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6500000032

第32章 理想中的自己

张萍:不知不觉,在附小工作已经将近七个年头,从办学理念形成到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从“学校课程体系”到“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百年附小走过了一段步履艰难而又卓见成效的历程。有记者问我,现在附小的师生是不是都在享受教育的过程。我说,我不敢保证我们的老师、学生们现在都能非常幸福地享受到了教育的快乐,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追求,而且在慢慢地改善自己了。我觉得这就很好,我喜欢这种“且行且思在路上”的生命状态,我喜欢这种尚不完美,但能为完美,为完美的教育,为教育的理想而孜孜以求的境界。

张萍:记得有次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正苦苦思索、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时,学校的总务主任姚长顺老师走进来,短短几句话,我茅塞顿开。他走之后,我很有感触,兴之所至,写了一篇博文发在学校博客上,题目是《我是一个好学生》。这篇文章看似偶得,实际上体现了我的性格或者说是做校长的职业追求。

从禀赋上看,我并非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甚至在很多时候反应还非常迟钝,再加之生活习惯上的喜静不喜动和处理问题时的头脑发热、爱冲动,所以很多情况下给人感觉傻傻的。但是这些年来,我唯一感觉庆幸的是自己还算是一个好学生。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学”,已经不是通俗意义上的类似学生时代的正襟危坐“读书、学习”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留意留心,融会贯通。也正是由于这种骨子中固有的“学习”习惯和不加修饰的纯属自然的“学生”情结,使得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收获良多,我的很多灵感激发、思想生成都得益于它。

陶继新:领导从善如流,是一种品质,也是学校发展的一种财富。其实,任何人都不是事事都高人一筹的。比如诸葛亮,他也有过任用马谡而失街亭的重大失误。懂得了这一点,就懂得了当“学生”的重要性。其实,校长越是当教师的学生,教师越是把校长当成校长,而且是当成自己的知心人。有的校长越是摆出一个校长的架子,听不进任何意见,教师的心里越是不把他当成校长,甚至鄙视他。当然,也就与校长心心相离了。

张萍:对,当校长首先要以老师为师。附小人才济济,同干部老师交谈的时候,阅读一页页年级讨论记录稿的时候,在学校博客上随意浏览的时候,打开邮箱一封封邮件在我面前轻轻舒展开来的时候,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总让我体会到意外之喜。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提醒会使我如梦方醒,也许是一个偶然的思维碰撞会使我茅塞顿开。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的能量再大,也赶不上集体的智慧,静静地聆听,认真地思考,凝聚所有有识之士的才智总是我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每当有一位老师找到我分享他的认识和感悟,或向我谈出困惑,引起我的思考时,我都会诚挚地表示感谢,不是虚伪,不是客套,这种免费的学习机会多么珍贵呀!

陶继新:会学习的人,可学习的东西无处不在。不会学习的人,即使住在图书馆里,也不会成为有才之士。您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且从书上学,从您所在的学校老师那里学。是的,人人都有可学之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就会更善,更好。

张萍:的确,对这点我特有感触。记得打开校园网首页,就会传来我校“小百灵”学生合唱团演唱的校歌。我老是对歌曲后半段学生的演唱不满意,有一次干脆联络专业的少年合唱团去录制。哪知马艳主任死活不同意,她说,现在的校歌也许唱得并不完美,但因为是学生们心灵的讴歌,是从孩子们内心流淌出来的赞美,因而具有特殊而极其珍贵的意义。她会加强训练,让我们的孩子们唱得更好。我虽然在争论中败下阵来,但是心中却没有任何芥蒂,甚至还有些“窃喜”。同样,马艳主任在校园文化规划建设中曾精心设计过一面墙的装饰,非常精美,但是我却极不赞同。因为在附小寸土寸金的墙面上,如果不突出校本特色,不彰显附小学生的靓丽风采,真正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受益,这样用之所有学校都适合的“景观”,即使再美,也无任何价值。她听后虽开始有些委屈,但一旦想通也欣然接受。

这两件事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那就是学校建设如何突出校本、生本。其实这样的争论在我的附小生活中发生过很多次,有的时候争得面红耳赤,过几天见面还有点不好意思,而且有不少时候我会心甘情愿地“甘拜下风”,庆幸的是所有人都不以此为忤,感情依然,下次争论照旧。正是这种同我们的干部建立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的提醒、磨合甚至是在别人看来几近“争吵”边缘的思维碰撞,加快了我和附小干部、教师的理念认同,并一次次促进了我的深度思考。这种意义上的学习,价值非凡。

陶继新:校园里老师之间的争辩声音似乎越来越少了,教师能够敢于与校长争辩的声音就更是越来越少了,而校长愿意与老师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其实,这是最为可贵的。如果教师对校长的所有意见都俯首听命,唯唯诺诺,可以肯定地说,学校里便没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自由。而民主与自由一旦缺失,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就会步入低谷,校长就很难听到真正有价值的建议与意见,学校的发展便无从谈起。其实,校长的威信不是靠堵塞教师意见建立起来的,恰恰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中建立起来的。这并不是说对任何意见都不加分析地听从,所以,才有您与他们的争辩。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而更重要的是,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也是越辩越深的,对校长的认同度也会越来越高。

张萍:我学习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反思”。我有一个非常擅长的学习本领就是前文我所讲到的“亡羊补牢”似的思维方式。我每年都记录厚厚一册工作日志,因为常常是下班后去写,美其名曰“相约18点”。在页眉上记录着我的写作初衷——“每晚六点,反思细节,梳理灵感,延伸思考,记录生成”。我感觉自己几乎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那就是很善于触景生情,往往别人不太注意的一个细节、一句话,或者一件让人极其懊恼的事情,我都能敏锐地找出它的价值,同时衍生出很多的想法和灵感,并去积极寻求更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曾经有个想法就是要出一本《校本故事集》,因为附小的每一个校本制度出台,每一个发展策略诞生,后面都有一个个小故事作支撑。基于问题解决,使得附小能排除干扰,潜心发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校发展之路。而我也在这种发展中同步提高,不断成长。

陶继新:何止“亡羊补牢”?那是让自己“不贰过”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您的“相约18点”,不但可以使自己“不贰过”,还可以激发出许多灵感,甚至有的时候都会令您自己都感到惊奇。其实,您的灵感频频闪现的原因不只是您的敏感,也不只是您的聪明,还有产生这种灵感的源泉,那就是您在学校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有的时候,一个小故事,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让您由此及彼地产生丰富的联想,以至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您对学校工作的巨大热忱,以及游刃有余于其中的快乐。到了这个境界,学校工作对您而言,已经不再是重任在肩了,而是有了举重若轻的从容与愉悦。

张萍:迫使我不得不“学习”的另一个途径是“先锋讲坛”。每次邀请前我会对每位专家进行细致的研究,每次先锋讲坛结束,我都会上台即席做总结发言。这些发言,既有听报告的共鸣,又有对教师认识的引领,更有专家思想与我自己的教育感悟的融合与阐发,不仅对学校,更对我个人的人生境界、教育境界的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比如,2003年10月济师附小的第一次先锋讲坛由山东师范大学的魏薇教授作了一场高水平的讲座《谈教师专业化成长》。会场的气氛一直非常热烈,第一次参加论坛的老师们全神贯注,虽然记录的人不多,但是从大家的眼神中、表情中,从不时爆发出会意的笑声中,从一度因为魏教授所讲感人的案例引发出许多人的泪水中,感受到了在附小老师看似平静的外表下跳动的是一颗颗渴望进取、追求卓越的心。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同魏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大家表现出非常高昂的热情,老师们纷纷陈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惑,反映了学校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表现了对学校管理体制、评价标准的不信任,同时也表现出对年轻的我初到新校管理能力所持的保留态度,正如有的老师所说:今天的兴奋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如果我这个校长不发话,如果我那天不明确表态,不捕捉住老师们这些稍纵即逝的热情,那么可能会导致对我这个校长的不信任,对学校发展前景的不信任,自然也会产生对今后一连串类似活动的厌倦情绪。于是,在会议结束,我走上台,在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1.不管世风如何日下,我相信,不,应该是坚信,公正、善良、孝敬、诚信、真爱、尽职、友爱等美好的情感永远是人们所崇尚的。一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永远是社会、家长、学生所尊重、所信赖的。

2.的确,教育理想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只要我们不背道而驰,明确目标以后,我们向着目标一步步努力,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就是成功的。比如,对教师的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现有的评价方法,今后我们所尝试的一些评价方法不可能会完全公正、合理,但是我们可以共同努力,让它日趋合理;在大班额的班级中,我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应每一位学生,只要我们在努力,在逐渐完善,那么我们就是一步步在走向成功。我很欣赏一句话:我把目标锁定月亮,我会不懈努力,即使未来的一天无法收获月亮,我也会收获满天晶莹的星星。

3.社会的确有很多阴暗面,但单纯的埋怨无法解决问题,大家能不能同我一起,在附小这片土地上,尽量减少一点点功利,多付出一点点努力,编织属于我们自己的成人童话,一年、两年,不行,就十年、二十年,我们一起创造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土,尝试着去追求我们的教育理想,让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学生在这里快乐地生活、充分地发展,那我们就可以真正的无憾了。

看着老师们的笑脸,听着热烈的掌声,我知道,初到附小的我,朝着我的目标,朝着我的办学理想又扎实地迈进了一步!

陶继新:您的态度表得好!公正、善良、孝敬、诚信、真爱、尽职、友爱这些几乎是世界公认的品质,同样适用于教师。其实,在任何地方,如果失去了这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学校,更是如此。教师是培养人的人,如果没有人格做保障,即使教出来的学生以后成了高官,有了大钱,最终也会成为最大的失败者。而让这些品质在学校里进一步地张扬,校长应当是第一责任人。不单单是讲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行中。行永远大于言。正是在实际工作中,您表现出了这些品质,教师才从观望与怀疑中发展为深信不疑。

编织成人童话,就要有童心童趣,就要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一个超然的心怀,一个纯净的心情。当今社会浮躁之气盛行,功利之心蔓延,即使作为教育圣地的学校,也有了这种不良之气的浸染。所以,编织成人童话,就成了人们的一个伊甸园式的梦想。可是,它是美的,是大家的向往。所以,有无这个向往是大不一样的。

张萍:一次次先锋讲坛,一次次即席总结演讲,老师们对校长的表现充满期待,这的的确确促进了我的学习与成长。现在每当翻看后来整理的每一次先锋讲坛我的即席发言,我都能非常清晰地读出我的思考足迹、成长痕迹、研究轨迹——

前两天我也刚刚学到一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我的理解是只要我们有明确、美好的志向,行动中依据我们的道德准则,同我们的同事、朋友、工作对象真诚友好地交往,并积极、主动、广泛地去学习、去尝试、去努力,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充实、越来越精彩。我想今天的讲座,这几位老师的探索和努力,为此话做了非常精彩的诠释。教师的职业是辛苦的,但也是有意义的,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这个事业而努力的过程中,更应该通过我们充满智慧的探索让我们的每一天充满快乐,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充满幸福。“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做一个快乐的好老师”应该是我们的老师追求的最佳境界。(朱国红报告会)

我在想:李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深深打动了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教师的心?真像他所言,是写了一本书?肯定不是!难道是他担任了教育在线这个大网站的无冕之王,使他有机会去宣传自己的思想?应该也不完全是!今天,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李老师的真、实——作为一个教育理想追求者的真与一个教育理想践行者的实。追求教育理想的人很多,但像李老师这样率真地追求,追根求源,入木三分,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而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从不掩饰自己好恶的追求者少;践行教育理想的人很多,但像李老师这样这么执著地践行,不受虚名所累、不为俗利所动,忠实于自己的良心,忠诚于自己的学生,心口一致,潜心施教,笔耕不辍的践行者更是少之又少。(李镇西报告会)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郑校长号称“另类校长”,那这种另类另在哪儿呢?我想听着报告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思维视野的宽阔与管理思路的“另辟蹊径”。正如郑校长所言,他是在用两种思维方式并行,以哲学的思维方式从事教育,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从事管理。正由于此,他的思考多了份居高临下似的俯览,因而往往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他的管理多了理性支撑下的规划,因而往往能在面对繁杂的事务及层出不穷的问题时,游刃有余,一剑封喉。

当然更让我有所收获的是,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忽然想起了自己很喜欢的一种香水——迪奥的真我,这种香水散发出淡淡的幽香的同时,也在传达着一种人生的理念或者是追求,那就是坚守真我,追求本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当我们看到虚假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追求真我的欲望愈加强烈,而当我们这种欲望非常之强时,更感觉这种追求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追求真我好像还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却是何其困难。多少年来,我们受缚于太多的清规戒律与陈词滥调,我们为领导活着,为同事活着,为学生活着,却很少想到为自己,于是我们生命的底色越来越苍白,我们职业的内涵越来越乏味,我们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越走越浅。我想在这个意义上讲郑校长更令我们钦佩。他在工作时间内以自己倡导的高效能工作塑造了高效能的北郊学校,在事业上他无疑是成功的,在工作时间之外,他坚持与音乐、读书、写作为伍,周末的外出讲学与业余爱好摄影两不误,他给女儿写的信感情真挚令人感动,他与朋友的两地书惺惺相惜令人敬重。没有人格的独立,怎么会有灵魂的自由。我想今天郑校长在讲的过程中,所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管理的方法,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个教育人如何坚守真我,活出本真。从这个意义上讲,郑校长的讲座不仅洋溢着理性的光辉,更焕发出人文的光彩。(郑杰报告会)

陶继新:非常喜欢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因为这是孔子的教学总纲。也就是说,他的教学更多的是在培养有德之人,学文只是放在了一个从属的位置。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人的道德滑坡和人格失落,重新审视孔子的教学总纲,显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什么是“道”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说。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来,他的“道”是指运行于宇宙万物之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影响着人们生命走向的一个规则,所以,称它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即言“道”。

孔子在他的教学总纲中也言“道”,而且是将“志于道”放在第一位。那么,他的“道”的内涵是什么呢?孔子说自己是“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第四》),意思是说对于自己所遵循的“道”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他的弟子曾参说这个“道”是“忠恕而已矣”,就是一个忠道,一个恕道。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忠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发展了,也希望别人发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发展。我认为,这也是孔子一生的思想行为准则。他从来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当他的弟子子贡说自己:“我不欲人之加于我也,我亦无欲加诸人”时,孔子对他说:“赐也,非尔所及也!”看来,子贡也想实施孔子的恕道,可是,从知到行,并没有做到。而孔子则做到了,他从来不说人长短,所以在子贡说别人坏话的时候,孔子就批评道:“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孔子的一生,也是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一次又一次地完成生命的飞跃。同时,他使更多的人发展起来。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其中很多学生从孔子那里学到了修身、为政的真经,甚至可以代代相传。他的弟子曾子的《大学》,曾子的弟子,也是孔子孙子子思的《中庸》,以及子思门人的弟子孟轲的《孟子》,都继承甚至弘扬了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并没有停留在“论”“语”等言说层面,更在实践上作出了表率。

既然如此,孔子就希望在教学中让他的学生“志于道”。所谓“志”,就不只是一般化地说说,一般化地做做,而是将生命融入“道”中。我认为,他的弟子颜回做到了,当然孔子更是做到了。而一旦“志于道”,就不会因时因地、因福因祸而改变自己的生命幸福指数。所以才有了孔子和颜回的超越生命常态的“孔颜乐处”。

我们永远没法与孔子相比,而且也无法与颜回相比。可是,我们却可以从“志于道”中,体验生命发展之后的快乐。在越来越深入地学习《论语》之后,我对“忠”“恕”之道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好多年来,我没有在背后说人是非,特别是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且在自己不断发展的时候,不断地帮助自己的朋友以及素不相识的人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全国各地的讲课,我已经把它当作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担当起传孔子之“道”的责任。所以,尽管天南地北地奔波,可是,由于心里快乐,所以,一直乐此不疲。

在从《论语》到《周易》的学习中,我又体会到了孔子从对人生之道到自然天道的感悟。孔子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易·系辞上》)那么,天地是什么样子?白天是明亮的,是让人出来活动、生活和工作的;晚上是黑暗的,是让人回归家里休息和睡眠的。所以,只要依此天道而行,身体大多健康;否则,就要遭到天的谴责,身体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虽然努力读书写作,但是,绝不彻夜不眠,即使特别重要的任务,也不会夜里12时以后“努力完成”。而是天明即起,到山野之中与大自然接触,而后再去继续昨天的工作。所以,身体一直相当健康。为什么有的作家英年早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天道,他们认为夜间写作,白天睡觉,可以提高写作效率。其实,同样的时间,白天与晚上睡眠的质量是大不一样的。况且,所谓的晚上工作效率高,是因为晚上环境相对安静而已。但是,如果你的心里一片宁静,即使白天写作起来,也完全可以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关键不在外在环境的静与乱,而在于你是不是有一个宁静的心态。所以,自然天道,是绝对不可违背的。

在孔子那里,“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同样思想特别丰富,每一部分展开谈,都可以形成一篇文章,在这里不再细谈。之所以用了这么多的篇幅来谈其中的“志于道”,一是因为您关注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二是“道”太重要了。人们多在器的层面行走,而失去了对道的追索。其实,您所说的郑杰,他更多关注的也是道,当然,他的这个道,更多的是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所以,他的话语中,就有了很多哲学的味道。

张萍:您对《论语》《周易》的理解、阐释太到位了,读后受益匪浅。这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作为校长、作为老师,如何去听报告?许多人在抱怨,听报告热血沸腾,然而激情过后归于平淡,专家还是专家,名师依然是名师,朝圣者还只能是朝圣者!

若鹜者众,成事者寡。原因何在?因为这些“大家”、这些“名校”的理念与实践是基于他们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厚重的个人文化背景,基于其具有个性化的学校环境与个人智慧,是独特的文化底蕴下原创风格的经验升华,他们的讲座内容有广泛的适用性,更具有独特的个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理念与经验是无法复制的。因此,在报告过程中,听者绝不能满足于廉价的“激情洋溢”“热血沸腾”,更应致力于个性化的倾听。对听者而言,最有意义的不在于这些“大家”正在想什么,正在做什么,而是置身于这种高密度的思维碰撞过程中,听者头脑中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这“灵光一闪”,是讲者“智慧的凝练”与“听者”的思考与实践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与通灵,是基于个性化的反省之后的吸收与接纳,这些火花,是“讲者”的智慧,更是“听者”的思维精灵,是应该倍加珍惜的无价之宝呀!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校长只有深深地扎根在自己学校的土壤中,凝神倾听,在别人的“道”中努力反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思考,潜心实践,才能和学校、和老师们一起,靠自己的智慧,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独具个性与创造力的美丽风景。

陶继新:“大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除了拥有广博的知识,甚至是常人没有的智慧之外,还有一样,那就是特殊的生命经历,以及由这种生命升华起来的特殊感悟。所以,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家”的。孔子没有14年的周游列国,就不可能成为千古圣人。萨特、加缪没有坐监狱的磨难,就不会成为世界一级的哲学家。特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枪决他的枪栓已经拉开,就要命入黄泉了,就在这个时候,沙皇命令来到,改为流放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他经历了他想也想不到的磨难。所以,看他的《卡拉玛佐夫兄弟》等,总感到有一种哲学的思想在流动。就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临死前的一天,还在看他的这本书。所以,真听大师的讲,听到的不只是知识,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智慧,而是生命感悟。如果能与这种感悟产生思想共鸣,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所以,才有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由此我想到现在的您。如果没有小学语文教师的磨砺,没有六里山小学的奋斗,就不可能有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精彩。如何继续产生生命的飞跃呢?就是您所说的扎根在自己学校的土壤中,不然,就形不成自己的思想与感悟。

张萍:说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得不说说网络学习。我爱上网,是个老牌“网虫”。但是我更珍惜属于我个人的难得的休闲时间,不围观无聊的争论,不参加无益的调侃,我会细细品读教育名家的鸿篇巨著,潜心研究管理理念,侧耳倾听“花开的声音”,努力琢磨各地教育实践的精髓所在……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渐渐地在我心里亲切起来,他们的积极探索和精妙论述常常使我赞叹,更使我顿悟,厚厚一叠的打印文稿记录着我的学习过程,也凝聚着我一个个不眠之夜的思考。

在南澳有人说,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读好书、走远路、结高人。《走马观花说台湾》《目睹新加坡教育之“怪”现象》《南澳教育采风》等一系列的文字记录着我求学路上的思考与反思,而省内外百余场的讲学经历更是让我能够有足够的机会去梳理自己的管理之路。当然这几年,我更加庆幸认识了像您这样的一位位大家。您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导师,我常常在想,这些年您最令我敬重的品质是什么?我想,是恒心与执著,正是这种恒心与执著,使您不知疲倦,奔走于全国各地,讲学四五百场,出版书籍甚丰,将您的思想播洒在无数教育人的心中;正是这种恒心与执著,使您潜心学习,博览群书,史书经典涵养在胸,成为人人敬仰的教育大家;正是这种恒心与执著,使您以先哲圣人的思想道德修炼自己的气质与品德,一言一行,尽显贤者风范;也正是这种恒心与执著,使您长年累月,锻炼身体,保持着身心的常青……

陶继新:说到自己,我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平常而幸福。很多人把我神化了,所以,有的人写我的太过的文章,我不会让我的管理员发到我的网站上。因我受过太多的苦难,而且现在还有仍然处于苦难之中的患难朋友。所以,有的时候,甚至感到自己非常渺小,连自己的朋友我都不能帮助他们走上一个幸福的人生之路。不过,我有一点是令我特别欣慰的,那就是善良,我永远不会害人,即使我被人害了,我也不会去害他。因为我总在想,上天是公平的。如果无辜受害,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如果再害他人,则是向害人者走去。另一方面,我也像您一样,几乎不参与无聊的谈话。所以,我在山东教育报刊社工作了二十多年,总计加起来与他人闲聊的时间不到几个小时。我认为那是没有意义的东西,对自己,对他们,都是一种生命的伤害。

《周易》有言:“方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之所以与您及一些校长、教师成为朋友,是因为有很多思想与心灵共鸣之处。您的很多优秀的品质,也是形成我们这种内在的友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相信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友谊会更加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的。

张萍:对,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现在的发展的确离不开一位位同行者对我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我逐渐成熟。

记得济南市市中区的经八路小学是我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在这15年的时间里,我遇到了一位共事了13年的韩涌校长,我常常开玩笑自诩:我是他最得意的一个学生。此话不虚。对于一个20出头,几乎没有什么定型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阅历上像一张白纸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比耳濡目染的教育更能打动他的方法呢!在跟随韩涌校长工作的这些年里,我从一位普通教师,走过教务主任、副校长的成长历程,在他身上,我学到了质朴、自律、豁达、公正与勤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我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平民校长”的纯朴形象,虽然他的很多品质到现在我还是望尘莫及,比如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德高望重,那种基于做事效率极高的事必躬亲,那种来自底蕴深厚而生成的出口成章……但是,他对我透彻骨髓的影响却是我一生都挥之不去的。

在那个位于半山腰的“迷你式”小学里,我工作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但是心情格外愉快。这一是归功于有一批外表羞涩但内心热情似火的可爱老师,二是因为我有一位至善至真的“书记”大姐——于红。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两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做“副校长”还是“副书记”,不管是遇到校内还是校外的棘手问题,她总是毫无怨言地与我站在一起,总是默默地帮衬着我,甘当绿叶。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袖珍小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听说我要走的消息时,于红大姐没有说话,只是坐在一旁默默地流泪。我不知该说什么,但是内心却充盈着感激。我知道,“书记”大姐的谦和、恬淡、关切已经慢慢糅到我的心灵里,她让我略显粗糙的感觉细胞、情感纤维变得光滑细腻,我在她身上学到了“换位思考”和“用心生活”。

陶继新:从您这些文字中,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您对“平民校长”韩涌的敬仰之情与留恋之意,对至善至真的“书记”大姐的感激与一往情深的思念,以及对六里山小学所有教师的感动。可以说,您的周围有一批人格高尚而又努力工作的教师。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您有幸近朱,才有了今日之赤。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么多与您一起近朱者,为什么没有您如此的“赤”呢?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您本人就是可以成器之才。更根本的东西,就是您的正直、善良、公正等品质,这些恰恰是您迅速成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比起您的聪明能干更为重要。

张萍:谢谢陶老师。另外我感觉生活也是学习。外出游览中的一个发现,参观购物时的一个惊喜,开怀聚餐时的一句玩笑,和女儿斗嘴时的一点感悟,都让我品尝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夜晚的读书写作更是一种学习。和老公在餐桌前相对而坐,一杯香茗在手,他读他的史书,我或让自己的思绪在键盘上轻舞,或让自己的心情在书海中飞扬,时间在宁静中悄悄溜走,但思想却在灵魂中得到永恒。

陶继新:我感到,您将学习的外延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赋予了它审美的情趣。其实,人在世上,有没有一个审美的心态,对于一生的幸福都会产生影响。

人存于宇宙之间,虽然时间短暂,可是,却应当为生而为人而感到愉悦与快乐。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在看到任何事物时都会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即使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并不认为太阳只是循环往复地重复既往,而是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景象,美轮美奂,妙不可言。我早晨锻炼的时候,身处山林绿色之中,空气如此清新,如果再背诵经典文本,就感到有一种自然美、人文美与自己心灵之美的和谐,快乐无比,幸福莫名。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怎么就是感觉不到这种美呢?其实,“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如果进一步想一想,对于美的发现,更多的还不是在眼睛上,而是在心灵层面。一个心灵快乐的人,就会发现更多的美,甚至在一般人看来无美可言的事物,他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而一个真正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拥有这种审美心灵。而有这种审美心灵的人,又反过来可以更多地发现美。这种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使你一生处于幸福之中。

张萍:是呀,学习看似枯燥,其实丰盈,只要善于发现、善于聆听,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叩问自己,外表风风火火的我,真的更喜欢宁静的独处,读的比想的多,想的比听的多,听的比说的多,说的比做的多。作为管理者的我,总希望通过这一次次读——想——听——说——做的层层过滤,使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尽可能多地得到论证,尽可能小地产生不必要的失误。于是我常常提醒自己,永远做一个人生道路上的行者,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陶继新:《周易》上说:“生生之谓易。”人是要不断前进的。古人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的,您一直在进,而且从中享受到快乐。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越是前进,越想学习;越想学习,越能前进。

同类推荐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热门推荐
  • 人间值得你也值得

    人间值得你也值得

    那种想看却闪躲的眼神,那种因为他的一句话而雀跃一天的小开心,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了,不会在任何人身上再体会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神成真

    诸神成真

    穿越平行世界,成为数据生命的陆安然在网络里创建了一个虚拟的阴世地府。哪知道虚拟世界竟然能变成真,自己成为主宰地府的酆都大帝!不只如此,只要是他创造的东西都能吸收人类的情绪成真。从此开始,世间虚无的诸神和传说中神话英雄都将变为现实,现身于世。
  • 超级霸气系统

    超级霸气系统

    高考考场上莫名陷入昏睡的陶弈,不幸落榜,体内却多了一个能用霸气值换取能力的霸气系统。本以为自己与大学无缘,没想到一次见义勇为被聘请为美丽校花的贴身保镖,于是他奉命陪伴校花上大学。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就这么降临到了陶弈身上。这是一个穷小子霸气逆袭的故事。纯属YY。欢迎大家阅读、收藏、点评。
  •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二卷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二卷

    盘古涅槃,圣主未现,诸神扰乱世界,导致洪荒分裂,从而引出神魔五帝重现,咒封苍穹一切,史称——“万神劫”。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生存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则在这片生机与死亡并存的土地上谱写出不老的神话。
  • 行殇

    行殇

    燕南与王子颜同为鬼谷一脉传承者,两个人有相同的身世,却有不同的故事。一个毒发天书崖,一个任三国将令;一个多情不知情,一个专情却不懂情……
  • 无笙无生

    无笙无生

    都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最后不见鹿,不见鲸,不见你亦不见我。
  • 清忧曲

    清忧曲

    作者:茉紫林,浅川吴忧:我有一个愿望,这愿望呢~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实现。徐容清:我愿意放弃成神,只要你回头。(原谅我的智商,先这么写,回头再加(??︶`?))
  • 我能借灵气

    我能借灵气

    【宿主炼化灵气,金手指已激活,请确认是否启用?】【注意事项:由于宿主当前信用为0,启用之后信用满100前不能说谎。】【检测到宿主更名,与金手指更加契合。实话功能升级,说谎扣除信用翻10倍,信用增加速度翻倍。】【检测到宿主立下誓言,实话功能升级,说谎扣除信用翻10倍,信用增加速度翻倍。】……在修炼的世界里只能讲真话?【是的。】为什么不叫我去死。……
  • 星风战神

    星风战神

    人类进入星际大航行时代,月球早已成为人类的居住地,同时正在加紧向其他星球扩张,而扩张的保证就是绝对力量,代表不同利益的力量明争暗斗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这种平衡终将被打破。主角雷鸣,梦想成为一名强者,为着这个梦想他不断的努力,直到有一天他回首眺望原来他早已经站在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