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9500000013

第13章 (上)尽心章句上

第一章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

孟子说:“人能够竭尽心力去行善,就是真正懂得天赋给人的本性,懂得了天赋给人的本性,也就是懂得了天命。一个人能努力保存他的善心,培养天赋给人的本性,目的就在于正确对待天命。无论短命或长寿都态度如一,只是修身养性以等待天命的抉择,这就是用来安身立命的方法。”

第二章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①,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②。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注释”

①莫非命:赵注云:“命有三名,行善得善曰受命,行善得恶曰遭命,行恶得恶曰随命。惟顺受命为受其正也。”②岩墙:将要倒塌的墙。

“译文”

孟子说:“吉凶祸福没有一样不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所以懂得天命的人不会站在倾斜要倒的墙壁下面。一切尽力按正道行事,走完人生道路的人,他所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那些犯罪受刑而死的人,他们所接受的就不是正常的命运。”

第三章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

孟子说:“求索才能获得,舍弃就会失掉,这种求索有益于获得,能否获得它取决于我自身。求索虽有法则,获得却由命运,这种求索无益于获得,能否获得它由不得自身。”

第四章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

孟子说:“万物都为我所具备。反躬自问而觉得诚实无欺,就有莫大的快慰。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尽力而为,那么,求得仁德的道路就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第五章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

孟子说:“实行了仁义之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天天习以为常,却不问个所以然,一辈子沿着这条道路走,却不考虑它是条什么道路,这种人就是平庸的人。”

第六章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如果对毫无耻辱感而感到羞耻,他就可以终身不再蒙受羞耻了。”

第七章

“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来说至关重大;那些搞阴谋诡计的人,是没地方用得上羞耻的。一个人要是不耻于不如他人,那怎么能赶上他人呢?”

第八章

“原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译文”

孟子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喜欢行善而忘记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乐于信奉自己的义理,忘记别人的权势地位,所以王公贵族不向他们恭敬致礼,就不能多次见到他们。连相见尚且不可多得,更何况要他们做臣子呢?”

第九章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②;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是游说诸侯的人。②嚣嚣:赵岐注:“自得无欲之貌。”嚣(xián),通闲。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到诸侯国去游说吗?我告诉你关于游说应取的态度:人家理解你,安详自若;人家不理解你,也安详自若。”

宋勾践说:“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若呢?”

孟子说:“尊重德,喜欢义就能安详自若,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义,得志时不离开道。穷困不失去义,所以能自得其乐;得志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失望。古代的君子,得志就把恩惠施加给百姓,不得志就修养自身显现于世。穷困时就独善自身,得志时就兼善天下。”

第十章

“原文”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译文”

孟子说:“要等待有周文王这样的圣君出现,然后才知道起来向善的,是一般民众。若是杰出的人物,即使没有周文王这样的圣君出现,也能自觉地努力向善的。”

第十一章

“原文”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①,如其自视欿②然,则过人远矣。”

“注释”

①韩魏之家:指春秋时晋国六卿中最富有的家族,后兼并成三家韩、魏、赵而瓜分了晋国。②欿(kǎn):通坎,不自满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除了他自己的家业外,再把晋卿中韩、魏两家大臣的财产增加上去,如果他并不值得自满(仁义之道还不足),这样的人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人。”

第十二章

“原文”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译文”

孟子说:“为谋求给百姓造福、过安逸生活的原则出发而役使百姓,百姓尽管劳累一些,也不会埋怨。为谋求广大百姓生存的原则出发而不得已处死百姓,百姓伏罪即便被处死,也不至怨恨施刑的人。”

第十三章

“原文”

孟子曰:“霸者之民,虞①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②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注释”①虞:同“欢娱”。②皞皞(hào):通“浩浩”,广大自得的样子。

“译文”

孟子说:“霸王的百姓欢天喜地,仁君的百姓怡然自得。犯罪处死而不怨恨,蒙受恩泽而不酬谢,百姓日益好起来,也不知是谁造成的。圣君所到之处都受到感化,所存的心思神妙深邃,上与天、下与地协调运转不息,难道说仅仅只是小小补益吗?”

第十四章

“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的深入人心,善良的政治不如善良的教育这样获得民心。善良的政治,百姓害怕它;善良的教育,百姓喜爱它。善良的政治赢得百姓的财物,善良的教育赢得百姓的心声。”

第十五章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①,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释”

①孩提之童:指二三岁的小孩会笑、闹着要人抱,所以称为“孩提之童”。孩,古文作咳,笑的意思。提,抱。

“译文”

孟子说:“人未经学习而能做到的,这是人的良能;不用思考而能知道的,这是人的良知。二三岁的幼儿没有不知道喜爱他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没有不懂得尊敬他的兄长的。亲爱父母,这是仁;尊敬兄长,这是义,圣人没有其他诀窍,只不过是把人的这种天生的爱亲敬长的仁义之心推广、施行于天下罢了。”

第十六章

“原文”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译文”

孟子说:“舜居住在深山之中时,跟树木、石头一块作伴,和麋鹿野猪一同交往,他跟深山中的野人差不多;可是等到他听到一句有益的话语,看见一种良好的行为,便立即采纳施行,从中获取力量,就好像决了口的江河,声势浩大得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第十七章

“原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不贪图不该要的物,一个人能做到这样就够了。”

第十八章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①。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注释”①疢(chèn)疾:疾病,引申为灾患。②孽子: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译文”

孟子说:“人之所以具有德行、智慧、学术、才能,往往是因为经常想到灾患。只有那些不受重视的远臣庶子,他们心里发愁的是危难,考虑祸患也是深远,所以能通晓事理,洞达人情。”

第十九章

“原文”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译文”

孟子说:“有事奉君主的一种人,他们事奉这些君主就专以容色取宠的人;有安邦定国的臣子,这种人是以安定国家为乐事的人;有高深涵养的天民,这种人是以大道能在天下行得通才去实行的人;有圣贤品格的大人,这种人是以先端正自己而后再自然地端正外物的人。”

第二十章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①无故:没有事故,没有灾难病患。②怍(zuò):惭愧。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样乐趣,而统一天下这事不包括在内。父母全都健在,兄弟没灾没病,这是第一样乐趣;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这是第二样乐趣;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培育他们,这是第三样乐趣。君子有以上这三样乐趣,而统一天下这事不包括在内。”

第廿一章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①,见于面,盎于背②,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注释”

①睟(cuì)然:颜色润泽的样子。②盎(ànɡ)然:盛大流行的样子,引申为显现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领土、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所追求的,但乐趣不在这里;执政于天下的中央,使四海的百姓安定,君子以此为乐,但本性不在这里。君子的本性,即使显贵通达不因而增益,即使穷困隐居不因而减损,因为这是本分已定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深深植根于在他的心中,显现于外表则神色润泽和顺,流露于颜面,充溢于肩背,遍及到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了解。”

第廿二章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①,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肉不饱。不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注释”

①田里:指田亩和住宅。

“译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纣王,住在北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音讯,说:“何不归附西伯那里去啊!我听说他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太公姜尚躲避纣王,住在东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音讯,说:‘何不归附西伯那里去啊!我听说他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天下有善于赡养老者的人,那么仁人便把他当做自己的归宿。五亩宅田,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纺丝,老年人就可穿上丝绵袄。每户人家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不耽误饲养时机,老年人就可以不缺肉食。百亩田地,丁男耕种它,八口之家足以吃饱。所谓文王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就因为他制定了土地和住宅制度,提倡人们耕种畜牧,教导百姓的妻子儿女奉养老人。年到半百,没有丝绵就穿不暖;年到七十,没有肉食就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就叫做受冻挨饿。文王的百姓中没有受冻挨饿的老年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廿三章

“原文”

孟子曰:“易其田畴①,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②。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注释”

①易其田畴:朱熹注:“易,治也。田畴,耕治之田也。”②矣:用法此处同“也”。

“译文”

孟子说:“耕种好田地,减轻点赋税,便可使百姓富足,按时令饮食,按礼仪花费,财物就不会用完的。百姓缺乏水和火就不能生活,黄昏黑夜敲打别家的门户寻求水和火,没有不给的,因为相当充足。圣人治理天下,就应使人拥有豆、粟如同水、火那样充足。百姓家的豆、粟如同水、火那样充足,哪还会有不仁爱的呢?”

第廿四章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注释”

①东山:鲁城东之高山,在今山东蒙阴南的蒙山。②容光:透光的小缝隙。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所以,对于观看过大海的人,难以赞叹一般的水流,在圣人门下游学过的人,难以注意一般的言论。观看水有讲究,必须得观看它无比壮阔的波澜。太阳和月亮都有耀眼的光辉,对小小缝隙必能照射到。流水这种东西,不流满洼地它不再向前进;君子所志向的大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达。”

第廿五章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①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②。”

“注释”

①跖(zhí):指盗跖。春秋战国之际奴隶起义领袖,旧时被诬称为盗跖。见《庄子·盗跖篇》。②间(jiàn):距离,差别。

“译文”

孟子说:“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跖一类的人。要想了解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和善的差别。”

第廿六章

“原文”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①利天下,为之。子莫②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注释”

①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后跟摩伤,形容不畏劳苦。②子莫:战国时鲁国的贤人。

“译文”

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即使是只须拔去自己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愿干;墨子主张兼爱,哪怕是从摩秃头顶到走破脚后跟,只要有利于天下,他都乐意干。子莫采取折中态度。采取折中的态度比较恰当。但折中态度不权衡轻重,不能灵活变通,那就会固执拘泥于一点。我们之所以讨厌固执拘泥的主张,就因为它对仁义之道有损害,它只顾及固执拘泥一点而不计其余的缘故。”

第廿七章

“原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译文”

孟子说:“肚子饿的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美,嘴巴渴的人喝什么饮料都觉得甜,这实际是没有尝到饮料和食物的正常滋味,原因是受了饥渴之害的缘故。难道只是嘴巴和肚子有饥渴之害吗?人们的心也都有类似的害。要是能够不把这种饥渴之害发展为心害,那么,也就不会因自己一时赶不上别人而发愁了。”

第廿八章

“原文”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①。”

“注释”

①介:操守,节操。

“译文”

孟子说:“柳下惠不因为身居三公的高位而改变他的节操。”

第廿九章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①,犹为弃井也。”

“注释”

①轫:是“仞”的假借字。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译文”

孟子说:“有作为的人好比掘井一样,井掘到六七丈深却还没挖到地下泉水,也还是个废井。”

第三十章

“原文”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译文”

孟子说:“尧和舜施行仁义,是天然本性;商汤和周武王施行仁义,是身体力行;至于五霸,却是假借仁义之名,来图谋他们的私利。借久了不归还,又怎么知道他们并没有仁义的实际呢?”

第卅一章

“原文”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译文”

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那些不顺义理的人。’于是他把太甲放逐到桐邑去,百姓非常高兴。太甲改过自新了,他又将太甲迎接回来恢复王位,百姓也非常高兴。贤人当了人家的臣子,要是他的君主不贤明,就可以放逐吗?”

孟子说:“有伊尹那样为公的心志,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为公的心志,就是篡权了。”

第卅二章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注释”

①不素餐兮:是旨在刺贪的诗句,出自《诗·魏风·伐檀》篇第一章。

“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中说:‘不能白吃饭啊!’看现在的君子却不种田同样也吃饭,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住在这个国家,如果这国君主用他做官,就能使国家安定富有、尊贵荣耀;如果少年子弟跟着他学习,就能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忠诚事君,讲究信用。‘不能白吃饭啊!’还有比这功劳更大的吗?”

同类推荐
  •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该书遴录了杜永胜近年来创作的一百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细腻的人生感悟。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单就这一句,就让纳兰性德的形象扑面而来。纳兰性德那个多才多艺的词人,多情多义的翩翩佳公子,那个踟蹰满志的富家公子,他的一生短暂而丰富,情感不顺但真挚。《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词传》,以词写就人生,为读者展现了纳兰性德其人、其词、其性、其情。
  • 我的猫咪在天堂

    我的猫咪在天堂

    这是一本用几十张黑白照片和真诚的文字共同记录下来的猫国回忆录。它讲述着一个猫咪家族和一个老北京家庭在不经意间跨越60年的真实故事。历经了运动、地震、拆迁、城市化和市场经济,有太多的时代变革和生死离别变更着人与猫国的生态版图,而守望彼此却成为了一代代猫咪和一代代主人流淌在岁月亲情里温情的习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不是一本以“至猫奴”为名的媚俗宠物书,而是一本因笔触真诚才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是一本以大量实用而非功利的养猫经验和气势磅礴的猫国历史为支撑的猫国百科全书。当你被它打动的时候,一部猫国的史诗长卷便渐渐铺开……
  •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本书描述的是一名负伤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军人,在从缅甸返回山东老家的路上,所遭遇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书讲述了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伤兵集体自焚事件,“二战经典戏剧”惠通桥事件,远征军伤兵闹事事件。中日骑兵队苏鲁战区恶战,智救八路军女战俘、日本军人化装进攻遭八路军伏击等传奇故事。作者苏建新以细腻丰富又不失幽默的笔法将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事与生活,军人的爱意情仇等故事串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风云变幻,惊险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放下。由于作者本人就是战争伤残军人,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战史研究背景。
热门推荐
  • 众灵决

    众灵决

    灵魂强大的少年,因为一块玉佩的原因穿越到了异世界,却在异世界发现了种种端倪,天变之日的来临,九龙腾天玉的出现,还有神秘女子霜华、封神老祖,九玄金焱雷,面对异世界的元力修炼,面对异世界的种种险阻,看少年如何认清自我,放下芥蒂,冲破迷雾,迈向武道之巅。
  • 梦返十七岁

    梦返十七岁

    林冲因为一起车祸穿了,回到了十七岁,他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完成很多前世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弥补前世很多遗憾,他有了一个最重要的法宝,那就是始终站在信息的前段,房地产?他将在长安街有块地皮,股票?他将持有企鹅阿里等百强不计其数的份额,娱乐?将作为华纳福克斯投资人的他,每天都要收到克鲁斯、朱莉安娜等名角的邀请函,但是,这些都不是他最想要的,他的目标,是世界和平,好吧,这有些打脸,他最想要的,就是以狮子的姿态,在这个时代,携刻上自己的名字,林冲。
  • 恶魔枷锁

    恶魔枷锁

    末日来临前三年,突兀出现的一连串漆黑的虫洞像枷锁一般的封锁地球。恶魔的游戏开启,一万人被送入【恶魔枷锁】,穿梭入三年后的地球末日。杀戮,生存,进化点……这是一个叫做【恶魔枷锁】的可怕空间。这是一条从普通人到恶魔的进化之路。在这里,优胜劣汰,在这里失败即是死亡。【恶魔枷锁】的任务,是穿梭到三年后的末世地球,完成所公布的任务,完成者将享受到任务奖励……失败者抹杀!书友群:535,575,216欢迎大家加入聊天玩耍~
  • 血族混战之复仇少年1

    血族混战之复仇少年1

    血洗血族?复仇?心狠手辣?血洗巫族?死而复生?
  • 逃亡遇爱

    逃亡遇爱

    “一名男子连续杀害数人,其办案手法独特,当地警察无法破解此案?”正在喝茶的秦楠,阅读着从上级发下的报告“哎,当地警察窝囊呗每回都让咱们出动。”办公室里的一群人跟着抱怨。只有角落里的林泽默不作声殊不知这个杀人犯将会来到她的身边。
  • 创灵录

    创灵录

    记录记忆的碎片,编写各个小说情节,待到积累到量变引发质变,便是圆梦之时!
  • 近身保镖3

    近身保镖3

    康宁是《燕京都市报》的一名娱乐记者,前段时间加班加点的写稿子,一直都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好不容易今天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就被拉出来陪着女朋友逛街……
  • 鲁味私房菜

    鲁味私房菜

    鲁味,顾名思义山东的味道。最早的鲁味食品应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发源于齐国与鲁国,形成于秦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鲜、咸、香、嫩、脆的独特风格;鲁味食品虽然发源于齐鲁,但经过历史的演化和人员的变迁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本书精选了白果炖鸡、凤眼里脊、红烧大肠、麻辣鸡、醉腰丝、糖醋肉段等好吃的菜肴。教人们利用闲暇之时,烹制出具有浓厚家乡风味及地方特色的菜肴,使人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全身心地释放,消除疲劳,减轻压力,既增加了活力,又带来健康的享受。
  • 猎杀法则

    猎杀法则

    在这个世界,人类岌岌可危,有着一种名为魔人的存在威胁人类,在数百年的战斗中,诞生了猎魔人,以猎魔为己责。
  • 生机之祖

    生机之祖

    善恶本在一念,一念既生死。万物皆躲不过生死轮回,但也皆放不过长生不灭。故,在无尽洪荒,求者无数,但却无物敢放言其不灭,万千大众,希望这一丝生机,主宰这浮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