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2600000002

第2章 前言

王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国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期间也经历了多次宏观经济波动。中央政府审时度势地进行宏观调控,熨平了宏观经济波动,实现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由于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因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既有经济周期性因素,也有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的因素。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宏观经济运行随之变化,经济也出现新特征,所以,每次宏观经济波动呈现的问题不尽相同。中央政府依据经济运行特征和经济体制基础,针对宏观经济波动中出现的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第一次,1979~1981年;第二次,1985~1986年;第三次,1989~1990年;第四次,1993~1995年;第五次,1998~2002年;第六次,2004~2007年上半年。其中,除第五次是扩张型宏观调控外,其余五次都是收缩型宏观调控。本文回顾和总结这六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的阶段性特征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

一、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

1.第一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建设上来,全国各地“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和冲动,导致宏观经济出现经济过热:一是当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二是投资过热和投资品价格上涨。当年投资率为38.2%,由于投资超出了计划,计划之外的产品供给,相当一部分是高于计划价格的议价产品,从而抬高了物价指数。三是财政出现赤字。迅速增长的基建投资使财政支出大大增加,1978年财政节余10.1亿元,而1979年财政赤字207亿元。四是外贸出现较为严重的赤字。为了满足国内投资需要,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进口,1979年外贸赤字为11.4亿美元。五是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政府增发了工资、奖金和补贴,社会购买力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国家调高了多种产品的价格,1980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达6%。投资和消费增长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一个高峰。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宏观调控回顾

2.当时经济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短缺经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主要矛盾;二是就业随着经济同步增长,1978年就业率高达98.7%;三是消费强劲增长,1978年最终消费率达62.1%;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1978年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98%;五是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揭开序幕。1978年中央提出,应当坚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3.第一次宏观调控的指导方针和主要措施及成效

1979年,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198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等部门以计划手段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计划指标,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以行政手段压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压缩国防经费和行政管理费用;以行政手段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冻结企业存款,向企业推销国库券48亿元。这些宏观调控措施较快地压缩了总需求、遏制了通货膨胀,1981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下降到5.2%;1981年经济增长率较快地回落到5.2%,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

4.第一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宏观调控体系是计划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宏观调控的部门以计委为中心,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调控措施都服从和服务于计委调整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二是宏观调控的手段是行政手段。整顿经济秩序,克服生产、建设、流通、分配领域的严重混乱等问题都以行政手段为主,行政性财政政策强制控制财政支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行政性货币政策强制控制信贷投放;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在停止财政补贴的同时,停止银行贷款,对落后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和关停并转等;加强行政部门对物价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坚决制止乱涨价之风等。三是调控决策滞后。在发现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后,中央政府各部委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是否要调整经济计划的看法不一,在连续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财经委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后,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领导人关于调整经济形成了统一认识,但此时宏观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势头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错过了最佳调整时机。四是宏观经济调整措施出台后,见效快。采用行政手段紧缩财政和信贷、压缩社会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和控制物价上涨的长处是快速有效,经济过热很快得到抑制,通货膨胀率快速下降。五是宏观调控加剧了经济波动。由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难以协调各方面利益,往往影响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彻底地解决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潜伏了导致经济过热的因素,强化了宏观经济波动。

二、1985~1986年“双紧式”宏观调控

1.第二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了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各地为“翻两番”而大干快上,经济在经历短暂调整之后转为快速增长:一是198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5.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二是投资膨胀,投资率为34.5%,外贸赤字高达149亿美元;三是信贷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在中央银行规定以1984年的贷款实际发生额作为基数的激励下,专业银行1984年下半年盲目扩张信贷规模,货币供给迅速增加,1984年下半年开始明显的通货膨胀;四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纷纷突击提高工资、发奖金和消费品,加剧了通货膨胀,1985年物价迅速上升,通货膨胀率达8.8%,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二个高峰。

2.当时经济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短缺经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仍然是主要矛盾。二是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1984年就业率高达99.51%。三是消费强劲增长,1984年最终消费率达65.5%,出现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国有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逐步发展起来,1984年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97%,比1978年下降一个百分点。五是经济体制开始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198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扭转了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确立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

3.第二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1985年实施了“双紧式”宏观调控:一是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加强了贷款额度的控制,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二是紧的财政政策,以行政手段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和国民收入超额分配。同时,以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水平。1986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8.8%,1986年通货膨胀率下降到6.2%。在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同时实现国民经济较健康地发展。

4.第二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宏观调控开始尝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计委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格局有所改观,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联合调控宏观经济的体系。二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行政手段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行政部门仍然加强对物价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制止乱涨价,同时,以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投放和货币供给量。三是调控决策滞后,在发现宏观经济过热后,仍然需要统一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领导的认识,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较严重时才作出宏观调控的决策。四是宏观经济调整措施快速有效,经济过热很快得到抑制,通货膨胀率快速下降。然而,这次宏观调控持续时间不长,在工业生产遇到流动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求增加信贷的压力下,“双紧政策”很快地转向放松信贷的政策,经济又迅速地增长。

三、1989~1990年“硬着陆式”宏观调控

1.第三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1988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用5年时间实现价格和工资改革的“闯关”。“价格闯关”使物价指数迅速上涨,大多数商品由较低的政府定价转变为较高的市场价格,同时,价格上涨预期又导致抢购风潮,通货膨胀严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5%,创下历史纪录,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上涨高峰。随着银根松动,投资猛增,1988年投资率为37.4%;经济过热,经济增长率为11.3%;进口增加,外贸赤字为77.5亿美元。

2.当时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存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缺口,仍然有明显的短缺经济特点。二是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1987年就业率99.48%,与1984年几乎持平。三是消费增长势头强劲,1989年最终消费率64.1%,高于1978年的62.1%。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变化,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98%下降为1990年的90.2%。五是1987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形成了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3.第三次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主要举措和结果

1989年,中央政府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开始改革后的第三次宏观调控,采取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总需求:严格项目审批等措施压缩投资规模;对重要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坚持执行紧缩信贷的方针,中央银行严控信贷规模,一度停止对乡镇企业贷款,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坚持执行紧缩财政,解决好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的问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决压缩总需求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迅速地抑制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经济实现了“硬着陆”:1990年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到3.8%,当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急剧下降到2.1%。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快速有效,经济增长速度骤然下降,通货膨胀率急速降低。

4.第三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尝试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共同调控宏观经济的体系。二是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和货币投放,紧缩的财政政策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和国民收入超额分配。以行政手段整顿经济秩序,继续下大力量清理整顿各种公司特别是流通领域的公司,克服生产、建设、流通、分配领域的严重混乱现象,严格制止乱涨价。三是宏观调控决策受到急于“闯关”思想的影响,“先治理,再闯关”建议被搁置,直到通货膨胀严重,抢购风四起时,才决心进行调控,宏观调控的预见性较差。四是宏观经济“硬着陆”的后遗症明显,经济中出现了商品库存积压严重、企业生产陷入困境、“三角债”蔓延、市场销售疲软等现象,造成经济波动剧烈。

四、1993~1995年“软着陆式”宏观调控

1.第四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从1991年开始,为了解决上一轮宏观调控的后遗症,中央政府实行了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利率、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开始回升。1992~1993年上半年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四热”,即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即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即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经济秩序混乱,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物价上涨越来越快,通货膨胀呈加速之势,通货膨胀率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别达到13.2%和21.7%,是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四个高峰,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物价上涨的最高峰。外贸赤字为679.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就业随着经济同步增长,1993和1994年就业率分别高达99.02%和99%。二是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增长率的第一次下降,最终消费率从1984年和1989年的65.5%与64.1%,下降到1993年和1994年的58.5%与57.4%;三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仍然是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有大幅度发展,在1993年的GDP中,非公经济已经上升至24%,公有制经济占76%。四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从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3.第四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成效

1993年开始进行宏观调控,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提高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制止乱集资。财政部门清理预算外资金、增收节支,将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之内,发行国库券减少流通中货币量。计委削减基建投资、以审核排队的方式严控新开工项目、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开发区、停止出台新的价格改革措施,并对部分产品实行直接的价格管制。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遏制,价格涨幅显著回落,消费价格指数由1994年的24.1%分别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1%与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5%与14.8%,经济增长速度则由1992年的14.2%、1993年的13.5%平稳回落到1996年的9.6%,通胀率从1994年7月的21.6%降到1996年底的6.1%,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4.第四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改革与调控相结合,推行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宏观调控体系,财政体制进行了分税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任务,实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离,外汇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相互配合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系。二是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货币政策发挥了主要作用,中央将现金发行控制在预定的调控目标之内,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行政手段在控制投资规模和乱涨价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运用,连续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也严格地控制了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适度增长。四是决策果断,调控有度,成效明显。在宏观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时,果断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及时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在调控过程中,坚持适度从紧、稳中求进的原则,不急于求成,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而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降低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

五、1998~2002年“激励式或扩张式”宏观调控

1.第五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为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东南亚国家的信心,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削弱了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和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幅回落,通货紧缩迹象日益明显。199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增幅回落8.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升反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6%和-0.8%,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仅为7%,为1991年以来经济增长最低的年份。

2.当时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国内经济的主要矛盾第一次出现转变,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由商品供不应求转向供给大于需求,宏观经济开始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错位,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率下降,1997年和1998年就业率分别为98.62%与97.99%,低于1993年和1994年的99.02%与99%。三是消费下降,最终消费率从1993年的58.5%下降到1997年的52.2%。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是非公有制经济超过公有经济,在2000年的GDP中,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为45%,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为55%。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地培育和完善过程之中。

3.第五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成果

面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运用灵活的经济杠杆,努力扩大内需。宏观调控采取了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注重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第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发行国债、调整税收,1998~2002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加之银行配套资金、企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资金较为充裕,有效地促进了投资的快速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供给,特别是加强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大了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开征利息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求关系。在加大启动投资需求的同时,还注意启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延长节假日、完善消费政策以及扩大高校招生等措施,有效地扩大了居民消费。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适时提高出口退税率,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有效吸引外资,使对外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经过5年左右的宏观调控,我国GDP增长速度从1998年的7.8%逐步地提升到2003年的9.1%;而消费价格指数则由1998年的0.8%上升到2003年的1.2%,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经济发展又开始回升,国民经济进入快速稳定增长期。

4.第五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完善,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有机协调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系,计划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形成合力。二是侧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等间接调控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既重视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回升,也注重调整结构、改善供给,把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方针与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上,坚持了投资和消费的双向启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及时决策,主动、灵活地调整宏观调控政策,针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地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时实施了调整收入分配,适当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等政策措施。五是宏观调控突出了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

六、2004~2007年上半年

“未雨绸缪式”宏观调控

1.第六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2004~2007年上半年,是我国的第六次宏观调控。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不稳定和不健康问题。

2.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国内经济投资需求旺盛,消费率逐年下降。二是宏观调控的微观经济基础变化,已经形成了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外商经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比重为49.7%,外商所占比重为15.3%,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35%。三是就业压力加大,2003年就业率为97.84%,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均高于前五次宏观调控时期。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往格局基本形成。

3.第六次宏观调控的措施和重点

从2003年年底开始到200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措施,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调控从金融及物价等具体到开发区、房地产市场等经济热点上。

4.第六次宏观调控最明显的特点

一是未雨绸缪。这次调控不是在经济已经全面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时事后调节,而是在经济进入增长期后,为预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调控。与前几次收缩型宏观调控都是针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不同,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9.1%和通货膨胀率仅为1.2%,中央政府及时抓住了某些部门投资过猛的苗头,在经济增长率尚在适度范围内、价格攀升趋势刚刚露头时就及时采取了宏观调控。二是宏观调控是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从一开始就注重采用经济手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效果明显,副作用少,保护了各方面利益和积极性。三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稳健。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从紧”,“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四是调控力度适当。以前的调控主要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容易出现“急刹车”和“一刀切”导致的“硬着陆”,或者因宏观调控不到位而反弹。本次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在调控力度的掌握上遵循“适度从紧”的原则,调控在一开始就定为有保有压,因而不仅抑制了过热部门的盲目发展,而且调整了经济结构,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通过适当的“控速降温”,使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既平稳又较快地可持续发展,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五是正确处理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全面配套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七、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点与宏观调控

2007年上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出现了国民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并存:GDP增长速度为11%,通货膨胀率为8%。投资增长仍然快于消费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人民币升值与国际收支双顺差并存;人民币对外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并存;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证券市场急剧波动并存等。

目前,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1.从紧的货币政策

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扩大票据和债券的发行,提高国债利率,在公开市场业务上进行债券和票据的买卖,适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控制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汇率弹性,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利率—汇率协调机制。同时,根据资本市场特点,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协调发展。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已从2008年2月的8.7%下降到2008年9月的4.6%。

2.稳健的财政政策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一是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安排预算,财政支出的增幅要低于财政收入的增幅,不要将财政超收部分和预算外资金都用于建政府大楼和形象工程,应将部分超收资金用作深化财税改革的基金、生态补偿基金和资源补偿基金等,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增加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加大对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增加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和减免企业税收,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促进民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王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解释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家因何而富有?作者从劳动价值理论、分工理论,货币及价格的解释以及利润工资、地租、资本、税收、贸易等等的分析。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结合在一起,以大量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巧妙采用丰富的生活实例来诠释经济学的现象和道理。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包括分工理论、货币理论、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赋税理论等,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
  •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本书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惠及世界30亿人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已有地研究成果,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本集子。旨在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破解甘肃省的“两大难题”,抓好“三个提升”,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新突破。
  • 中国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对经济安全影响的评价

    中国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对经济安全影响的评价

    本书内容包括: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利用FDI的总体概述、FDI进入中国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利用FDI引发的争议、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FDI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利用外资的对策与建议等。
  • 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决》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本书以介绍开店实践案例为主,适当穿插开店理论的辅导。内容涉及餐饮业、服装家居业、文娱休闲业、零售业,以及大学生开店、夫妻开店、下岗人员开店等,集中体现开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热门推荐
  • 大豆开花

    大豆开花

    《大豆开花》是我国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梦也历时七年完成的一本诗集。共收诗歌170则,分七辑编排,包括:豆芽、豆瓣、豆叶、豆秆、豆花、豆夹和豆实。本书是“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之一,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明暗乾坤

    明暗乾坤

    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具备着枭雄所拥有的一切,狠辣,残酷,不择手段,为了晋入那至高无上的斗帝层次,谋划千年,导致生灵涂炭,若非萧炎横空出世,斗气大陆最终的结局,必然会被魂天帝所改变。魂帝与炎帝之战,终将会在斗气大陆之上永久流传。
  • 顾少一宠成瘾

    顾少一宠成瘾

    他是权势滔天的男人,但却她无限宠爱,步步诱婚。而她,面对他的爱,有困惑,有迟疑,但最后,还是接受。从此,他宠她,宠上了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鱼的旋律之七彩的生活

    人鱼的旋律之七彩的生活

    人鱼的旋律之七彩的生活。在打败米凯尔后,七位人鱼公主的生活可以说是有苦有甜。她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 同志您可能有病

    同志您可能有病

    身在所谓复苏时代是怎样一种体验?泻药,人在医院,刚送走个病患。自打捡了猫被骗到了那家医院上班,我就知道这复苏肯定不正经——色素干皮和卟啉症的成了吸血鬼,呼吸系统疾病的说不准是会喷火还是喊超声波……类似的情况太多,搞不好害人不说还害己。最可气的是他们自己不察觉,你告诉他有病他还反过来说你有病。贴心忠告:变异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觉醒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蛇盘棺

    蛇盘棺

    铜树上的尸花、玉钵中的婴首、井冢下千年不腐的女尸诉说西夏国的盛衰、一张用尸血撰写的圣旨、欺骗了千万人的陪葬、演绎大元朝铁骑下血与泪。虫冢之中的灵芝、竟是上千阴尸所育,无头的古尸近虐杀上下俩千多年十数摸金英豪。雪山脚下的长生秘诀,竟是幻境中的永生,千年尸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诅咒那个古老家族的根源,一幅夹财杵,俩片摸金符,续写盗墓奇缘!
  • 盛少,情深不晚

    盛少,情深不晚

    年轻幼稚的周沫被爸爸算计,稀里糊涂睡了高冷男神盛南平,阴差阳错生了儿子。盛南平恨透周沫三年后,为了救儿子,他必须和周沫再生一个孩子。周沫是有些怕盛南平的,婚后,她发现盛南平更可怕。“你,你要干什么?”“干该干的事儿,当年你费尽心机爬上我的床,为的不就是今天?”“……”传闻,京都财神爷盛南平是禁欲系男神,周沫表示,骗人滴!终于熬到协议到期,周沫爆发:“我要离婚!我要翻身!”但盛南平是什么人,他能把你宠上天,也能杀你不眨眼......
  •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纵使身处繁华人间,他心依旧如坠冰窖,纵使他人苦心开导,他依旧奋不顾身,纵身一跃断绝此生。碧蓝海畔,来自原世界的唐昭寒将过往深埋心底,在碧蓝航线开始了新的物语……