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人的教育
孩子总是像影子一样跟随着父母,处处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亲应该做孩子的表率,处处留心自己的行为,因为孩子行为的好坏完全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父母应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父母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一些家长对孩子们真正的所思所想,他们的需要、感受、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依然是神秘而陌生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讨论做人的教育往往是很难见到成效的。因此要认真观察和了解儿童的每个细小变化。儿童有时候表现自私是有原因的,不必惊慌,只有了解了你的宝宝,才能准确发现帮助他们培养正确道德观的时机。
2.身教重于言教
从家到幼儿园要绕过一个草坪,小时候美美特别喜欢在草坪上玩。一次,爸爸妈妈指着插在草坪上的小木牌告诉美美:“别踩草坪,小草都哭了!”“如果人们都去踩草坪,小草就被踩死了,这样做很不好。”爸妈的这些话都记在美美的心里,从此她再也不踩草坪了。有一天,爸爸妈妈因赶时间,就领着美美想穿过草坪走近路。可刚迈出一步,美美就不走了,不高兴地说:“爸爸妈妈,别踩草坪,小草都哭了。”当时,爸爸妈妈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既尴尬又惭愧,一边认错一边收回刚迈出的一步。事后,经常想起这件事,也许就这一步之差,孩子的行为标准就会大打折扣。
3.即便是孩子,遇事也要“商量”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皓皓,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执拗,一般来说,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有可能是执拗的,这关键是个理解、沟通、引导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宝宝的爱不能始终如一,在遇到困难,甚至自己的工作、生活不顺利时,就会把这种爱忘到九霄云外,过后又懊悔,这样反反复复。日久天长,当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时,他们就会奋起以言语或者行动来反抗。
4.爱使婴儿学会尊重
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和解读婴儿的信号,作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回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与母亲建立了亲密关系的婴儿,会对母亲发出的信号作出积极顺从的反应,通过这种互动及感情交流的方式,婴儿正在他的道德水平上练习什么是“尊重”。
因为他已与自己的母亲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爱母亲,而母亲是爱他并且尊重他的,当孩子受到尊重时,他更愿意尊重别人。通过这种无声的相互理解和回应,婴儿获得了人际间相互适应和尊重的首次社会性体验,奠定了未来成长中更普遍尊重他人的基础。
道德的培养不同于某种表象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孩子立即实现,它更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言传身教,让孩子亲身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才可能将道德认识内化为精神品质,从而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
让教育贴近生活,生活会让儿童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使儿童成为生活的主人。有时单靠认知的促动,德育产生的力度是远远不够,而有了道德情感的参与,等于架设了道德情感这座桥梁,从而道德行为形成的道路才可能畅通起来。
5.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不统一,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合作、谅解的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提倡家庭美德,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是以势压人,而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随着儿童咿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在成年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作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年人应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鼓励。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6.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良好的举止仪态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出来的。妈妈在家里并不因为自己是母亲,就只对孩子们提要求,她在教孩子正确的行为举止时,总是自己先做到。当妈妈有意无意伤害了别人时,尤其注意向人说“对不起”。而这一点许多成年人往往是只能言传,不能身教。
有一天,妈妈在家照看小女儿芊芊,她蹲下来帮助芊芊取画笔时,不小心碰了芊芊的头,妈妈马上就说:“对不起!”并轻柔地摸了摸芊芊的头。芊芊从妈妈的举止言谈中,明白了当你碰疼了别人,妨碍了别人时,应该说“对不起”。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总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老实,不能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的处事态度和方式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育。要教会宝宝如何改正错误行为,在这里,讲道理比惩罚更重要。与其命令孩子道歉,不如让宝宝自己诚心诚意地说出“对不起”。
7.学会道歉和奖励好的行为
当孩子平静下来并能回忆整个事情的时候,让他解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刚才如此愤怒。可以向孩子说明,人们产生愤怒的情感是很自然的,但不应该以打人、踢或咬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要使孩子确实了解当他打人后应该道歉。虽然开始时他的道歉可能是虚假的,但这一教训逐渐被他了解。儿童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只不过在幼儿时期,热情有时会压倒同情;但只要坚持,最终他会逐渐养成伤害别人要道歉的习惯。
奖励好的行为,不要仅在你的孩子有不礼貌的行为时才去注意他,要试着去发现好的行为。例如,当他要求排队等候坐电动小火车时不是把别的孩子推开,当他用言语提出要求时,要好好表扬他,可以说:“宝宝要排队等候,真棒!”他很快就会认识到言语的作用。你甚至可以在他每一次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气时,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
对儿童的肯定和鼓励必须恰到好处,符合儿童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应该是具体的、有根据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信心,鼓励孩子做进一步的努力。过分的称赞是有副作用的,它会引起儿童盲目自信或对称赞抱无所谓的态度,使称赞失去了教育作用。例如,有的成年人对儿童的称赞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而是笼统地说:“太棒了!”“宝宝最好!”甚至夸大其词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地称赞孩子,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发生错觉,以为自己样样都好,渐渐从缺乏自信到过分自以为是。
8.道德教育从吃饭做起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只要睁开两眼就要借助玩耍去探索。刚好吃饭的时间是探索中间的一个“休止符”,可以让他们坐下来专注的感受。璐璐的妈妈从来不追着喂璐璐吃饭,在妈妈眼里,不允许有玩一会儿吃几口饭这回事。吃饭时,如果璐璐吃了几口急着跑去继续玩饭前的游戏,过了一会儿突然又想起要吃饭,妈妈一定会让她等下一餐。妈妈认为孩子不会因少吃一两餐而营养不良,但他一定要懂得用餐的基本规矩,逐渐孩子就会养成坐下来专心吃饭,享受吃饭的乐趣。当好好地用餐成为一种习惯,也必然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内在的安定感。在这个时刻同时还培养了孩子一种需要坐下来专注体会“静”的感受能力。坐下来,吃自己的饭,孩子的饭菜要适量,要一次吃干净,不要养成把剩饭留给爸爸妈妈吃的习惯,从吃饭做起,尊重他人。
9.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从孩子蹒跚学步起,就开始注重对其坚强性格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孩子跌倒后,父母不是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为陶冶情操,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特别是手工活动,如家庭布置、花园布局及清洁工具的维修。让孩子从小就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财,以便懂事后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和打工钱。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遇到的个人问题和烦恼增多,父母注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既说出自己的观点,又尽量去理解孩子。
孩子如果被允许作出自己的选择,就等于获得了重要的生活本领。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就是给了孩子一种自我控制的感觉,就增强了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孩子不一定选择父母感兴趣的事情,不管怎么样,只要那不是对生命构成威胁的活动,就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好了。
父母可以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怎样完成一项任务或参加一项活动,但不应该代替孩子做这项工作,也不应该指望他们做得像成年人一样好。父母在让孩子自己作出某种选择或决定时,一定要给以耐心的指导,包括孩子在某个方面取得进步时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还包括告诉孩子怎样对待失败和怎样从错误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