亿元的这类产业区有500多个。其中有50多个产业区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很多都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例如,温州的防风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国内市场的80%,占全球市场的30%,苍南铝制徽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5%等。此外,广东省的许多专业镇,如大沥的铝材、平洲的制鞋、官窑的玩具、金沙的五金等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都在30%以上,并远销国外,甚至许多产品的出口率达50%以上。

(4)从模仿到创新,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许多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模仿和创新起了关键作用。如广东南海西樵镇布料产业集群有上千家纺织厂,以前主要是靠“剪刀织布”。企业家从外地出差或参加展销会时,把自己看中的布料式样剪下带回来,然后进行模仿生产。当地企业家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纺织就是仿制。1998年,西樵开始全力实施“科技兴纺”战略,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成立了电脑制版公司和南方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并和东华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这些措施不仅使整个区域实现了从剪刀织布到电脑设计织布的转变,而且在创新中心的带领下,当地的一些中型企业纷纷设立了自己独立的技术开发机构。中心成立几年,共开发了1万多个新品种,市场命中率高达80%以上。中心的设立也加快了整个集群新产品开发的速度,新产品开发到上市的周期从原来的20~30天缩短为3~5天,新产品开发的成本下降50%。

而同样在南海,金沙镇五金产业集群的发展走的却是另外一条技术创新之路。他们以信息化铺路,同大学联盟,形成五金制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过去金沙的五金企业由于缺乏模具开发能力,营销手段又落后,企业所得只是产品售价的1/8~1/10.金沙的创新活动从信息化营销开始,1999年开始成立华南五金交易网,吸引五金企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传统五金产业走向国际化电子商务。同时,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2000年,金沙镇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立模具开发中心。由于有了这个创新平台,新产品开发费用低,质量高,开发周期短。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大大地提升了以金沙为核心的南海五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政府的角色不容忽视。虽然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方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首先要尊重市场的规律,唯有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才有助于发展。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来说,地方政府所能做的只是通过微妙的、观念性的政策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不断完善、产业集群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必须重新检验政府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我国一些成熟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引导产业发展。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为本地集群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使产业集群在地理上更加集中,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提供高效低廉的公共服务,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各种支持系统。四是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形成产业集群的持久竞争力。五是通过兴建特色展览馆、举办各种博览会和商贸会,推广地方品牌,扩大对外的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等等。

3.产业集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影响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各省市已经认识到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纷纷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如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建设产业升级示范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要求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等三大建设入手,重点规划和建设一批产业升级示范区,从而带动全省产业集群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争取在5年内,扶持建设30个产业升级示范区,打造50个区域品牌。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以发展县域经济和富民为目标,要求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态势研究,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争取每个县域培育1~3个产业集群,全省重点培育100个产业集群。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试行)》来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上海、山东等省市政府也制定了各自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正在成为全国性的经济发展潮流。

产业集群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在我国产业集群比较集中的一些省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十五”期间是浙江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全省经济总量已突破万亿大关,达11243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第4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2005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与2000年比,城镇居民收入提高了70%,农村提高了42%。由于集群经济的发展,浙江已经有二十多个县市进入了全国百强。

(2)解决了劳动力就业的难题。活跃的集群经济,不仅解决了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缓解了我国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社会效益巨大。例如,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的袜子生产,整个过程被分成10个步骤,由1万多家专业化企业组成,共吸纳15万从业人员。整个浙江省分布在175个行业的上百个产业集群,可以吸纳就业人员近400万人。

(3)带动了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是民营经济获得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由于我国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加之历史和地缘的因素,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集群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起步较早,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如在浙江、广东和福建等地,先是从家庭工业和小商贩起步,主要发展城乡个体私人经济,之后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农村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并率先在集群内部实行股份制改造,形成民间自发创新为主导,政府有限介入、顺势而为的变迁轨迹。可以说,产业集群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全国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4)促进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外资流向的第一大热点,地方产业集群的作用功不可没。随着我国“入世”后,我国许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区域,而是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全球化的高度来发展主导产业,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互动发展的趋势。例如,这几年浙江外贸出口一直保持强势增长,与其吸引外资发展特色产业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有重要关系。目前浙江的许多专业市场已经开始迈出国门,在越南、南非、阿联酋、巴西、俄罗斯等国开办了专业市场,有效带动了浙江产品的出口。

(5)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是依托农村和小城镇而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然会推进这些地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如浙江省义乌市区的房地产市场多年来异常繁荣,已有近30万人在市区经商,近3000名外国人长年居住在这里。而江苏常熟在苏南的几个县级市中城市化进程远远走在前面,也是因为“常熟招商城”的存在。此外,正是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改革开放前只有几个中等以上规模城市的珠江三角洲,如今已基本上连成一片,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产业集群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的产业集群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国外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我国的许多产业集群还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中。产业层次较低,产品档次不高,企业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如我国的纺织产业集群,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主要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同时,这些传统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普遍较短,深加工能力较弱。还是以纺织产业集群为例,其中间织造环节很大,而附加价值较高的上下游产业,如纺织机械制造、印染以及服装加工等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从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联系来看,我国许多传统产业集群的分工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大量“小而全”的企业集聚在一起,生产或提供基本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尽管规模效应比较明显,但只是行业扎堆,各企业之间通过相互配套形成的产业链条关系十分有限。这样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2.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我国的产业集群由于形成条件的限制,多以低成本为基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我国许多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多以模仿和应用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如浙江省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来料加工、OEM业务比重较高,而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偏少。据调查,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更新周期2年以上的占55%左右;新产品产值率仅为9.5%;只有18.10%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多数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较低。57.52%的企业没有投入科研经费。即便投入研发经费,多数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偏低,不超过产品销售收入的0.2%,且存在着“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产业集群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

3.各种中介机构和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的产业集群中,围绕着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很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乏,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集群内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对于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中介机构,一类是行业协会;一类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目前我国的许多产业集群还没有成立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机构,或是存在一些官方派出机构的协会,却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信用担保、筹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经营管理、国际合作等在内的各项服务,将是解决产业集群成长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其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地方政府应当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扶持。

4.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文化没有形成

区域文化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硅谷的创新文化使得硅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我国许多产业集群内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规范;缺乏包容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某些地方的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外来企业和人口,阻碍了信息、资源的自由有效的流动和配置。许多产业集群还缺乏诚信机制,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较低的社会诚信度也不利于企业间合作和创新活动的高效展开。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合作和诚信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诚信、合作和创新构成了集群文化的重要方面。发展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一定要注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文化。

5.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外部约束日益严峻,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不足,已成为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许多地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治理压力增大,而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也给目前那些进行传统的低价值高能耗生产的企业和集群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浙江省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相比,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已明显偏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较快,多年构建起来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以2003年劳动力价格为例,浙江职工年平均工资21000元,而四川、山西、湖北分别为12300元、10290元、10570元。资金和用地矛盾突出将成为浙江省许多地区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温州有35%的企业反映资金不足,融资困难。鹿城区近年来有5000多家企业提出用地要求,但该区只能解决其中的1/3,许多企业因用地问题而外迁。

6.工业园区的建设存在误区

近年来,许多地区针对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弊端,积极规划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引导鼓励企业向园区集聚。许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如我国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和广东的专业镇在发展起来之后进入了工业园区。同时,许多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工业园区中也出现了由具有功能联系的企业集聚而成的产业集群。目前,各种工业园区几乎被视为是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园区评价方面,不能简单地从基础设施和建设标准来评价,也不能单纯以规模、面积、企业数量、投资总额、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之类的数量指标来衡量,而应当首先从园区经营模式是否有利于园区相关企业的竞争协作来加以评判。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且名目繁多,布局过散,规模过小。如浙江省近800个各级各类园区,名称有10多种,而且部门管理交叉,地区行政分割,建设标准不高,严重影响了产业集中和企业向园区集聚。

三、未来五年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发动机。“十一五”时期,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

(1)由于我国产业集群的产品出口主要以轻工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电子、玩具等为主,这些产品长期受到配额限制,并遭到原产地标准、歧视性反倾销等重重非关税壁垒的制约。“入世”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遇到的阻碍将减少,并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并在贸易摩擦中,可以灵活运用WTO有关条款和争端解决机制来化解矛盾,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商投资领域和地域范围的不断开放,也有利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

(2)“入世”后,由于劳动力低廉,生产成本低,出口价格优势明显,我国不少产业集群首先面临着反倾销的压力。如欧盟即将出台的“CR”法规将全面禁止温州玩具型打火机进入欧洲市场,土耳其也对温州眼镜提出反倾销指控。技术性贸易壁垒将阻碍我国许多集群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按照《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为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和出口产品质量等,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发达国家更是通过制定强制性环境技术标准和法规,对国外产品进行准入限制。同时,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WTO规则要求成员方实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规定,即执行版权及相关权利、商标权、地理标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信息专有权等。这就使得我国产业集群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压力更大。

2.市场环境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产业竞争不仅存在于国际市场,也存在于国内市场;不仅是商品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不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产业集群将可能遭遇生存危机。一方面,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大与需求的跳跃式增长,一些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商品采购地,大量订单接踵而至,同时他们对产品的规格、质量、数量与交货时间等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以高效的低成本的协调机制进行合作,并提供商品。另一方面,我国的许多产业集群大多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当时市场需求旺盛,生产什么都有市场,总体上表现为粗放经营和数量扩张。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短缺经济基本结束,需求不足约束越来越大。特别是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传统的一般产品出现世界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因此,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3.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国际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出现新的趋势。目前产业集群已经超越了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主导力量。正因为如此,产业集群政策正在替代传统产业政策,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新方向,也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所推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采取利用外部能力的政策,重视对产业集群的参与。跨国公司在推行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采用更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不仅吸引了自身的供应商从外部迁入在当地扎根为营,而且也促成了当地小企业的产生,这种遍地开花的小企业彼此分工协作,很容易促进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甚至跨国公司还将某些部门如研发部门、制造部门直接设在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内部,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跨国公司的进入到集群经济的形成还需要真正培育出地方密集的合作网络,根植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弹性生产的地域系统。而我国许多招商引资的工业园区在发展中由于本地企业参与程度低,具有地方根植性的创新化网络还远远没有形成。因此,跨国公司还没有形成扎根性的需求,不会使核心技术在本地被模仿和迅速扩散,跨国公司有可能再次发生区位转移,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

四、“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当代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表现之一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针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在未来五年,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依托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近几年,我国政府极为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并将发展产业集群视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希望之路。而且也认识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避免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能源的充分和循环利用,同时可以集中治理污染,而规模发展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条捷径。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和零乱,缺乏统一规划,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使污染难以集中治理。为此,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对现有的园区进行改造和整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态型工业园区。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内部正着手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将污染较重的加工企业和项目向指定园区聚集,集中进行污染物处理。奖励创建以龙头企业(项目)的废物、废料为生产原料的下游企业,使园区内的企业在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会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形式。

2.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虽然这些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但这些传统的支柱产业大多还是存在着经济效益较低、产品附加价值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产业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今后一方面仍要以做强、做大为目标,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关联效应,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要引进或扶持一批大企业,实施品牌带动和大企业带动战略,将主导企业的质量体系延伸到配套企业,提高配套协作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水平,形成一定的规模能力,降低成本,使更多的下游企业能够从产业集群中获得充分的优势利益。另一方面,要以传统优势为基础,完善产业链,向附加价值较高的上下游产业延伸。同时,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技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服务延伸到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中,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产业集群的层次。

3.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持久竞争力

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市场竞争能力。我国的许多科技中介组织主要是依托地区和行业设立的,如每一个省、市都设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各地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都十分重视。据统计,2004年底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发展到1212家,其中地方中心1132家、行业中心80家。但目前在我国许多主要的专业化集群中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

在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中,广东南海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道路,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值得借鉴。南海从1998年开始,通过搭建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至2002年,南海先后成立了纺织、五金、有色金属等八大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南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包括了“五个一工程”:行业电子商务网站、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企业信息化推广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中心。此后又把行业协会纳入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设。南海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在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通过创建行业技术高地,有效地增强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开发能力,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第二,通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创建市场高地,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信息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市场创新,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辐射范围。第三是通过推广企业管理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四,强化了集群的产业链及其配套优势,促进了集群规模的扩大和集群共生机制的完善。第五,提高了当地产业集群的行业地位,增强了集群对行业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了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

4.强化集群的区域品牌优势,打造企业自主品牌

特色产业区或专业镇强大的竞争优势还在于它克服了中小企业的营销劣势,能够在近距离内联结成一个生产、供应和销售网络,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以质量和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区域品牌(集群品牌)”,就好比人们一说起西湖就想到龙井,一提到义乌就想到它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要形成市场辐射力强的特色产业,品牌效应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统计,品牌在全球商标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以上,销售额超过50%。对于企业来说,好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和高附加价值。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区域品牌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我国许多特色产业区或专业镇经济知名度很高,企业要创立品牌,需要在产品宣传、服务等方面花费大量资金,这种较高投入较低效益的经营方式对中小企业来说不是可行之路。在近期,区域内单个企业无法自己创造名牌产品的情况下,要提高本地区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当充分利用特色产业区或专业镇这个区域整体品牌,把区域品牌与产品品牌结合起来,使小企业也能拥有大品牌。可以通过众多网站,举办行业会议,以地区名义参展和举办产品发布会,利用旅游和文化手段来强化产业整体形象,以区域品牌优势来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推广区域品牌方面,广东南海的盐步内衣是一个很好例子。首先,政府从政策导向入手,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实施“扶大扶优扶强”战略,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使盐步逐渐涌现出一批具规模、上档次的品牌经营企业,打造出一批品质优良、信誉卓著的内衣品牌。其次,成立了全国首家镇级内衣协会,整合内衣厂商,构筑服务平台,对外打响“盐步内衣”团体品牌,将为数众多的内衣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此外,还为内衣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投资环境。在2000年和2002年,成功主办了两届中国(南海)内衣模特大赛;2002年9月,又成功主办“首届中国国际内衣博览会暨2002年中国南海(盐步)国际内衣文化节”;2004年9月,举办“南海盐步杯”首届中国内衣设计大赛;通过博览会、内衣模特大赛、国际内衣流行趋势发布会,投资招商推介会、内衣产业发展论坛、内衣品牌专场发布会等活动,迅速打响了盐步内衣品牌的知名度,确立了盐步在内衣业界的领导地位。

专栏31—1

纺织业销售产值大多来自纺织集群带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召开的纺织集群产业创新现场会上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约有79.74%的销售产值来自纺织集群经济带,产业集群已成为现阶段纺织工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口交货值都集中在这里。

这些集群的纺织服装业与中心城市有很强的互补性,有些大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就坐落在乡镇集群内,大批集群成为中心城市的制造中心。许多镇已与中心城市连成一片,比如江苏的苏锡常区域,浙江的杭、嘉、湖、绍兴、宁波区域,福建泉州,广东的珠三角、粤东区域等。

杜钰洲表示,“提高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是中国纺织工业应对后配额时代的必然选择”。国内市场在对衣着消费的要求达到人均GDP 1000美元之后,将出现更多的高品质、高品位产品的消费群体。后配额时代,必须实现纺织产业的升级,而产业升级的关键又在于产业集群的升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广东西樵建设了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搭建以“五大支柱”为支撑的产业创新平台,即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产品研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服装网,2006年2月。

同类推荐
  • 快刀砍成本

    快刀砍成本

    本书共分上下篇,上篇是知名企业成本改进范例;下篇是日常工作中的成本节约方法。介绍68种成本改进方法、展示68个成本控制案例。
  •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本书从介绍WTO有关机电产品贸易规则入手,全面阐述WTO的反倾销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知识产权等其他涉及机电产业保护条款等内容。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的主题是中非产能合作。舒运国教授在《2015年非洲经济概述》一文中,对去年非洲经济形势做了总结和回顾,他指出:从大陆层面看,非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东非继续领跑非洲,经济增长率达6.3%,中非、北非和西非分别超过3%以上,只有南部非洲低于世界增长平均水平,仅达2.2%。李智彪研究员在《国际油价下跌对非洲经济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自2014年下半年起,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对非洲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孙志娜在《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评估——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一文中,依据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了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等等。
  •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成要素、评估体系、发展模式、利益机制、资本经营和经营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政府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我不相信他回来了

    我不相信他回来了

    在很久以前,我已经认识了你,但是,我又…怎么能见到你?
  • 我是天道爸爸

    我是天道爸爸

    游戏菜鸟田萌萌第一次玩网游,她在游戏里面创建过两次游戏账号,第一次是女名男号,第二次是男名女号,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被大家公认成为人妖。PS:搞笑甜文无虐点,女主性格可爱兼毒舌,遇强则怂,遇弱则刚!唯一的目标是成为高手高手高高手!小场景:众人:要不叫您霸爷?田萌萌迎风流泪,为什么她这个未满18岁的花季少女要被叫成社会哥一样的外号?众人:天道小妹妹?田萌萌:天道小妹妹?恕我直言,我想当在座诸位的爸爸!众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残酷少爷别爱我

    残酷少爷别爱我

    成婚之初,他对她羞辱虐打,他的残暴,她冷漠应对,她的冷漠,却让他更加残暴。当他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她已满身是血,香消玉殒,此生——不复相见。
  • 爹地,你老婆又黑化了

    爹地,你老婆又黑化了

    “想娶我,先过我女儿那关再说。”早就在等安暖这句话的安心宝贝赶紧给厉铭爵打电话:“叔叔,快来,妈咪决定要嫁给你了!”说好的是妈咪的贴心好棉袄,安心宝贝你为什么叛变了?安心宝贝拧着小手绢嘤嘤嘤:“妈咪,人家抵挡不住叔叔的攻势,只好缴械投降了,你看叔叔这么帅,还这么有钱,重点是对宝贝跟对亲生女儿一样,你就从了他吧!”后来厉铭爵掏出一张亲子鉴定拍在安暖面前,“女人,我找了你七年,你这次别想逃。”安暖咬牙,“好啊,原来七年前那个混蛋就是你!厉铭爵,我饶不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让春天说寂寞

    别让春天说寂寞

    地球的春天应该是满眼绿色、鸟语花香,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绿色日渐消失,荒漠日渐扩大,鸟儿渐远的歌唱,花香也只存在于*记忆中..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不应该因为我们自己的某种欲望而破坏我们生存家园的模样!不要让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让*地球远离“没有鸟语花香的寂静的春天”,我们一定不要让春天说寂寞!
  • 正统北狩事迹

    正统北狩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民

    山民

    《山民》叙述了武陵山区黄荆村林业改革中,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山民荆疏远承包8000亩荒坡后,荆、冉、黄家族因利益驱动,冉、黄两家与他产生了种种矛盾,迫其不得不挖掘天麻、卖掉家具和妻子银饰筹资,甚至独自进深山老林采种,终于在县乡帮助和干涉下,与其他山民公证了承包合同,迈出了林业改革的步。
  • 决灵道

    决灵道

    千灵万域定天机,怆尽鬓髯镇神魔。昨过灵泽九重雨,今且鸣音道无双。
  •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

    本书从大学治理的法人制度的设立入手,从内部的组织形态建设和外部治理的综合提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大学改革如何将法律监督、去行政化、协调政府与大学之间关系,协调大学的公共性与法人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本书切中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时弊,秉笔直书,切中肯綮,确实是一部提出问题,并力图解决问题的不仅教育界人士宜读,法学界和社会学界人士同样宜读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