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年时代身形瘦小却爱打架的顽童,到青年时代永不言弃的三次高考,以及之后多次艰苦创业却又历经多次失败,而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成功企业家,一个坚守自己核心价值观和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企业领袖,他宣言要带领全球网民进入“网商时代”……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诞生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诞生在民间,诞生在草根的“马云现象”。马云无疑是这个时代的草根英雄和创业偶像,他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创业教父。
马云档案
1964年10月,马云出生于中国杭州。
1988~1995年,马云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讲师。
1995年4月,马云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是中国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发布站点,也是在国内最早形成主页发布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1998年底,阿里巴巴网站建立,1999年3月马云正式回杭州创业。
1999年7月,阿里巴巴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99年9月9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引入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基金。
2000年10月,马云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2001年年底,阿里巴巴突破注册商人会员100万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
2002年底,全面实现赢利,现金赢利600万元。
2003年10月,阿里巴巴进军电子支付领域,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
2004年12月28日,马云获得“CCTV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并购雅虎中国的一切资产。
2005年9月21日,马云正式成为雅虎中国总裁。
2006年11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评选的2006年度全球最佳B2B(企业对企业)网站名单,阿里巴巴公司再次在综合类网站中位居榜首。
2007年11月6日,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08年1月,马云获得由和讯网发起,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07年度“第五届财经风云榜”之“首席财经人物”。
2009年11月,马云获选《时代》2009年10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获选《商业周刊》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
2009年12月23日,马云获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十人之一。
2010年3月8日,阿里巴巴旗下1688批发大市场网络正式上线,旨在打造全球最大的网上采购批发大市场。
1.互联网: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狷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他就是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开拓者,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马云。
少年马云颇有侠风,为人重情义,时常帮朋友打架,为此曾受伤缝13针,受过很多处分,也因此多次转学。无论老师还是领导,都对他的前途不太看好。
从小到大,马云的学习成绩都在下游徘徊。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中考大学考了三次,特别是第一次高考,数学居然只考了1分。在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他的班主任说:“你要是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也许是班主任这句话的刺激太大,1984年,历经挫折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其实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但碰巧那一年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进入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为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的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做英语老师。1991年,不甘平庸的他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没想第一个月就铩羽而归,收入700元,房租却要交2000元,成为别人口中的笑料。不少朋友动摇了,放弃了这个翻译社,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认为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只要做,就会有前景。他在广州和义乌进了货,在翻译社里卖鲜花和礼品,以小商品买卖来完成他的原始积累。
1994年底,马云初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计算机没有丝毫认识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具有商业头脑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之后,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狂妄的想法: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在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满30岁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而且即将升职做外办主任。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决定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事物。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才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刚刚面世;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处在这样的社会情形之下,马云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他梦想自己用互联网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时候杭州还没有开通拨号上网,他的想法自然遭到亲友的一致反对。马云请了二十多个朋友来家里,给他们讲互联网,不知是自己讲的不清楚,还是朋友们当时还无法理解,总之最后包括他在内,所有的人都感到稀里糊涂。二十多个朋友,只有一个人支持他试一试。
马云辗转难眠,思考一夜,决定干,哪怕是二十多个朋友全部反对也要干。
马云的一身侠气,使他和别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其实,对于互联网他也并不是非常有自信,而是认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经历,为了这种经历他也要去试一试。
2.领导“穷人”闹革命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够两万块钱,“海博网络”公司正式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经营项目是专业给企业做主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7个月后,与杭州临近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达到了突飞猛进的程度。这时,各企业纷纷要求建立自己的主页,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两千字内容、一张彩照,是两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并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1997年,马云接受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带着自己的创业队伍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数个国家级站点。
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马云坦言:“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让我清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始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新的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怎么运作?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深谙最底层的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困境了如指掌。最后,他毅然做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也划分成穷和富,那么互联网就应当属于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都有自己专业的信息渠道,能够开出巨额广告费;而中小企业就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他们才是互联网最大的渴求者,马云立志要领导穷人闹革命。
马云要做的事就是要把全球的中小企业资料都收集起来,进行汇总,成为一个对外的平台。这就好像把散沙集合,必定能够聚散沙成铁塔。这也是互联网经济的特色,以小的方面来和大的方面相抗衡,以快的推动慢的。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的互联网热潮正处于激涌状态,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这时是逆风而起,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新兴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就是现在在美国,也很难找到这样的一个成功范例。
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的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的赏识。两人进行了只有3分钟的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且孙正义还跟一家公司老板亲自谈判,这在以前没有先例。可想而知,马云的被重视程度。
最终,马云果然没有让孙正义失望,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第一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9万个;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低迷时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如今阿里巴巴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
在互联网最寒冷的严冬季节,阿里巴巴成为最早宣布赢利的站点之一,并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学院选为案例,连续4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站点第一名。
3.侠肝义胆,西湖论剑
2003年2月,志得意满的马云在北京公布阿里巴巴在新一轮巨额募资8200万美元的成功,这是中国互联网业最大的一笔巨额募资。这次募资及阿里巴巴的风险投资及本身资产总共突破10亿元人民币,成为和国内任何一家门户网站并驾齐驱的大网站。
豪放不羁的马云又确立了更大的目标:2004年实现每天利润100万;2005年,每天缴税100万。
这个目标如同马云本人一样——看似狂妄,实则精明。马云对外宣称的数字,都是已经通过精确财务统计过的:单日赢利100万的目标,其实在2003年7月就已经达到;而每天缴税100万的“狂言”,也都是公司内部正在努力执行的目标。
伟大的企业肯定会赚钱,但光会赚钱的企业绝不是伟大的企业。
马云的过人胆识不在于使自己的公司赚钱,而在于推动整个互联网业的发展,他把自己的侠士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西湖论剑”他功不可没。
2000年9月10日,也正是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之际,通过马云的积极奔走并请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从中穿针引线、广发英雄帖,中国互联网的几个风云人物——新浪的王志东、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以及8848的王峻涛等,在马云的诚挚邀请下欣然赴约。这些闯荡互联网商海的英雄,这些平时忙于应付激烈竞争和搏杀的对手,首次聚集到一起,在美丽的西湖边共同探讨互联网今后的发展和对策。他们以剑论网,引得网民人头涌涌,争先一览绝世高手之一剑风情。这一天可以在中国互联网的年鉴上记上一笔,数以千计的网民从全国各地来到香格里拉饭店,成为天堂硅谷网络峰会的座上客。比他们热情更高的是来自国内外上百家媒体的记者,最远的来自西域华尔街。网民的眼球和媒体的镜头同时聚焦在西子湖畔。这在互联网史上还是第一次。
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当然是金庸和五大网站掌门人。以武侠小说名冠天下的金庸本来和互联网扯不上边,但在阿里巴巴网站掌门人马云的穿针引线下,金大侠和五位网侠的聚会被赋予了全新的主题。2000年以来,形形色色的互联网会议此起彼伏,但像这样掌声不绝、气氛热烈的场景,还是第一次经历。
网络峰会的主办者将主题命名为“新千年新经济新网侠”。本次峰会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位网侠身上。纳斯达克股市的动荡使我们对中国互联网的命运有些担忧,五位网侠的同时亮相似乎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互联网的春天正在悄悄来临。
网络经济正在寻找和传统经济最佳的契合点,本次峰会第一次将新经济时代的虚拟网络世界和传统经济时代的虚拟武侠世界作深入浅出的探讨。虽然金大侠自称不懂网络,但五位网侠中竟然有四位是金庸迷。和许多网民一样,他们把金庸当成了他们成长和创业生涯中的良师益友。从表面上看,他们谈笑风生的话题是武侠小说、武林秘笈,但不经意中却把网络创业的哲理袒露无遗。他们认为,网络世界同样需要侠义精神,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同样需要武侠小说所营造的道德伦理准则和游戏规则。
在会议上,给人最大的感慨就是时势造英雄,如果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描绘了江湖英雄的侠义篇章,那么,以王志东、丁磊、张朝阳、王峻涛、马云为代表的当代网侠谱写的是新经济时代网络英雄的传奇。
以下是西湖论剑的具体内容。
金庸:我先说一个典故。从前有一个叫姜子牙的人在渭水之边钓鱼,可是人家很奇怪,鱼线上面没有鱼钩,后人就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现在呢,有一群人在西湖边上撒网,等着鱼儿上网。所以呢,叫做西湖撒网,愿者上网。说实话,谈网络我是外行。马云把这次网络峰会比作西湖论剑,借用了我小说里华山论剑的掌故。网络和武侠是有相同之处,马云他们的网站办得很好,个个像练了九阳真经一样,网站融资的方式就像乾坤大挪移,借力打力。我的印象中,网络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潜力非常大。办网站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这样才能像少林派一样长盛不衰。
丁磊:我是在金庸小说的熏陶下长大的。我曾经幻想和张无忌一样练成绝世武功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武侠小说的人生是虚幻的,现实社会中既没有秘笈也没有师父、门派,一切只能靠自己拼搏。办网络和练武功有异曲同工之妙。互联网突飞猛进靠的是技术,这也是金庸小说中所说的武林秘笈,只有练好这种“秘笈”,互联网才能持续发展下去。练成绝世武功需要闻鸡起舞,需要勤奋、聪慧和信心,办网站也一样。
马云:金庸有部名著叫《笑傲江湖》,我认为笑必须有眼光,傲必须有实力,江湖就是网络。我这几年一直是“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我觉得搞网络就要有笑傲江湖的气度。人们经常问我5年后会怎么样,我要说的是,5年后已经没人再谈网络了,那时候网络深入千家万户,再谈,用杭州话来说就是很“背时”了。江山代代有人出,我希望明年西湖论剑时有新网侠到来,为我们畅谈网络的今天和明天。
王志东:我看金庸的书主要看里面的道德规范。我经常把武侠小说里的社会和IT产业做对比,小说里人物的功夫都是博采百家之长,再自己融会贯通,不遵循固定的模式,这很符合IT业发展的需要。尽管新浪的股票市值和微软等公司有很大差距,但国内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已日渐成熟,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外网络同行的游戏规则,因此,即便是洋网站进国门参与竞争,我们的赢面还是很大。
王峻涛:从懂事起就有个人影一直在我眼前晃动,这人就是金庸。他的小说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侠”和“义”。做人要有“侠”气,“侠”就是扶弱济贫、爱国爱民;“义”就是互相团结、互相理解。中国互联网也需要“侠义”精神。虽然眼下互联网的处境不很乐观,但只要我们练成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市场的独门功夫,赢利只是时间问题。
张朝阳:我是一个书呆子,懂网络却不懂金庸。虽然互联网的竞争没有刀光剑影,但我们也要各显神通。当今互联网已进入一个竞合的时代,即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搜狐上市股价缩水后,许多人对网络失去了信心。我认为对互联网的明天,我们不应该抱悲观的态度。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以“武术”挡住洋网站的“拳击”。
后来,马云干脆将此“西湖论剑”的活动改为一年一度的网络英雄会,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年度盛事。
4.网络无极限,淘宝有商机
2003年,eBay收购易趣后进入中国电子商务C2C领域,一举成为中国市场上C2C领域的龙头老大,同时,它还虎视眈眈地盯着B2B领域的阿里巴巴。马云如坐针毡,他的信条是: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因此,他不得不盯上eBay易趣,决定进军C2C领域。
很快,淘宝公司在马云的秘密炮制下诞生,然后业绩一路飙升,创造了中国网络的奇迹,一举登上了C2C领域老大的宝座。截至2007年上半年,淘宝网的总营业额突破了157亿元人民币,每天都有600多万不重复的访问者上淘宝网购买商品,与一般大卖场门店日均客流量1.1万人相比,淘宝网每日的人流量几乎相当于600个大卖场。
在淘宝与eBay的这场战争中,淘宝之所以能够获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eBay水土不服,骄傲自大,造成策略失误;二是淘宝早有准备,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麻雀战”等侵扰战术,最重要的是淘宝提供的免费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心。
若说马云的淘宝在初创期是凭着侵扰战术战胜eBay的话,那么,成长起来的淘宝就开始真正地以实力来说话了。在赶跑eBay以后,淘宝就在不断地寻求进一步巩固市场的策略,经过“招财进宝”的失败之后,打出了“中华老字号”这张牌。北京同仁堂、全聚德烤鸭、便宜坊、杭州西泠印社、龙泉刀剑、嘉兴三珍斋……这些全部都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或品牌。自2007年6月份起,有50多家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已相继搭上了电子商务这辆快车,在淘宝网的“中华绝铺”开起了网上门店。没多久,“中华绝铺”便吸引了C2C市场上众多“淘家”的目光,这一策略进一步巩固了淘宝在C2C领域龙头老大的位置。
雅虎“酋长”杨致远于1998年从大洋彼岸的美国跑到中国,认识了小个子马云,然而他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一面之缘让自己与同胞马云从此“一见钟情”。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11日下午2点在北京宣布全面收购雅虎中国的一切资产,其中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在线拍卖业务、搜索门户“一搜”、无线业务和移动应用、媒介和广告销售、雅虎电子邮箱、3721网络实名服务,还有即时通信工具“雅虎通”,阿里巴巴还将取得雅虎领先世界的网络品牌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
与此同时,雅虎公司还宣布和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关系,投资10亿美元于该公司,成为其股东之一。因此,阿里巴巴公司也将享有雅虎公司的强大搜索技术平台,丰富的资讯内容和其遍布世界各地的渠道资源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
现在,阿里巴巴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B2B业务,还有亚洲领先的拍卖与网上安全支付体系。这次战略联盟关系的达成,使阿里巴巴将获得雅虎公司搜索技术平台的支持和强大的产品研发保障。马云表示,搜索技术的运用将在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阿里巴巴公司将运用雅虎全球领先的搜索技术,进一步丰富与扩大电子商务的内涵,在B2B、C2C领域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为中国1亿网络用户提供更优质有效的服务,为中国企业开拓更多的国际发展渠道。
阿里巴巴公司并购雅虎中国以后,旗下的公司将包括阿里巴巴中国网站、阿里巴巴英文网站、淘宝网、雅虎中国门户、搜索门户、中文上网服务公司、支付宝公司以及在线拍卖网站,从而搭建成一个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战略规划图——电子商务+门户+搜索+即时通信,几乎占据了当今网络领域所有当红的主要业务。
在美国搜索领域中,雅虎曾经保持着20%左右的市场份额,紧跟在Google之后,然而,在中国市场上它却始终被挤压在第三位,马云并不满意接受这种尴尬的局面。但在网络细分领域,一旦形成了前三甲的格局是不会轻易被改变的,这是网络“赢家通吃”的规律造成的,因为用户一般不愿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更不愿为此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因此,雅虎最终选择了一条“蓝海之路”,也就是直接在搜索3.0上开辟战场,倡导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战争中,除了搜索领域硝烟滚滚以外,另一个竞争激烈的阵地就是电子邮箱领域,中国两大邮箱寡头的竞争已拉开了帷幕。一边是网易,另一边是中国雅虎,用“二人转”来形容这两位巨人的交锋再合适不过了。
中国雅虎于2007年9月7日正式推出了首款没有限制容量的“终生邮箱”。这次新推出的免费邮箱,将原来的@yahoo。com。cn域名改成了全新的@yahoo。cn域名,具备无限容量与个性ID两大特性,能够容纳用户一生的全部邮件,随后宣布向所有网民开放ID抢注。
对整个阿里巴巴集团而言,新ID将是串联珍珠的金线。非常明显,雅虎邮箱具有天然的电子商务优势,而作为“试水”,雅虎新邮箱首批注册用户同时也是淘宝的用户,以后,更有可能成为诚信通与中国供应商的用户。另外,雅虎终身邮箱对于网商订单很有用处,曾经受到网商们的疯狂追捧,甚至三大门户网站已开始主动和雅虎邮箱寻求合作。用阿里巴巴副总裁沈建明女士的话说:谁拥有这个邮箱,谁就开启了一个新的商业大门。
随后,中国雅虎又进入了另一个阵地——社区市场。通过空间与群组,中国雅虎社区将现实生活里的个人关系与群体关系搬到了网上,依靠它完善的社区、超强的互动性以及超高的体验价值,让真实生活里的个人和群体关系在雅虎社区里都能够对应地体现出来。所以,中国雅虎的社区绝对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网络社会”。目前,雅虎社区已拥有了数千万的注册用户。
现在,网络界搜索、邮箱与社区这三块市场依旧硝烟滚滚,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可中国雅虎的斗志与战斗力都已被激发起来了,不再是被并购以前的那只病老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