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5300000029

第29章 亲人重聚,滁州亲收三义子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他性格乖张,心胸狭窄,品行不佳,也不懂得怎样为人,但却是一名军事天才,战功卓越。由于背叛朱元璋,被囚禁,最后在监狱中死去。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汉族,江苏盱眙人,他是朱元璋大姐的儿子。李文忠十二岁时便死去母亲(曹国长公主),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

沐英,定远人,父亲早逝,跟从寡母生活,八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他因年龄小,连父母姓氏都不知道,朱元璋给他取名文英,小名大概叫“周”,别人称呼他为“周舍”。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刚攻下滁州不久,正忙于整理军纪和各方事务,忙得不可开交。这一日,朱元璋稍稍有了空闲,突然想起自己的家人,想到如果父母和兄弟姐妹们能活到今日该多好,一时思绪万千,心情悲伤。

突然听到有士兵来报,说是城门口有一个人自称是朱元璋的姐夫李贞。朱元璋还以为是自己刚才念及家人,尚在梦中,定睛一看,果然门口立着一位兵士,让他再报一遍,果然是有个叫李贞的盱眙人,要见自己。

朱元璋也顾不得那人是否真是李贞,策马即奔向城门。

到了城门口,见官兵围着两个人,一大一小。朱元璋走近一看,那人果然是姐夫,只是几年不见,他显得非常疲惫,苍老不少,身旁的孩子衣衫褴褛,瘦骨伶仃。朱元璋失声道:“姐夫,真的是你啊!好久不见了,姐姐她怎样?你们过得可辛苦?”

李贞和孩子眼中溢满泪水,不待大人回应,那孩子说道:“我母亲她,她活活饿死了。”朱元璋心中更为悲痛,同时注意到李贞身边这个叫保儿的孩子。他悲伤的眼神中不是少年应有的无虑,而是充满了镇定和痛苦,虽然才十几岁,却是少年老成,身材瘦弱,骨骼却发育得很好,愈加显得浑身都是骨头。注视他的眼神,朱元璋倍觉亲切,那是一种亲情的融合。他想起自己的姐姐,想起这个孩子正和当年失去双亲的自己同龄,而那孩子镇定的眼神中分明有自己的影子。

安顿好姐夫和外甥保儿,往事如潮水般涌进朱元璋的脑海,一时间,思绪难平。

过了几日,又有人来投奔,说是朱元璋的侄子。守城的官兵半信半疑,不敢耽误,即刻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也还真有些疑虑,怕有人听说自己收留了姐夫外甥,冒名前来,但他又心存侥幸,期待真的是自己的亲侄子。当年朱元璋出家时,只和二哥道别,大哥已死,大嫂带着侄子离开朱家另嫁他人。此时,朱元璋心中正激动地猜测此番是二哥娶妻生子了,还是大哥的孩子来了。

朱元璋怀着复杂而激动的心情再次来到城门口,满怀期待。

他看到一个妇人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那妇人低垂着头,孩子倒无惊惧恐慌。朱元璋正思量着如何判断,那妇人开口说话,一听口音原来是离家多年的大嫂,朱元璋心中又是一阵酸楚。他知道大嫂当时那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否则只能连侄子也饿死。

大嫂说,听人说重八今日在滁州做了大将军,威风得很,乡下都传得神乎其神。她虽另嫁但从未忘记在朱家的时光,这个孩子跟着她不会有什么前程,请叔叔收留他,栽培他。

朱元璋自然没什么好说的,自己的亲侄子岂有不收之理,再说大哥早逝,抚养侄子也是应该的。他当即应允下来,朱元璋的侄子狗儿就留了下来,而朱元璋的嫂嫂却执意要离开,再三拜托朱元璋照顾狗儿后就走了,也不愿留下地址。

狗儿到来的第二天,朱元璋喊来保儿,还有他在定远收留的一个孤儿沐英。那沐英孤苦可怜,但聪明伶俐,朱元璋就带在了身边。

朱元璋先对狗儿说:“按理你是保儿的哥哥,今后你们在一起要像亲兄弟一样,还有沐英,你们两人不可欺负他。”朱元璋拉起狗儿和保儿的手,以父亲的口吻说道:“你们是我的至亲,如今到了我跟前,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然后拉着那两个孩子走到沐英跟前,说:“沐英,我在定远遇到你,就决定把你抚养成人。今后,你们三个都是我的孩子,做我的义子,好不好?”

三个十几岁的少年都经历了苦难和失亲之痛,如今有朱元璋做义父,都很欢喜。朱元璋为保儿取名李文忠,为狗儿取名朱文正,沐英就叫做周舍,也称为沐舍。

自此,朱元璋对这三个孩子严格要求,并为他们请了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做人的道理,平时也让三个孩子读些兵书,练习武功,准备把他们培养成文武双全的有用之才。经过朱元璋的悉心培育,用心教导,这三个义子茁壮成长。

眼看朱文正、李文忠、沐英已经长成十八九岁的青年,饱读兵书,生活在军营中,个个都有着将帅之气,论起带兵打仗来个个生龙活虎,计谋良多,勇猛有加。朱元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知道,如果用好这些义子,他的事业则多了三个帮手,但也有相反的可能,他们年轻,未经世事,难免仗势放旷。因此,朱元璋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三个义子要求严格,从不放纵他们,但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情感上约束教育他们。朱元璋最常讲的就是,要铭记失去亲人的痛苦,珍惜今天的机会,把目光放远,不怕吃苦。他常常告诉三个义子,自己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小成就,靠的是大家的力量,以此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忠义意识。

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所学东西就好像以前学过一样。19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另又进攻青阳、石埭、太平、旌德,都将其攻下。于万年街击败元朝院判阿鲁灰,又于于潜、昌化击败苗军。进攻淳安,夜袭洪元帅,降服其部众千余人,李文忠被授为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随即会合邓愈、胡大海之军,攻取建德,改为严州府,率军驻守。苗帅杨完者率苗、僚数万军队水陆并进,李文忠率轻兵击败其陆军,将所斩杀首级,浮在巨筏之上,水军见此情形也争相逃跑。杨完者又来犯,李文忠与邓愈一起率军将其击退。进而攻克浦江,严禁军队焚火打劫,以示恩惠、信用。义门郑氏避军于山谷,李文忠将其招回,并派兵保护,民心大悦。杨完者死后,其部将乞降,李文忠予以招抚,获得三万余人。

和李文忠相比,朱文正不是一个乖孩子,或许仗着自己是朱元璋的亲侄子,他平日的行为完全是公子哥的派头,花天酒地。可后来的洪都保卫战中证明了他——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天才。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洪都,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会南昌市,坐落在鄱阳湖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控制了江西地区以后,派了朱文正驻守洪都。但是,朱文正一到洪都就流连于烟花之所,整日饮酒作乐,还谱了曲,让仕女们日夜排演,而军事布防等重要工作则交给下属去操办,自己并不打理。

长江中游地区的陈友谅一直想吞掉朱元璋的势力,但几度东征都失败而归。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统率六十万水军,巨舰数百艘,前来攻打洪都。汉军铺天盖地而来。满城将士人心惶惶,此时朱元璋忙于与东吴的张士诚作战,无暇西顾,就算挥师西援,以朱元璋的势力,也很难与汉军抗衡。因此,为了争取更多的备战时间,朱元璋给洪都方面下达了命令:誓死保卫洪都,等待大军来援!

朱文正接到这道命令后,一改平日里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模样。他迅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他以一个最高将领的身份用坚定的口吻对每一个将士说:“城亡与亡,我等誓死保卫洪都城!”他立即分配兵力防守各个城门,接下来朱文正和南昌守军们将要面对的是六十万大军——当时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庞大,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

由于洪都将士奋战死守,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围攻八十五天,长达三个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陈友谅不禁叹道:“朱元璋座下猛将如云,竟还有朱文正此等军事奇才,若能效力于我,势必如虎添翼!”也正是这一战让朱文正一鸣惊人,连许多身经百战的大将都不得不叹服。

相比于李文忠和朱文正,沐英更懂事些。他和朱元璋非亲非故,却被朱元璋带在身边,收为义子,他倍加珍惜这种机遇。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军事要任。沐英早年虽无惊人之举,却在后来进攻云南、守卫云南、发展云南中作出了贡献,而且始终对朱元璋是忠贞敬仰如一。

洪武三年(1370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十四年(1381年)9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

朱元璋收养的义子,都是没有成年的;大多是孤儿,然而也有父母在世的;大多数非亲非故,是邂逅相遇而收留的;都改为朱姓,在元璋家中生活,受马皇后照料。朱元璋共有义子二十多个,上述之外,知道名字的还有朱文刚(柴舍)、朱文逊、金刚奴、真章等人。朱文刚和真章随同耿再成镇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当地发生叛乱,文刚与再成均战死。金刚奴镇守过衢州,朱文逊在太平战死。

朱元璋在政治上对义子非常信任,开始派他们出去做官,多是做一个大将的助手,既让他们历练取得功名,又有监视主官的作用。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攻下大明江山,他的这些义子是功不可没的。

同类推荐
  • 威武我大夏

    威武我大夏

    大背景为架空王朝大夏朝,人物涉及王侯将相、贩夫走卒、花魅仙神,讲述人、神、鬼三界里一则则活色生香的传奇故事。
  • 桃花浪子刘三少

    桃花浪子刘三少

    别人穿越都是带有金手指,怎么到自己穿越了却是……带一身伤病?衰啊!!!没有外挂,没有系统,没有背景......连个现成的身份都没有!诗曰: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史上最衰穿越者刘仲谋,努力地睁开了眼睛:"小心鲁本开…..."身边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逍遥小君王

    逍遥小君王

    人的一生多么短暂,干嘛非要忙忙碌碌过一生呢!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多好。“皇上,婉儿大人求见。!”“快传,正好没人陪我玩。”“皇上,木兰将军回来了!”“嘿嘿,太好了……”“皇上……”“哎呀,真烦。”………
  • 贼相

    贼相

    窃国之相。一贫如洗,饔飧不继,也能窃国培养出一代帝王。自古为臣者,兔死狗烹,纵有文种之功,韩信之勇,也不免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除非皇帝可以被牢牢掌控。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是想做一个名利兼收的坏人?还是做个注定连骨头渣都不剩的好人?NO。要做就做一个枭雄,好人坏人全包了。PS:一本少女女皇养成日记
  • 1916新德意志

    1916新德意志

    一战德国战败。英国人挥起了警棍,法国人拿起了掌勺,意大利人念起了圣经,瑞士人翻起了账册,俄罗斯人闹起了革命,美国人搞起了称霸,中国人挺起了脊梁,德国人当起了小弟。但总有一部分人,他们不计生死,只为了这个国家而战斗!而宵丁克就是其中一员,他坚信,世界的格局会按照他的意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英国人念起了圣经,法国人当起了小弟,意大利人闹起了革命,瑞士人挺起了脊梁,俄罗斯人拿起了掌勺,美国人翻起了账册,中国人挥起了警棍,德国人搞起了称霸。PS:本书的第一卷已经结束,许多人都说蒙太奇手法有些严重,故从第二卷转换下风格,争取让大家对此满意。一句话,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进步。最后感谢一下黑捷克(指导)和天地醉剑(改稿)这两位幕后默默的支持。谢谢!
热门推荐
  • 万古葬天

    万古葬天

    天荒,百万宗门,万千皇权。在这里,万族并起,血染苍穹,绝世天骄极致璀璨,万千体质群雄逐鹿,道力不朽,肉体不灭。染血的征途上,踏着血与骨,登临绝巅。少年从王朝崛起,不求长生,不为超脱,只为得到深埋黑幕里的真相。
  • 太古封天术

    太古封天术

    天界动乱,太古封天术传入世间。少年身怀禁体,逆天崛起,踏破圣族,证得无上太古封天术,执掌天界!
  • 轮回转世为君生

    轮回转世为君生

    他,生为魔障,为统一天下滥杀无辜;她,神界骄傲,除魔卫道保三界安宁。他,仙界上仙,守护苍生万余年;她,现代女性,狗屎穿越拜入仙界。时光重现,命运轮回,情劫重蹈,伤断情肠;七界再现,为保所爱,挥剑斩缘,情却难断……
  • 寻寄

    寻寄

    灵、魔、人三界,一场屠戮之战悄然而至,亲情、爱情、友情、权力、仇恨……终归何处?潇洒自在的夜辰,身怀异能的遥思,心机诡秘的炎陵……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道剑真

    仙道剑真

    一名普通家族子弟,如何在芸芸浮世,浩瀚武林,官宦权谋中前行。又如何登临仙道。歌曰:剑术浩渺求真解,人生浮沉道万千。日月轮转终往复,便踏云梯上青天。
  • 重生公主有毒

    重生公主有毒

    他是麟栩国高高在上的皇帝。她是凤颜国身份显赫的心若公主。他,黑发俊颜,棱角分明。俊逸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毅果敢的心。她,倾国倾城,貌美如花。风情的外表下,埋着一颗复仇的种子。后宫很多女子,都拜倒在他的黄袍下。可是,他似乎处处留情,却又丝毫不轻易动情。她的美貌,凤颜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确实见过她真正面目的人没有几个。究竟是什么样的姿容,引得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为之动容。前世造的孽,要拿此后的生生世世来偿还。他注定要一辈子和她纠缠。前世,他是个玩世不恭的浪子。开着豪车,住着豪宅。留恋花丛,迷途不知归路。豪门世家,从小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家庭出身的他,想要拥有什么,就能拥有什么。前世,她,清纯可人,骄傲独立。是一个出生于单亲家庭的平凡女子。因为一次偶然,邂逅了他,生命里的一笔债。
  • tfboys永远的祝福

    tfboys永远的祝福

    为了朋友调查真相,面对破灭了的爱情要怎样挽回。绝望的她们该相信一场背叛吗?期待这本有三4个大结局的书吧!
  • 森林流星雨

    森林流星雨

    如若时光可以逆流,回至伊始。如若当初未能相遇,是否,就不必看你悲戚的目光,忍受这该死的、令人窒息的心痛了……喜欢你粲然笑起的样子。全世界最最好看的眼睛,不应该承载悲伤。
  • 邪王假寐:盖以诱妻

    邪王假寐:盖以诱妻

    初见,只是为了她手中的银子。没有再见,只有永见。某男单手撑着头靠在床上,紧皱眉头,某女小心翼翼地靠过去,正要试他有没有发烧,某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某女扑倒,黑夜中某男的嘴角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