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治教化,以文化而化。对全员的责任要进行教育、教化。
仅有严格的管理,员工的责任心的强化不一定都能落到实处。
伟大的人物、伟大的民族、负责任的优秀员工、优秀的管理者,也一定是教育培训出来的。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心,提高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的素质素养,产生承担责任的自觉性。
优秀的责任文化是一种培训教育。优秀的负责任的团队是一种培训教育,叫责任环境教育,有名言:“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个组织,如企业、单位,都要尽力打造成责任型的组织,它会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对成员进行负责任的教育。
领导者的负责,是教育员工负责最好的老师,其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不负责任,让员工弄虚作假,生产假冒伪劣,然后你在公开场合再喋喋不休地大谈什么责任时,员工不会听的。
对员工进行系统的、经常性的、有意识的责任心提升的培训教育,也是企业领导者最基本职责之一,也是领导者责任心的体现。
员工能力的苑园豫来自于上司,员工苑园豫的责任心也来自于上司。这不是员工可以不负责任,把自己的责任都推给上司,而是说领导要为员工的责任心提升负责任。
除了领导者负责任的行为示范以外,领导者可以定期给员工亲自上课,讲一些责任的要求、体会、组织内外的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也让员工就本单位一些正反两方面的责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到经验教训。还可以请一些专家学者对本单位的员工就责任问题的相关性知识和素养进行培训,这是一件需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常抓不懈、常讲不怠的大事。
要讲责任的“大道理”。“着眼于理想和信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着眼于服务和奉献,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着眼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引导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着眼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使认真、严谨、负责成为中华民族的鲜明标记。”
也要讲责任的“小道理”。“责任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不可分离,与每一个单位的生存、发展都密切相关。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从容而不浮躁,充实而不空虚,真诚而不虚荣。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既要讲效率和利益,也要讲义务和公益,承担起生产安全、职工健康、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
每次讲“责任”两个字,“责任”二字念叨多了,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责任”两个字,好重要!“责任”两个字,好沉重!“责任”两个字,好辛苦!
于是,要注意对负责任的员工激励、减压。
在激励负责任的员工持续负责任,负更重要的责任时,不要老是让负责的人吃亏,要多正面激励员工的责任行为,包括采用一些快乐激励法,让员工在愉快中承担了重要责任,这也是当今管理界、职场中特别流行的“减压管理法”。
正面激励责任,也是一种导向性的教育。
如注重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员工负责任地努力工作,相应的回报要与之相匹配。除了合理的薪酬以外,现代的知识性员工很看重公司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发展前景,很看重他们的培训、提高机会。
给部分员工额外的责任,压压担子,大多数员工会愿意承担一些额外责任的,可以锻炼人,发现人,这也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教育培训的方式,在责任的实践中受到教育,强化责任心,也是给更多的人以机会,激励员工多做事。
当然,额外的,不是额外的任务都要把握好度,责任大了,压力大了,会让人“爆炸”的。
责任的培训,“培”,就是培土、培植、培养,给责任之树以养料、养分,给予责任之苗以一定的保护、爱护、呵护,让责任之树茁壮成长。
比如,给员工充电的机会,发点责任的书给员工读一下,创造一些轻松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也是给了“养分”。
培之要训,这里的训,主要不是训人、训斥,不是斥责、谴责,在责任问题上最大的培训误区就是训人、训斥、训戒、训辞、训话,这些虽然也会给人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会让人压力过大,反而出事。多训练,多训导,多训示,多训勉,多训育,这样,责任教育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在一个组织里,人们最担心的还是年轻人的责任心问题,怎么办,在责任教育的问题上,要进行传统的以老带新,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责任也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年员工抓起,从新员工抓起,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栋梁;今天的年轻员工,明天的骨干栋梁;一个人在小时候、在年轻的时候的经历和形成的基本素质往往会影响其一生。
责任心也需要从小、从年轻时就熏陶和涵养。
责任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演讲大师余世维先生讲过一个责任从娃娃教育起的案例,笔者演绎一下:
有一个亚洲国家,学生的竞争已经到了起跑线上的竞争:幼儿园,也就是把自己的小孩想办法送到优秀的幼儿园里去,否则,今后到优秀的小学、优秀的初中、优秀的高中、优秀的大学,可能性就小得多。
一次,许多家长带着自己猿岁左右的小孩来到了一个优秀的幼儿园。由于这是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所以,对来园入学接受教育的小孩子,不是来者不拒,而是要经过考试,合格的、优秀的小孩子才会被接收。
小孩子的长相差不多,叫不准名字,就给他们编号,愿个小孩子一组。多种形式的考试。
首先是对众小孩一个个提问,问他们叫什么名字,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门牌号码,能认识多少字,等等。
把一个组里的小孩都问完了后,就让这个组里的小孩做游戏,让小孩子们玩,幼儿园的老师就要在旁边认真观察,不时还用笔在纸上记些什么下来,主要是看小孩子们在做游戏中,是否太自私,是否帮助他人,是内向还是外向,等等,各种表现都记下来,因为在游戏中的表现比提问得到的信息更真实可靠。
当游戏做到一定时间,幼儿园的老师就对这个组的孩子讲:“小朋友们,你们看,那是什么?”老师用手一指屋子的一边,小朋友们一看,是一张小圆桌子,齐声回答:“圆桌子。”老师说:“很好,小朋友们连圆桌都认识。”“小朋友们,老师要你们帮助我做一件事,一起上去把这张圆桌子抬到隔壁那屋去好吗?”“好的”。孩子们回答。
大家上去抬过去了,只有一个猿号的小朋友不上去抬,“作壁上观”。
抬完了,老师又让小朋友们做游戏,老师又继续观察。
游戏做完了,各种考试结束了,老师宣布合格的小朋友,猿号不在之列。原因很清楚,主要是他的主动精神不够。
家长很难堪,把猿号小朋友领回去后,天天就教育他的“自动自发、自觉自愿”主动的精神和态度:“某某某,你看你,桌子都不去抬,这是不负责任的,长大了指望你为爸爸妈妈负责任赡养爸爸妈妈吗?你会对你要去工作的单位负责任吗?你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承担责任吗?”
天天讲责任的故事,进行耐心的教育,效果很好。
一段时间后,又带这猿号到另一个优秀幼儿园去进行入园考试。
老师也是这样编组,也是这样一个个提问,问的内容大体相同。也是开始做游戏,老师们也是在旁边观察并记一些东西。做游戏到一定时间,老师又开始向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你们看,那是什么?”这次可能不是圆桌子,可能是方桌子,或者是其他什么的,也是要大家搬到另一屋去。老师刚用手一指,其他小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以前的这个猿号马上开始卷袖子,上次他不是没有弄上吗!当老师刚说“把什么、什么抬过去”时,其他小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位“前猿号”就第一个冲过去了。
结果是什么,可想而知。
这个故事中,“猿号”的第一次受到的挫折,就成了他的自动、主动精神的来源,成了负责任的开始,当然还有他妈妈的教育。
这种主动,就不是一般的主动,而是一种“率先性的、责任性的主动”。在职场中,员工负责地率先主动,是很难得的,很可贵的。
这种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产生负责任的潜意识。
持续的教育,持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