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1400000004

第4章 泾河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县大弯镇。两河在甘肃平凉八里桥附近汇合后折向东南,流经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于长武县亭口附近先后纳马莲河、蒲河、黑河等支流,形成辐射状水系,再流经彬县、永寿、淳化,在泾阳县张家山界入关中平原,在陕西高陵县陈家滩附近注入渭河。长451公里,流域面积约45400平方公里。大部分支流深切於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河谷狭窄。陕西境内多险滩,跌降高差3~7米,多形成瀑布急流。夏秋多暴雨,故以洪水猛、泥沙多著称。泾河流域水利开发很早,秦时开郑国渠引泾水灌溉关中平原;上游平凉、泾川等地也远自唐代即已开渠兴利。现在上、中游修筑水库,下游扩建泾惠渠灌溉工程,增加了灌溉面积。

泾河以驻地命名,泾河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名称。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周王朝发迹于豳(今陕西彬县),从公刘至周太王(古公亶文)十余代在豳居住,开发农业,后来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迁岐,才由泾河流域迁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风县一带),至文王、武王时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终于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对伐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诗经·豳风·七月》对农事活动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说明当时西周农业在全国曾起先导作用。历史把“重稼穑、殖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

战国末期,秦国于公元前246年开始兴建郑国渠,用十年时间建成,渠道选在仲山(张家山)西麓谷口(今泾阳县往王桥镇船头村),引泾水入渠,沿途接纳冶峪河、清水河、浊峪河、漆水、沮水等,东通洛河。渠成后“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史记·河渠书》),为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而后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王朝,提供了给养保证。郑国渠连同灵渠、都江堰,统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后来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民国的泾惠渠都是因袭郑国渠的遗迹修建的。

泾河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破坏和农业上的滥垦,使泾河流域的森林遭到破坏,沃野千里的黄土高原被切割成支离破碎,形成千沟万壑。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泾河浊流滚滚,使农业遭受摧残。唐代诗人杜甫曾有“秦山忍破碎,泾渭不可求”的感慨。泾河流域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形成十年九旱。民国十八年(1929大旱)关中陇东饿殍载道。当时仅陕西省即饿死250万人,逃亡40万人,泾河流域也是田园龟裂,十室九空。

新中国成立后,泾河经过30多年的治理、开发,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支援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利水电建设,兴建了1000多亩的水平埝地和水平梯田,把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不少塬面实现了方田林网化,并涌现出甘肃正宁县、陕西长武县、淳化县等一批以县为单位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淳化县全县造林30多万亩,绿化了70%以上的荒山,建成了8万亩经济林,成为全国先进林业县,先后有16个国家和地区派人来这里参观考察。水利建设也在蓬勃发展,在泾河干、支流上先后兴建了绎山、枣曲、朝阳、巴家咀等水库。井、站更是星罗棋布,使部分高原得到灌溉,并且初步解决了人畜用水的困难。泾惠渠改建了渠首大坝,引水流量由16立方米/秒扩大到50立方米/秒,并且实现了井渠双保险,灌区面积由63万亩扩大到132万亩,成为亩产上千斤的高产灌区。

泾河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改善了交通。先后在泾阳在渡、礼泉北屯、彬县火石咀及甘肃的泾川、平凉等地建造了泾河大桥,在西峰建成机场,大大方便了交通。近几年工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同时对流域内名胜古迹进行了良好的保护和修葺。陕西先后维修了旬邑塔、彬县塔、永寿塔和彬县大佛寺、水帘洞。在礼泉县建了昭陵博物馆,成为西安第二个“碑林”,是西安地区旅游的新热点,旅游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说的就是泾河老龙潭发生的故事。传说唐贞观年间,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宰相魏徵扮作老农微服私访到了老龙潭,信手卜卦,得知玉皇大帝已降旨八河总督泾河老龙次日子夜布雨,便在干裂的地里种瓜点豆。变作凡人的泾河老龙见状很是惊奇,魏徵实言相告,龙王此时并不知降旨布雨之事,便与魏徵打赌以争输赢。泾河龙王回宫后果然接到玉皇大帝的圣旨,为了不输给魏徵,擅自将一天一夜的和风细雨改为三天三夜狂风暴雨,直下的洪水泛滥成灾。一天,魏徵与唐太宗李世民对弈时突然熟睡,原来此时玉皇大帝召见魏徵,命其监斩触犯天条的泾河龙王,梦中魏徵将泾河老龙斩首。

一百多年后的唐贞元年间,老龙潭又演绎出柳毅传书的千古佳话。泾河老龙王被斩后,其子继位,洞庭龙王按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将独生女嫁给泾河小龙王,但泾河小龙王性情残暴、喜新厌旧,将龙女流放到泾河滩上牧羊。进京赶考落第的湖南书生柳毅,到泾阳寻访好友途经此地奇遇龙女,遂帮龙女传书洞庭,龙女的三叔父钱塘龙王率兵三千将其救回,后龙女变为凡女,与柳毅结为夫妻。至今,老龙潭附近的悬崖下还有“龙女洞”。相传那位家喻户晓的活佛济公,曾在新民乡张家台石窟修行;穆桂英挂帅镇守三关时,曾在今黄花乡境内“两峰如柱”的秋千架身着战袍荡过秋千。

《山海经》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尚书·禹贡》:“泾属渭汭”,意即泾河与渭河相汇。《汉书·地理志》:“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入渭,过郡三,行千六十里”。《水经注》关于泾河只有一句:“(渭水)左侧泾水注之”。泾河与渭河交汇处清浊不混,界限分明,故古时候《诗·邶风·谷风》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之说。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

第一节 概述

1.流域范围

泾河流域,位于甘肃省陇东地区和陕西省关中平原西北部,涵盖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彭阳县、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华亭县、崇信县、灵台县、泾川县和庆阳市全部县区,以及陕西省长武县、旬邑县、彬县、泾阳县、高陵县,西起东经106°10′,东至东经109°03′,南抵北纬34°30′,北达北纬37°02′,四周分别与清水河流域、北洛河流域以及渭河流域接壤,流域面积45459平方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62条,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5条。

2.河流水系

泾河及其上游的主要支流頡河、洪河等,均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呈树枝状自西向东汇集,源头甚多,流程相差无几,通常以六盘山南端马尾巴梁东侧几条山溪汇流至老龙潭的响龙河作为泾河干流的源头。

泾河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泾河源镇流出,经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和陕西省长武、彬县、淳化、泾阳等县,于高陵县西南陈家滩汇入渭河,全长460公里,其中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长39公里,占8.6%;在甘肃省长161公里,占35.4%;陕西省境内长255公里,占56%。流域面积45459平方公里,其中在甘肃省境内34710平方公里,占76.4%,就是说,其主要支流集水面积大部分在甘肃省境内。

根据自然地貌与河道特征,泾河干流可分为三段:源头经平凉市到彬县早饭头为上游,长度292公里,河道流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河床宽浅,纵坡较缓,少跌水,多沙滩。早饭头到泾阳县张家山是中游,长100公里,为土石山谷区的急流峡谷段。张家山到高陵县陈家滩是下游,长63公里,为秦川平原区。泾河甘肃段全部在上游。

泾河主要支流有甘肃省境内的頡河、汭河、洪河、黑河、达溪河、马莲河(环江)等和陕西省境内的马栏河、泔河。

3.气候水文

泾河流域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9℃,最高气温39.3℃,最低零下24.3℃,无霜期16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74.4毫米,年水面蒸发量1442.8毫米。

泾河多年平均流量67.9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21.4亿立方米。泾河素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是渭河、黄河的主要来沙源地之一。泾河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衡,一般是夏丰、秋平、冬春少,洪水和枯水流量相差悬殊,张家山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92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秒。泾河年输沙量达30900万吨,年均含沙量141千克/立方米,是渭河纳入泾河前的2.8倍,是黄河陕县站的3倍多,实测最大含沙量1430千克/立方米。

泾河设有崆峒峡水库水文站,设站于1977年1月,属区域代表站、水库站、水质监测站。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峡水库坝下,位于东经106°33′、北纬35°33′。测站以上集水面积597平方公里,距河口距离410公里。从1957年至2005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少的趋势,年际之间变幅不大。崆峒峡水库站最小年径流量0.3258亿立方米,发生在2000年,最大年径流量2.728亿立方米,发生在1975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衡,6~9月径流的占年总量的63%以上,1~5月、10~12月径流量不到年总量的37%。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1月。

4.地质地貌

泾河流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西南边缘,大地构造属六盘山旋回褶皱地带与贺兰褶皱地带复合而发生干扰作用的区域。地层组成主要由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依次构成。

泾河流域地貌有山区、丘陵、高原和平原4种类型。山区以六盘山和关山为代表,面积占4.31%;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北部环县、洪德为代表,面积占48.81%;高原沟壑区以甘肃省西峰市董志塬和陕西省长武县长武塬以及彬县北极塬为代表,面积占41.72%;冲积平原区以陕西省关中平原的泾阳县、三原县和高陵县为代表,面积占5.16%。流域地貌中高原沟壑和丘陵沟豁区面积占到90%以上,黄土冲刷是泾河泥沙量大的原因,流域平均侵蚀模数高达6803吨每平方公里。

但是在泾河上游的崆峒峡以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河道长45公里,集水面积59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8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46.5万吨,年均含沙量仅3.2千克/立方米,土壤侵蚀模数1061吨/平方公里,不及全流域的六分之一,难怪古人仅考察了泾河源头后就得出“汪洋千顷无沉滓”的偏见(参见附录《“泾渭分明”辨清浊》)。

5.经济社会

泾河全流域总人口有640万,有耕地135万公顷。其中在甘肃省有人口83万,农业人口约占79%,有耕地20万公顷。泾河流域上游属甘肃省平凉市,经济比较繁荣。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洋芋、荞麦、谷类、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胡麻、苹果、梨以及蔬菜作物、绿肥作物等。工业项目有煤炭、火电、建材、制革、轻纺、食品加工,旅游、运输等,第三产业也较发达。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9.44亿元,农业总产值6.4亿元,粮食产量30.56万吨。泾河流域交通较为发达,312国道横贯东西,铁路运输逐年增加,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

6.自然资源

水资源:泾河年径流量21.4亿立方米,是流域最主要的水资源。在甘肃省境内,水资源总量1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7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0.8亿立方米。全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20.1万千瓦,大部分位于陕西省境内,理论蕴藏量为32.2万千瓦。

森林资源:泾河流域源头位于六盘山脉的关山林区,中下游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上游及西南部中低山丘陵区主要树种有松、柏、杨、柳、核桃、桦木、青冈、桑类等;中部黄土梁峁丘陵及河谷川区有杨、柳、核桃、榆树、桑树、山杏、山毛桃、槐树、椿树、沙棘等;东北部黄土残原区有杨、柳、核桃、榆树、桑树、槐树、枣树、椿树、柿树、葡萄、丁香等。

土地资源:泾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是西北地区著名的农业经济区。甘肃省的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之称,陕西省泾河两岸各县及泾惠渠灌区是该省主要商品粮油基地。全流域主产小麦、玉米、洋芋、荞麦、谷类、豆类等,同时黄花菜、药材、烤烟、水梨、苹果、红枣、柿子、沙棘等都有大宗出产。这里也是著名的秦川牛和关中驴的集中产地。

矿产、工业和交通:流域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著名的“长庆油田”就在本流域。流域内的采煤、采油、水泥、烟草加工、机械、电力、皮毛加工、面粉和食品等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公路四通八达,宝中铁路通过本境。

7.自然灾害

流域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水、冰雹、干旱、霜冻。

水灾:多为暴雨形成的突发性山洪灾害。根据《平凉地区水利志》记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九月二十八日,泾河暴涨,冲毁淹没沿河农田,平凉县城甘沟、纸坊沟、水桥沟洪水横溢,淹死300余人。1987年7月24日下午,平凉城区和近郊区遭冰雹和洪水袭击,40分钟降雨37毫米,城区洪水泛滥,125户、422间民房被淹,西寺街积水深1米左右,城区10多个企事业单位厂房、仓库进水,造成停产,直接经济损失25.4万元。

旱灾:流域内旱灾经常发生,尤其是中北部黄土残塬沟壑区。椐《平凉地区水利志》辑录:民国十八年(1929年),陇东大旱,泾、汭支石可渡,斗麦十二元,草根、树皮俱已食尽,饿殍载道,人竟相食。1995年,春夏干旱,泾河泾川段自5月27日至7月12日断流45天。

8.治理开发

泾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主要是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利水电建设。截至20世纪末,兴建了67万公顷的水平梯田,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泾河干支流上兴建了巴家咀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库。

上游甘肃省境内,在20世纪70年代修建崆峒水库等中小型蓄水工程及渠道引水灌溉工程,提高了流域的防洪能力和农田灌溉抗旱能力;九十年代修建了水窖、涝池等雨水集流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率逐渐提高;近期修建了规模较大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大部分山塬区、地方病区群众的饮水困难;目前规划在干流上修建兔里坪水库,进行灌区节水改造,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流域内河堤治理段达到28.75%,规模、质量、标准逐年提高。

9.人文历史

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早已脍炙人口。清朝乾隆年间平凉知府胡记漠考察泾河源头,写诗咏之曰“鼎峙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见冰壶。汪洋千顷无沉滓,不到高陵不受诬。”清末谭嗣同的诗句《邠州》:“棠梨树下鸟呼风,桃花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对彬县的景色作了生动的描绘。

泾河流域的文化古迹之多早已驰名中外。1973年在甘肃省合水县泾河支流马莲河畔发掘的黄河古象化石,是世界上迄今发掘的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距今约有250万年。华池县赵家岔旧石器遗址、平凉市崆峒山道教建筑、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西峰市南的北石窟寺等,都是甘肃省有名的古刹名寺。泾河支流环江(马莲河)畔庆阳县的周祖陵,据史料记载:轩辕黄帝后裔不窋失农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庆阳,在陇东庆阳一带创建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由于他功绩卓著,死后人们把他葬于此山。

陕西省长武县的唐代昭仁寺,大殿建筑别具一格,寺内有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书刻石碑。彬县城西的大佛寺是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其母亲庆寿所建,大佛高达24米。水口乡有前秦王符坚的墓葬。此外还有周部落姜嫄墓、公刘墓。礼泉县唐太宗的墓葬昭陵更是中外驰名,“昭陵六骏”是举世知名的瑰宝。昭陵周围还有魏徵、李靖、房玄龄、尉迟敬德等157座墓葬。泾阳县有郑国渠遗址、明代崇文塔和惠梁寺等名胜。现在的西兰公路大体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关中北线的途径。

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修建。周王朝发迹于泾河畔的彬县,从公刘至周太王十余代在此居住,开发农业。后来由于戎狄的侵略,周太王迁徙至渭河流域的周原(今岐山、扶风一带),至文王、武王时达到鼎盛时期(另一说法是西迁到甘肃省庆阳县,还在泾河流域),建立西周。泾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对中国农业影响深远。

陕西省高陵县陈家滩村,泾河汇入渭河处有一奇妙景观,泾河与渭河,一条水清,一条水浊,“泾渭分明”成语由此而来。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颇有争论(详见附录《“泾渭分明”话清浊》)

第二节 流程

1.上游

泾河主源头自六盘山南端马尾巴梁东侧流出,向东北方向汇集至山口,形成一山峰挺拔、峡谷深幽、水清滩深的险峻所在,此地名曰“老龙潭”。老龙潭的险要和俊美,给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提供了素材,唐宋传奇《柳毅传书》中泾河小龙王栖息之地就是这里。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修建了老龙潭水电站,开发利用水资源,并树立胡记漠诗碑和柳毅小龙女石碑,开发旅游资源。泾河自老龙潭流出六盘山继续向东北流,叫做“响龙河”(或“香龙河”),经过泾河源镇(原名北面河)至沙南,即到崆峒峡的上口,左纳几条支流后进入30公里长的崆峒峡,也进入甘肃省地界。崆峒峡出口左侧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景区崆峒山,中国史志记载最早名山之一,号称“西来第一名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城西15公里,泾河上游主流与其北岸支流后峡河之间。崆峒山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热线上的一个亮点。此段河道为高山峡谷,两岸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河长45公里,落差1078米,平均比降11.8‰,流域面积597平方公里。已建崆峒水库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泾河流出崆峒峡后,即进入泾河上游的平凉、泾川盆地。在甘家坟纳崆峒后峡的胭脂河(古称焉支川),折北于平凉城西龙首山前八里桥纳颉河;折西北流向东南,绕平凉城北,经柳湖、四十里铺、白水、花所四乡镇,穿泾川县王村乡至泾川县城西王母宫山前与汭河汇流;折西南转向东北,至罗汉洞乡的曹头景家纳红河,又折东北流向东南,经泾明乡至山底下纳蒲河;下至长庆桥出平凉市境。此段河长100多公里,河床平均宽度3公里,河谷宽阔,水流平缓,阶地发育,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流域南岸的平(凉)、泾(川)两座城池,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关塞要地,陇东重镇。目前两岸建有崆峒水库灌区、颉河灌区、庆丰渠灌区、幸福渠灌区、泾丰渠灌区等5个万亩灌区,灌溉面积达12153公顷,是平凉市农业和蔬菜瓜果的主要生产基地。流域内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为国家3A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平凉市是甘肃省地级市,“当陇山之口,踞六盘山之险”,历来就是陇东重镇、兵家相争之地。周文王伐密,秦皇、汉武巡幸,大将蒙恬征途祭礼,马超据安定城,名将尉迟恭、郭子仪转战泾州,夏主赫连定称帝,北周太祖宇文泰兴起和著名的“唐蕃之盟”,唐肃宗平叛复国,都发生在平凉。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和冯玉祥等近代史上的爱国志士,也在平凉留下了赫赫业绩。1935年10月,******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平凉翻六盘山,开赴延安根据地,更为平凉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泾川县泾河畔的王母宫石窟是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石窟,它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石窟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现为甘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泾河经过长庆桥东流40公里至宁县政平,是甘肃省和陕西省的界河。在政平左纳北来的最大支流马莲河,而折向南流完全在陕西省境内流淌。南流至亭口镇右纳黑河后流向东南,经彬县早饭头而进入中游河段。上游平凉至彬县间,河道是宽阔平坦的川道和盆地地貌,两岸农田密集。

2.下游

泾河中游到下游一直是东南流向,经泾阳县张家山进入下游,张家山是泾惠渠渠首所在地。下游流至高陵县陈家滩汇入渭河。泾河入渭处即是“泾渭分明”典故发生地。近数十年来泾渭两河人为污染严重,渭河在枯水季节几成黑色,不复有自然状态下的“泾渭分明”现象了。

第三节 崆峒水库

崆峒水库是泾河干流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库,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镇、泾河上游崆峒峡,上距河源45公里,下距河口41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9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8亿立方米,年输沙量50.6万吨。

崆峒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供水、渔业、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年调节水库。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泄洪洞、输水洞、非常溢洪道、电站组成。大坝为黄土心墙沙壳坝、最大坝高63.8米,坝顶宽8米,长400米。泄洪洞为内径4米的圆形压力隧洞,长320米,最大泄量221立方米每秒;非常溢洪道为8×8.4米梯形明槽,挑流消能,最大泄流量335立方米每秒。输水洞置于大坝右肩,为洞径2米的圆形压力隧洞,长273米,最大输水量21立方米每秒,出口设内径1.2米钢管两道,一道供发电用水,一道用于灌溉输水。水电站设计最大水头57.2米,装机容量1890千瓦,为3台单机容量63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995万度。2006年崆峒水库进行了运行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除险加固维修。

崆峒水库设计总库容29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230万立方米,死库容600万立方米;坝轴线河床高程1462.2米,死水位1495.3米,汛前限制水位1502.00米,正常蓄水位1523.2米,校核水位1524.4米。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达11333公顷,为泾河上中游主要灌区。水库枢纽工程始建于1971年6月,1978年开始蓄水,1978年底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投入运行。

崆峒水库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无霜期175天,年降水量535毫米,年蒸发量935毫米。崆峒水库淹没区为泾河上游山林峡谷区。水库蓄水后,淹没耕地26公顷,无人口迁移,原建于唐代的崆峒山黄帝问道宫被淹,后选址重建。库区植被发育良好,灌木林、次生林相间分布。

灌区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玉米、荞麦、糜子、谷类、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苹果、梨、核桃等。水库水质良好,适宜鲢鱼、鲤鱼、草鱼生长。

崆峒水库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崆峒山下,碧绿的水面与山色美景交相辉映,库区景色秀丽。2003年崆峒水库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旅游业已成为库区群众的经济来源之一。

第四节 蒲河

蒲河是泾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东北侧甘宁交界处甘肃省环县庙儿掌,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经甘肃省环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甘肃省庆城县、西峰区、镇原县及宁县,于宁县长庆桥镇野王村注入泾河。

蒲河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74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7.45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2.50亿立方米,河道平均坡降2.5‰,多年平均输沙量5730万吨,平均含沙量244.8千克每立方米,实测最大含沙量992千克每立方米。

蒲河流域属于副热带气候区,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天干旱而夏天湿润,气温日差较小,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温度8.3℃,年日照时数2449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561.5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03.5毫米,蒲河流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区内沟谷密布,岸坡陡立,地形连绵起伏。塬、梁、峁、沟等黄土地貌形态交错分布,中上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下游为黄土残塬区。

蒲河流域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脊柱东部鄂尔多斯盾地之内,是一相对稳定区域,本区长期处于下沉并接受了巨厚的古生代沉积,白垩系受燕山运动微弱影响,构成平缓背斜,但构造断裂均不发育。流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白垩系砂岩和页岩,第三系砂砾石层和棕红色黏土及广泛分布的第四系黄土。流域内植被覆盖较差,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蒲河水质良好,适于人畜饮用和灌溉,是巴家咀电力提灌工程灌区、长庆桥灌区和开边灌区的水源地。蒲河流域内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有玉米、糜子、高粱、洋芋和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烟叶、药材、甜菜、小茴香、瓜菜等。

蒲河中游建有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和发电于一体的大(二)型水库——巴家咀水库,总库容5.11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2.65万千瓦。花果山水库为小(一)型水库,总库容396万立方米,王咀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68万立方米。

蒲河自发源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途经镇原县的殷家城、三岔。三岔镇是红军长征纪念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曾在街道宿营,******等借宿街北的高地天主教堂,建有纪念碑一座,是红色旅游线路的景点之一。在三岔,蒲河右纳来自固原县的支流安家川,至石咀左纳康家河,经方山、姚新庄等地而流入巴家咀水库库尾,至水库左岸刘家塬左纳北来的较大支流大黑河而折向南流,出巴家咀水库大坝,南流至居寺沟右纳西来的大支流茹河,再东南流经蒲家河等地,于宁县野王村注入泾河。

第五节 马莲河

马莲河是泾河最大支流,又名环江,古名马岭水。马莲河流域主要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马莲河上源有二:北源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麻黄山,东源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白玉山西麓,西南流至甘肃省环县洪德镇与北源汇合,南流经环县、庆城县、宁县,于宁县政平注入泾河。主河道全长374.8公里,流域面积190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3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34亿吨,河流平均含沙量283千克/立方米,流域平均侵蚀模数7040吨/平方公里。

马莲河流域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侵蚀严重,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主要由塬、沟、梁、峁、丘陵山地组成。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海拔高程在885~2052米之间。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贺兰褶皱带东侧伊陕盾地的西南部。已探明的地层有:中奥陶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下白垩系、上第三系及第四系,其中下白垩系和第四系广泛分布,其余地层出露较少。

马莲河流域属温带和副热带大陆性气候区的交替带,具有冬季漫长干冷,夏季短促湿热的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在2250~2600小时之间,多年平均气温为8.5℃,多年平均降水量492.4毫米。

由于受土壤和地质等条件的综合影响,马莲河是一条水质很差、泥沙很多的河流,上中游重于下游。洪德镇以上的上游河段,非汛期径流矿化度高达9.71克/升,水质极差。这部分苦水下泄造成马莲河下游水质变差,不能灌溉,更不能饮用。在庆城县以南与柔远河交汇后的马莲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但仍不能饮用,只是在极其干旱的情况下,为缓解旱情,可适量用于灌溉。据对占河长97%的365公里河段水质监测,Ⅲ类以上水质河段长度只有5公里,占1.36%;Ⅳ类水质河段长度187公里,占51.23%;Ⅴ类水质河段长度82公里,占22.47%;超Ⅴ类水质河段长度85公里,占23.29%。

马莲河流域内人口约116万人,耕地面积25.36万公顷。全流域200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6.59亿元。流域内农业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有玉米、糜子、高粱、洋芋和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烟叶、药材、甜菜、小茴香、瓜菜等。流域内工业基础薄弱,除发展缓慢的地方工业外,有中央石油工业基地——长庆油田,经详细勘探,地质储量为2.4506亿吨。

马莲河流域主要灾害有旱灾和洪涝灾害。旱灾在流域内出现频繁,上游北部尤为突出,自然降水缺少是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由于流域内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且以暴雨形式出现,降水集中、量大、破坏性强,因此洪涝灾害极易发生。

1.合道川

合道川是环江右岸支流,发源于环县西部车道乡苦水掌,东流经合道乡、曲子镇,在曲子镇刘旗村注入环江。合道川全长90公里,流域面积9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76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25亿立方米。

合道川地貌属高原沟谷向梁峁沟壑过渡地带,海拔1136~1500米,原面狭窄破碎,多以崾岘相接,分布零散,山峦叠嶂,沟道纵横,原面由原心向四周倾斜,但在残原和梁峁坡脚下,分布着平坦的沟谷阶地。河谷阶地是环县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天然植被是荒坡杂草,主要有蒿类、胡枝子、籽儿条、地椒、蓑草、沙芦草、干草、萎陵等;灌木有狼儿刺、柠条、沙棘、酸刺等;人工乔木有杏树、杨树、柳树、榆树、刺槐等。草场植被覆盖率10%~15%,森林覆盖率3.1%。

合道川属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温凉干燥,无霜期短,干旱少雨,多灾害性天气,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42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造成干旱,平均年径流深20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861.3毫米。

合道川流域内共辖6个乡(镇),28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人口密度为31人/平方公里。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豆类、胡麻等,农副产品有黄花、杏仁、杏干等。

合道川流经的曲子镇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农民诗人孙万福的故乡就在曲子镇刘旗村,他作词的《咱们的领袖******》唱红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2.柔远河

柔远河位于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是马莲河最大的一条支流,由元城川、白马川、柔远川、城壕川等支流汇流而成。主流元城川发源于陕甘边界处的白马崾岘(分水岭),由北向南蜿蜒而下,流经华池县,于庆城县南汇入马莲河,全长132公里,流域面积306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2.6‰,多年平均径流量0.84亿立方米。

流域地貌属陇东黄土高原残塬丘陵沟壑类型,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梁峁相连,沟壑纵横。东部为森林草原区,具有乔、灌、草共生的特点;西部为干旱草原区,草地植被以白草、针茅、蒿类群落为主,一般是阳坡植被稀疏,阴坡植被较好。流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8.1℃,多年平均降水量498.7毫米,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470.1毫米。

柔远河流域内有耕地面积2.4万公顷,人口10.12万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次之。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洋芋、荞麦、黄豆等,经济作物有胡麻、花生、油菜子、杏产品、白瓜子等,土特产有木耳、甘草、蜂蜜、黄花、花椒、药材等。畜产品以羊毛、羊绒、牛、羊肉、羊皮为主,是传统的外贸出口产品。2000年地区生产总值1.21亿元。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道路建设中心转向了提高公路等级并向村级边远山区延伸阶段,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

柔远河流域现有太阳坡、鸭子嘴、土门沟和刘巴沟四座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145万立方米。

柔远河主流元城川自发源地东南流,经华池县桥川,至元城折向南流,到武蛟右纳北来的大支流白马川,继续南下至悦乐,左侧与柔远川汇合后称柔远河。柔远川亦发源于陕甘边界分水岭,和陕西省吴旗县北洛河支流白豹川同源而反向流动。南下经华池县城(柔远),到悦乐和元城川相汇成柔远河。柔远河南流至转嘴子左纳支流城壕川,太阳坡水库建在城壕川源头处。柔远河过转嘴子进入庆城县境,南流经玄马到庆城县城,自左侧注入马莲河。

3.合水川

合水川是马莲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合水县子午岭林区的三官桥,西流经蒿咀铺、城关、板桥三个乡(镇),于板桥清凉寺汇入马莲河,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83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7.8‰,侵蚀模数2230吨/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5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19亿立方米。

合水川地貌类型主要有黄土塬、梁峁和沟谷,大部分河流切穿黄土层,深入岩石,形成部分河段风化岩石层裸露现象,上游境内植被较好,有大片次生林分布,草类繁茂。

合水川流域内有12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人口36391人。农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糜子、谷子、洋芋、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瓜类为主。合水川沿线即为309国道,交通便利。

合水川上游的蒿咀铺乡王河村建有小(一)型水库王河水库,该水库库容109万立方米。从板桥至蒿咀铺河道沿线,川道全长38公里,有大片川台地分布,面积约920公顷,形成合水川灌区。在老城镇七里湾村还建有七里湾电力提灌站,灌溉面积为80公顷。合水川主要的支流是瓦岗川,在其上游建有孔家沟调蓄水库一座,是合水县城供水水源地,年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

1973年1月在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的马莲河畔挖掘出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个体最大的剑齿象化石。因其发掘于黄河流域,故而命名为“黄河古象”。“黄河古象”的发现,不仅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完整而可靠的资料,而且对探讨陇东黄土高原形成前后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依据。

4.固城川

固城川是马莲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合水县子午岭林区的午亭子,西流经固城、吉岘两个乡,在吉岘沟门南流入宁县的南义乡,于宁县县城汇入马莲河。河长63公里,流域面积69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8‰,侵蚀模数2230吨/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4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145亿立方米。

固城川上游为子午岭林区,约占流域面积的55%,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林木茂盛,风景优美;中下游河道两岸耕地平坦肥沃,川区具备地下水贮藏条件,该河流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良好,耕地土壤多以灰褐土、黑垆土、黄绵土组成,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多,无盐碱化现象,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合水县境内条件最好的川道农耕区和主要产粮区。

固城川流域内有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人口为24825人,非农业人口1493人,耕地面积4290公顷,农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糜子、谷子、洋芋、荞麦、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瓜类为主,兼有烟草油料、药材等。

固城川上游的固城乡新村建有小(一)型新村水库及小(二)型香水水库,沿新村水库修建主渠道17公里,下游为固城万亩灌区工程。

第六节 达溪河

达溪河位于甘肃省灵台县,是泾河二级支流,黑河主要支流,古名黑水,明朝始称达溪河。达溪河发源于陕西省陇县北部陇山山脉的白石里,流经甘肃省灵台县,于陕西省长武县巨家乡河床沟汇入黑河,基本为东西流向,全长132公里,流域面积25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1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77亿立方米,河床比降5‰。

达溪河流域属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8.6℃,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零下23.2℃。多年平均降水量620毫米。达溪河流域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支流呈左右岸不对称分布。流域南依陇山山脉,众多支流发源于这里,主要有寺沟河、南川河、花庙河等,北岸主要支流只有涧河。

流域为农业经济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洋芋、糜子、谷子、高粱、荞麦、燕麦、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胡麻、荏子、大麻;其他还有苜蓿、草木栖等绿肥作物和白菜、萝卜、芹菜、西红柿等蔬菜作物;山林区有狼、狐狸、野猪、鹿、獾、野鸡、山鸡、野兔等野生动物。达溪河流域建有达溪河万亩灌区,灌溉面积670公顷;有小(二)型水库2座,总库容12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10公顷。

达溪河流域蕴含有古文化遗迹。达溪河右岸的百里镇为古密须城,据《灵台县志》记载:“古灵台遗址在灵台县文化馆内。商代末期本县属密须国,旧志记载:密人不恭,文王伐密,告捷,为祭天尉民……及筑灵台。”灵台县朝那镇三里村为世界针灸学鼻祖皇甫謐的诞生地。

达溪河自发源地陕西省陇县白石里东北流,穿甘肃省崇信县五举农场,至灵台县龙门乡折转九十度向东南流,至新集乡又转向东偏北流,经百里乡右纳花庙河、南川河,左纳涧河,过灵台县城,右纳寺沟河,至雷家河出甘肃省入陕西省长武县境,前行15公里至河床沟注入黑河。

同类推荐
  • 甘肃江河地理名录

    甘肃江河地理名录

    本稿对甘肃河流和湖泊从其所赋有的名称、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概况、社会经济情势、人文历史考证、风景旅游特色等角度进行了总结,详细描述了各条河流和每个湖泊水域的全貌。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甘肃江河湖泊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而重要作用,从而唤醒人们关注河流健康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意识,对促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本书主要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部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生态教育、西部地区生态实践——以宁夏为例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民族地区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提供决策咨询。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是作者以杂文的方式对达尔文理论的批判。在这33篇杂文中,作者从各种角度告诉人们这个被主流科学界吹捧的所谓“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不但在科学上是荒唐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它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是一个不可能证明为错误的“伪科学”。
热门推荐
  • 男主快逃:痞子女神太嚣张

    男主快逃:痞子女神太嚣张

    初次见面,她鼻孔朝天,一副嚣张样。再次见面她却已经是温婉贤淑女神样!天,这四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那个嚣张的混世小魔王变成了这个高冷的女神?额?说女神的千万不要被她的外表迷惑了啊喂![不穿越。不小白。女主玩世不恭混世小魔王。男主护短霸道宠女主。不虐的哦!轻松搞笑与打怪升级共存哟!]
  • 逆天嫡女:繁华盛宠

    逆天嫡女:繁华盛宠

    沐瑾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书穿,每天穿梭在生与死的边界,她几乎快忘了这本她还青春时看的玄幻小说。所以当她看到她成为了书中的那个碍眼的女N时,才会骂娘!不过没关系,勤能补拙,总有一天,她会把女主踢下台的!阎王要我三更死我都没死,不过是站到大陆顶峰,姐前世就是乱世强者,修炼这种玩意姐会怕?
  • 快穿之我的宿主是魔鬼

    快穿之我的宿主是魔鬼

    有些人表面看上去是软萌软萌的,但你永远也想不到这样一个人是一个恶魔……“叔叔,拿着刀玩可不是好孩子哦(⊙o⊙)”“小妹妹,刀,可不能随便玩的哦,来,给叔叔”“好啊”下一刻,刀便飞了出去(没错,是飞出去)
  • 红牡丹

    红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转生动漫

    转生动漫

    意外得到一个系统的炎焰,成为了系统的实验者,而系统则传送他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动漫世界,但在炎焰都靠着自己的运气,闯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其实很简单)。几个世界后,主系统开启了一个让炎焰顿时吓坏了的决定......
  • 图传

    图传

    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毕业青年,偶然遇到雪崩,踏入古中国神话世界,推开那扇未知的门,将闯入什么样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该何去何从?
  • 腹黑师父的小宠妻

    腹黑师父的小宠妻

    一朝穿越她来到异世,记忆被深埋,灵根被废,她成了个毫无实力的废物。在看似温暖和洽的左相府其实也翻转着阴谋的暗涌,她爹、哥哥虽疼爱她,但就像阳光没有可能永远滋润着花儿一样,在漆黑污秽的角落里,她无声而又顽强地存活着,可终究是没自由,不开心。直至遇见了他,那个传说中少年统帅三军的英才。他真真正正怜她惜她、尊重她。可看似正气凛然的他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随着记忆的渐渐恢复,和实力的慢慢提升,本性渐渐的恢复,她发现她越来越喜欢调戏师父了。“师父,你抱起来凉凉的,像个抱枕!”“……”“师父你这都会害羞,不会还是个……吧?!”“……”
  • 带上系统闯江湖

    带上系统闯江湖

    二十一世纪肥宅少女一朝穿越,穿进自己花费九年心血写出的小说。穿成反派,如何活命?“统砸!陪姐闯江湖!”
  • 蓝天上的办公室

    蓝天上的办公室

    中国东方航空的空客330的机组,在一线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为人民服务,在蓝天上办公,在蓝天上起舞,让我们一起融入进他们的生活,感受着他们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