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同情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主要表现为对别人痛苦的关心和抚慰。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同情心的孩子,通常感情比较细腻,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同情心的人,往往性情怪异,易走极端,不易与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好。
同情心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具有同情心的人,也常常能有用一颗细腻的心去体察别、关爱别人。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娇生惯养的现象,使得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养尊处优,因而也往往缺乏应有的同情心。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没有同情心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变得冷漠自私、小肚鸡肠、自以为是、办事刻薄,这样的孩子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一天,妈妈带着10岁的刘佳去逛街,路上碰到了两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一位老人指着另一位老人对妈妈说,他已经两天没吃饭了,现在胃病又犯了,另一位老人则用手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妈妈急忙拿出兜内的十几元钱给了他们。
结果刚给完,刘佳就拉着妈妈说:“你又让人家给骗了,你怎么总相信那些骗子的话!他两天没吃饭了,那他们从哪来?这里又不是火车站,也不是长途汽车站。”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呢?你听谁说的,他们都是骗子?”
刘佳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同学都这样说,他们说这些人都是白天行乞,到了晚间就用白天要来的钱住进各种档次的宾馆旅店里。而且,我在电视上也经常看到小乞丐骗人的事……”妈妈对孩子的冷静诉说非常惊讶:这孩子的心,为何变得如此冷漠了?
从心理学上讲,同情心也是人格的需要之一,即扶助需要,也称为慈善需要。扶助需要强的人,常常表现为富于同情心,喜欢帮助不幸的人,以仁慈、同情待人,宽恕他人,对他人较为慷慨。而缺乏同情心的人,则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无视别人的痛苦和无助。在他们的心目中,也不会有他人幸福的概念,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以说,没有同情心就没有善良,没有善良就没有人道。所以,妈妈有责任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心永远善良、柔软。
完美妈妈课堂启示:
启示一: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妈妈要经常告诉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爱护小动物,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教育引导孩子。
比如,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可以先问孩子:“你看他多可怜呀!大家都在帮助他,你要不要也帮帮他?”在看到电视画面中出现动物弱肉强食时,比如一只老虎在扑向一只小兔子,可以和孩子说:“多可怜的小兔子呀!”在妈妈的引导下,孩子也会逐渐学着同情弱者、帮助弱者。
启示二:让孩子进行“角色置换”
“角色置换”就是让孩子去感受别人的悲欢苦愁,让孩子设想自己是那不幸者,体验不幸者所具有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把其他小朋友推倒在地,对方痛得大哭不止时,妈妈就可以问孩子:“要是别人把你推倒,摔得腿上都青了,你痛不痛?”这时,孩子就会发挥想象,将自身与不幸者“调换”位置,心理上甚至生理上就会感到一阵疼痛。而当一个人能深切地知道别人的身心感受时,也就容易产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并会产生帮助对方解脱不幸的愿望和行动。
启示三:培养孩子爱惜物品和小动物
调查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爱惜物品和小动物的孩子,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而随意拆砸玩具、物品,摔打小动物的孩子,则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缺乏同情心。所以,妈妈应培养孩子学会爱惜各种物品和动植物,培养和增强孩子的同情心。
比如,当孩子在折树枝时,妈妈可以以小树的口吻说:“哎哟,我的胳膊好疼呀!呜呜呜……”妈妈模仿小树的哭声,就容易让孩子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时再因势利导,让孩子想想自己的身体如果受伤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他们去体会别人的痛苦,理解别人的感受。孩子也会在妈妈的引导下,逐渐学会同情他人和弱者。
妈妈手记
同情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的良好的社会性情感,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具备的一项良好品德。妈妈应该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小事培养孩子同情弱者、怜悯弱小的心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用善良的眼睛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并愿意伸出友爱的双手去帮助他们,从而获得心灵的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