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的沟通力
这是指宝宝通过他人的表情、手势、动作、语言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愿望,以及通过自己的表情、手势、动作、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愿望,使他人理解自己的感受,从而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沟通、分享和交流使宝宝的学习具有现实意义,并使宝宝的学习兴趣得以维持和发展。例如,家里来了客人,5个月的宝宝会对着客人微笑,听到大人谈话,也会咿咿呀呀地说,如果这些没有引起大人的注意,小家伙就会开始扭动身体。如果仍然不能打断大人的交谈,他会大声地叽叽咕咕,直到大人注意他为止,这就是沟通力的最好体现。
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样是需要时间去学习和掌握的,这个学习的过程,要通过属于孩子自己的游戏和活动来实现,而不是大人灌输给他。遇到合适的场合都可带孩子“光临”,这样就满足了孩子渴望交往,渴望得到他人接纳与认同的意愿。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可以让幼儿学习一些语言或非语言的交往方法,丰富幼儿交往策略。将人际环境从家庭延伸到邻里,再到幼儿园、学校和社会,以巩固幼儿交往技巧,发展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
2.不要过分干预孩子之间的交往
孩子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可能会表现出迁就他人、宽宏大量的行为,家长为此觉得孩子受委屈、受欺负了,有的家长甚至出面干涉或阻止他们继续交往。孩子的迁就等行为往往与他日常的孤独和缺少伙伴相关。当然,并不排除可能是孩子软弱、缺乏主见。但是,家长不能因此而剥夺了孩子交往的权利。如果发现确实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所致,家长应注意教育孩子,在他每次与小朋友交往中,家长仔细观察,等到小朋友离开后,再帮助孩子进行分析,指出他哪儿做得不对,哪儿做得对。不对的地方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做得对的地方要给予表扬。
对于这些比较孤独和缺少伙伴的孩子,父母应当抽出一定时间多带宝宝在小区、公园或有儿童游乐的大商场与别的宝宝一起玩,以弥补当下孩子缺乏交往机会的生长环境。家长可以提供一定的情景,加强对孩子的引导与训练。假如他还不能掌握交往的技能,就不会得到同伴的认同,甚至受到冷落或孤立,这会为孩子社会性的顺利发展带来阻碍。
3.帮助宝宝不断融入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把全家的合影挂在宝宝视线所及的地方,让宝宝每天能看到这些照片。同时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指着照片,把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名字,职业等告诉宝宝,增加宝宝对自己家人的认识。
在每日的活动中通过讲故事,或让宝宝看以小动物为主的小画册,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解,使宝宝了解小动物们此时此景的心情,从而增加宝宝对他人内心世界的洞察能力,同时,也可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共欢笑、同悲伤的移情能力。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和与外界的不断接触,他们渐渐地知道外面的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人际交往发展较好的宝宝很容易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信任关系,从而促进了他们向别人学习的动机。
4.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父母无法教会孩子如何更具有创造力,但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能激发创造力的环境,父母在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无论这些问题听起来多么可笑。如果你不能回答,可以暂时将问题记在能看到的地方,然后去寻找答案。不断的斥责和阻止孩子提出问题会严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为孩子提供一些在玩耍时能够融入一些想象力的玩具。例如,一个空盒子和几支蜡笔就是很好的玩具,它们可以让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积木、拼图和即兴游戏也有助于刺激孩子的大脑。
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应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父母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也不必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5.技能远远不及孩子的创造力
儿子在幼儿园有绘画课,一次妈妈去接他,看见儿子正在认真地涂抹,他告诉妈妈,他正在画一架飞机,看着那分辨不清的形状,妈妈连说带比划,告诉儿子应该怎样画才是飞机的样子。旁边的阿姨听了,走过来提醒说,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对孩子的创造力进行好坏优劣的评价。“孩子所做的都是最好的,他不需要变得更好”。后来妈妈留意观察,发现幼儿园老师教授绘画实际上就是一堂游戏课,是一种自然发挥的方式,就是把画板和颜料放好,然后任由孩子们涂抹,决不加任何限制。在她们眼里,具体的绘画技能远远不及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重要。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常常持否定的态度。他们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一个聪明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拆一个组装玩具,爸妈静静地观察着,若能装回,爸妈会毫不吝啬地称赞孩子,若是不能装回,他们会与孩子一道把组装玩具组装好,甚至鼓励孩子再拆卸掉,重装一次。
6.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的自控力差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成年人经常溺爱他、迁就他,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
对幼儿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如要求孩子准时起床、准时就寝,按时进餐,不偏食、挑食等做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自控能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如要求孩子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地侵犯别人的利益等。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大人要坚持说理,要让孩子知道“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评价判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样他就会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7.自我意识决定孩子的成长取向
宝宝每次发出“拿、拿”的声音时总是能够得到家人的注意与照顾,每当做了一个举动之后能够被称赞、让宝宝和家人都很高兴,因而获得自己是重要的、被肯定的认识。这些都是自我意识的基础。
一些家长对“自我意识”不甚了解,因而不知道自己能够给提供孩子什么样的帮助。其实孩子的各项发展都是由认识自己为起点,然后顺利地向外延伸。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会有何作为,都和自我意识脱不了关系。
自我意识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长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身边的人互动中一点一滴累积而成。正是这些乍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活动,对婴幼儿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若再加上他人的回馈,一切就变得不一样。
8.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
乐乐2岁了,1岁半时看到邻居阿姨、奶奶,只要妈妈提醒一下她会乖乖地叫上一声“阿姨、奶奶”。可是现在你再要求她叫“阿姨、奶奶”,她常常不叫,妈妈很尴尬,觉得孩子是在退步,很担心。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进一步深究一下,你会发现,这是由于孩子自己慢慢有了自我意识造成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时慢慢出现了一种害羞、胆怯的感觉。见到一个陌生人,过去都是外人给了他一个力量,而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判断,在判断之后,还会有一个选择、一个决定的过程。面对这种现象的时候,爸妈应该淡定,不能强迫孩子一定要做到什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给家长造成一个小的困惑并不奇怪。
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形成的核心内容,幼儿对自己的认识来源于成年人的尊重、认可和夸奖,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家长要学会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时时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相信“我能行”。
9.孩子自我形象的确立
学龄前的孩子对自我的看法,仍比较倾向于从他人的反应得到的信息,如生活上被照顾、被回应的经验、大人对其行为好坏的赞美或贬抑等。长期接受负面信息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价值通常持有比较负面的态度及评价。家长别以为孩子年纪小,而忽视自我概念对他未来发展的影响。
可以利用幼儿群体的力量和以强带弱的优势,帮助胆小自卑幼儿找能干幼儿做朋友,达到双方共同提高的目的。不经意之间的任何伤害、贬低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语言和教育方式,不能使孩子感受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反而使其孩子自我意识的升华受到伤害。
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在孩子需要时“好孩子,你真棒!”“妈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会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了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
10.教育孩子不能采用统一模式
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具体来说,人与人之间在气质类型、个性结构、认知风格、智力水平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个体的特点,不能使行为习惯的训练成为机械的固定模式。
习惯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在一段时间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幼儿园是否一致,家里成员对孩子的要求是否一致,都会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因为孩子还缺乏判断力,成年人对他要求不一致,会让孩子不知该怎么做,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